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降结肠癌的治疗靶向药物有哪些?

 神医图书馆318 2014-09-01
降结肠癌的治疗靶向药物有哪些?
对于结肠癌中晚期,如果患者具备用药的条件,并且经济状况允许,也可以在术后使用靶向药物。我国临床上能使用的有美国安进公司生产的维克替比(Vectibix,帕尼单抗)和德国默克公司生产的爱必妥(Erbitux,西妥昔单抗),这两种药物均通过作用于肿瘤细胞中的EGFR基因来达到治疗癌症的目的。

作为靶向药物,它们杀灭肿瘤细胞的特异性高,副作用小,适用于术后化疗无效的患者,尤其适用于身体虚弱、无法承受化疗的副作用的患者(这也是推荐靶向药物的主要原因)。 2009年7月20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更新了靶向药物维克替比和爱必妥的使用说明书,其中明确了EGFR受体抑制剂的药效与K-RAS基因突变的密切相关性,要求使用该类药物前都应进行K-RAS基因突变检测以帮助医生判断适用人群。

 如果患者肿瘤细胞中K-RAS基因的12或13密码子发生突变,那么该患者就不会从抗EGFR类药物的治疗中获益,所以不推荐发生K-RAS基因突变的患者使用此类药物。因此,在使用靶向药物前,应进行K-RAS基因的突变检测,以确定是否适合使用这两种药物(有些医生会为了多开药而不要求患者进行突变检测,要小心),避免浪费金钱、贻误治疗时机。 

目前的检测技术主要有常规PCR、实时定量PCR、基因测序等手段,我国现在还只有北京等一线城市开展了这样的服务。常规PCR是目前在个别医院中已经采用了的,例如301医院、北京肿瘤医院,成本低,能定性检测突变;实时定量PCR可以定量检测突变,对临床用药的指导价值更高,价格也相对较高一些,由于技术较新,现在只有北京雅康博等少数公司能做;用测序的方法检测突变,由于操作复杂因而成本较高、周期长,但也只能做定性检测,近年来正在逐渐淡出该检测领域。在以上方法中,推荐定量检测,结果更准确,对临床的指导价值更高。近期出现的“液相芯片”方法,本质上也是用PCR手段进行定性检测的。

 突变检测一般使用肿瘤组织(新鲜的或石蜡包埋的都可以,一般手术时医院都会保留相关样本)作为检测样本,也有用血和积液做样本的。 此外还要注意对方检测突变都检查哪些位点,以KRAS为例,至少应检查12、13密码子,才足以指导用药。 综上所述,建议尽快做突变检测,确定是否适合用药。至于药物的详细使用说明,可以在突变检测之后查询说明书即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