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温和灸

 董宝华图书馆 2014-09-07

温和灸,又称温灸法,是指将艾条燃着端与施灸部位的皮肤,保持一定距离,在灸治过程中使患者只觉有温热而无灼痛的一种艾条悬起灸法。[1]

艾卷灸法的一种。将艾卷的一端点燃,靠近穴位,并保持一定距离,使患者感觉热度适中,以不过分灼热为度。这种灸法一般需保持十至十五分钟。——《中医名词词典》

悬起灸之。又称温灸。是将艾条燃着的一端与施灸部位的皮肤保持一寸左右距离,使有温热而无灼痛的一种方法。亦有认为相对烧灼灸而言,凡可使患者产生温热感觉的灸法,均称为温和灸。一般每次灸至皮肤潮红为止。用于一般灸法适应症。--《医源世界》

温和灸一般多用清艾条,亦有医者根据病证的要求加入某些药物,制成药艾条,但灸治的方法相同。

将艾条燃着一端,在所选定之穴位上空熏灸。先反复测度距离,至患者感觉局部温热舒适而不灼烫,即固定不动(一般距皮肤约3cm)。每次灸10~15min,以施灸部位出现红晕为度。在胸腹及四肢穴区施灸时,可交由患者自行灸治。每日1~2次,一般7~10次为一疗程。

可用慢性气管炎、冠心病、疝气、胎位不正等及其他多种慢性病证。还常用于保健灸。

1.对昏厥或局部知觉减退的患者及小儿,应将食、中两指置于施灸部位两侧以测知局部受热程度,随时调节施灸距离,掌握施灸时间,防止烫伤。

2.灸治时,应注意艾条与皮肤之间既要保持一定距离。又要达到足够的热力。特别要注意不同病证与患者之间的差异。

3.不宜用于急重病证或慢性病证的急性发作期。

1.咳嗽

取穴:风门、肺俞。

治法:上穴均取,双侧同用。嘱患者取伏卧位,用30号1~1.5寸毫针。从上至下取穴针刺,刺风门0.5~1寸深,刺肺俞0.5~0.8寸深。上述腧穴进针得气后施用泻法,每隔3~5min行针一次,留针30min后出针。出针后点燃艾条一端,温和灸风门、肺俞二腧穴,使患者施灸部位有较强的温热感而无灼痛感。施灸时间为半小时。每日上下午各治疗1次,3日为一疗程。

疗效:共治疗60例,结果:显效40例,好转1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32%。

2.冠心病

取穴:内关、膻中、心俞、至阳。

治法:上穴均取,双侧同用。患者取平卧位,充分暴露腧穴部位。用药艾条作灸材。点燃艾条一端后,先施灸一侧内关穴,灸火约离皮肤0.5~1寸。采用温和悬灸法,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施灸5min,以局部皮肤呈红晕为度。然后再以同样方法施灸另一侧内关穴,施灸5min。再依次以同样方法施灸膻中、心俞(双),各灸5min。至阳穴施以温和灸,每次30min.每日灸治一次,灸治6次为一疗程,休息一日后再继续进行第二疗程治疗。治疗疗程一般为5~10个疗程。治疗时间在1~2个月之间。

疗效:所有病例在治疗期间均停服任何中西药物,仅心绞痛发作时给服硝酸甘油片

(1) 改善症状(包括心绞痛、胸闷、短气、心慌、头晕等)疗效,共观察643例:总有效率为86.2%~87.4%。

(2)改善心电图疗效共观察200例:显效率为29.7%,其总有效率为63%~67.7%。另有心肌缺血患者40例,仅灸至阳穴,l疗程后19例痊愈,21例有效。总有效率100%。

另外,灸治对降低血脂、免疫功能、改善甲皱微循环都有一定作用。

3.降血脂

取穴:       主穴:关元。       配穴:足三里、丰隆。

治法:每次取一主穴,加一配穴。采用清艾条或药物灸条(以决明子、红花、公丁香、硫磺等七味药加艾绒组成),行温和灸。距穴区一定距离,以感温热而不灼烫为宜。每次灸15min,至局部出现红晕为度。每日1次,连续4周为一疗程。本法可由患者自我操作。

疗效:共观察了40例,结果临床控制6例,显效12例,有效16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5.0%。

