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秦裕伯生平辨析(一)

 昵称14979747 2014-09-06

     元末明初的上海人秦裕伯,被明太祖朱元璋封为“上海邑城隍正堂”。明清两代数百年间,又不断描述他是“威灵显赫”地保佑着上海民众的城隍神。上海神隍庙,随之香火旺盛,声名远扬。

    于是,人们几乎忘了秦裕伯本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如今,很少有人能准确地讲述他的生平事迹,甚至连某些专家学者、某些辞书方志都说法不一,差错频频。甚至,连当今挂在上海城隍庙城隍殿门口的标志牌上,主事者竟然用中英文写着:

   秦裕伯(1295?~1373),元至正年间(13411368)进士。有智谋,治理东海海滨,卓有成效。……

    其中,相关年代不明,主要事迹有误,可见此事已经到了十分糟糕的地步。

    也许,世人已将秦裕伯视为神者,对于他生平的介绍有些模糊似乎更能凸显其神秘之感。因此数百年来,有关他真实的人生记载极为有限,其面目模糊也习以为常。然而,对于这样一个对上海人文产生了巨大影响的历史人物,我们没有必要进一步神化他,而是有必要全面、准确地向世人介绍他真实的生平事迹,进而使人们更完整地了解元末明初上海地区的人文历史,从中获取启迪。为此,应当重视对秦裕伯的研究。

    由清廷组织张廷玉等编纂的《明史》卷二百八十五“列传第一百七十三“文苑”,如此记载:

    裕伯,字景容,大名人。仕元,累官至福建行省郎中。遭世乱,弃官,客扬州。久之,复避地上海。居母丧尽礼。张士诚据姑苏,遣人招之,拒不纳。吴元年,太祖命中书省檄起之。裕伯对使者曰:“食元禄二十余年而背之,不忠也。母丧未终,忘哀而出,不孝也。”乃上中书省固辞。洪武元年复征,称病不出。帝乃手书谕之曰:“海滨民好斗,裕伯智谋之士而居此地,坚守不起,恐有后悔。”裕伯拜书,涕泗横流,不得已,偕使者入朝。授侍读学士,固辞,不允。与张以宁等扈从,登钟山拥翠亭,给笔札赋诗,甚见宠待。二年改待制,旋为治书侍御史。三年始诏设科取士,以裕伯与御史中丞刘基为京畿主考官。裕伯博辩善论说,占奏悉当帝意,帝数称之。出知陇州,卒于官。

    《明史》所记,相对比较权威,但其中存在的一些差错,长期没有纠正,以致后人越描越错,以讹传讹。为此,今在近百年学人研究的基础上,研读相关地方文献,实地考察秦裕伯故里的人文历史遗存,经辨析考证,尽力复原秦裕伯生平事迹,切实估评其历史影响。

 

籍贯上海县

 

    秦裕伯是“大名人”? 不但《明史》如此介绍,连秦裕伯亲笔给朱元璋写的《上书丞相却聘书》也这样自称。然而,这与事实不符,但事出有因。

    《上海陈行秦氏支谱》卷三等秦氏族谱明确记载:秦裕伯生于元元贞二年(1296)六月十二日。但是,目前仍有不少重要文献误称为1295年。

    秦裕伯的父亲秦良颢(1278~1355),字信甫,号述斋。祖父秦知柔(1233~1306),字以和,号节斋。原籍维扬(今江苏扬州)。秦裕伯为北宋龙图阁学士、著名词人秦观(少游)的八世孙。

    秦氏《淮海宗谱》称,秦知柔“人品不凡,倜傥纯粹,襟怀洒落”。宋末咸淳年间(1265~1274),“乘元兵渡江之时,挟其先世图像谱牒及所赐诰命,渡江来南”,率全家流落到黄浦江畔,后兄弟5人分地徙居。秦知柔选定松江府上海县的沪渎(据考应在今静安寺一带,静安寺始建于三国孙吴赤乌年间,初名沪渎重玄寺,当时是人气汇聚之地),“筑室治圃,深衣幅巾,以节斋自号,作菟裘之计,盖将终身”。元元贞二年(1296),曾担任过上海市舶提举司(上海总管)的浙东宣慰使费?(字子寿,号荣愍),以秦知柔是“宦室裔胄”,又通儒书,长于律”,推荐他为江浙行省中书省儤使(即录职试用考察),后兼任中书省廉访使(全称肃政廉访使,主管监察事务)。大德十年(1306),秦知柔去世后,“夫妇合葬于乌泥泾之阳,即今上海县之肇家浜右、淡井庙北。”安葬时,费?的女婿、著名书法家赵孟頫也来吊唁,并题写墓碑“元处士节孝先生秦公之墓”。

