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秘密不在阴阳而在控制药量

 昵称8532635 2014-08-19
气功医学与中医、西医都不一样。西医着重病;中医着重邪和正相争;气功医学不管病,就管人体的正气。如果说西医是辨论治,中医叫辨论治,气功就是辨论治了,完全是治人的,让人的气充足,气一充足病就好了
《黄帝内经·素问》第五篇阴阳应象大论篇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黄帝内经·阴阳离合论》:“黄帝问曰:余闻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岐伯对曰: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天覆地载,万物方生。未出地者,命曰阴处,名曰阴中之阴;则出地者,命曰阴中之阳。阳予之正,阴为之主。故生因春,长因夏,收因秋,藏因冬。夫常则天地四塞。阴阳之变,其在人者,亦数之可数。”
一切事物的最基本对立面
在道,天为阳,地为阴;实为阳,虚为阴。轻为阳,重为阴。上为阳,下为阴。清为阳,浊为阴。
在天,日为阳,月为阴;明为阳,暗为阴。悟为阳,迷为阴。放下为阳,执著为阴。升为阳,降为阴。
在地,昼为阳,夜为阴;早为阳,晚为阴。热为阳,冷为阴。燥为阳,湿为阴。动为阳,静为阴。
在时,暑为阳,寒为阴;春夏为阳,秋冬为阴。快为阳,慢为阴。急为阳,缓为阴。速为阳,迟为阴。
在国,君为阳,臣为阴;尊为阳,卑为阴。本为阳,末为阴。始为阳,终为阴。高为阳,低为阴。
在家,父为阳,母为阴;夫为阳,妇为阴。雄为阳,雌为阴。攻为阳,守为阴。健为阳,顺为阴。
在事,象为阳,理为阴;雷电为阳,雨雪为阴。表为阳,里为阴。膜为阳,核为阴。皮为阳,骨为阴。
在人,男为阳,女为阴;得为阳,失为阴。进为阳,退为阴。助为阳,阻为阴。热情为阳,冷淡为阴。
在数,奇为阳,偶为阴;少为阳,多为阴。一为阳,万为阴。聚为阳,散为阴。专为阳,杂为阴。
在门,开为阳,合为阴;出为阳,入为阴。通为阳,隔为阴。外为阳,内为阴。左为阳,右为阴。
在心,向为阳,背为阴;前为阳,后为阴。未来为阳,过去为阴。远为阳,近为阴。宽为阳,窄为阴。
在命,生为阳,死为阴;长为阳,灭为阴。露为阳,隐为阴。起为阳,伏为阴。显为阳,藏为阴。盛为阳,衰为阴。强为阳,弱为阴。刚为阳,柔为阴。硬为阳,软为阴。
 
    同样的药材:大黄、厚朴、枳实,却由于每个药的克数不同而形成不同的治疗方向,枳朴大黄主治:支饮胸满者。承气主治:伤寒阳明腑实证(谵语潮热,大便秘结,胸腹痞满,舌苔黄,脉滑数,痢疾初起,腹中疠痛,或脘腹胀满,里急后重者。)。厚朴三物汤主治:实热内积,气滞不行,腹部胀满疼痛,大便不通。
厚朴大黄汤
【来源】《金匮要略》卷中。  厚朴花
【异名】枳朴大黄汤(《赤水玄珠》卷四)。   
【组成】大黄18克、厚朴15克、枳实9克   
【用法】上三味,以水1升,煮取200毫升,分二次温服。   
【主治】支饮胸满者。
   《金匮玉函经衍义》:凡仲景方,多一味,减一药,与分两之更重轻,则异其名,异其治,有如转丸者。若此三味,加芒消则谓之大承气,治内热腹实满之甚;无芒消,则谓之小承气,治内热之微甚;厚朴多,则谓之厚朴三物汤,治热痛而闭。今三味以大黄多,名厚朴大黄汤,而治湿热证。上三药皆治实热而用之。 