4.原发性低血压

取穴:       主穴:百会。       配穴:关元、气海、足三里。

治法:主穴为主,疗效不显时加配穴。取卧位或坐位,右手持点燃艾条在距百会3cm处以温和灸疗施灸,左手食、中指置于百会穴两侧,按压头发并可自感温度,以便于随时调节施灸距离。每次施灸15~20min。在关元、气海、足三里穴以艾炷施直接灸,每穴灸5~7壮,灸至穴位局部皮肤出现轻度红晕。灸时施用补法,即不吹火,待其燃尽后去之,然后手按其孔穴。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疗效:共治49例,经灸1~2疗程,其总有效率为93%~95.4%。

5.胃下垂

取穴:分为二组。① 神阙、足三里;② 关元、三阴交。

治法:两组交替,点燃艾条在距穴位5~8cm处作点灸或悬灸,每穴灸15~45min,见皮肤潮红即可。每日治疗1~2次,10日为1个疗程。可将上述灸治教给患者,自行施灸。

疗效:共治113例,结果:痊愈101例,好转11例,无效1例。疗程最长64日,最短10日。总有效率为99.1%。

6.消化不良性腹泻

取穴:里内庭穴(足底,第二、三跖趾关节前方凹陷处)。

治法:以艾条点燃后对内庭穴对应脚掌前部的里内庭穴施以温和灸,艾条距皮肤1~1.5cm,灸至患者感到局部灼热为度(伤食患者往往一开始灸不知热度)。治疗期间停服一切中西药物。

疗效:本组经治疗均获效,其中显效18例,有效3例。大多数患者均于1次施灸后停止腹泻。

7.肠道易激综合征

取穴:足三里、天枢。

治法:二穴同取,每次治疗一侧,左右交替使用。采用艾条温和灸,距皮肤约2~3cm,其温热感以患者能耐受为宜,施灸10min左右,至局部出现红晕。每日 1 次 ,30日为一疗程。疗程间隔3~5日。本病常因抑郁,恼怒或精神紧张等因素而发病,故在治疗的同时,需解除患者的紧张、抑郁、焦虑等情绪,并忌食生冷及辛辣刺激性食物。   

疗效:共治30例,灸疗3个疗程后,临床痊愈15例,好转1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0%。

8.急性肠炎

温和灸取穴:主穴:神阙。

配穴:天枢、关元、足三里。

治法:采用艾条温和灸,先灸疗神阙20~25min,症状明显好转(如腹痛,腹胀或周身不适消失),则不用它穴,若症状改善不明显,则加灸配穴。每穴施灸10~15min,每日1次,不计疗程,以愈为期。

疗效:45例患者通过1~4次治疗全部治愈,其中灸治1次治愈者6例,2次治愈者23例,3次治愈者15例,4次治愈者1例。

9.呃逆

取穴:阿是穴(女:以乳头垂下,到处是穴,男:以乳头下一指为度,与乳头相垂直,骨间陷中是穴)。

治法:取主穴,男左女右,只灸一处。将艾条点燃,距离皮肤约1市寸左右,以患者有温热感而无灼痛感为度。熏灸时,患者取坐位为宜,卧位者应注意勿使灰屑落于皮肤上而致烫伤。每次施灸15~20min。以症状减轻为度。

疗效:12例患者,呃逆均于灸后消失,最长不超过5min。

10.头痛

取穴: 主穴:命门,中脘。 配穴:百会、囟会

治法:依病情脉证合参后,若头痛以肾虚为主者。先以艾条温和灸命门穴10min,以气血亏虚为主者,则先温和灸中脘穴10min,然后于配穴置麦粒大小艾炷,点燃后以手指轻弹该穴周围,待艾炷将燃尽时将其按灭,另置一壮再灸。视病情轻重,每次每穴分别灸5~7壮。3日治疗一次,5次为一疗程。

疗效:共治50例,结果:治愈31例,显效12例,有效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

11.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取穴:患侧迎香、牵正、地仓、颊车、阳白、合谷。

治法:先用艾条以温和灸自迎香依次至地仓、颊车、牵正、阳白,合谷穴只按不灸。温度以皮肤微红,患者能耐受为度,共灸10min左右。继用推、揉、抹、按手法(气血虚型用补法,风寒侵络型用平补平泻法),在上述穴位操作时,重点在迎香、地仓穴处,最后点按合谷穴结束操作,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治疗期间不用其它方法及药物。