    淡井庙始建于宋代,当时这里还是乡村风貌,称为淡井村,元代又称淡井铺。这一带史称上海县高昌乡二十七保六图。秦知柔在此生活了30年左右,其子秦良顕、秦良颢,其孙秦裕伯等均生养在这里,应当称他们为明代上海县人。

    根据《淮海宗谱》所记事项,作些梳理即可发现:元贞元年(1295),18岁的秦良颢结婚,娶唐氏为妻。次年,秦家接连发生三件大事:一是年已63岁的秦知柔担任江浙行省中书省儤使,尽管年龄已高,又属录取试用,不可能有多大作为,但秦家在元代这样的社会中总算熬出头了。二是秦良颢生下了秦裕伯。三是送秦良颢赴大名府求学,盼其能走上仕途。

    《淮海宗谱》称:秦良颢 “资识粹敏,慎重寡言,善记忆,涉猎经史过目不忘;好议论,能言人所不能言,虽童幼时老成,人皆自以为不及也。”19岁为求学而离开父母,独自赴华北的文化中心大名府(今河北省大名县城东大名府故城)。当时,因元廷为加强其统治,强迫汉人都学蒙古文,那些求仕途的汉人只能前去深造。秦良颢有幸师从萧氏,又十分勤奋,竟尽究精奥,搜集蒙古文史传故事及时务功要者三百余条,编译成汉文的知识大全《纂通》;又掇拾师言,兼采别说,辑成《一贯》,并取蒙古及维吾尔问答之言,编成《吹万集》。于是,他成了极为难得的汉人出身的蒙古文专家。当时,汉人学蒙古文者无出其右,因此他年纪轻轻就出任国子监学录,而他“淡然无求进意,隐居教授,户外之屦至,无所容达。官大人至者,莫不晋谒,与之语,动中肯綮,而适于事情未尝 不为之叹服也”,“其平时一言一动,无不揆乎道义,人皆称笃行君子焉。大德年间(1297~1307),秦良颢经翰林寇学士推荐,进万言策,由国子监学录提升为浙西榷鹾使。于是,秦良颢举家南下返回上海地区。

    而在这大德年间,秦裕伯尚年幼。所谓秦裕伯“幼侍父宦游京师”,也只是他10岁之前的事。

    那么,秦裕伯后来为何又自称大名人呢?

    秦裕伯48岁时方中进士,其原因并非科场不利或学业欠佳,而是因为当时科举停办多年,直到元仁宗皇庆二年(1313),即元开国54年之后,才恢复科举制度。规定三年考试一次,中间又停过10年,而且分成“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四等配额选送,南方人尤遭排斥。宋代250多年间,松江府华亭县中进士者有70人,而元代近100年间,华亭县中进士者仅赵庭芝一人。至正初年,秦裕伯的父亲已年过60岁,告老返乡了。面对这种情势,他只得以父亲曾在华北大名府任职而报了“大名籍”参加科考(由四等南人升格为三等汉人,名额优先),成为大名府国子监生员,结果总算也得中进士。因此,官场以为他是“大名人”。

    今人若要明确秦裕伯的籍贯,应当称他是元代松江府上海县人。主纂嘉庆《上海县志》的李林松(字仲熙)早在《秦氏重修家谱序》中已经作了分析:

    秦氏先籍维扬,知柔始迁上海,殁即葬焉,今其墓可考,至待制已三世,为上海人无疑。其曰大名者,从父游北方,久以北籍胄监成至正甲申进士也。虽王逢《梧溪集》亦称“魏郡秦景容”,然与逢周旋久则家在吾邑可知,此当从谱不从史者也。至待制之仕明也,史文确凿可据,而子孙讳言之谱,故深没其文,而又载县志“扈从拥翠亭,给笔札赋诗”一则,则其弥缝之未尽者,此当从史不从谱也。

旧松江府志,上海、南汇志,均以裕伯入流寓,此由未考谱之误。乾隆五十八年所修《南汇志》以裕伯为邑人是矣,而又云入明不仕,此又信谱而未见史之误。

   因此,嘉庆《上海县志》率先将秦裕伯和秦良颢列入上海志书人物篇,并作了说明。(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