小承气汤
【来源】《伤寒论》。   
【组成】大黄12克(酒洗)、厚朴6克(炙,去皮)、枳实9克(大者,)   
【用法】上药三味,以水800毫升,煮取400毫升,去滓,分二次温服。   
【功用】轻下热结,除满消痞。   
【主治】伤寒阳明腑实证。谵语潮热,大便秘结,胸腹痞满,舌苔黄,脉滑数,痢疾初起,腹中疠痛,或脘腹胀满,里急后重者。  
【方论】方中大黄泻热通便,厚朴行气散满,枳实破气消痞,诸药合用,可以轻下热结,除满消痞。  
小承气汤【药物组成】大黄、薄荷、杏仁、蝉蜕、甘草、羌活、天麻、当归、赤芍药、防风。   
【处方来源】《银海精微》卷上。   
【方剂主治】小儿胎风赤烂,小儿眼生翳。

厚朴三物汤
【来源】《金匮要略》卷上。   
【异名】厚朴汤(《千金翼方》卷十八)。   
【组成】厚朴24克、大黄12克、枳实9克   
【用法】上三味,以水1.2升,先煮厚朴、枳实二味,取500毫升,纳大黄,煮取300毫升,温服100毫升。以利为度。  
【功用】行气除满,去积通便。   
【主治】实热内积,气滞不行,腹部胀满疼痛,大便不通。   
【方论】本方与《伤寒论》小承气汤药味相同,但药量不同。小承气汤意在荡积攻实,故以大黄为君;本方意在行气泄满,则以厚朴为主。方中厚朴行气消满;大黄、枳实泻热导滞。三药相合,使气滞通畅,实积消除,腑气得以通畅,则诸证自解。

大黄
性味:苦,寒。   
归经:胃经;大肠经;肝经;脾经   
功效:攻积滞;清湿热;泻火;凉血;祛瘀;解毒   
主治:实热便秘;热结胸痞;湿热泻痢;黄疸;淋病;水肿腹满;小便不利;目赤;咽喉肿痛;口舌生疮;胃热呕吐;吐血;咯血;衄血;便血;尿血;蓄血;经闭;产后瘀滞腹痛;症瘕积聚;跌打损伤;热毒痈疡;丹毒;烫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2g;泻下通便,宜后下,不可久煎;或用开水泡渍后取汁饮;研末,0.5-2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煎水洗、涂。煎液亦可作灌肠用。大黄生用泻下作用较强,熟用则泻下作用较缓而长于泻火解毒,清利湿热;酒制功擅活血,且善清上焦血分之热;炒炭常用于凉血止血。
凡表证未罢,血虚气弱,脾胃虚寒,无实热、积滞、瘀结,以及胎前、产后,均应慎服。   
如用本品泻下通便,煎服时应后下,或用沸开水泡汁,否则药效会减弱。   
服用大黄后,其色素会从小便或汗腺中排泄,故小便、汗液可以出现黄色。
此外,哺乳妇女服用后,婴儿吮食乳汁,可能引起腹泻,因此授乳妇女不宜服用。
由于本品又能活血行瘀,故妇女胎前产后及月经期间也必须慎用。
厚朴
性味:苦;辛;性温   
归经:脾经;胃经;大肠经。   
功能:行气消积;燥湿除满;降逆平喘   
主治:食积气滞;腹胀便秘;湿阻中焦,脘痞吐泻;痰壅气逆;胸满喘咳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或入丸、散。
枳实
性味:苦;辛;寒。归经:脾;胃;肝;心经。
功效主治:积滞内停;痞满胀痛;大便秘结;泻痢后重;结胸;胃下垂;子宫脱垂;脱肛。
用法用量,内服:水煎,3-1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调涂;或炒热熨。
用药禁忌
脾胃虚弱及孕妇慎服。 
1.《医学入门》:虚而久病,不可误服。   
2.《本草备要》:孕妇及气虚人忌用。   
3.《得配本草》:大损真元,非邪实者,不可误用。