疗效:本组48例中,46例诸症消失,功能恢复正常而痊愈,占95.8%; 2例明显好转(1例笑时鼻唇沟稍向健侧偏斜,1例闭眼时双眼不能同步),余症消失,占4.2%;有效率为100%。疗程最短8日,最长26日。

12.颈性眩晕

取穴: 主穴:百会。 配穴:肾阴不足配太溪、肾俞;肝风内动配行间、风池;痰浊上扰配丰隆、内关;气血虚弱配足三里、气海。C3~C7夹脊穴

治法:百会穴温和灸30min。医者持艾条对准百会穴温灸,以局部皮肤潮红、患者自觉头部胀、热为度。配穴均按常规针刺手法,双侧均取,其中,C3~C7夹脊穴每次选4穴,以28~30号1.5寸毫针针刺0.8~1.0寸,捻转得气后在针柄上加艾炷温针灸,每穴连灸两炷(共约30min),每日1次,治疗30日,评价临床疗效。

疗效:颈性眩晕总例数136例;临床治愈80例,显效29例,有效19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94.1%。

13.失眠症

取穴: 主穴:涌泉、百会、照海, 配穴:神门,内关,三阴交。

治法:一般仅取涌泉穴,如效差可选用其他主穴,每次取一穴。对顽固性失眠,可加用配穴。涌泉穴灸法:患者晚上临睡前用温热水泡脚10min,擦干后上床仰卧盖好被褥,露出双脚。由患者家属将清艾条点燃,对准涌泉穴施行温和灸,以患者感觉温热舒适不烫为度,距离2寸左右,以患者局部有温热感为度,应使皮肤红润,防烧伤,每穴各灸15~20min。点燃后在选定穴位施行温和灸。其他主穴灸法相同。配穴,亦用温和灸,艾条着火点离所取穴位皮肤1~1.5cm以局部皮肤潮红,患者有灼热感为度。每穴每次灸3~5min。上法,每日灸治1次,7~10日为一疗程。一般1个疗程即可见效,中间休息2~3日。再进行第2疗程治疗期间不用任何药物辅助。

疗效:共治205例,经治疗2个疗程,痊愈106例(睡眠恢复正常,每日睡眠在7小时左右,兼症消失);有效88例(睡眠时间延长,每日睡眠在5小时以上);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94.6%。

14.尿失禁

取穴: 主穴:命门、肾俞、八髎。 配穴:足运感区(头针)、

治法:主穴每次取二穴。令患者俯卧,医者在选穴上,用艾条温和灸,每穴15~20min,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灸至皮肤潮红,勿令起泡。治疗期间停服药物。效不显时加配穴,选好头部的刺激区(双侧)后,常规消毒,选用28~30号1.5~2.5寸长不锈钢针针尖与头皮呈15o~30o左右的夹角,快速刺入到帽状腱膜下肌层,把针推进到应进3cm处,快速捻转,每min捻转150~200转,捻转持续1min,然后留针10min,再进运针共运针三次,即可出针,每日 1 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3日。

疗效:老年性尿失禁共治57例,结果:痊愈有28例,;好转有2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3.0%。中风患者尿失禁灸治48例,痊愈16例,显效19例,有效1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6.0%。病程越长,疗效不佳。

15.急慢性膀胱炎

取穴:太溪、关元。

治法:用艾条温和灸,每穴20min,以潮红为度。每日治疗1次。治疗期间不服用任何抗菌素。

疗效:22例均为女性,经治后全部有效。其中:痊愈(自觉症状消失,尿常规阴性)21例。显效(尿常规转阴.遗有轻微不适)1例。一般而言,急性患者治疗1~2次即可收效,慢性患者要治疗10~20次。

