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言两语

 江山携手 2014-09-09

三言两语

(不断想到,就不断添加)

 

01

我的这个三言两语,当然是针对现代禅诗的,或者是,针对现代禅诗诗人的。也或者,是针对诗歌现象、诗歌论坛的。

针对一个,或者针对几个,或者针对全体。

当然,也可能就是针对你的。

更可能,就仅仅是针对我自己的。

 

02

一首情诗,或者叫做爱情诗,是否可以成为现代禅诗?答案当然是肯定的。但这需要对于情爱,有一种禅的关照方法。

如果,将情比作绿叶,将爱比作花朵。那么,用禅的关照方法,就该知道,因缘的聚合,叶绿了,由小而大。花萌生,渐次开放。但这不可能是永恒状态,而只能是暂时。叶绿变黄枯萎,花开花又落。都是生命的必然,是无常的定律。那么,又有什么必须去悲伤的呢?悲伤之心既无,苦又何来?

但,不是明白了这样的无常之理,就堕入虚妄,就不去珍惜一切,而是要更加的珍惜和呵护。惟其无常短暂,惟其易逝,才更要于缘在时紧紧把握,不使生命虚掷。

这乃是一个禅者所应有的情爱观。

 

03

如果一个现代禅诗诗人,特别是现代禅诗研究会的基本会员,也就是我们这个诗歌流派的骨干分子,在人前不敢承认自己写现代禅诗,不敢阐述自己的诗歌理念和主张;或者是,当人问你现代禅诗为何物时,不能回答,一头雾水,你就不能作为一个现代禅诗诗人存在,起码无法继续作为一个现代禅诗研究会的成员存在。

现代禅诗不是宗教,但她有自己明确的理念和主张。所以,凡想要成为这个流派成员的,就要先搞清这个流派的基本理论和主张,并且在自己的写作中去呈现。接受是一种自由的选择,不接受也是一种自由的选择。但不要不懂时装懂,不知时装知。那样,不是你自己败兴而去,就是被扫地出门,大家都不愉快。

放下点投机取巧的功利心,肩起些对自己对他人的慈悲责任,天地就都会亮了起来。

 

04

在我的乡下老家,有一种常常要挨打的母鸡。这种母鸡我们那里的人叫它“丢蛋鸡”。所谓“丢蛋鸡”,就是下蛋的时候不遵守规则,完全的凭着性情胡乱的下。草丛中,墙根下,草垛上,反正它想到什么地方,就到什么地方去下蛋。并且,是下了就跑,不护蛋,不守窝,但却喜功自恋,丢蛋之后,还咯嗒乱喊。主人是算计着它的蛋的,还要指望它的蛋给儿女交学费或换回油盐酱醋呢,所以就特别气愤,往往是在它丢蛋之后,会捉住它的翅膀,一顿好耳光。据说,有的一打就改了。而有的没有记性,随打随忘,毫无作用。于是,主人就只好一根小绳子,把它拴将起来。

诗歌论坛上也有一种人,每有一首小诗生产出来,就四处乱丢。也是丢了就跑。

特别是在乐趣网的论坛上,一处登录,全网上千个论坛通行,更是给这样的人提供了便利。

人当然不能和鸡同日而语,但情形却有点相似。只是,诗歌论坛上的“丢蛋鸡”,不会被打,只是大家不喜欢这样的人而已。有激烈点的版主,就将这样的“丢蛋鸡”给拉入到黑名单中,不让他(她)再到自己的坛子上“丢蛋”。

因为,这样的乱丢蛋者,是心中没有主张的表现。而所丢之蛋,品质也就可想而知,大多是不能孵出鸡崽,也不能换回油盐酱醋的坏蛋。

 

