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急救时刻,为何救护车总是姗姗来迟?

 老庄. 2014-09-01

        最近,多个急救相关事件中,当事人抱怨急救车到达延迟。

        事件一:上海,醉酒者呼叫 120,急救车到达后,一群酒友认为急救车到达太迟,用板砖和棍棒围殴急救人员。

        事件二:深圳,一青年在地铁站突发抽搐、心脏骤停,急救车接到呼救后一分钟内出车,12 分钟到达现场,抢救约半小时,最终抢救无效死亡。家属质疑 120 急救车来的太迟。

        事 件三:120 医生夜间出车,离急救站不远一工地工人突发心脏骤停,急救车 5 分钟到达现场急救,经过 45 分钟抢救,家属到达后,责问急救人员 「你们怎么才到?你们抢救不及时?」 死者有淋巴瘤病史(一种恶性肿瘤),最后连 30 元的车费都没交,更别提抢救费了。

        为何急救车总是 「姗姗来迟」?急救车为何不能如神迹一般,接到召唤即刻从天而降?

        一、急救模式与出车流程

        让我们先了解一下中国院前急救的几种模式与急救出车流程吧,中国目前无统一标准的院前急救模式,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建立了多种模式。

        1.北京与上海为院前型模式,急救站按规划设置,急救人员随时待命出车,反应快速,效率高。但是急救人员多为合同编制,待遇低,流动性大,人员短缺。上海已经有多次出现接到患者呼叫后有车却无人可派的相关报道。

        2.广州,为指挥型模式,依托遍布广州的各家医院急诊科为急救站点,分片负责,120 中心接到呼叫电话后再通知附近医院急诊科出车,急诊医生在负责出车之余仍负责本急诊科的一般接诊和观察区医疗工作,属于一人多个岗位,急诊医生工作强度高。

        3.重庆等地及大部分中小城市,为依托型模式,急救中心附属于当地一家综合大医院成立,此医院担当急救车病患的主要接收医院。

        无论哪种急救模式,从接到呼叫,确认地点,出动,路途交通,联系确认接车或患者所处位置……平均到达时间几乎都达到 15 分钟以上。遇到交通阻塞高峰时段,更是无法估计。

        急救系统设置的本身,就是效率优先,没有一个急救系统会故意延迟出车。由于在到达现场前急救人员无法确认患者状态,每一个呼叫事件,医生护士都是按照最紧急状态出车。

        二、延迟原因

        1.交通状态是最常见的到达延迟原因。目前城市交通状况大家都有体会。急救车虽然有无视交通信号灯的特权,但在城市中经常仍是龟速状态,与急救车抢行者比比皆是。

        2.呼叫者无法提供确切、快速的到达地点、无人接车,急救人员需要摸排前往患者所在地,也会造成到达延迟。

        3.当然基于急救站点设置不合理、急救人员或急救车短缺,无人或无车可派,就并非一般医护人员个体的力量所能解决的了。随着院前急救暴力袭医事件的增加,无人可派的情况将会越来越多。

        三、学习急救知识很重要

        目前广州 80% 以上的急救呼叫,所需要的仅仅是搬抬到楼下并运送到达医院而已,谈不上急救。而真正危急致命的突发心脏骤停事件,由于现场目击者不能早期识别心脏骤停、不 能早期拨打急救电话、也几乎从没有人进行现场心肺复苏,急救人员到达后往往失去了最佳急救时间(心脏骤停发生后的 4-6 分钟),抢救成功率极低。

        无论如何先进的医疗急救体系,急救车到达总是需要时间的,它并不能从天而降,瞬间拯救生命。

        若你对急救、对医学常识一无所知,不能早期意识到可能的生命危险、不能在生死攸关时刻提供恰当的急救处置,完全将生命的奇迹寄托于急救车的到达,将愚蠢、愤怒和无助用来催促急救车到达,这就注定了生命的结局。

        当你关注急救、了解当地急救医疗系统运作、懂得一般常见疾病的家庭管理、学习突发意外急救处置、学习心肺复苏……当这一切成为你的生活技能之一,你就拥有了 让急救车更快速到达现场的能力、你就拥有了为医生到达再争取 10 分钟的能力、你就拥有了拯救生命的能力,你就会成为守护家人朋友健康的英雄。

        因此,在病患处于生命危急时刻,若现场无人提供即刻急救措施,急救车就总是「姗姗来迟」;若现场目击者能早期识别并呼救,早期提供基础生命支持,急救车就会成为真正的救命车。



(作者:急诊夜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