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淮安文献丛刻书目及录入

 百城主人 2014-09-14

淮安文献丛刻书目及录入

 

    2006年4月,淮安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的《淮安文献丛刻》由方志出版社出版。

    淮安,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位于京杭运河的中段、大运河与古淮河的交汇处,历史上是重要的漕运枢纽,同时也是享有盛誉的人文荟萃之地。明清时期,这里是全国最高的理漕长官漕运总督驻节之地,其间这里还设有江南河道总督署、淮北盐运分司署和淮关监督署,漕、河、盐、榷、驿,成为明清五百余年淮安城市的经济支柱、兴衰要素和基本文化特征。

    淮安的历史文献非常丰富,充分利用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对于发扬广大民众爱国爱乡的精神,建设富裕民主、和谐向上、文化特色鲜明的新淮安,具有不可或缺的意义。《淮安文献丛刻》的出版,给专业研究人士和广大文史爱好者提供了一套比较系统的淮安地方历史文献的特色资料和基本资料,以供深入研究和阅读参考。

《淮安文献丛刻》有选择地点校出版淮安地方旧的府、州、县志,以及记述淮安历史上漕、河、盐、榷、驿等方面内容的专志、乡镇志、关志、山水志等。同时,对淮安地方的野史杂记、风土汜、笔记等,也择要收入。《淮安文献丛刻》书目如下:

 

( 一 ) 1. 漕运通志 (点击阅读)                  

( 二 ) 2. 漕船志上 漕船志下 (点击阅读)

       3. 王家营志 (点击阅读)

  淮安文献丛刻书目及录入

 

         4. 钵池山志 (点击阅读)

( 三 ) 5. 續纂淮關統志 (点击阅读)

       6. 淮关小志 (点击阅读)

( 四 ) 7.淮安河下志

       8.河下园亭记 续编 补编

( 五 ) 9.正德淮安府志

( 六 )10.天启淮安府志

( 七 )11.乾隆淮安府志

( 八 )12.光绪淮安府志

( 九 )13.淮阴区乡土史志

      14.淮阴风土记

( 十 )15.嘉靖清河县志

      16.光绪丙子清河县志

  淮安文献丛刻书目及录入

 

(十一)17.续纂清河县志

      18.淮阴县志征访稿

(十二)19.同治重修山阴县志

(十三)20.续纂山阴县志

      21.山阳志遗

      22.淮城信今录

(十四)23.雍正安东县志

(十五)24.光绪安东县志

      25.万历帝里盱眙县志

(十六)26.光绪盱眙县志稿

(十七)27.康熙泗州志

      28.泗州旧志辑录

(十八)29.淮人笔记札记(上)

(十九)30.淮人笔记札记(中)

  淮安文献丛刻书目及录入

 

(二十)31.淮人笔记札记(下)

 

 

附一:

 

淮安府志出版及淮安文献丛刻出版进度    http://szb./jsp/content/content.jsp?articleId=827905

 

    由淮安市地方志办公室点校整理、方志出版社出版的光绪《淮安府志》日前正式发行,此项目获2009年度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补贴,是全国地方志系统唯一入选的项目。
    光绪《淮安府志》是《淮安文献丛刻》的第8辑,是历史上的淮安府最后编修的一部贯通古今的府志,并对乾隆《淮安府志》后133年的历史作了重点记述。这130多年正是中国从所谓“盛世”急剧衰落的过程,淮安也是体现这一过程的典型地区,其间很多历史事件、地理变迁等对淮安乃至更广大的范围产生了重大影响,该志对这些重要内容均作了详实地记录。全志分40卷首1卷,约百万字,在旧志中可以说是鸿篇巨著,且资料翔实,体例完备、科学、规范,堪称良志。承担点校整理任务的淮安市地方志办公室具有较强的实力和良好的工作实绩,从2005年以来,他们把旧志整理工作纳入“十一五”地方志工作规划,并精心遴选确定《淮安文献丛刻》书目,计2050余种截至2010年5月,已由方志出版社出版916(周平)

 

附二:

 

淮安方志漫谈/丁志安

 