16.化疗后副反应

取穴: 主穴:足三里。 配穴:合谷、三阴交、大椎。

治法:化疗后出现呕吐反应者,仅取主穴。将鲜老生姜切成片,外敷于足三里穴上,然后点燃艾条,隔姜灸足三里,每次灸15~20min,日1次。灸毕用塑料纸覆盖生姜,以绷带外固定,每24小时更换1次,呕吐严重者,可12小时更换1次,每日灸2次。如患者能接受,可口服少许鲜生姜汁。本法宜在在用化疗药物前2日使用,直到一个化疗疗程结束。化疗出现白细胞下降者,主穴和配穴均取。患者取端坐位,充分暴露腧穴部位,点燃艾条一端后,灸火约距皮肤1.5cm进行穴位温和灸,以患者但感局部温热而不灼痛为宜。每日1次,每穴各灸10~15min,以局部皮肤呈红晕为度。灸毕各穴位轻按摩3~5min。连续治疗10日为一疗程。治疗期间患者停用任何有提升白细胞作用的药物。治疗期间,每3、6、10日查血常规一次,经查验证白细胞计数已升至4.0×109/L以上者,则随时停止治疗。

疗效;化疗后所致呕吐 共治32例,显效9例,有效18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4.4%.结果显示:性别之间无明显差异,中青年效果较好。化疗后白细胞下降,采用艾灸的方法治疗49例,同时随机观察了利血生、鲨肝醇联合用药组34例,升白安片用药组 25例,并进行临床分析对比。结果显示,艾灸组 4 9例,显效29例,有效11例,总有效率为82%;利血生、鲨肝醇组显效8例,有效9例,总有效率为50%;升白安片组显效5例,有效9例,总有效率56%,疗效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以温和灸疗效为佳。

17.膝腿无力

取穴:风市、阴市穴.

治法:找准患肢的风市、阴市二穴,将艾条一端点燃,对准穴位温和施灸,点燃艾条的一端距离腧穴约2~3cm左右,灸时患者有较强的温热感而无灼痛感。对于局部知觉减退的少数患者,医者可将自己的食、中两指置于施灸腧穴两侧,这样sk 以医生手指的热度感觉,来测知患者局部的受热程度,以便调节其施灸距离,以防灸后起泡。若起泡者,小泡不作处理,让其自行吸收,大泡应用针刺破,放出渗液,涂以龙胆紫,并用消毒纱布敷包,以防感染。每日施灸2次(上下午各1次),5日为一疗程。

疗效:100例中治愈33例,显效36例,好转22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91.00%。

18.阳痿

取穴:阿是穴。

治法:灸材制备:取纯净细软的艾绒20g,制附片10g研成极细粉末,掺匀,平铺在直径约25cm长,20cm宽的细草纸上,将其卷成直径约1.5cm的圆柱形,卷紧后外裹质地柔软的疏松而坚韧的桑皮纸,用胶水或浆糊封口,晒干收藏备用。

用法:翻出包皮,把龟头完全暴露出来,在龟头上放一块布(以免烧灰落入势头),点燃艾附条的一端,对准龟头,约距1寸左右进行熏灸,使龟头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一般1次温灸10min,切勿烤坏龟头或把烧灰落入龟头。每日1次,15次为1疗程。治疗中绝对禁止房事或手淫2个月。

疗效:6例中1例在第1次治疗中阴茎就勃起,2例在3次中勃起,其它3例也均在第6、8、11次中勃起并都坚持巩固治疗1个疗程。半年后查有5例痊愈(能进行良好的性生活),1例由于治疗中未能改掉手淫,疾病复发。

19.嵌顿内痔

取穴:局部

治法:患者取左侧卧位,暴露肛门。用1%新洁尔灭将肛外嵌顿内痔清洗消毒干净。点燃艾条一端,对准嵌顿痔区约距3cm进行温和灸,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每次灸10min,l日1次。

疗效:2例患者经艾条灸后约4小时内痔痔核缩小1/3,经还纳回肛内。1例患者经灸2次后,内痔核缩小1/2,经还纳回肛内。

20.疮疡

取穴:阿是穴(疮面)。

治法:首先洗净须灸之疮面,然后将患肢平放于床或桌面上,取艾条1支点燃,对准疮面,距离约3cm左右,以患部有温热感,能忍受为宜。先灸疮的正中,后逐渐向外温和灸之。以疮疼痛灸至不疼时,疮面干燥红润为度。每次灸后,将艾条上烧透而未脱落的艾灰敲落于干净纸上,冷却后,视疮面大小,洒于疮面上,然后用消毒纱块敷盖。每日1次,不计疗程,灸至疮面结痂为止。

