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初中《思想品德》(2011版)新课程标准解读

 活出样来 2014-09-01

研读课标精神,落实课标要求

             ——初中《思想品德》(2011版)新课程标准解读

                        编辑整理     田培中

     第一部分   新课标修订的基本原则

为跟进社会和教育的变化,体现党和国家对年轻一代思想道德成长的新要求,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更好地满足青少年自身健康成长及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公民的需要,在教育部领导下,2006年,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修订组成立,2007年底形成初步的修订稿。之后,依据中央及教育部颁发的相关文件,参照调研数据和各方意见和建议,反复修改完善,定稿为《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

此次修订工作遵循两个原则:一是坚持与完善原则。即保持大结构不变,注重局部调整,精益求精。在《标准(2011年版)》中,仍然延续了《标准(实验稿)》的基本框架,课程性质、课程理念、实施建议基本未变,仍然以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我与国家社会为三大板块,综合了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的内容,来整体构建课程内容。二是与时俱进原则。即紧跟时代步伐,强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为学生成长服务。《标准(2011年版)》合理增加科学发展观、核心价值体系、生命教育、公民意识教育等方面的内容,重视培养生态文明意识和确立全球化视野,关注情感发展对思想品德培养的重要性。

 

第二部分    新修订课标中的坚持与完善

一、基本理念上的坚持、发展与完善

此次修订紧密关注时代发展的特点和社会的新变化、新需求,充分汲取德育理论研究的成果,坚持课程改革的方向,认真总结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具体而言,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发展与完善。

1、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推动学科逻辑向生活逻辑的转变。

2003年以来的思想品德课程改革有效落实了新课程以人为本的理念,致力于改变过去德育课程过分强调学科体系完整性的状况,用“生活”理念贯穿品德课改革,使思想品德课程与教学贴近青少年的生活与身心特点,力求将满足学生成长需要和满足国家与社会对青少年成长的需要统一起来。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修订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基本思路,进一步推动学科逻辑向生活逻辑的转变,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联系社会变迁和科技发展以及青少年成长需求,更加生活化地选择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活动,尽可能符合初中生身心发展特点,改变学校教育中生命价值失落、生命话题缺失的状况,建立以学生人格和谐发展为本的德育课程价值观,真正体现为学生道德与精神成长服务。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生命教育、公民意识教育等在教育目标和内容上得到加强。

课程标准修订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重要思想导引,结合初中生的生活实际与认知、情感特征,在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上均有体现,得到加强。跟随时代发展和社会大环境的变化,生命教育在《标准(2011年版)》中有所明晰和强化。公民教育在各个国家的目标、内容以及展开形式上虽有所不同,但多为加强的趋势。在我国现阶段,公民教育落实到学校教育过程时,更多体现在公民意识教育上,即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这一教育目标的达成在学校教育中主要依托德育工作,尤其是学校德育课程来进行。此次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修订与时俱进地加强了对公民意识教育的关注,通过法律、国情、道德、心理健康部分的内容体现出来,还要求通过公共生活培养学生的公共精神。

3、坚持“三维目标”统整,强化情感体验、道德实践在德育课程中的特殊价值。

“三维目标”统整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在教学层面上提出的、影响最为广泛的概念。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各学科在课程目标上都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整合,摒弃以往分科课程片面强调知识与技能的倾向,从而使分科课程的目标也实现了由知识本位向学生发展本位的转向。这是课程目标和教育价值观的重大改变。此次修订高度认同、尊重德育课程的情感性、体验性、行动性等学科特性,进一步明确和强调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对思想品德形成的特殊价值,要求教师关注初中生青春期的认知与情绪、情感特征,在教学中善于利用并创设丰富的教育情境促使学生亲身经历与感情,在获得情感体验的同时,深化思想认识。与此同时,还要求为学生提供直接参与实践的机会,以此提高学生道德践行的能力。

