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点评几首有特点的诗(之二)

 江山携手 2014-09-09

              点评几首有特点的诗(之二)

    《桃符》

创作:黄兴烽 点评:昌政

  陌上青青 桃儿下尽

  疲惫枝丫空举

  满树的失落

  孕桃一季 这时节

  只落下空空如也

  点评:节奏、用字讲究,语言的姿态很好,蓄势也足。

  粽子飘香 菖蒲上墙

  下尽桃儿的老枝

  在漫山隐痛中

  被刀劈斧斫 被

  绝望制成桃符

  冷冷高悬门上

  抵御

  邪祟的入侵

  2008.6.7.端午.

  点评:下尽桃儿的老枝/在漫山隐痛中/被刀劈斧斫 被/绝望制成桃符:写得过满了,凝成两行足矣。后三行,诗意陈旧,意料之中,且颇沮丧。古诗话说:林则徐的女婿沈葆桢《吟月》:“一钩已足明天下,何必清辉满十分。”林则徐将“何必”改成“何况”。一字之改,境界迴异。炼字不如炼句,炼句不如炼意,说的正是这个意思。愿老兄细察。

 

《雨中 

 创作:骐骥驰骋  点评:昌政

 

雨滴像夜空的流星飘落在伞叶

陪你去桥上看渔船轻轻划过江面

来不及挽起湿漉漉的裤脚

就偷见你美丽的笑靥

如编贝的牙齿

远处的田野

被雨水冲成新绿

飞出不知名的白色的鸟

将羽翅轻轻摇曳

渔船像一只只鞋子

踢起一朵朵快乐的水花

 

  点评::“雨滴像夜空的流星飘落在伞叶”,首先是不贴切,其次是没有表现力,只是说下雨了而已。去了这一句,并不影响整首诗。“将羽翅轻轻摇曳”也是多余的,去了它,“飞出不知名的白色的鸟”反倒有了不确定的象征意味。最后两行很妙,让全诗有了归结处。将那二行删去,推荐。语言平易,朴素,形象鲜明,表达了“你我”雨中的快乐,有青春的趣味。

 

  《阵痛之晚晴》

创作:心无沙漠 点评:昌政

 

你坐在门槛

默默数着眼前溅起和破灭的水泡

身后是静静的竹筐镰刀

 

  点评:“溅起和破灭的水泡”,有情致;“竹筐镰刀”,与前两行一起产生了暗示作用:这是个有想法而又不得不与竹筐镰刀打交道的人。

 

你像一棵长在山腰的灌木

伸展时,双手够不着阳光

弯下腰,又多一把猪草

 

  点评:以一个比喻,暗示此人的无可奈何。因为处于“山腰”,所以上够不着,下有劳累。承上,写此人不得不采猪草。

 

斜阳照着一个个晃悠的书包

也照着你背上

沉沉的猪草

  点评:用一个对比:晃悠和沉沉,暗示此人内心的沉痛:人家读书,此人采猪草。

   总评:全诗客观,似乎以暗示手法呈现出一个失学孩子的生活。但是,诗却并不成功。因为仅仅写了有什么,而没写出为什么,无法激起人们对此人的同情。自然主义写法,在此缺乏表现力。仅有现象是不够的,倾向性可以强一些。可惜。

 

 诗歌来源:诗三明诗歌论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