疗效:共治已溃化脓成疮者10例均有效。

21.预防化脓性耳软骨炎

取穴:翳风、耳和髎、听宫、听会、阿是穴(耳郭)。

治法:灭菌清洗创面,用暴露疗法,艾条温和灸以上穴位及耳郭约1小时。以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每日2次,连续施灸1个月。

疗效:343例中,334例未发生耳软骨炎;最终有4例浅Ⅱ度烧伤和5例深Ⅱ度烧伤并发化脓性耳软骨炎。总有效率为97.4%

22.泌尿系结石

取穴:主穴:肾结石:肾俞、太溪、关元、涌泉:输尿管结石:气海俞、水分、照海、三阴交。

配穴:膀胱俞、中极、承筋、跗阳。

治法:主穴为主,必要时可酌加配穴,取双侧。每穴以艾条温和灸施灸5min。灸后10min患者饮水,饮水量要大。一般每日灸1次,病情急重者,可每日灸2次。10日为一个疗程,隔3日后继续下一疗程。

疗效:共治疗36例,结果:痊愈10例,显效11例,好转1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4%.排石最短时间为3日,排出最大结石直径为6mm。

23.尿潴留

取穴: 主穴:气海。 配穴:中风尿潴留加太溪。术后尿潴留加中极、三阴交、会阴、长强。

治法:主穴必取,配穴据症而加。灸气海穴,令患者仰卧,暴露下腹,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气海穴,距皮肤约2~3cm左右,徐徐熏烤,灸至皮肤红晕,患者自感温热而无灼痛感为度,持续10~15min。太溪采用艾条温和灸疗。置灸火距腧穴约2cm左右,以患者感到温热舒适为度,两穴轮流施灸共20min。艾灸同时,配合推拿法,将右手掌置于患者脐下,沿任脉轻柔向下推至耻骨联合上方,反复数次,共20min。如为术后尿潴留,嘱患者平卧,双腿屈膝,暴露施灸部位,施温和灸20min。施灸过程中,嘱患者做排尿动作。施灸时要避免燃烧后的残灰掉在皮肤上而导致烫伤,对皮肤感觉迟钝的患者,要不时用手指置于气海穴处,以测知受热程度,便于随时调节施灸的距离。

疗效:一般尿潴留58例,施灸一次小便通畅者42例,施灸二次配合摩腹后小便通畅者1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3%。中风尿潴留共观察30例,痊愈10例,好转1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0%。痔漏术后尿潴留60例,经艾灸治疗后,痊愈(灸后30min内尿液顺利排除,症状体征消失)38例;有效(灸后30~60min尿液部分排出或排除不畅,症状体征好转)14例;无效8例(其中3例为前列腺肥大者)。总有效率为86.6%。

24.肱骨外上髁炎

取穴:阿是穴(压痛点)。

治法:患者取坐位,医者取3根1寸毫针,在阿是穴处直刺1针,两侧旁开1寸处分别向正中方向斜刺2针,针尖达肱骨外上髁肌腱附着点,行捻转手法,得气后留针,然后用艾条在患者阿是穴处灸20min,再出针。隔日1次,5次为一疗程,间隔3日,再行第2疗程。

疗效:共治35例患者,结果:治愈28例,好转7例。总有效率100%。

25.疣

取穴:阿是穴(疣体)

治法:熏灸疗法以点燃的艾条,距离阿是穴(疣体)约半寸,熏灸患处,局部先感温热,而后灼痛,忍耐10~30秒钟左右;稍停重复灸3~5遍,为治疗1次。每次灸后局部产生红晕,约数小时后消褪,留有灼痛感。如为寻常疣基底部水肿如圆盘状(自第1次治疗后即有),按之有浮动感。治疗前用指甲切按患处,疣底有刺痛或锐痛;治疗数次后,按之钝痛或不痛,疣根已死,可停灸。若疣体老厚者,钝刮去其表层,露出嫩层,治如上法。可重复钝刮坚硬表层,以使火力深透。若量多,并分次灸治患处,先治“母疣”,次治“子疣”。如为扁平疣,可将点燃的艾条对准患处皮损依次进行温和灸。每日灸疗1~2次,不计疗程,以愈为期。