4、重视代际间的双向互动和共同成长,推动学习方式的改变。

既往思想道德教育比较多的是自上而下的思维方式,强调成人对儿童的道德权威、教导与规范,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的灌输和控制的状况很难从根本上摆脱或者改善。随着学校德育实践对“生活”和“以人为本”两个重要德育思想的深入推进,人们开始关注和强调代际间的双向互动、讨论对话和共同成长。此次修订强调基于生活的道德教育,也即强调德育资源的开放性、丰富性。提倡教师善于引导学生利用资源,包括师生间、同伴间、亲子间的互动交流更包括走向社区、参与公共事务,关注现实生活中的道德议题,使学生不断扩展关切心、关爱心,发展社会性认知和公共精神。努力使学习方式和教育过程成为平等对话、相互分享吸纳、代际交流、文化融合的过程,促进成人和未成年人相互理解、共同成长。

5、重视大、中、小学德育课程的衔接,合理减轻学生学业负担。

多年来,大中小学德育如何衔接和整体构建一直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此次修订有机会再次从衔接和整体构建的角度审视课程标准,我们特别留意与小学高年级及高中政治课程在目标、内容上的衔接,避免出现断裂和错位,尽可能充分地根据青春期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建设课程,特别关注初中作为一个中间学段的特殊性,在课程目标和内容的安排上注意承前启后,基于生活逐步增强思想性,以为高中学段做准备。对与小学高年级及高中课程在内容上有明显不必要重复或放置不当的知识点及其要求,本着减负的精神,做了删减。

二、具体修订内容

此次修订没有在总体框架结构上做大的调整,而是在保持大结构不变的前提下,做具体内容和表述上的微调。修订后的《标准(2011年版)》具有三个鲜明特点:一是与时俱进地调整了具体的课程内容;二是进一步贴近少年儿童和生活;三是进一步淡化思想品德课程知识本位的特征,力求三维目标在课程中的综合实现。

()课标前言的简单调整

“前言”部分由两个段落构成。第一段话主要反映当前课程发展的时代背景和时代要求。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文明建设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这对人的公民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第一句话点出了道德的地位,凸显德育课程的性质。第二段话侧重谈思想品德课程对于初中学生成长与发展的意义。

(二)课程目标的细微调整

此次修订对课程总目标做了新的论证和调整,明确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课程的目标价值导向,并且进一步精炼表述,注重总目标的逻辑和层次,在总体方向上明确课程的主要任务和最终目标分别为“促进初中学生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和“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在最终目标中,将原课标中的“好公民”修改为“合格公民”,降低了培养要求,更符合教育实际。根据总目标的调整,此次修订基本保持分类目标的原有框架,对各分类目标进行新的统整:

第一,对各分类目标中一些具体的目标内容进行适当的扩充说明,旨在进一步明确目标要求,同时,在目标内容的表述上进行精炼和调整,注重具体目标的层次性和目标达成的过程性。比如,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中,修订强调在“感受”、“体会”的过程中逐步养成一定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在“能力”目标中,强调对掌握相应“方法”的要求,如“掌握爱护环境的基本方法,形成爱护环境的能力”等;又如,在“知识”目标中,将原课程目标中的“了解法律的基本作用和意义”进一步明确为“了解法律在个人、社会和国家生活中的基本作用和意义”。

第二,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的新特点,根据课程总目标调整的要求,在各分类目标中新增了一些具体的目标内容。(1)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中新增加的内容:在“树立规则意识、法制观念”的基础上,新增加了“公共精神”和“公民意识”的目标内容;在“热爱集体、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基础上,新增加“认同中华文化,继承革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的目标内容,旨在将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感与全球意识相贯通。 (2)“能力”目标中新增加的内容:在“学习搜集、处理、运用信息的方法”基础上,提出“提高媒介素养,能够积极适应信息化社会”的要求;在“学会面对复杂的社会生活”基础上,明确要学会面对“多样的价值观念”,“作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选择”。(3)“知识”目标中新增加的内容:将原《标准(实验稿)》中的“我与自然的道德规范”单列出来,作为一条新的目标内容呈现,增加 “人类生存与生态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当前“生态环境问题”、“环境保护”方面的知识目标内容。

