分享

童话的诗学

 linhuanqin 2014-08-18

导读:因为这个词中包含了“科学”这一含义,而史丹那在他的研究中正是采用了严格的科学方法。无一例外地,那些勤奋的学生很快就会在史丹那文章那表面的混乱中发现井然的秩序和范式,这也适用于精神科学那些不同的“分支”,宇宙学,教学法,医学,农业,神学及基督学,艺术及科学,或“纯粹的”人智学,即那些在精神科学中很难去界定在人类活动的那些方面。这整个的体系以及副体系都是互相支持

童话的诗学

因为这个词中包含了“科学”这一含义,而史丹那在他的研究中正是采用了严格的科学方法。无一例外地,那些勤奋的学生很快就会在史丹那文章那表面的混乱中发现井然的秩序和范式,这也适用于精神科学那些不同的“分支”,宇宙学,教学法,医学,农业,神学及基督学,艺术及科学,或“纯粹的”人智学,即那些在精神科学中很难去界定在人类活动的那些方面。这整个的体系以及副体系都是互相支持的;它们大量地交织在一起,存在着内在的关系。

身体,灵心和精神

然而,从现在我们的目的出发,我们需要仅仅考量史丹那的有关人的本质的那些理论。我们首先要来看这些理论中关于人是由身体,灵魂和精神所构成的部分,这里最好引用某些史丹那的原文:

“通过人的身体(body),通过人身体中的各种感官(senses),人和来自于外在世界的那些客体(objects)相连。来自于外在世界的物质构成了人的身体部分;而外在世界中存在的各种力量也在人的身体之内发生作用。正如人运用自身的感官来观察外在世界一样,我们用感官也能够观察到他自身内在身体的存在状况。我用我身体的感官可以知觉到(perceive)我所有的内在的身体过程。而我的喜欢,不喜欢,我的快乐和痛苦,不管我自身还是他人的,用身体的感官是无法知觉到的。心灵是身体性的知觉无法触及到的领域。身体性的存在呈现于所有的眼睛前;心灵的世界人则将其藏在自己的内在世界之中。而通过精神,外在世界则以一种更高等的方式呈现出来。实际上,外在世界的神秘会在人的内在中展示出来;但是他经由自身而迈进精神之中,让精神的存在对其言说,这言说并非对人自身意义重大,而是对那精神体意义重大。人类仰视群星灿烂的天空,而他的灵魂在其中所经验的喜悦属于人自身;人类能够在思想中,在精神中理解外在的星星的法则,但这星星的法则不属于人类自身,而是属于星星本身。这样,人类就是三个世界的公民。通过人的身体,他属于一个世界,这个世界通过自己的身体也能够觉知;通过心灵,人为自己建构起一个他自身的世界;通过他的精神,一个超越于前两个世界的世界展示了自身。”

这样一种描述可能在初看起来过于简单化,但是这样的描述是经过字斟句酌的,包含着审慎的思考和考量。史丹那讲到,正如人的物质身体中包含着必须从地球获得的物质材料,人的“心灵体”也包含着“心灵材质”,他的“精神体”中也蕴含着“精神材质”,他很小心地指出构成人的心灵和精神的“材质”和构成他物质身体的物质材质并不相同:不能因为心灵和精神无法用实验,实证的手段探得就意味着它们不存在。我们现在并不打算进行争论;就像前面谈到的,为了理解史丹那的理念,我们首先就必须要接受它们,或者说,至少要尽可能地和它们产生共鸣。

在日常的语言中,我们并不常常会去区分心灵和精神,通常这两个词是会被交织在一起使用的。而在史丹那精神科学的范畴内,这两个词是以特定术语的方式被使用的。当谈到人类的身体属性时,他指出我们通过感官所获得的周围世界的观察呈现了我们和矿物,植物和动物世界的那些基本关系。就像矿物质一样,我们也是用来自于自然界的材质来构建我们的物质身体;就像植物一样,我们生长和繁殖;就像动物一样,我们在外在世界给予我们的各种印象之上来形成我们的内在经验。然而,他指出,人还构成了另一个王国,这个王国,并不象正统科学所宣称的,只是动物王国的高等成员。

史丹那提出说,即使最简单的感觉(sensation)都属于人的心灵的领域,这是一个和外在世界相对照的内在世界,这些感觉又引起了愉悦和不愉悦的感受(feeling)。这些,就构成了我们的内在生活,心灵生活。这内在的生活通过我们的行为,我们由意志而来的行为而对外在世界做出一种反应。身体成为了人类心灵生活的基础,通过身体人接受到来自于外在世界的刺激,而他则在内在创造出一个心灵的世界对这样的外在刺激做出一种回应。然而,和动物不同的是,人不受制于这些感觉和刺激,因为某些精神性的品质从更高处进入人的精神生活,管理和协调人的内在心灵生活。换句话说,人是一种思考的存在,在人的思考中人展现出自身的精神品质:通过对自己知觉的思考,人获得了有关环境的知识,通过思考自己的行为,他被赋予能够给自己的生活带来理性的,统一的方向的能力。