————热症属阳盛,而与阳有关的近义词:气、上面、表面、皮肤、六腑
厚朴大黄汤 
小承气汤 
厚朴三物汤 
——上面三付药方都是行气药,说明:热证与行气药是同气相求(物以类聚近义词)的治疗方法;因为气与热皆属阳性。
近义词是选择药效——热与气是属阳特性。反义词是选择药气——热证与寒气的药材
——热与寒是一对反义词,也是一对阴阳关系。因此,热病用寒药;厚朴枳实大黄皆是苦寒药。苦味入心经,心主火,火太过旺则形成热象之症,寒药主收缩,将热症收缩了就不热了。而行气药有快速行动的特征,所以,在不同功效的苦寒药之中,只有行气药的功效最能够体现疗效明显、疗效最快捷!
行气药也有升降只区别,厚朴枳实大黄皆是下降之行气之药。 
——寒性的药可以让火热之症得到下降——所以,寒制约了热症则火旺之势就得到减弱(病就会治愈。)。由于是心火旺,所以选择苦寒药如果是肝火旺则选择酸寒药——因为酸味入肝经,所以,酸寒药是泻肝火之症。心火旺者的临床表现于头脑部位发热,而肝火旺则临床表现于四肢热兼心情烦燥以及手舞足动得很异常。

————症属阴盛,而与阴有关的近义词:血、津液、下面(口嘴、下巴、腰、腿、膝、脚)、里面、右侧身体——右上肢与右下肢、筋骨、五脏; 
厚朴10克、紫丹参10克、西洋参10克、当归50克,水煎服,下午13点开始服,主治女性右膝关节疼痛的症状。治疗思路的分析:膝盖是处于踝关节与髋关节的中间的那个关节,中间属脾胃系统,所以选择降逆的药引——厚朴,因为两骨之间需要津液来润滑才不磨损骨,右侧属阴的特性,所以,膝盖疼痛在右侧身体则选择滋养阴液的药——西洋参,因为病机曰:诸疮痒痛皆属心,所以,补血活血药——紫丹参和当归。由于患者白带异常则追加当归的克数达到50克。未时服喝药汤是因为小肠经在未时值班而旺盛,小肠属心经的表,小肠和心都是属火的五行特性,小肠为表、心为里,里病表治的原则而安排服喝时间,膝属脾、脾生血、心主血与右侧身体患病就用补血活血药是一样意思。
中医的理论有许多概念,这些概念对于初入中医的人而言,觉得很抽象,很玄乎,不明所以。然而,医易同源,学习中医中药必须先掌握易学知识:阴阳五行。因为在临床实践之中,阴阳五行既是诊断症证的依据,同时也是指导用药施治的标准

司外揣内是中医诊断疾病的第一个依据,通过表面的现象——从望诊、闻诊、问诊、切诊之中知道身体内部的变化——水火血气的变化(也就是人们常听到的一句话:身体内部的阴阳变化)。

水火是阴阳的消长关系,犹如翘翘板那样彼消此长、此消彼长;而阴阳平衡则是水火都处于等量关系,谁也不比谁多,或者谁也不比谁少。

血气是阴阳互根关系,犹如翘翘板那样上中有下,下中有上,谁也离不开谁——没有上则没有下、没有下则没有上。而阴阳平衡则是血气都是同质状态,谁也不比谁快,谁也不比谁慢。

因阳属热象、阴属寒象,所以,阳偏盛则热阴偏阳偏衰则由于阴不变化而数量比阳热要多而体现寒症阴偏衰则热
阳代表头脑上面表面皮肤、阴代表脚足下面里面心情;
阳偏盛则头脑感到热,阳偏衰则各部位皮肤出现冰寒。
阴偏则脚足感到寒,阴偏衰则出现心情烦燥起来。