()课程内容的重要调整

修订的重点在具体课程内容条目的调整上,涉及许多细微之处,有增有删、有丰富也有精简。以知识点来衡量,缩减约5%,主要集中在法律和国情部分。这里从课程内容的三个主题入手,概括一些重要的修订内容。

1.“成长中的我"部分的重要修订

(1)增加有关生命教育的内容

本世纪以来,随着党和政府以人为本理念的提出,特别是汶川地震以后,关注和尊重自然生命存在与质量,讨论和思考生命意义与价值,教育引导青少年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发挥生命潜能与价值等那些更多涉及生命现象,关注生命关键期的变化,知道生命健康成长,包含更多生命元素的教育理念、纲要及其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在一些地区、学校尝试进行。另一方面,社会深度转型过程中的社会矛盾、价值失范、不良风尚也严重混淆了人民的生命价值观念,这对青少年有很强的冲击力。

生命教育既是一切教育的前提,同时也应该是教育的最高追求。《课标(2011年版)》与《标准(实验稿)》相比,加大了生命教育主题的内容和条目,由过去的一条增至三条,即(二)自尊自强中的2.1认识生命形态的多样性,理解人类生命离不开大自然的哺育。2.2 认识自己生命的独特性,珍爱生命,能够进行基本的自救。2.6,体会生命的价值,认识到实现人生意义应该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考虑到与小学内容的合理衔接,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中的生命教育更为强调的是:初中生在尊重生命的基础之上,体会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2)引导学生体会青春期的美好之处

对于青春期现象,《标准(2011年版)》调整为更加积极的视角,引导学生从积极角度理解青春期生理变化的意义,乃至面对青春期问题时也是如此。因此建议教师要了解学生青春期的过渡与矛盾心理,理解学生这一阶段的困惑与不适,给学生一个走出青春期的时间和出口。同时,要引导学生理解自己身心发展过渡期的特殊状态,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理解在这些“不适与痛苦”变化背后正在进行的成长寻找生活中越来越多的自主与向由,感受“长大了”、“成熟了”的美好与责任。例如,1.2 了解青春期心理卫生常识,体会青春期的美好,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调控好自己的心理冲动。

2.“我与他人和社会”部分的重要修订

(1)要求学生学会与父母有效沟通。

《标准(2011年版)》强调学生与父母间的有效沟通,意在改变过去那种让学生一味顺从家长的权威的心理,把“克服逆反心理”修改为“调适逆反心理”。鼓励学生与家长积极沟通和交往,在开诚布公的交流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实现相互学习、共同成长。

(2)要求学生增强与家人共创共享家庭美德的意识和能力。

如何增强与家人共创共享家庭美德的意识和能力,应当是自我意识和独立性越来越强,希望并开始尝试与父母建立平等关系的初中生人生新课题。初中生应当学会体会家长辛勤经营家庭的用心与困难,树立与家人共创共享家庭美德的意识,在分享家庭温暖中,展示自己对家庭的贡献。同时,初中生也应将履行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以及管好自己等作为家庭成员的基本职责;提倡从青少年的视角关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家庭生活方式的悄然变革,输送家庭美德新信息,让父母因为自己能开创家庭新生活而自豪。所以,新课标在交往与沟通中,提出1.3“体会父母为抚养自己付出的辛劳,孝敬父母和长辈。学会与父母平等沟通,调试“逆反”心理。增强与家人共创共享家庭美德的意识和能力。”

(3)引导学生“感受学校生活的幸福”