  淮安古属扬州。《禹贡》,“扬、徐二州,俱以淮为界。”淮安地在淮南,故为扬州辖境。春秋时属吴越,战国时属楚。汉为射阳县,属于淮
  阴。《汉书·地理志》:“射阳县属临淮郡”注“应劭曰:‘在射水之阳’。”后汉时又属广陵。《后汉书·地理志》:“广陵郡射阳县故属临淮。”三国时废,地属于魏。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复立。晋安帝义熙七年(411)置山阳郡治山阳县于射阳境内,其时射阳县犹在。宋,南齐州郡志,射阳县系临淮郡属南徐州(今镇江)。山阳县系山阳郡属南兖州(侨置镇江)。南齐以后地方志,始无射阳县,不知废于何时。
  此后粱、魏、东魏、北齐、陈、周皆为山阳县属山阳郡。隋开皇元年(581)废郡。十二年(592)置楚州治山阳县。隋末臧君相据其县称东楚州,唐高祖武德四年(621)降唐,仍名东楚州领山阳、安宜(今宝应)、盐城三县。武德八年(625)废西楚州(即盱眙)以盱眙来属,去“东”字仍为楚州治山阳。天宝元年(742)改楚州为淮阴郡。乾元元年(758)复为楚州,属淮南道。楚州之名屡有更易,后唐天成三年(928)升为顺化军,元代州治皆改为“路”,楚州改为淮安路及总管府。元至元二十六年(1366)明太祖朱元璋称吴王改为淮安府,直至清末(1911)历五百四十六年始废。但山阳县名则自晋代迄于民国三年(1914)始改为淮安,今仍从之。
  淮安之有志书,于古无征。其见之于记载,首为唐之《淮阴图经》,书既久佚,著者、卷帙亦不详。唯唐陆羽(733—804)《茶经》中存留十字而已。兹就见闻所及胪陈于后,以供研究史志者参考。
  (一)唐《淮阴图经》
  此书久佚,修纂者亦不详。仅存十字“山阳县南二十里有茶坡”于唐陆羽《茶经·七之事》中。羽字鸿渐,竟陵人。上元初隐苕溪,自称“桑苧翁”。《新唐书》卷一百九十六有传。清初淮安诗人靳应升字茶坡,存此地名。山阳县南二十里,当即今二堡(俗称二铺镇)。
  (二)宋《楚州图经》二卷
  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八,地理类。《楚州图经》二卷。“教授霅川吴莘(商卿)撰,太守毗陵钱之望太受,时南宋淳熙十三年。”按此书久佚,仅存此著录而已。《浙江通志·选举》(卷一百二十六),吴莘,归安人。淳熙八年(1181)进士。《山阳艺文志》卷一,列其所撰《修淮安府儒学碑记》一文,名下注“山阳人”,误矣。钱之望(1113-1199),字表臣,常州晋陵人。乾道五年(1169)进士。历任襄阳府大军仓、镇江府通判、知光州未行知楚州、又知和州,终庐州。叶适撰《华文阁待制知庐州钱公墓志铭》,见《水心先生文集》卷十八。
  (三)宋嘉定《山阳志
  此书在明、清之交尚有传本。顾炎武(1613—1682)著《天下郡国利病书》江南十四颇有征引。
  (四)明成化《淮安府志》十四卷
  明知府仁和杨昹[?]修,郡人广信知府金铣,太仆寺少卿顾达纂。
  《千顷堂书目》卷六著录。此卷久佚,今唯存邑人史敏成化《淮安府志后序》于《山阳艺文志》卷二,略云:“天顺辛己(1461)仁和杨永明公来作郡守而一新政教,留意郡志也己久。一旦谘于前史官广信守金公宗润以图成之,二公道合。于是延揽耆英,访询儒硕。搜书史,摭见闻。辑录词章,增收名胜,相与虚心讨论,研精去留。然后一郡阖十一州,自建置、沿革,郡名、郡表、风俗、宦迹、人物、诗文凡二十六条,可以观民风,可以兴道德,皆有关乎政教之大者。有图有文,若指掌,若观火,无隗乎史氏之遗意也。杨公既请少宗伯学士刘公祐之叙于前,复以简末属敏。”按敏字德敏,号松泉,正统十年(1445)进士,官河南布政司右参政。
  (五)明正德《淮安府志》十卷图一卷
  明知府魏县薛[上斌下金]修,山阳教谕莆田陈艮山纂。正德十三年(1518)刻本。
  薛[上斌下金]系明弘治九年(1496)进士,正德八年至十五年任淮安知府。
  此志今存孤本,藏北京图书馆,并制成胶卷。
  (六)明万历《淮安府志》二十卷
  明知府沔阳陈文烛修,同知博县郭大纶纂。万历元年刻本,宁波天一阁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有抄配本。
  陈文烛,字玉叔,嘉靖四十四年(1565)进士,隆庆四年(1570)任淮安知府。郭大纶隆庆六年(1572)任淮安同知。
