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厦门出台自贸区建设实施方案 包括推动贸易便利化等

 zhuang-jr 2014-09-03


厦门出台自贸区建设实施方案 包括推动贸易便利化等


【实施方案亮点】

●整合海关特殊监管区

整合海沧港区和东渡港区的海关编码,划归一个口岸海关管理;整合海沧保税港区、象屿保税区的保税加工仓储业务,划归一个海关管理。

●加快建设公共监管平台

加快建设厦门“关港贸”一体化信息平台,建立“一口受理、一次申报、一次放行”的通关、港航、贸易信息一体化的系统。

●对接台湾自由经济示范区

对台海运快件监管中心和跨境电商海关监管场所计划于12月正式投入建设并启动相关业务,年底前推动万翔冷链物流建设进口冷鲜食品分拨中心。

●实行“审批清单”管理模式

9月制定厦门特殊监管区域外商投资审批清单。

●探索实施两岸跨境人民币、融资租赁等金融业务

争取今年年底前在特殊监管区域银行业金融机构内尝试拓展台湾银行人民币资金运用渠道。

●做好特殊监管区域

关内关外整合工作

年底前推进象屿保税区

与东渡港区实现“区港联动”。

制图/张平原

厦门网-厦门日报讯(记者 崔昊)备受瞩目的厦门自贸区建设传出最新进展,昨日,记者从厦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整合和自贸区建设工作组获悉,在借鉴吸收上海自贸区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厦门市自贸区建设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已于近日正式出台并印发到各相关单位。

根据《方案》,我市将紧紧围绕美丽厦门战略规划,坚持以港立市,坚持“两条腿走路”的工作思路,边申报、边改革、边实施,把当前能做的项目和事项先做起来,以具体项目和平台建设为工作抓手,建设厦门自贸区。

22项重要内容由多部门推动

《方案》的主要工作任务为:推进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部整合,优化区域功能,提高办事效率;加快公共监管平台的建设,推动贸易便利化;加强与台湾自由经济示范区的对接,扩大对台先行先试领域;实行“审批清单”管理模式,推动审批制度改革,促进投资便利化;加快金融制度创新,探索实施两岸跨境人民币、融资租赁等金融业务,增强金融服务功能;做好特殊监管区域关内关外整合工作,推进自贸区建设。

这些工作任务进而被分解为22项重要内容,由各个相关部门共同推动。

复制借鉴上海自贸区经验

记者看到,《方案》在金融服务、审批制度、通关模式等方面都复制借鉴了上海自贸区的改革经验,同时突出厦门地域优势,加强与台湾自由经济示范区的对接,扩大对台先行先试。

据悉,继2013年上海自贸区挂牌成立之后,厦门加入申报自贸区的行列,并成立 “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整合和自贸区建设工作组”,具体负责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整合和自贸区建设的组织实施、统筹协调工作。根据市委市政府自贸区建设“两条腿走路”的指示要求,工作组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我市在商事登记改革、飞机融资租赁、跨境电商、高新技术检测维修等诸多领域纷纷展开“先行先试”,为自贸区建设探路。

【解读】

加快建设“关港贸”一体化平台

【关于进口商品】

两个保税展示中心项目 有望年底亮相

在加快建设公共监管平台方面,我市将加快建设厦门“关港贸”一体化信息平台,建立“一口受理、一次申报、一次放行”的通关、港航、贸易信息一体化的系统,有力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

《方案》中,加快公共监管平台的建设、推动贸易便利化是与厦门市民息息相关的部分,建设跨境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特殊监管区域的通关系统、建设进口商品保税展示交易平台、建设大宗商品交易中心等平台陆续提上日程。

备受市民欢迎的信诺国际、宝象两个进口商品保税展示中心项目,预计于年底或明年上半年可投入运营。所谓的“保税展示交易平台”是指商品在展示过程中是保税的,卖出去才交进口关税,供货商不用事先垫付税款,卖不完的货还可以全球调拨,由此降低的资金成本,可以用来向消费者让利。