现在有许多中小学生表示很难感受到学校生活的幸福,这个问题值得所有从事教育的人去反思。除却课堂之外确实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需要去改变,仅从课程内容的角度来看,我们希望作为学校的教师,能够把创设温馨、积极的学校文化环境氛围、引导学生感受学校生活的幸福作为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让学生感受到每天都能够与活泼热情的同学交流、嬉闹,能够跟着老师在知识海洋里邀游,能够向由地在宽阔的操场上释放着身体的能量能够得到老师的呵护和同学的相伴,这些点点滴滴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值得珍惜和呵护。例如,在(二2.1)中提出“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主动参与班级和学校活动,并发挥积极作用。有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感受学校生活的幸福,体会团结的力量。”

4)将原来的集体从第三部分移动到第二部分。

原课标是我与国家和集体,现在为我与国家和社会,原课标是我与他人与社会,现在为我与他人和集体。

3. “我与国家和集体”部分的重要修订

第三部分里几个标题的顺序和内容有较大改动。由原先的“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承担社会责任”、“法律与社会秩序”、“认识国情爱我中华”四部分,改为“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认识国情爱我中华”、“法律与社会秩序”三部分。主要是从体例的一致性,道德、心理、法律、国情教育四块内容逻辑上的有序性来进行统筹考虑加以修改的。具体内容涉及几个新的思想点。

(1)积极关注青少年成长的新环境-——现代媒介。

如何引导学生合理利用互联网等媒介,提高青少年的媒介素养,已是迫在眉睫的新课题。为此,增加一个新的条目(三1.2),“合理利用互联网等传播媒介,初步养成积极的媒介批评能力,学会理性 利用现代媒介参与社会公共生活"。初中生是媒介信息最广泛的接受者,但因身心发展的不成熟,难以成为很好的分析者和批判者。作为教师,有责任引导学生学会正确理解分析媒介信息,提高对负面信息的免疫能力,并初步养成积极的媒介批评能力,能够借助媒介积极参与社会公共生活。

(2)补充“了解不同劳动和职业的特点及其独特价值”这一内容要求。

增加(三1.3)“了解不同劳动和职业的特点及其独特价值,做好升学和职业选择的心理准备”。这是期望通过这一点的增补对初中学生进行适度的职业生涯教育,但这不是最主要的目标,最主要的目的是希望通过相关德育课程帮助学生理解劳动的价值和尊严。

3)“认识国情 爱我中华”部分的修改意图。

①为了减负。基本路线、理解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造福于人民的必要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在课标中没有出现。

需要说明的是,此次修订在法律和国情部分做了一些删减,主要是删去过于抽象、笼统的概念以及比较生硬、不易理解的知识点。比如,法律部分的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十六字方针。

②加强现实国情内容。首次提到了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三2.4),强调学习和了解中华文化传统和文化多样性(三2.6,三 2.7)。

增加三2.7的原因:第一,在全球化过程中,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和习俗相互交流、借鉴、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呈现出多元的局面。每一种文化都有它存在的独特性与尊严、合理性与合法性。第二,世界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不同民族和国家文化的内容和形式是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它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近年来,中外文化交流比如“中法文化年”“中俄文化年”等等都促进了我国与世界文化的交流和对话。

突出了全球意识。单列一条,三2.9“认识树立全球观念的重要性,增强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贡献的意识和愿望。”

4.活动建议部分的修改

各部分的“活动建议”部分做了较大的修改。新增的活动建议主要涉及正视学习压力、了解自然灾害、学习自护和自救、感受班级温暖、体验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多样性、正确认识网络、学习志愿精神等多个方面的活动内容。

(四)教学和评价部分的修改
    根据专家意见,此次修改力求达到以下要求:①形成结构,注重内容的逻辑关系,从整体上对教师有指导作用;②力求具体,不泛泛而谈,具有一定操作性;③力求体现思想品德课的性质和特点,力求体现初中学生的学习特点。