掌握(学习)中医文化的最高宗旨:司外揣内、整体审病——辩证施治、以常度变
1,整体审病:天人合一、脏腑与症状合一;
2,以常度变:比如,正常舌象与异常舌象。
3,司外揣内:通过表面的现象推理出身体内部的阴阳变化。
4,生病的根本原因:同气相求(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本身有热象再受热邪就开始发病,治疗方法是阴阳平衡:以寒药治疗热症。
5,治疗疾病的规则:
1),阴阳平衡,热病寒治、寒病热治、上病下治、下病上治、左病右治、右病左治;
2),以形补形;虚者补虚、实者祛实、表病解表、里病解里。
3),急病先治标、缓病求本治。 
病机,即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机理。
疾病发生的机理,有不同的分类方法,可以区分为病机总纲、基本病机、和具体病机等不同的层次。
病机,是指能够涵盖各类疾病的病机变化,包括阴阳失调和邪正盛衰两方面。阴阳协调平衡则人体无病,所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而阴阳失调,是任何疾病过程中都必然存在的病理变化,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

主要指气机失调和气化失常。人之所有惟气与血,人体内所有的生理活动都是以气机活动和气化过程为基础的,因此,任何具体的生理活动都是气机运动和气化活动的一部分,都可以用气机运动和气化过程加以概括。

任何疾病的发生、发展都有具体的病变部位、致病因素,都会表现为具体的病证,都存在具体的病机变化。
按病变部位分类:脏腑病机、气血津液髓精病机、经络病机;
按疾病病因分类:六气病病机、七情病病机、内生五气病病机、痰饮、瘀血病病机;
按疾病类别、病、证、症的病机分类、外感病病机、临证病机、证候病机、症状病机;

病机学说的具体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从整体上探讨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和结局的基本规律。如邪正盛衰、阴阳失调、气血失常、津液代谢失常等。   
2.从脏腑、经络等某一系统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和结局的基本规律。如脏腑病机、经络病机等。   
3.探讨某一类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和结局的基本规律,如六经传变病机、卫气营血传变病机和三焦传变病机等。   
4.研究某一种病证的发生、发展、变化和结局的基本规律,如感冒的病机、哮喘的病机、痰饮的病机、疟疾的病机等等。  
5.研究某一种症状的发生、发展的病机。如疼痛的机理、恶寒发热的机理、失眠的机理等等。   
6.研究由于气血津液、脏腑等生理功能失调所引起的综合性病机变化,如内生“五邪”。

病机的制约因素:
一是患病机体的体质强弱,
二是与致病因素的性质有关。
病邪作用于人体,正气奋起抗邪,正邪斗争破坏了人体的阴阳相对平衡,导致阴阳失调,脏腑气机升降失常,气血紊乱,从而产生一系列的病理变化。
 