【关于金融创新】

厦门特色离岸金融业务 力争年底前开展

昨日,正在外地出差的市金融办主任丘筱文接受了本报记者的电话采访。

丘筱文介绍说,如今随着很多加工贸易企业逐步向东南亚等地区转移,通过离岸金融平台,这些企业可以回到厦门获得本地银行的支持,这对厦门经济发展有很大好处。

此外,两岸跨境人民币业务也是厦门金融业发展的一大特色和未来方向。自贸区建设实施方案就提到,要在厦门个案突破开展两岸双向贷款业务,今年年底前在特殊监管区域银行业金融机构内尝试拓展台湾银行人民币资金运用渠道,促进两岸人民币跨境双向流动。

丘筱文说,现在,在两岸跨境人民币业务上有“昆山模式”和“前海模式”,不过在厦门,接下来,只要企业有需求,都可以与相关银行进行合作,这意味着这两种模式在厦门都能适用。

【关于跨境电商】

跨境电商产业园 年底前建成占据独特对台区位优势的厦门,将继续扮演两岸交流先行者的角色。根据《方案》,我市将加强与台湾自由经济示范区的对接。具体业务方面,对台海运快件监管中心和跨境电商海关监管场所计划于12月正式投入建设并启动相关业务,年底前推动万翔冷链物流建设进口冷鲜食品分拨中心。

在跨境电子商务方面,我市计划于年底前完成跨境电商产业园和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建设,并开展跨境电商出口业务。

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作为通关便利化的重要方面,我市将重点推动厦门与台湾口岸公共信息平台对接,年底前建设两岸“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的“关港贸”一体化信息对接平台。同时,推广“社会认证、官方采信”金酒模式,年底前启动台湾啤酒认证工作。

厦门海关复制推广

上海自贸区14项新制度

第一批6项制度今起实施

本报讯 (记者 崔昊 通讯员 朱文尧)昨日上午,厦门海关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该关复制推广上海自贸区14项监管创新制度进展情况。记者从会上了解到,厦门海关将分三个阶段有序推进复制推广工作,其中第一批具备复制推广条件的6项制度将于9月3日起正式实施。

据介绍,“区内自行运输”、“保税展示交易”、“简化统一进出境备案清单”、“批次进出、集中申报”、“简化无纸通关随附单证”、“集中汇总纳税”等6项制度已完成对外公告、操作规程的制定和系统调整等准备工作,9月3日起将对符合条件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企业复制推广,9月18日起将复制推广到区外符合条件的企业。

记者还了解到,推进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部整合是厦门自贸区建设的重点。当前我市正在大力推进海关特殊监管区主体功能的整合,研究和推动编码信息整合是其中的主要内容。

这一工作将重点分为整合海沧港区和东渡港区的海关编码,划归一个口岸海关管理;整合海沧保税港区、象屿保税区的保税加工仓储业务,划归一个海关管理;整合同安陆运转关监管中心功能,整合到火炬(翔安)保税物流中心。

我市加快发展离岸金融

在改革的亮点领域——金融方面,《方案》提出“探索实施两岸跨境人民币、融资租赁等金融业务”,争取年底前在特殊监管区域银行业金融机构内尝试拓展台湾银行人民币资金运用渠道,促进两岸人民币跨境双向流动。

离岸金融业务,顾名思义,就是为非本地居民企业提供金融业务。国际上,很多地方通过大力发展离岸金融业务而吸引了众多企业投资,比如香港。

当前,上海、深圳等地已开始探索离岸金融。近年来,随着招行离岸金融中心、浦发银行离岸金融中心等在厦门陆续成立,我市金融机构在离岸金融业务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

在此基础上,我市提出打造厦门特色的离岸金融业务,通过以“人民币非居民账户+授信业务+境外结售汇”组合方式开展业务,并争取今年年底前尝试开展厦门特色离岸金融业务。 

本报记者 宗满意 崔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