1.教学建议部分具体的思路

①第一条修改为“准确把握课程性质,全面落实课程目标”。

②第二条修改为“强调与生活实际以及与其他课程的联系”,注意到课程之间的有机联系。

③增加“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优化教学过程”条目。

2.评价部分具体修改

①在结构上做了适当调整。在开始部分新增一段关于课程评价的重要性及其意义的指导语。

②对几种评价方式的表述进一步加以规范。尤其是对考试的方式作出说明。要求“加强思想品德考试命题研究,注重考查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道德实践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发挥考试对教学的正确导向作用”。在评价实施要求中,进一步指出“不能用单一的知识性考试成绩作为对学生思想品德课程学习质量评价的唯一方式,警惕应试倾向的评价方式对本课程目标和理念的偏离。”

(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融入课标文本

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我们必须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第三部分  贯彻新课标精神,指导教学改革

学习新修订的课程标准,不仅要了解和掌握修订的内容,更重要的是将新标准的理念和精神贯彻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去,让课堂教学、教学评价及课程资源开发都能依据《标准(2011年版)》有序、有效的开展,以保证课程改革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一、以课标为导引,实施课堂教学

教学是落实本标准、达成思想品德课程目标的主要途径和基本环节。教学的组织与实施,应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应坚持课程改革的理念和要求,贯彻思想品德教学原则,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思想品德教学的实效性;应以本标准为依据,遵循初中学生身心发展和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规律。

1、准确把握课程性质,全面落实课程目标。

2、重视与生活实际以及与其他课程的联系。  

3、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优化教学过程。

4、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

5、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二、遵循课标要求,开展评价活动

思想品德课程评价是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设计思想品德课程评价方案时,应以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为依据,体现学科评价特点,搜集学生学习的完整信息,客观评价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教师要总结与反思评价结果,改进教学,进而更好地实现课程目标。

(一)评价目标

思想品德课程的评价目标是,考察学生达成学习目标的程度,提高教学质量,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使评价成为促进教师教学、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与提高的有效手段。

(二)评价方式

 思想品德课倡导的评价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观察:教师在自然状态下,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能力和行为,并记录下来,作为对学生进行评价和引导的依据。

日常观察可以为老师提供大量的关于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信息,在思想品德的教学中尤其如此。例如,在课堂讨论中能否准确表达自己的意见,能否积极发言;看到地上碎纸片,能否自觉将它捡起;下课后,能否主动找同学去玩……。这些日常事件和片断,对于评价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2.描述性评语:教师在与学生进行充分交流的基础上,用描述性的语言将学生在思想品德某一方面的表现,如态度、能力和行为等写成评语,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改进建议。评语应采用激励性语言,要善于运用充满感情的语言,抓住学生的个性特征,把性格描述列为评语内容的一个方面,避免出现以往评价中笼统、趋同、枯燥的评价。描述性评语要具体到每一个学生身上,要有独特性,要充分体现每个学生的特点、性格、爱好。教师更应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以形成性评语取代结论性评语,让鼓励成为评语的基调,但也须对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3.项目评价:教师按照不同项目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由学生自主设计活动计划,学生可以围绕真实的社会生活问题进行收集、组织、解释或表达信息,如提交有关社会问题的调查报告或撰写相关问题的小论文等,教师根据学生活动成果对学习小组进行综合评价。小组评价与个人评价相结合,小组的成果也是个人的成果,对项目的评价,也是对个人的评价。

4.谈话:教师通过与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对话,以获得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状况的信息,据此对学生进行评价和引导。谈话法是最经济,最直接的一种评价方法。谈话可以在课堂上进行,听取学生对某一事件的看法和态度,也可以在课下进行,针对教学内容之外的话题,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在谈话中,既可以发现学生的道德认识中存在的问题,也可以评价学生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

5.成长记录:教师应建立学生的成长记录袋,记录学生在思想品德课程学习中的各种表现,主要是进步和成就。以学生的自我记录、自我小结为主,教师、同学、家长共同参与,学生以评价对象和评价者的双重身份参与评价过程。作为用来显示有关学生学习成果或持续进步信息的资料,可以是学生作品、相关活动照片、考试试卷、优秀作文等文本累材料,还可以有教师、家长、同伴提供的各种能证明、记录学生健康成长的材料。学生既是记录袋的收集者,也是记录袋内容的决定者。

