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楹联学概论》中的平仄与拗救观点

 老榆树_yhgek 2014-08-20

摘自:《中国楹联学概论》>> 第四节 楹联的平仄规律 >> 427页    端木注:关于第四节的楹联平仄规律,本人存在疑问甚多;此书集大成于一体,如果里面有论述错误的地方,那影响势必巨大.因《中国楹联学概论》是至今为止第一本面向国外读者的楹联书籍,有汉英双版. 有时间本人整理一下思绪,试一一论证其中存在疑惑的联律问题.

    下边关于拗救的论述,虽详细,但本人觉得还有添加补述的地方,在敏感处的论述总一笔带过,并不深究其问题实质,而且其它还有好多联家的论述也并没录入,只持一已之见,因此,本人觉得并不是非常完美的"拗救说".

    这里,试选摘出来,供各位方家一起学习与补充.
--------------------------------------------------------------------------------

三、关于"一三五不论"

    "平对仄,仄对平,平仄要分明;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这是古人学诗的口诀,也是一种变通的方法.它适用于初学律诗的人,因为简明扼要,便于记忆,至今影响很大.

    口诀的原意指格律诗七言句的第一、三、五字(五言句中的第一、三字)的平仄可以不拘定格,当用平声字而用了仄声字,或当用仄声字而用了平声字都可通融;而七言句中第二、四、六字(五言句中的第二、四字)的平仄一定要分明,严守格律,不可易换.这种说法虽不是定格,大体可以变通.因律诗中的音调节奏,通常为双音节词,两字停顿,两个音节一个音步,音步的第二个音节总是重读,这样重读的正好是第二、四、六字,这几个节奏点上的平仄的要求很严格.如节奏点上的平仄失调,读起来便无节奏感、音乐感.而第一、三、五字为节奏点前一个字,因不重读,变换了平仄对读音并无显著影响,所以可以通融灵活.但有两种情况必须注意.一是避免出现"孤平",二是避免出现"三平尾"、"三仄尾".

    楹联有自己体裁的独立性和格律的特殊性.楹联"副无定句,句无定字",上下联中可以是一句,也可以是两句或多句,一句中可以是一字,二字,四字,六字,七字等,它的节奏点必须按节奏来定,而没必要也不可能句句按律诗的句式安排.在语言特点上,它有诗的语言、散文的语言,还可以用成语、谚语、口头语.楹联平仄的匹配方式较律诗灵活得多,丰富得多,所以"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口诀不能适应楹联平仄的一般要求,但适用于与格律诗的句式相同的律句联.如笔者为纪念纪晓岚逝世200周年所撰的一联:

    晓月一轮辉四库,
    岚烟万缕蔚双行.

    此联的平仄为:"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音步为"二、二、一、二",故适用于"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原则,上联的第三字应"平"而"仄",正符合"不论"的变通范围.

    贵州的黄果树瀑布和重庆万县的青龙峡瀑布为我国著名瀑布.2005年举行"中国双瀑联动万人方阵组诗联活动",笔者应邀撰方阵组联:

    黄果布银千簇锦,
    青龙吐玉万声雷.

    此联按七言仄定格,按定格的平仄应为: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而制联实际运用的平仄有了一些变化.上联第一字"黄"换仄为平,第三字"布"换平为仄,这种变换符合"一三五不论"的变通原则,平仄仍是协调的.该联的节奏点上字的平仄未作改变,因此"二四六分明".

    在运用"一三五不论"口诀原则时,如果出现上下联同平或同仄的字,应当注意避免同声调,而用不同声调的字.如上下联首字都是平声,则使之一阴一阳;首字都是仄声字,则使之一上一去.因为同声不同调仍会产生一定的起伏变化的效果.如上所举联例,上下联的首字"黄"和"青"都是平声,但调不同,"黄"为阳平调,"青"为阴平调.声调不同,读起来有错落和谐感.

    由于"一三五不论"有时会带来某些"平对平"、"仄对仄"和"三平尾"及"三仄尾"的情况,有的提出可以避免这些情况的口诀:"平对仄,仄对平;可平可仄一三五,偶位句末定要明".还有的口诀说:"对联平仄音步定,节奏点上要分明;出句平仄交错出,对句末字必须平."此口诀比较准确地概括了楹联的格律.