 
“阴阳”,在中华文化、中医理论中到底是什么呢?
并不是什么神鬼也。它是对事物、物质的对立统一的描述定义也。这在《黄帝内经》中已有明确的定义:
《黄帝内经·阴阳离合论》:“黄帝问曰:余闻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岐伯对曰: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天覆地载,万物方生。未出地者,命曰阴处,名曰阴中之阴;则出地者,命曰阴中之阳。阳予之正,阴为之主。故生因春,长因夏,收因秋,藏因冬。夫常则天地四塞。阴阳之变,其在人者,亦数之可数。”
※ 这是对种子、植物、天地、日月和生长状态的描述区别定义。
《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
《黄帝内经·金匮真言论》:“故人亦应之,夫言人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言人身之脏腑中阴阳,则脏者为阴,腑者为阳。肝心脾肺肾五脏皆为阴,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腑皆为阳。”、“故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此皆阴阳表里,内外雌雄,相输应也。故以应天之阴阳也。”
※ 这是对人的内外、脏腑的比拟描述区别定义。
《黄帝内经·阴阳离合论》:“所谓阴阳者,去者为阴,至者为阳,静者为阴,动者为阳,迟者为阴,数者为阳。”
※ 这是对物体运动状态的描述区别定义。
《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故曰: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 这是对人之男女和人的体温、肌体与血液津液的功能状态及物质的描述区别定义。
“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水为阴,火为阳;阳为气,阴为味”、“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
※ 这是对天地、对水的状态变化、与相对于人的体液、物质的转化、运动行走路线的描述描述区别定义。
请看《黄帝内经》中的化学、“神、玄”概念与定义:
《黄帝内经·天元纪大论》:“故物生谓之化,物极谓之变;
“阴阳不测谓之神;神用无方,谓之圣。夫变化之为用也,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天为寒,在地为水。故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然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金木者,生长之终始也。气有多少,形有盛衰,上下相召,而损益彰矣。”
※ 从中我们也看出了它们的关系与相互间的对立统一与转换变化的关系也。
请看《黄帝内经》中对迷信的处理与定义:
《黄帝内经·五藏别论》:“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恶于针石者,不可与言至巧。病不许治者,病必不治,治之无功矣。”
请看《黄帝内经》中对解剖、经络、各尺寸的描述、说明与定义、量化:
《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帝曰:余闻上古圣人,论理人形,列别脏腑,端络经脉,会通六合,各从其经,气穴所发,各有处名,溪谷属骨,皆有所起。分部逆从,各有条理。四时阴阳,尽有经纪。外内之应,皆有表里,其信然乎。”
《黄帝内经·灵枢·骨度》:“黄帝问于伯高曰:脉度言经脉之长短,何以立之?伯高曰:先度其骨节之大小、广狭、长短,而脉度定矣。”“黄帝曰:愿闻众人之度。人长七尺五寸者,其骨节之大小长短各几何?伯高曰:头之大骨围,二尺六寸,胸围四尺五寸。腰围四尺二寸。发所覆者颅至项,尺二寸。发以下至颐,长一尺,君子终折。”