疗效:以上法治疗手、足部寻常疣12例,病程最短2周,最长半年。治疗后全部治愈,次数最少3次,最多10次,平均5次。 扁平疣52例,其中痊愈(皮损完全消退,不留痕迹)43例;显效(皮损消退80%以上)6例;有效(皮损消退50%以上)3例。总有效率达100%。

26.注射后硬结

取穴:阿是穴(病灶局部)。

治法: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硬结部位,距离穴区皮肤0.5寸~1寸左右处进行熏灸,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至局部皮肤稍起红晕为度,每次10~15min。每日灸治2次,每一疗程5日,疗程间停治3日,然后再进行下一疗程的治疗。一般须二个疗程,

疗效:共治48例,结果:痊愈34例,好转1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9%。

27.疝气

取穴:

主穴:大敦、三角灸(以患者两口角之间的长度为一边,作等边三角形,将顶角置于患者脐心,底边呈水平线,两底角处是穴)。

配穴:寒疝加关元、神阙;湿热疝加膈俞、三焦俞;狐疝加足三里、提托(关元穴旁开四寸)。

治法:主穴必取,配穴据症酌加。艾条均用南京同仁堂制药厂研制的“药艾条”。施灸时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应灸的腧穴部位,距皮肤约2~3cm左右处施灸,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每穴每次15min,至皮肤红晕为度。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停针3日。

疗效:共灸治74例疝气患者,全部病例均以2个疗程为观察期限,总有效率达97.7%。计1~2次临床痊愈者22例,10次以上临床痊愈或好转者17例,以10次以内临床痊愈或好转者为多。

28.妊娠恶阻

取穴:中脘、内关、足三里、公孙。

治法: 药艾条制备:藿香50g研细末,两年以上陈艾叶250g揉搓成绒团状,两者混合均匀,用细麻纸或易燃的薄纸卷裹而成。

用法:每次据症选 2~3穴,轮换取用,双侧均取。点燃艾条对准选定穴位,距皮肤约一寸左右行温和灸,直至所灸穴位的皮肤潮红为止,每日 1 次,不计疗程,以症状消失为度。

疗效:共灸治30例患者,经3~5次痊愈者21例;经5~7次好转者7例;经7次治疗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

29.原发性痛经

取穴: 主穴:神阙、命门、关元、足三里、三阴交、肾俞。 配穴:① 气滞血瘀:太冲;② 气血虚弱:气海。③ 子宫、卵巢、内分泌、交感、神门、皮质下、肾、屏间(均为耳穴)。

治法:主穴每次选4穴,可轮换选用;配穴,根据不同证型,选用不同穴位。双侧穴者二穴同取。亦可嘱患者仰卧位,术者立于一侧,手持艾条点燃,令其点燃的烟雾直接熏灸于所取暴露的穴位,着火点离穴位皮肤1~2cm,施温和灸法。以患者能够耐受为度,待其感到局部灼热,见局部皮肤潮红,再灸其他穴位,每个穴位累计灸5min左右,亦可用厚3mm左右生姜一片,中间用针刺十余个孔放在穴位上,术者点燃艾条置姜片上方燃灸,手法用温和灸,一般灸30min。一般患者每日施灸1次,疼痛严重者每日可施灸2次。每日一次。治疗时间最好为经前 7 日,连续治疗三个经期,若不见效,停止治疗。配穴(耳穴)用贴压法。每次取6个穴,两耳交替使用。每日按压4次,每次以耳廓发热为佳,隔日换一次。以一个月经周期为一疗程。月经来潮时停灸。治疗期间患者停用其他一切用药。

疗效:共治疗154例,治愈(经三个月经周期灸治,疼痛消失)59例;显效(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伴随症状明显好转)56例;好转(疼痛减轻,伴随症状好转)34例;无效(治疗前后无变化)5例。总有效率为96.7%

30.慢性盆腔炎

取穴:关元、子宫、足三里。

治法:上穴均取,双侧同用。取清艾条或药条1支,点燃一端后,对上述穴位依次温和灸,每穴5至10min,以局部潮红不致烫伤为度,每日 1 次,以50次为疗程。

疗效:共治60例,结果:痊愈24例,显效26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7%。

31.人工流产综合反应

取穴:百会。

治法:患者平卧于手术台,头部稍垫高,医者手执点燃的艾条,左手食指与拇指将百会穴部头发分开并压紧,将艾条燃烧端距头皮约1.5~2cm处与头皮呈垂直进行温灸3~5min。