    具体地讲,关于"一三五不论":

    1. 在"平平仄仄平"这个格式中,第一字必平,不能不论,在七方"仄仄平平仄仄平"这个格式中,第三字必平,不能不论,否则犯孤平.

    2. 在五言"平平仄平仄"这个特定格式中,第一字也不能不论,同理,在七言"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可以有"一、三、五不论".而五言"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只能有一个字不论.

    关于"二四六分明":

    1. 在一般的格式中,五言二、四字,七言二、四、六字"分明"是对的.

    2. 在特定格式中,五言的第四字,七言的第六字不一定"分明".五言"平平仄平仄"第四字,七言"仄仄平平仄平仄"的第六字有了改变.

    3. 拗救的联句,其二、四、六并不分明.在楹联的拗救中还要具体说明.


四、楹联中的拗救

    王力先生在《诗词格律》一书中,对拗救作了这样的论述:"凡平仄不依常格的句子,叫做拗句."拗句"在诗中是相当常见的,但是前面一字用拗,后面必须用‘救’.所谓‘救’就是补偿".五方、七言律联的拗救源于律诗,其拗救方法也应当是一样的.所谓楹联的拗救,就是调整拗句的平仄,为使其相谐而进行的补救."拗"是违逆,"救"是补偿.前面一字用"拗",后面必须用"救".即在联句中该用仄的字改用平声的字进行补救;或者该用仄声处而用了平声,则要求在本句或对句该用平声处改用仄声,以为补偿.一般拗救的方法是平拗仄救,仄拗平救.在制联调平仄过程中,拗救是经常碰到的.

    1. 五言联"平平平仄仄"这个句型,可以使用"平平仄平仄"的格式,七言联是五言联的扩展,故七言"仄仄平平平仄仄"这个句型也可以使用"仄仄平平仄平仄"的格式.这种格式叫特定格式,它的特点是将五言联中的三、四两字的平仄位置互换,将七言联中五、六两字的平仄位置互换.这种互换也是拗救的一种,称为"特定的一种平仄格式",与一般的拗救有所不同,因为这种特定格式在楹联中常见的.如:

    松风动梅骨,
    竹节擎月轮.

    这副写松竹梅的五言联的平仄形式是:

    平平仄平仄,
    仄仄平仄平.

    上联第三字"动"应该用平声而用了仄声,下联第三字"擎"该用仄声而用了平声,当属"一三五不论",但上联第四字"梅"应该用仄声而用了平声,下联第四字"月"该用平声而用了仄声,显然与"二四六分明"的要求相违背,属于违格,但是与"梅"相邻的"动"字该平而用仄,形成平仄交错,与"月"相邻的"擎"该仄而用平,亦形成了平仄交错.此联分别用了仄拗平救、平拗仄救的方法.这种拗救的格式是特定格式,应该是合乎联律的正体联.这种拗句是本句自救,即句中出现的拗字用本句中的另一字相救.

    2. 在五言联"平平仄仄平"格式中,如第一字用了仄声,为避免出现孤平,在第三个字补偿一个平声,由"平平仄仄平"变成"仄平平仄平".所谓孤平,是指下联除了联尾是平声字外,只剩下一下平声了.王力先生把孤平看做是律诗的大局.如:

    三绝诗书画,
    一堂松竹梅.

    上联第一字"三"应仄而用平,属"一三五不论",下联第一字"一"应用平而用了仄,如不救则犯孤平,第三字"松"应仄而平,恰救了第一字之拗.

    七言联则由"仄仄平平仄仄平"换成"仄仄仄平平仄平".第三字拗用第五字去救.笔者曾为广州白云机场撰联,初稿拟成:

    胸怀远志捧红日,
    腹有俊才唱白云.

    上联第五字应是平声字而用了仄声,属不论之列.而下联第三字"俊"应平而仄,犯了孤平之忌.于是将第五字"唱"换成"歌"字,避免了孤平之忌.这也属于本句自救.