《黄帝内经·灵枢·脉度》:“黄帝曰:愿闻脉度。岐伯答曰:手之六阳,从手至头,长五尺,五六三丈。手之六阴,从手至胸中,三尺五寸,三六一丈八尺,五六三尺,合二丈一尺。足之六阳,从足上至头,八尺,六八四丈八尺。足之六阴,从足至胸中,六尺五寸,六六三丈六尺,五六三尺合三丈九尺。蹻脉从足至目,七尺五寸,二七一丈四尺,二五一尺,合一丈五尺。督脉、任脉,各四尺五寸,二四八尺,二五一尺,合九尺。凡都合一十六丈二尺,此气之大经隧也。”
“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
※ 从中我们看出的尺寸数据,能说没有量化概念乎?从中是不是还看出了数学之乘法的应用呢?
请看《黄帝内经》中对人的受孕到成形的说明与定义:
《黄帝内经·灵枢·经脉》:“黄帝曰: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谷入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
请看《黄帝内经》中对天文、地理与人的关系说明与定义:
《黄帝内经·六节藏象论》:“黄帝问焉:余闻以六六之节,以成一岁,人以九九制会,计人亦有三百六十五节,以为天地,久矣。不知其所谓也?岐伯对曰:昭乎哉问也,请遂言之!夫六六之节,九九制会者,所以正天之度,气之数也。天度者,所以制日月之行也,气数者,所以纪化生之用也。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行有分纪,周有道理。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而有奇焉。故大小月三百六十五日而成岁、积气余而盈闰矣。立端于始,表正于中,推余于终,而天度毕矣。
  帝曰:余已闻天度矣。愿闻气数,何以合之?岐伯曰:天以六六为节,地以九九制会,天有十日,日六竟而周甲,甲六覆而终岁,三百六十日法也。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其气九州九窍,皆通乎天气。
  故其生五,其气三。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三而三之,合则为九。九分为九野,九野为九脏;故形脏四,神脏五,合为九脏以应之也。
  帝曰:余已闻六六九九之会也,夫子言积气盈阔,愿闻何谓气?请夫子发蒙解惑焉。岐伯曰:此上帝所秘,先师传之也。帝曰:请遂闻之。岐伯曰: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六气谓之时,四时谓之岁,而各从其主治焉。五运相袭而皆治之,终期之日,周而复始,时立气布,如环无端,候亦同法。故曰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矣。
帝曰:五运之始,如环无端,其太过不及如何?岐伯曰:五气更立,各有所胜,盛虚之变,此其常也。
※ 这一节讲的是天气、季节、时节变化与人的关系。从我们将血脉分布、现代医学、西医学中的解剖、血管铸型、农历、季节、计时的对照,是完全正确。
请看《黄帝内经》中对血液循环的描述、定义
《黄帝内经·举痛论》: “岐伯对曰: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
《黄帝内经·灵枢·本藏》:“黄帝问于岐伯曰:人之血气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于性命者也;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者也;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适寒温,和喜怒者也。是故血和则经脉流行,营复阴阳,筋骨劲强,关节清利矣;卫气和则分肉解利,皮肤调柔,腠理致密矣;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矣;寒温和则六腑化谷,风痹不作,经脉通利,肢节得安矣,此人之常平也。五脏者,所以藏精神血气魂魄者也;六腑者,所以化水谷而行津液者也。此人之所以具受于天也,无愚智贤不肖,无以相倚也。然有其独尽天寿,而无邪僻之病,百年不衰,虽犯风雨卒寒大暑,犹有弗能害也;有其不离屏蔽室内,无怵惕之恐,然犹不免于病。”
※ 这一段讲了气血、营养与人肌体器官、健康、生病的关系作用等。