疗效:共观察300例,经1次治疗全部有效,有效率为100%。

32.胎位不正

取穴:三阴交、至阴。

治法:二穴均取,双侧同用。孕妇排空膀胱,取坐位或仰卧位,暴露选定穴位,医者或患者家属把点燃好的艾条对准穴位,距离以不感灼痛为度,行温和灸。,先灸三阴交,后灸至阴穴,每次灸10~20min。治疗时嘱孕妇放松腰带及腹部肌肉。随后做膝胸卧位,即取腹卧位,胸部紧贴床铺,抬高臀部,双腿屈曲;使臀与双下肢呈45度。一周复查胎位,纠正为头位者,常规产前检查;仍呈臀位者,继续重复上述方法,直至胎位纠正或临产。每日早晚各1次,7日为1疗程,疗程间隔2~3日。

疗效:共治383例孕妇。成功321例,无效62例,总有效率83.8%。未发生胎膜早破和早产。

33.女阴白色病损

取穴: 主穴:会阴、阿是穴(病灶部位白变粗糙或萎缩较重处)。 配穴:关元、曲骨、三阴交、肾俞、(腰)阳关。

治法:一般主穴和配穴均取,双侧同用。患者仰卧位,暴露腹部及会阴部,以艾条点燃后施温和灸,艾条距穴位皮肤1~1.5cm,以患者能耐受为度,灸至皮肤呈潮红;每个穴位施灸5~7min。患者再取俯卧位,对背部穴位施灸,灸毕以拇指按压所灸穴位1~2min。每周连续灸5日后停针2日,3周为1个疗程。治疗期间停服一切中西药物。

疗效:共治疗30例,结果:治愈9例,显效12例,好转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

34.性欲淡漠症

取穴: 主穴:至阴。 配穴:关元、次*s、命门、三阴交。

治法:先取主穴。用艾条温和灸双侧至阴穴,灸前让患者排空小便,松开腰带,使下腹部自然松弛,每次施灸20~30min。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妇女在月经周期的第12~14日,每日l次)。并嘱患者于每日晨起前做胸膝卧位半小时,治疗期间禁房事。

根据患者情况,配合隔姜灸关元,双侧次*s先刺后灸,男性加隔姜灸命门,女性加针刺双侧三阴交,施烧山火手法。

疗效:经上述方法治疗,共观察9例,结果:痊愈5例,进步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88.9%。治疗时间,最短18次,最长43次,平均31次。

35.小儿厌食症

取穴:身柱、中脘。

治法:二穴同取。采用艾条悬起温和灸疗。医者操作时以左手中、食二指放于穴位两旁,以便测知艾条的热度,预防灼伤患儿皮肤。右手持点着的艾条垂直悬于穴位上,离皮肤约3~4cm。先灸中脘,后灸身柱,每穴15min,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疗效:35例患儿均获得显效。其中治疗10次显效者28例;治疗15次显效者5例;治疗20次显效者2例。

36.流行性腮腺炎

取穴:角孙。

治法:点燃艾条,距角孙穴一寸左右,灸至局部发红或发热,每次灸20~30min,日2次。艾炷直接灸:把小艾炷(约4个麦粒大小)直接放在角孙穴上点燃,待艾炷快完时,取下,防止烧伤过重,每次灸7壮左右,使局部略有烧伤。日一次。合并睾丸炎者加灸阳池穴、曲骨穴,并配服龙胆泻肝汤。体温39.3℃以上加肌注柴胡注射液。

疗效:共观察100例患者:退热时间:一日内体温正常者30例,二日内体温正常者54例,三日内正常者16例。肿消时间:二日内肿消者60例,三日内肿消者25例。四日内肿消者14例,五日内肿消者1例。

37.婴幼儿腹泻

取穴:申脉、长强。

治法:每次取 1 穴。患儿由家长抱住,使穴位充分暴露。医者点燃艾条,一手持艾条,艾条距皮肤约为3~5cm,另一手指按住穴位周围,以感觉温和为宜,灸15~20min,每日1次,重者亦可每日灸2次。以局部发热发红为佳。为避免患儿不配合,可在患儿睡眠时灸治。