05

诗歌不是宗教,但却有着一种宗教的情感和魅力在里面。要不,古今中外的诗人,就不会有纷纷结社这回事了。没有参加过诗社文学社的诗人,可能有,但一定不会很多。

记得八十年代末的时候,曾经有一位自称丁东的诗人,全国到处游方,走到哪里,吃住玩到哪里。他的办法就是找到一个地方的一个诗人后,吃住玩几天,然后,讨取三几百元的“盘缠路费”(注意:那时物价低廉,人们的月工资普遍还不到百元),由此处的诗人开个条子,介绍到下一个地方的下一个诗人那里,然后开始新的循环。这样,据说可以整年的就这样“漫游”下去,不但不会穷困潦倒,反而还会有了不菲的积蓄。当然,这位丁东是个冒牌货,最后被揭穿了出来,才不得不终止了他的漫游。他每到一地,被他找到的诗人,必然是照例要去召集一班当地的诗友,招待远方的诗友。这位远方来的和尚,就开始念经——背丁东的诗,整首整首的不停的背。这就是他惟一的看家本事。

现在,不知道是否还有人会这样去“漫游”?我想,现在的人们都不再那么好激动了,不要说假的,就是真的“丁东”,估计要一个一个地方的去吃去住去玩,临走顺带讨一把路费盘缠,也是不容易的了。

但,以诗会友的古老传统,一定还是会延续下去的。

我这几年到处旅居(当然花的都是自己卖字的钱,都是向书商出版社讨要的,呵呵),无论在郑州,成都,还是在黄山或上海,也都有诗友聚会,交流玩耍,彼此以诗为媒介,以情谊为故乡,确是给了我这样的行者许多温暖在心里。2009-6-12

 

 

06

曾经有一粒古莲,在千年之前被埋入地下。后来,考古学家发现了它,给他温度和湿度,于是,她在隔了千年的时光之后,生命的密码重新启动——她发芽了,开花了,呈现了莲不曾改变的容颜和笑声。

种子,比我们任何的想象都更具有生命的坚守和耐心。

而每一首好的诗歌,也都像一粒这样有着顽强生命力的种子。她可能在没有温度和湿度的黑暗地方沉睡,可能被沉埋地下无数年,但却不会死亡。生命存在,就有发芽开花并重新结出累累果实的可能。

当然,前提是她必须被保存下来,不因毁坏而消失。

 

07

中国的诗歌,在传统上一直是“崇高”的,是占据了道德高峰的一种话语方式。而占据道德高峰的东西一旦和权力以及金钱等等联姻,就呈现出了虚伪的面目,就难免让人厌恶。于是,就出现了抗争,就出现了反动,于是“崇低”的思潮便开始泛滥。

崇高与崇低,都是一种极端,都是人为制定的道德目标,而非事物的本来样貌。

现代禅诗,不崇高,也不崇低,而是居于本处。书写的对象是高就是高,是低就是低,是中间就让他在中间,不做偏执的、极端的强调认定。一切,都尊重事物的本来面目和自有状态。2009-6-15

 

08

我只所以说现代禅诗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成为主流,甚至支流都不会是,是因为,现代禅诗对于写作者来说,比之其他现代诗的写作,要求高很多,把握上难度也确实很大。其不但要求写作者能完美的运用现代诗歌的写作方法,还要能深入经藏,把握佛禅的思想脉络和真髓,并用之作为一种对于人生、世界和艺术创作的观照方法。

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说,真正合格的现代禅诗诗人,很可能始终都会是少数。

但,这个少数,却可能成为中国现代诗歌金字塔上的那个顶端。2009-6-21

 

09

作为现代禅诗的写作,继承和移植,这两个方面的本领必须同时具备了,才能够得心应手。也可以形象点说,是要两条腿走路。

纵与横,两条线。

一条,从公元前的佛陀时代伸延到现在,是闪烁着东方智慧的禅之思想旨趣。

一条,是从地球的那端伸展到地球这端的现代诗歌发展横的轴线,烙印着现当代纷繁无常的思想和语言符号。这两条线,这两条腿,是我们在现代禅诗探索之路上都必须倚仗的,无论离开了哪一条,我们要么不能行走,原地盘旋;要么就是趔趄维艰,不能走远。

所以,在强调禅为根本的同时,千万要记得我们还要把握这个世界现代诗歌的脉跳和呼吸。2009-7-1

 

