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肾炎的体会

 杏林脉香 2014-09-05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肾炎的体会

20022007年,我院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急怊肾小球肾炎(下称为急性肾炎)20例,并与单用西药治疗15例作对照,效果显著,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

诊断标准:所选的病例均符合《实用内科学》急性留炎的诊断标准。治疗组20例,男11例,女9例;年龄52018例;对照组15例,男8例,女7例;年龄52014例。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卧床休息,调整适宜的饮食,药物治疗用青霉素、激素、6542或阿托品、适当的降压药、利尿药及对症疗法。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服中药方剂:黄芩9g,金银花30g,麻黄8g,黄芪10g,陈皮15g,丹参l5g,牡丹皮10g,生地黄10g,大蓟、小蓟各15g,白茅根10g,茯苓15g,泽泻10g,杜仲15g,山茱萸10g。并随症加减。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治疗结果

平均消肿时间:治疗组平均3.2天,对照组平均5.6天;血压恢复正常时间:治疗组3.8天,对照组8.1天;尿蛋白转阴时间:治疗组7.8天,对照组13.9天。治疗组20例患者全部在3周内尿常规转阴,对照组15例患者3周内尿常规转阴7例。经统计学处理,两组3周内尿常规转阴率有显著差异(P<O.01)

讨论

西医认为急性肾小球肾炎在发病机理上属于一种免疫复合性肾炎,其病理变化主要是肾血管微循环障碍和肾血管通透性的改变,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其临床表现为:浮肿、高血压、血尿、尿蛋白。扩张血管、降低血黏度、改善肾循环是西医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一大法宝。

急性肾炎属于中医学“水肿”范畴。《景岳全书》曾记载:“凡水肿等证乃脾、肺、肾三脏相干之病”。认为水肿乃因肾虚不能宣通水气,脾虚不能运转,肺虚不能化气所致。故据表之寒热,里之虚实辨证加减,进行补肾、健脾、宣肺乃是中医学治疗急性肾炎的重要法则。

现代药理研究认为,黄芩、金银花、黄芪均具有抗菌作用。黄芩又有利尿、降压作用,黄芪可使冠状血管及肾血管扩张,有强心、利尿、降压作用,对消除尿蛋白有一定的疗效。麻黄有宣肺平喘作用;丹参有抗凝血、扩张血管、活血化瘀作用;大蓟、小蓟、白茅根可凉血止血,且有清热利尿作用;茯苓、泽:泻可利水渗湿健脾;生地黄、牡丹皮清热凉血,活血散瘀;杜仲、山茱萸有补肾之功;陈皮有理气健脾之效。故此方剂的组成具有清热解毒宣肺、利水渗湿健脾、益气行水补肾、凉血止血、活血化瘀以达到利尿消肿、降压、改善肾脏微循环及肾小球滤过率、消除血尿及蛋白尿的目的。

综上所述,用中药结合西药治疗急性肾炎奏效快,疗效可靠,复发率低,可大大缩短病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