史丹那认为,人类的心灵具有两重性:因为我们拥有身体的属性,我们就被自然法则所制约,被事物发生变化的法则所制约;因为我们拥有精神的属性,我们就受到思想法则的制约。因此,正如身体是心灵生活的基础,心灵生活就是精神生活的基础。因此我们不能够说人们是动物世界的一员。人类的最高类型的的感受—例如利他主义,并不来自于自身,而是要通过勤奋的,持续的思考而获得;没有动物可进行这样有意识的行为。

当我们从人的三重性的观点,即人是由身体,心灵和精神所构成,去考量人时,我们就可从史丹那另一角度去看人的构成。在他的有关教育的著作和讲座中分散着有关人的四重性的说明,即人的物质体,生命体,星芒体和自我体。

人的四重性

通过人的物质身体,人和无机的矿物世界保持着联系。这是必当如此的,因为人所吃进去的食物来自于他脚下的土壤之中,但这些食物首先是经过了植物世界中的某些成员进行了合宜地转化;当然,在某些情况下,动物王国的某些成员也包括在这个食物链中。矿物世界本身是无生命的:我们不能说生命过程仅仅涉及化学变化,从本质上来说生命过程的基础是机械性的。根据史丹那的理论,人的物质体把矿物世界的材质进行了混合,合成,成形和分解,而这一切都遵循和矿物世界一样的法则。不用说,物质主义的科学将物质体视为是人类的一个,并且是唯一一个构成,所有和心灵以及精神性质相关的现象则都被视为是次要的。

在物质体之上,精神科学还辨识出人的第二个原则:这就是史丹那称为“以太体”的部分,但有时他也将其称为“生命体”或是“形塑力体”。从某些方面来说,史丹那自己也承认,这个术语并不很恰切,他为难地指出,“以太”这个词和物理学中的那个“以太”毫无

关系。尽管“形塑力体”是非常形象的,在某些方面来说也是最好的,但这个词却有些复杂难懂以及非英语化,因此我们使用“以太体”。必须承认,可能也是必须要强调的,物质体本身是可以通过身体感官而进行研究的,而对以太体的研究则只能是那些发展出必要的高等知觉感官的人才能够进行。

有机和无机之间的不同就展示了生命力的存在;一个有机体必然会拥有一个以太体,这是所有有形态的生命的基础——以太体组织矿物世界的物质,将其按照特定的目的塑型。一个纯粹的物质体也有其自身的形态,例如水晶,但是其形态却是通过其无生命的内在所具有的物理的形塑力而构成。但一个生命体并不是通过这些力量的作用而接受了自身的形态,因为当生命离开了一个生命体时,当它只剩下物质体时,这个生命体就会解体。当人类的身体中没有生命体时,就成为一具尸体;因此在一生中是生命体在维持着物质体,使其免于分解。根据史丹那的理论,以太体是负责人类生长和繁殖,以及记忆的部分;它是当物质体遭受损坏或疾病时对其进行疗愈的部分;即使构成身体器官的物质部分不断在发生更新,以太体仍保持着身体器官的形状,形态和功能。以太力也是保持生命体族群性的力量,提供同一族群内生长和繁殖的范式。然而人类的生命体,和植物和动物的生命体不同的地方在于,它也起到要去为思考的精神而服务的作用。

精神科学所辨识出的人类的第三个组成部分是所谓的“星芒体”或“感觉体

(sentient-body) 。在很多方面后一种术语都是更合适的,但是“星芒体”这个术语却被坚持使用下来,现在在人智学的圈子中被广泛使用。可能还要提出的是,这个术语还被那些所谓的“神秘科学家(occult-scientist)” 和所谓的精神修行者(spiritulists)含糊不清地使用,由此造成了大量的混淆和误解。然而,我们接下来仍要使用“星芒体”这个术语,但是却是会被严格地按照史丹那本人所指明的语义范围内而使用。星芒体是痛苦和愉悦,冲动

(Impulse), 渴望(craving) ,激情( passion) 等等的载体,所有这些内容在物质体和生命体中都是不存在的。由此可看出矿物和植物是不具有星芒体,不具有感受的,它们无法拥有感觉或是接受感官知觉。问题不在于一个生命是否仅仅对外在刺激做出反应,而是这样