10

《现代禅诗探索·作品精选》的6月号出来了,我很兴奋,我想大家也都一定是兴奋的。樵野作为执行主编,看上去还是蛮严格的,大家推荐过去的东西,有取的,也有不取的。我最后推荐的两篇,就被搁置了。这是一份权力,也更是一份责任。你负责主编的选刊,让大家看了不能服气,也就失去了“精选”的意义和价值。虽然从情感上,我希望自己推荐的作品都被选入,但从理智上,我却很支持这样严格把关的态度。樵野开了一个好头。

我想,这件事情一定要坚持的做下去,每月一期,等一年后汇集到一起,就是一本厚厚的年选了,且是质量数量都能立得住的年选集。

对一件事情,不必寄予盲目的奢求。但是,我们必须心存希望和想象,并且对自己的努力充满着坚定和自信。2009-7-2

 

 

11

网络的诗歌时代,很有点像中国的春秋战国时代。很多写诗的人,也都成了纵横活动家。今天在鲁,明天在郑,后天就又转移到了楚或赵。反正,网上纵横,比着当年孔丘先生带着几个弟子坐着破车,要快捷方便多了。

不过,毕竟网络诗歌世界,不是真的春秋战国。我发现在网络诗歌论坛上串来串去,东纵西横的人,多是没有主见的机会主义者。他们心情浮躁,那里热闹就往那里跑。这样的“跑家”,很难跑成老孔那样的“圣贤”或苏秦那样的挂多国相印。他们最多的,也就是成为一个“游击队员”,最多也不过成为一个“游击将军”而已。

机会多,选择的余地大,是好事。但不认识自己的本来面目,最后就会在这样的“游击”中,迷失自己,自己消灭了自己。2009-7-3

 

 

 

12

我认为,现代诗歌所谓的“汉味”,不仅仅是指语言,而是理念,也就是一篇作品的思想内涵。语言的汉味,无过于文言,甚至汉语言的载体汉字的原始形貌——甲骨文。但我们能退回到那里去吗?肯定是不能的。但我们可以继承汉民族的优秀思想文化——禅的思想就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面。

以禅的思想对人生和世界进行观照,在作品中体现出汉民族追求众生平等,万物一体,天地合一的禅之精神,我觉得就是写出了汉味。

如此,所谓现代诗歌的汉味,正是现代禅诗所能体现的重要特征之一。2009-7-5

 

13

对于一个将诗歌写作当成一生追求目标的真诚诗人来说,如果他自己在向前走了很长时间之后,回头望一望,回顾一下自己走过的写作道路,就会发现,他身后的路并不是笔直的。怎么会是笔直的呢?文学的写作,本身就是一个探险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发现,不断惊叫,又不断沮丧和兴奋的过程。一个真正的诗人,无论外部的表情如何平静,无风无雨,但在内部的世界里,都永远会是一个探险者。既然是探险,外部的世界,对你就有了太多的陌生和吸引,你的内心也有着太多的冲动和向往。你总是向往更多新的,奇的,好的。这是动力,但也是陷阱。好的诗人,到了陷阱的边缘,知道马上止步,绕开,或者回头。但也有很多诗人,没有分辨或应变的能力,就跳了下去,困死在里面。

我还是认为,对于一个诗人,变时正常的,也是必须必然的。不变,那就是死的征兆了。

所以,我从本能上对所谓的“固定风格”保持警惕。这其实不仅仅是你区别于他人的标签,更可能是你埋葬自己的坟墓。

所以,诗人从本质上,是和哲学家、宗教家一样,是大勇大智之人,不是所有能写分行文字的人,都配戴上这一桂冠。

禅的精神是鼓励变化的。从愚到悟,从痴迷沉陷到般若解脱,就是一个变的过程。比如坐禅,看似不动,其实是大动,是将自身融入天地宇宙,或者是将天地宇宙纳入自身的一种大运动。

动,是生命力存在和生长的体现。

而以不动为动,再以动为不动,是为大动。2009-7-7

 

 

 

 

原发地址:

http://cq./bbs/756582/html/tree_33936678.html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