请看《黄帝内经》中对“邪”与气候的描述、定义
《黄帝内经·金匮真言论》:黄帝问曰:天有八风,经有五风,何谓? 岐伯对曰:八风发邪以为经风,触五脏,邪气发病
东风生于春,病在肝,俞在颈项;南风生于夏,病在心,俞在胸肋;西风生于秋,病在肺,俞在肩背;北风生于冬,病在肾,俞在腰股,中央为土,病在脾,俞在脊。
※ 这一段,即讲述了气候与变化,自然之风对人肌体、脏腑经系侵袭后的作用与所生之病的大致位置和经络所在也。
“八风”——《外经微言·八风命名篇》:“岐伯曰:风从东方来,得春气也。风从东南来,得春气而兼夏气矣。风从南方来,得夏气也。风从西南来,得夏气而兼秋气矣。风从西方来,得秋气也。风从西北来,得秋气而兼冬气矣。风从北方来,得冬气也,风从东北来,得冬气而兼春气矣。此方隅时令合而成八也。”
※ 从中我们看出,中医学中的 “邪”并不是什么鬼怪妖魔,而是以人为正,外侵者为邪也。故也是阴阳者之一也。
另外,我们是否根据中国的地理气候、季节变化体验一下正确与否呢?
请看《黄帝内经》中日月与气候对疾病治疗的影响描述、定义:
《黄帝内经·八正神明论》:“ 黄帝问曰:用针之服,必有法则焉,今何法何则?岐伯对曰:法天则地,合以天光。帝曰:愿卒闻之。岐伯曰:凡刺之法,必候日月星辰,四时八正之气,气定乃刺之。是故天温日月,则人血淖液而卫气浮,故血易泻,气易行;天寒日阴,则人血凝泣而卫气沉。月始生则血气始精,卫气始行;月郭满则血气实,肌肉坚,月郭空,则肌肉减,经络虚,卫气去,形独居,是以因天时而调血气也。是以天寒无刺,天温无疑;月生无泻,月满无补;月郭空无治。是谓得时而调之。因天之序,盛虚之时,移光定位,正立而待之。故日月生而泻,是谓脏虚;月满而补,血气扬溢;络有留血,命曰重实;月郭空而治,是谓乱经。阴阳相错,真邪不别,沉以留止,外虚内乱,淫邪乃起。帝曰:星辰八正何候?岐伯曰:星辰者,所以制日月之行也。八正者,所以八风之虚邪以时至者也。四时者所以春秋冬夏之气所在,以时调之也。八正之虚邪而避之勿犯也。以身之虚而逢天之虚,两虚相感,其气至骨,入则伤五脏,工候救之,弗能伤也。故曰:天忌不可不知也。”
※ 这一段是讲日月气候环境对治疗(如针灸)时的影响也。同时,我们是否也看出了人的气血自然循环时受日起日落地球自转、月球绕地球转动(月盈亏)的影响,日出而作、日没而息——气血、精神、精力、情绪、变化呢?当然了由于现代人工作的关系已不太准备了,但在不受影响的动物身上还是能验证出来的。
虚实寒热的概念:
就“虚实寒热”来说,它也是多义的内容,有器官与功能方面的区别及相互影响也。如天气的寒热,因人是生存在这个环境中的,它的变化,也即引起人肌体、血脉、血液的热胀冷缩(引起疾病突然发作的外因)。另与食物、中药的性——热寒平温凉有关,这主要是指食、药的物质在进入人体后化生反应产生的物质属性,并不是该物质自身,如辣椒、羊肉热性,黄连、绿茶是寒凉性的,在没有吃进肚里时,并感觉、测不出来。如果非要用温度计去测,那就不是中医学的事了。但若吃进肚里,热寒就会在身上反映出来,但在未感冒发烧之前,那也是测不出来的,所能感觉出来的轻者烂嘴角、重者肌体器官工作不正常也。
而“虚实”则是器官和血液中物质的多少与状态也。但“虚实寒热”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如“虚实”,它就是肌体器官工作时相对的功能输入产出的状态,也即多少也。用数字表示的话,已基准值相对的正负多少。如,一人一顿饭平常需要吃二个馍,他却只吃了一个,相对身体需要和血液中物质来说少了——虚也,若长期补充不上身体就虚弱了。但若他一次吃三、四个,对胃容积来说,太满了,对消化功能来说,负担重了,消化不好了,实也,故就有了食积,为了恢复,就需要泄实(多余的泄掉)来解决之了。
如《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中有肾气衰和肾衰,这两者是有区别的。如肾气衰,是指肾功能下降了,功能性的。而肾衰,是肾本身衰了,器质性的也。同样也是互为因果的。若以人比拟为肾,一个健康年轻人,从早工作到晚,早晨精力充沛,到晚上疲劳了——肾气衰也,也可是虚了,但这其中,也可能饭吃没好、水没有喝好、晚上没有休息好、工作量太大了的因素引起的。若中医对之处理,就要补肾气了,到底补什么呢?“望闻问切”一下,该“水、饭、觉”、泄(减轻工作量),辨证确定了。在同样工作量下,一个不健康或一个70岁的人来作,这一看,肾衰也。同样需要补了,补什么呢?补人、强身、换人?,“望闻问切”一下,辨证确定了。由此可看出,中医是要补肾气还是补肾器,补与补的内容和概念就有了区别了,但有时是因果关系,具体情况,具体确定了也。这用仪器设备能科出学来吗?而对中医学来说,就是根据现实用中药来完成的了。