疗效:共治115例。结果:灸治1~6次痊愈(大便次数及便质正常)111例,有效(大便次数减少一半以上)4例。总有效率为100%。

38.小儿遗尿

取穴:气海、关元、肾俞、百会穴。

治法:首先,以手法补脾经300次、补肾经300次、推上三关200次、揉丹田3min、按揉三阴交2min、横擦腰骶部2min;然后用艾条温和灸上述穴位,以穴为圆心、直径为1cm、距皮肤2~3cm,使灸处温热,热感直至心腹部,每穴以局部轻度红晕为度,年龄较大者则中或重度红晕为度,注意勿烫伤皮肤。每日下午推拿、艾条灸1次,10次为一疗程。

疗效:48例中,痊愈39例,显效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9%。

分析疗效统计结果表明:学龄儿童(6~15岁)的疗效明显高于学龄前儿童,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是,对于不同证型间与疗效 的关系没有明显差异(P>0.05)。

39.睑腺炎

取穴: 主穴:神门。 配穴:大陵、太渊、孔最。

治法:主穴必取,配穴酌加。将纯艾绒搓成麦粒粗细的长条状,以拇、食指夹住艾条一端,燃烧另一端置于距穴位1~2cm处,行温和灸,以患者有温热微灼感、皮肤稍有红晕为宜。先灸一侧主穴5~10min迅速撤离(泻法施灸)、配穴灸5min,再以同法灸另一侧主、配穴。一般只灸1次,复发者同法灸第2次。灸后嘱患者避免擦拭穴位皮肤以免破损感染。睑腺炎反复发作时,可配合应用抗生素,有脓时则切开排脓。

疗效:追踪观察时间5~25年,平均6.5年。观察不足5年的病例不计入统计。从末次艾灸起观察5年及5年以上不再反复发作者为根治。结果经1次艾灸根治者52例,占76.47%,反复发作的病例(均在第一次艾灸后1个月内再发)16例,占23. 53%,再次同法艾灸亦全部根治。

40.保健灸

之一

取穴:神阙、足三里。

方法:上穴均取,足三里取双侧。以清艾条作温和灸,每次每穴灸10min,以局部穴区出现红晕为宜。每日1次,施灸1个月为一疗程。

疗效:本文观察了56例无明显器质性病变的中老年人用保健灸疗时其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脂质的主要降解产物丙二醛(MDA)的变化。结果显示,保健灸具有提高中老年人血浆中SOD活性、降低MDA含量的作用。认为保健灸是强身健体、防病延衰、自我保健的有效方法之一。另对40例无明显器质性疾病60岁以上老年人保健灸的临床观察。经连续2个月温和灸神阙、足三里穴。采用125I标记放射免疫法检测其灸前,灸后空腹血清中上皮生长因子(EF)的含量。结果,灸后 EHF含量有明显增高(P<0.01)。表明保健灸能够调节机体EHF的合成与释放。EHF具有促进组织细胞生长增殖的作用,因而保健灸有益于机体的新陈代谢,延缓衰老的进程。(保健灸对老年人上皮生长因子分泌的影响)。保健灸还可以延缓视调节功能、骨胳肌老化的速度。保健灸具有温阳益气、活血通络之效。

之二。对正常人肺活量影响

取穴:肺俞、尺泽。

方法:分组方法 首先测定24例受试者的基础肺活量(用天津市理疗仪器厂生产的肺活量计),每人测3次,用最大力量,取其最高值,将肺活量相等(或接近者)进行配对,共12对,按随机法确定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对上两穴,进行温和灸,专人负责集体施灸,每穴灸10min。每日1次,灸6日,休息1日,连续施灸两周为一疗程,共灸5个疗程。对照组除不施灸外,其余各项测试条件均同于实验组。每一疗程结束后,两组各测肺活量1次,每次每人测3次,同样取最高值,5疗程后进行统计。为了防止系统误差,实验过程中采用双盲法实验设计。

结果:5个疗程后,实验组施灸后的肺活量明显增加(P<0.01),而对照组变化不明显(P>0.05)。

本实验在施灸过程中还发现,实验组普遍痰多易吐,特别是吸烟者,但在施灸过程中,这种现象逐渐消失,并有呼吸畅通之感。证明灸肺俞、尺泽两穴使肺部具有吸清呼浊、吐故纳新之功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