6.考试:考试方式应灵活多样,如辩论、情景测验等,纸笔测验是考试的一种方式,要避免只用终结性的、单一的、知识性的考试来对学生思想品德课程的学习及思想状况做出评价,要认真思考如何才能充分发挥纸笔测验的作用。要加强思想品德考试命题研究,注重考查学生理解和运用知识解决道德实践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发挥考试对教学的正确导向作用。在题型设计及试题的开放性等问题上,突出能力考查,在内容上,突出教育价值,要通过纸笔测验,考查出学生的真实情感和道德观点。思想品德课程鼓励学校教师结合本校实际,积极探索独具特色、符合本课程特性和学生发展实际情况的有效评价方式。

(三)评价实施要求

1.评价要客观、公正,要准确记录和描述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思想品德发展状况,调动学生道德学习的积极性。

2.评价不仅要重视结果,更要注重发展、变化和过程,要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评价结合起来,突出形成性评价。要注意给予学生足够的机会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

3.要重视学生、教师和家长在评价过程中的作用,使评价成为学生、教师、家长等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使评价过程成为促进学生、教师共同发展的过程。

4.各级教育行政、招生考试部门以及学校教师在设计思想品德课程评价方案时,必须以本标准的评价目标与实施要求为依据,综合多方面获取的考查信息,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课程学习作出合理的评价。要注意评价的导向性,不能用单一的知识性考试作为对学生思想品德课程学习质量评价的唯一方式,警惕应试倾向的评价方式,避免评价方式偏离本课程的目标和理念。

三、依照课标规定,开发利用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既包括学校内的,也包括学校外的教育资源,它是各类社会机构和各种教育渠道所蕴含的多种教育资源。教师应树立融合、开放、发展的课程资源观,整合并优化课程资源,充分发挥各种课程资源的人文教育功能,使之为课程实施和教学服务。

1.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开发、选择一切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为实现教育目标服务。建立融合、开放、发展的课程资源观,整合并优化校内外各种资源,充分发挥课程资源的教育功能,丰富教材内容,有效落实课程目标。

2.尽量组合不同类型的资源,将文本资源、音像资源、食物资源等结合起来,使学生深入理解课程内容。

文本资源:图书(包括教材)、报纸、杂志、照片、地图、图表等。

音像资源:电影、电视节目录像、VCD、磁带、各类教育软件等。

实物资源:图书馆、阅览室、实验室、博物馆、纪念馆、文化馆、自然和人文景观、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等。

网络资源:利用视听教室和电脑、多媒体所提供的资源。

此外,学生、家长、教师、邻居、其他社会人士以及社区都可作为资源来开发。

3.鼓励和指导学生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重视对学生自身资源的开发,使学生的参与过程和生活体验成为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是课程资源的享受者,学生身边包涵了各种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收集相关信息,通过课前的“热点快讯”“新闻播报”“案例回放”等环节来介绍信息,教师再对此信息进行解读和点评,以丰富教学内容。

4.结合当地和学校实际情况,重视对本土资源尤其是农村乡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发挥本土资源的优势和独特价值。我省的地理环境横跨陕北的黄土高原、关中的渭河平原和陕南的秦巴山区,由此造成了各具特色、别具风格的人文社会,形成了丰富的资源。教师应该学会开发这些资源,将其利用至课堂教学之中。

5.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要服务于教学内容,充分发挥课程资源的效能,避免盲目性和形式主义。课程资源不在于多少,而在于效果,教师应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发课程资源,切忌随意、零散,一定要主题鲜明,内容真实,不存在科学性和思想性问题。要正确开发和使用反面素材,学会对反面素质进行正面剖析,培养学生甄别各种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能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