的刺激是否反应在感受(feeling)这种内在的过程中。简单来说,那些拥有神经系统的生物也拥有星芒体,这并不仅仅包括人,也包括整个动物王国。

根据史丹那的理论,动物和人的本质的区别,是因为人拥有第四个组成部分,即“自我体(ego)”或“I”。自我体代表了个体化的因素,它保证了每一个男人,女人和孩子的独特性。“I”这个词本身的独特性在于没有人可以用这个词来指称他人。换句话说,我们可以说,它代表了人的“高等自我(Higher self) ”,正是因为拥有这个高等自我,人类位列于整个地球上所有存在体之上。而自我的特殊任务正是净化和提升人的属性中的其他三个部分,受到自我的持续影响下的有,星芒体中人的各种希望和愿望,生命体中人的生活习惯,气质和记忆;并且物质体的整个外观和生理,姿态和运动也会得到改变。

轮回和业力

这个自我体净化和提升的过程并不仅仅是在一生之内完成,而是要通过很多世,自我逐渐演进到越来越高的发展阶段而实现的。从这个角度而言,不可否认地,史丹那和某些东方的宗教和哲学体系都是一致的。实际上,轮回和业力,或称为命运的这个双生概念在史丹那的精神科学中都是处于中心位置的。他的精神研究表明,人的身体和心灵,服从于自我体,以便能够服务于它。相应地,“I”也服从于精神:“I”寄居于身体和心灵之中,但是“精神”却存在于“I”之中。存在于“I”之中的精神是永恒的;更进一步地说,“I”从它相连的那些成员中获得它的属性和重要性。“I”存在于物质体中,就受制于矿物世界的法则;在以太体中受制于繁殖和生长的法则;通过星芒体受制于心灵的世界,而因将精神接受到自身之内,它就受制于精神的法则。那由矿物和生命法则所构建的会形成和消失;但是精神却不会形成,也不会消失。这个论断,可能会引起争议,但却典型地代表了史丹那关于轮回的观点。这其中基本的是有关业力或是自我创造出命运的部分,就像之前谈到的,这些都从人智学的角度重新阐述。

史丹那非常清晰地提出,在人的命运中没有什么是随意或偶然的;命中注定或者运气之类的概念都在他的理论中没有位置。实际上,他坚持认为对每一个个体来说生命中没有任何重要事件仅仅是由于偶然性才会发生。他很审慎地指出他对业力这个词的使用是排除了这个词本身可能具有的任何宿命论的暗示:他强调说正是人的自我体,在出生前寄居于精神世界,为它将要展开的在尘世生活的所有经验准备着各种机会,但是自我却不能事先决定如何来运用这些机会。因此在世间生活的每一个时刻都会有先定的因素,同时也有新的,意志的因素对其进行补充,这意志的因素使个体可以经由仅仅是习俗,传统或习惯,或者是认识到自身的自由而做出行动。在他的著作神智学一书中,史丹那非常详尽地讨论了轮回和业力的问题,在这本书中他指出,人做出了某种行为后,世界上就有什么被打上了这个个体自我的烙印。史丹那继续提出问题:一种被烙印了个体性的行为的后果,是不是会保留一种再次回到“自我”之中的倾向,就像某种在记忆中保留下来的印象在收到外在的刺激时会重新被激活一样?他得出结论说,通过心灵所做出的某种行为,就会产生出进行下一个行为的倾向,这种倾向正是第一个行为所结出的果实,而心灵将这种倾向性作为一种必然携带在其自身之内,一直到后一个行为发生。这样,通过做出某一特定的行为就会在心灵中印刻下要执行出这一行为的后果的必然性。这存在于人的命运的基础,人的命运必然是由自我所创造出来的。就像一个人在某一天中所做出的行为取决于前一天或前几天一样,同时意志就决定了他后一天或后几天将要作出的行为,生命的重复也是如此。一个人,会以几种,而不是一种方式,存在和生活于他所创造出的世界之中。

史丹那认为现代物质主义科学中最严重的偏见包含着试图通过来自于父母或祖先的遗传转化来解释一个人的精神品质。他认为,作为物质存在的我们,物质体来自于父母,拥有整个人类族群所共同拥有的形态;而作为精神体我们拥有自身的形态,就像我们拥有我们自身的传记。这样一个传记是无法通过我们的父辈而能够得到解释的,只有通过刚刚勾勒的精神的倾向性才能够明瞭。进一步的研究将会表明轮回和业力这两个双生的概念是相互联系,彼此支持的。

博泰典藏网包含总结汇报、农林牧渔、外语学习、高中教育、表格模板、初中教育、经管营销、工程科技、行业论文、教学研究、人文社科、旅游景点、出国留学、自然科学、求职职场、高等教育以及童话的诗学等内容。

本文共6页12345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