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血虚”与“贫血”

 昵称535749 2014-09-01

2014-09-01 09:07:12

        “血虚”是中医诊断名词,“贫血”是西医诊断名词。这两者能等同吗?实际上,中医诊断为“血虚”的患者又的确会出现一些类似于西医上说的贫血状况,比如:面色不佳、容易疲劳、失眠多梦、记忆力下降、情绪不好(肝火旺)、头发或白或脱、视物不清,有的人甚至会面色萎黄、心悸、畏寒怕冷、耳鸣、免疫力低下(容易感冒)等。

  脾胃健康决定血液质量

  没“贫血”,咋会出现这么多“缺血”症状呢?而且,很多患者在临床和生活上听从医生的建议或者自主补血补气,效果并不理想。我想是大家太多关注了血的“量”,却忽略了血的“质”。

  血液是人体的器官,主司运输和营养。血是液体,在温暖的状况下方可流动,同时还要有一定的势(量)。《黄帝内经》有述:“……中焦取汁,变化而赤,是为血。”这段话意思是,我们的胃(脾)食入水谷,消化腐熟,生成精微物质,存在于血中。

  胃的运化能力直接关系到血液的质量。如果胃的运化能力不足,生成的血液质量就会低下,而脏腑功能是依赖血的滋养生成,血的质量不佳,脏腑得不到有效充养,自然就会出现问题,恶性循环。打个比方说,就像是用同等数量的不同种类货币,生活质量是完全不同的。

  胃肠功能好,就可以很好的消化和吸收,《证治准绳》说:“脾胃者,气血之父也”。脾胃功能强健,可将摄入的水谷精微转化为气血,人体脏腑靠气血津液滋养,气血津液靠水谷精微来化生。

  细嚼慢咽是养胃养血的好方法

  所以,治“血”要先治“胃”。由于现代都市生活压力大,很多人都有进食速度特别快的问题。 进食速度快是导致胃病的一个重要原因。食物没有经过完全咀嚼就直接入胃,无形中加重了胃的负担。

  《黄帝内经》中有述:“胃不和则卧不安。”临床上,我们也发现很多胃病患者的病情并不是表现在胃上,而多在先期表现为失眠、气色不佳、疲劳、焦虑紧张、记忆力减退、脱发或者发色不华、视力减退、手足多汗或干燥冰冷、容易感冒等。

  临床多见“气血两虚”

  曾有这样的患者,动则大汗淋漓,吃饭,行动,用“汗如雨下”来形容一点不为过。医生说他“气虚”,吃了很多中药仍不见好,现在渐渐出现了很多“气血两虚”的症状。实际上,大量的流汗之后,人的血容量是有所降低的。

  中医理论认为:“血为其母,气为血帅”。是说气血是相互依存生化的关系。血是气的载体,气是血的动力。因此,我们在临床上见到的单纯的亏血或者亏气的病例较少,多半都是在亏气的同时也有亏血,亏血的同时会有亏气。所以,不能只关注血的数量,更要关注血液的质量。血液健康,脏腑功能才能充分得以濡养,我们才会有强健体魄和愉快的情绪,更好地投入生活和工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