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记忆功能的电池

 草木禾鱼风 2014-09-07
                 有记忆功能的电池
                         文/草木禾鱼风
   周末天气很冷,我还是决定去买新手机了。旧手机刚刚用了一年多,就已经狼狈不堪,所有的按键都磨损了,好几个已现出很大的凹坑,象被深挖扣去一样,丑陋地呈现。同事每每看到,都说一年多手机能用成这样,不多见的,然后就是嘿嘿地一笑。对此最持讽刺意见的还是我的爱人,逢人就说如果没有手机我都不能活了,时刻离不开那玩意,不是和网友聊天,就是和家长沟通,不知到底能有什么用?这些都成了我的把柄,生活中爱人稍有不顺心的事,就会立马联系到手机上面,还不时添油加醋地挖苦我一番。其实我也有不好的地方,每每爱人说时,我虽不高兴,偶尔也反驳几句,大多数还是默认了。

   这一年中,我真正体会到手机上网的好处了,能和至交网友时常聊天,也能和家长们对孩子教育的事情进行及时沟通和学习。一年过去了,我有了长足的进步,懂得如何激励孩子有效的学习,能够和孩子倾心相谈,不施言色。其他方面,我也尝到了手机上网的好处,信息的便捷知晓,消息的及时掌握,更体现出手机上网的极大魅力。一年之中我时时上网,不管是急走、坐车、购物,也不管是雨天,还是雪时,我的手机就一直没有休息过,经常用手指触及那脆弱的键盘,以致于手机衰老了,不抗用了,时时收不到信息,也接不到电话了,我发现后有很长时间了,才慢慢决定买一新的。在我的多次劝说下,爱人终于含泪同意了。

   拿到新手机的感觉真好,那样秀气的身型,如崭新的小媳妇一样。刚到单位我就拿出来炫耀,同事也不时夸赞,一同事得知我昨晚电池充电只充了八个多小时,就提醒式地说,第一次充电要满十二小时的,电池是有记忆的。  
  
   电池有记忆吗,我有些疑惑。在我的见识里,只有有生命的物体才有会记忆的,无生命的物体怎么会有记忆呢?书上说记忆一般分为两种,陈述性记忆和非陈述性记忆,非陈述性记忆就是所谓的条件反射。作为高级动物的人类是可陈述的记忆,一般动物也有记忆的,只是非陈述性的。比如,鱼类的记忆力很惊人,特别是在喂食方面,经过长时间的精心喂养,鱼会记得我们的动作与面孔,一旦陌生人喂食,鱼则拒绝进食,这点证明鱼是有记忆力的。另外海龟也有重返出生地产卵的记忆,海龟每年都会回到自己的出生地,它们将声音、气味、位置等记住长达五六年,甚至十多年,或者一辈子。当他们完全成熟后,就会不远万里回到那里去产卵,说明他们的记忆里是有的,甚至是很强的,还有许多如北雁南归、家狗识路等等,都证明动物有记忆的。动物和人类的神经系统本质上没有质的差别,记忆力只是数量上和所呈现的方式上有所不同。

   有生命的物体,包括植物、动物和人类都具有记忆功能,并非罕见。谁又能想到,无生命的物体也会具有神奇的记忆功能。1951年,科学家发现一根绕成弹簧的金镉合金被拉直后,升温至30℃,就又恢复成弹簧形状,二元合金象银镉、铜锡、铜锌等同样也有这种记忆功能的。而我们一贯喜喝的普洱茶同样也是如此的,从它的采摘、杀晒青、制作、运输存储等每一步都会自动记录着自己的生命历程,任何想法想试图改变它都不会成功的,还有树之年轮和根须的特殊纹痕也说明了记忆功能的存在。

   难道世间万物都会有记忆或类似记忆的功能吗?怀着这样的疑问,我开始翻书查找相关的资料希望得以证实。在西方,最早研究记忆问题的,上溯到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记忆篇》,其后,英国唯物哲学家霍布斯,认识到客观物体刺激并作用于感官上,将相关信息传达到大脑中,就是记忆的来源。但他把一切心理过程都看作是简单的物理过程,或看作是力的作用的影响,因而不能阐明记忆的实质。英国唯物感觉论者洛克,在他的《人类理性论》中,对记忆问题作了深一步的分析。随着十九世纪自然科学突飞猛进,心理学又从物理学走向生理学。1870年发表的德国生理学家赫林的《记忆为有机体的机能论》,就是一个显著的标志。真正用客观的生理学方法进行精神活动研究的,是俄国伟大的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谢切诺夫和巴甫洛夫。谢切诺夫认为:记忆力就是把每前一感觉和每后一感觉联结起来的一种力量,这种力量是整个心理发展的基础。巴甫洛夫提出的两类信号系统和高级神经活动的学说,把心理学的研究(包括记忆问题的研究),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

   显然同事的那句话对我有了些启发,连那么低级的电池都有记忆的功能,懂得如何追寻从前的足迹,发挥其最大的潜能,那做为我们,高级动物,会有什么感想呢?可以看出,宇宙万物经过长期的摸索,都有它存在的价值,经多次的演变,又有了适合自身独特的记忆方法,更好地适应于它们生存的环境。我想,在这个复杂的社会里,如果想获得最好的生存优势,加大自己的记忆能量和强势地位,提高内在素质,舍弃其劣势,提升优质领域,才能长期立于不败之地,这就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对存在的最低要求。

   世间万物尽显其繁华状态,有相同的共性,也有不同的个性,但构成它们的基本要素是一样的,万变不离其中。个性虽截然不一样,但在本质上是相近的,我们只要抓住了其本质上的特点,面对不同的问题,使用相同或相近的深度思维,深以思索并加以细研,我相信一切都可以是融通而解,达到去异求同的愿望。可能电池里并没有所谓的记忆功能,只是我冥想起来,拓宽了思路,上升了一定的想法,说出来演变成文字,摆在读者面前,虽说得不清晰,可谓是极其混乱,但我所陈述目的还是好的。我们要收获其对的,舍弃其荒唐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就是我的写意出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