    3. 用对句相救.即在出句平仄用的拗句,在对句相应的位置加以补救.五言联"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句式中,如果上联第四字(或三、四字)用了仄声,就在下联的第三字改用平声来补救,这样就成为"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如: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上联第四字"不"仄声拗,下联第三字"吹"平声救.如果七言联"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句式中第六字用仄(或五、六字皆仄),就在下联的第五字改用平声来补救,这样就成为"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4. 在楹联的创作中,还会出现半拗句.在五言联"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句式中,如第三字用了仄声,而第四字未用仄声;在七言联"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句式中第五字用了仄声而第六字未用仄声,这是半拗.因不会犯孤平之忌.故半拗可救可不救.如:

    远水碧千里,
    夕阳红半楼.

    上联"碧"字仄声拗,下联"红"字平声救.是半拗有救的例子,不救也算合律.

    5. 在调平仄的过程中,当运用一种拗救方法时,常伴随着另一种拗救方法的运用,即出句和对句中都出现了拗字,在对句的另一字上用反声相救,这样既构成本句自救,又构成对句相救,可谓一拗双救.如刘墉题潍坊十芴园四照亭联:

    掬水月在手,
    弄花香满衣.

    上联"月"、"在"两字拗,应平平而仄仄,下联"弄"字拗,应平而仄,犯孤平,下联"香"字应该仄而换了平,不但救本句"弄"字,又救出句"月"、"在"两字,这是本句自救和对句相救的结合.

    梁同书自题联:

    清潭三尺竹如意,
    宴坐一枝松养和.

    上联"竹"字拗,下联"一"字拗,"松"字既救本句"一字",又救出句"竹"字.

    楹联像律诗一样讲究拗救,有些楹联看来好像不合律,用了拗救之后总算合律的.

五、"平仄"的讨论

    楹联艺术要不要讲平仄,这既是一个学术问题,又是一个实际问题.在这个问题上虽经诸多争论,尚存歧义,并未形成共识.

    绝大多数联家认为,平仄对立是楹联诸要素之一,楹联的创作要讲究平仄.字有定音,律有定格,平仄交替,调谐节奏;平仄对立,错综字调,形成楹联的音乐美,因此准确地辨别平仄声,准确地调整平仄声是楹联创作的基本功.不讲平仄,不讲平仄的对立就不能称为楹联."对联一定要讲平仄,平仄不谐,就不宜入选."这是在1984年全国第二届迎春联评选过程中,王力教授向评委们特别强调的话.

    但也有人认为,"为了楹联文学的发展需要,应该不拘平仄,只做到上联仄收,下联平收就行了,不需要什么平仄相间、平仄相对".更有甚者认为,"上下联通仄收,通平收也应允许,对联只要对仗就行.讲求平仄就是束缚创作者的手脚,妨碍对联的繁荣和发展".还有的人认为,"当今的文学艺术多以视觉为先导,以意境为核心,声律已退居其次,过分强调声律必害其意".甚至有人说,"不拘平仄的对联越来越显示其生命力",等等.

    对楹联要不要讲平仄的讨论是有益的,持不同观点和见解也是正常的,通过讨论和争鸣,将会对楹联的平仄这个既敏感又要害的问题加深理解,达到基本的共识.

    楹联由汉字组成,字有音,音有调,调分平仄,由此形成平仄交替、平仄相对的多种格式,构成了楹联的平仄网,产生特殊的旋律和节奏,这正是楹联的魅力所在.

    楹联源于对偶、骈文,吸收了诗、词、曲的特长和营养,经过历代文人的创新、发展和完美,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格律,而且愈来愈严格而又自由.联律自然形成,客观存在,而非主观制定.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那种不讲平仄、不讲联律的对偶句、格言成语、标语口号绝不能称为楹联.楹联不讲平仄,就失去了抑扬顿挫的韵律美,也就失去了汉字四声的特色,丢弃了民族文化的传统.

    当然,格律不仅规范楹联艺术,而且服务于楹联艺术的发展和繁荣.所以格律不能过于繁琐,平仄的原则不能限得太死,拘于成规.随着时代的发展,允许有所突破,有所变通,有所创新,使之严而不死,宽而不乱,达到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