中华文化、中医学中气的概念与物理化学意义:
在中华文化、中华文明、中医学中,“气”是个广义的词,可见的、可转化的、可影响的,而不可绝对量度的物质存在。也是运动和静止的分界标志。如说生物活着,还有气,死了没有气了、花点气力,用点劲等等。由中华文化可知,气和力是因果关系,是能、热、势、场的一种概括与定义,由中华文化名词、物理学、化学可知之,是食物物质经肌体器官,化生出的内能,再通过外在事物转换成可见的运动和变化的表现,其也是最重要和早已给了定义的一种物质范畴,如:充满活力、生命力强大、力气十足、生气勃勃、神气活现、精明灵气、气色红润,精力充沛、脑力发达、气势逼人、人气旺盛、血气方刚、脾气火爆等等。如果需要,可间接测量之一部分,如搬起重物、工作量等。
所以,中医学之气,非现代科学中的某一种气体,如氧、氢等气。而是有形二维,无形三维方向上的,是指肌体器官的功能和其产生的热能势场之无形部分。即与水泵的动力、压力相似。在西医学中,它只看到了有形的泵(心)、水(血),而没有看到无形的动力、压力、水头、扬程——气的存在也。
另外,一个很好理解的例子,如,一个小石子和一粒种子,用西医学的机械唯物观,就象一个二岁以下幼儿一样,他所看到的只是二维空间中有形的外观、重量、成分,而测不到、看不见那个无形而存在的“气”——生命力的存在。也即如人体器官的解剖。他只看到有形的肌体器官、分子细胞、基因因子,而看不到测不出那部分统一的、无形的有机关系与生命力——气的存在也。
而中医学则看的是三维空间中的所有东西,比西医学多了一维,即性——物质在人体内化生时产生的热寒平温凉、归经方面的亲和力、生成物质——补泄添祛,“气——热能势场磁电、器——组成的器官、物质”。与他们只看到了石子与种子的有形部分,而没有看到无形的生气、生命力的存在与区别了。
“气”,在中医中有整体与肌体器官的分“气”之分,对人的整体来说是分气的向量和,通过望闻问即可判断确定,而分“气”即五脏六腑各器官、系统的气,则需要通过与之相关的血脉过搏动状态来“切”分,判断是哪一个、哪一支(子)系统的问题了,再与整体的向量和表现对比列别出来。这就是所谓的,肾气衰、肾衰;肺气虚、肺虚等等了。
那么中医学之“气”是哪儿来的呢?这就是食物、水、空气、中药物质在肌体器官中化生游溢——化学反应生成转换的化学能热势场之部分也。
中医药理论,如《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等,是个系统理论与工具,就象一座高度复杂的生物化工厂(人)的设备(器官)、厂房(肌体)、环境气候(气)、工艺流程(物质的进出变化生成转换)、原料来源(空气、水、食、药)、产品加工(精气神),产供销渠道(归经——物质走向)、供给与输出(食入、排泄)、维护保养、修理恢复、工具(药)应用的详尽说明书一样,所以,中医教学强调熟读中医经典的原因就在于此也。
作为这座工厂设备的维修工——医生来说,如果你弄不懂这本说明书——中医药理论,也就修理不了维护不好这座化工厂、设备了——人的正常运行了。
就现代科学、现代医学、西医学而言,仅相当于这个工厂中某个环节、设备、器件方面的研究、修理、维护人员,甚至只是象普通的电脑维修人员一样,只会更换几个零件(手术)而已。
所以,两者是不可能同日而语的。但也由于这本“说明书”——中医理论,太深奥、太古老、太枯燥,以致于相当一部分人读不懂、看不进去,掌握不住,尽管同样都是“修理工”,技术水平也就有了天壤之别的不同了。这能是“工厂设备”——人、“说明书”——中医理论、“工具、方法”——中药、诊断方式(望闻问切)的错?西医、设备仪器不也是同样矣——手术刀、纱布被丢到体内、动手术,动错了地方、用错了药、药的副作用;一此病变检查不出来——亚健康等等。
通过我们的研究应用,已完全可以用实际来证明中医药学的正确、有效性了,用现代科学直接、间接的可以直观的说明中医药学的数值了,但与两者有某些不同。
同时,还发现《周易》并不是用于算卦的,而是一本天文、地理、与讲述自然现象、应用的经典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