  (七)明天启《淮安府志》二十四卷
  明知府东平宋祖舜修,同知莆田方尚祖纂。清顺冶六年(1649)刻本。北京、上海、淮安图书馆皆有藏本。南京图书馆有胶卷本。高登龙有序。
  宋祖舜,字鹿游,万历四十四年(1616)进士,天启三年(1623)来守淮安。方尚祖举人,天启二年(1622)任淮安同知。
  高登龙序云:“是志也,讬始于东平宋公,总裁于知常方公。载辑则杨生时蕃、唐生缵修、刘生一炤。予愧[竹头下欵]启更不能赞一辞矣。”按登龙字时升,万历三十二年(1604)进士,山东布政司左参议。
  (八)明《淮安府实录备草》二十二卷
  清知府奉天牟廷撰修,吴怀忠纂。叙事起天启四年(1624)迄崇祯十七年(1644)。北京图书馆藏旧抄本卷一至七。南京图书馆藏胶卷本。
  廷撰光绪《淮安府志·职官》作廷选,清顺治五年(1648)8)任淮安知府。
  吴玉搢《山阳志遗》卷三:“杨秀才于臣字子世(亦作名世),号筼里,通政使筦湖公孙也。筦湖名谷字迁乔正德戊辰进士,高才博学,屡不得志于有司。当神、光二宗继没,部檄徵天下无十年之事实,以作两朝实录。子世承道府诸公命,作淮安两朝《实录备草》四十一卷。网罗放失,钩稽烦琐,事事各有根证。一方典故,赖以不坠。后之作志音莫不以此为蓝本焉。诗文有《枝玄堂集》,今藏书家罕有其本。即《实录备草》,刊版亦复不存。旧志载先生五言古诗十二首,郡邑各为一章。目击时艰,讽咏疾苦有元道州《舂陵行》之遗意。康熙中修志者删其大半,可惜也。”
  按上述之书,卷数既然有别,作者之名亦异。而所记年份更有不同。北京旧抄本之叙事自天启四年起,正神、光二代之续辑,惜前书不存,无从考校,姑志于此。
  (九)明嘉靖《山阳县志》明王汝霖修。
  千顷堂书目卷六著录。汝霖无考,书亦久佚。查张鸿烈康熙《山阳县志序》云:“按宋嘉定时有山阳专志,经兵燹散失后,遂未有续者。则今日之志,乃创也,非续也。”自嘉靖元年(1522)至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鸿烈受聘之时,始一百六十余年。不独来见其书,且亦未闻其事,可慨也已。”(按光绪《淮安府志》卷十一,“职官”表三,《重修山阳县志》卷五,“职官”一,均有王汝楫,德州人,嘉靖十年(1531)任山阳知县,汝霖或其昆弟,随任在淮,抑“霖”字为“楫”字之误待考)。
  (十)清康熙《淮安府志》十三卷首一卷清知府奉天高成美修,山阳胡从中纂。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刻本。北京、天津、湖南、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各图书馆皆有藏本。有徐越、邱象升二序。
  高成美于康熙二十一年(1682)来守淮安,二十四年升淮扬道。胡从中(1610-?)字天仿,号师虞。明崇祯十五年(1642)举人,入清不仕,绕屋植栋树,又号栋居。
  吴玉搢《山阳志遗》卷二:“康熙郡志载洪熙(1425)中岁贡凡十人。予按洪熙在位仅一年,安得贡如许士。及考正德旧志则洪熙岁贡一人张约。其十人则宣德中贡士也。既脱张约之名,复脱宣德之纪。荒略至此,何以传信。”
  (十一)清乾隆《淮安府志》三十二卷
  清知府齐源卫哲治、山阳阮学浩修,吴县叶长扬、无锡顾栋高纂。乾隆十三年(1748)刻本。有卫哲治、陈肇奎序。板藏郡城三台阁。嘉庆二十年(1815)阁焚板烬。今天津、南京、上海、浙江、湖北、中共中央党校、中国科学院、吉林大学等图书馆皆藏有原刻本。
  咸丰二年(1852)山阳陈琦、许汝官、周宜、李莲士、杨庆之、侍鏻等六人集资重刻,并增丁晏、杨庆之二序。陈琦(1783一?)跋。琦字相卿,号亦韩。汝官字鹿樵。宜字竹溪。莲士字清衢,号荷亭。庆之字笏山,号云五。鏻字健斋,号守勤。刻工三人:余德兴、王嵩、朱兆祺。
  (十二)清光绪《淮安府志》四十卷首一卷
  清知府桐城孙云锦修,清河吴昆田、山阳高延第纂。光绪十年(1874)刻本。分纂二人:陈家让、段朝端。绘图邱振西。有漕运总督杨昌浚、淮扬海道桂嵩庆、徐文达三序。徐序有云:“是编始纂于光绪七年十月迄九年四月蒇事,经费悉请请于漕帅。而其始终将事则孙太守一人之力也。”
  云锦(1821-1892)字海岑,贡生。光绪六年(1880)任淮安知府。昆田(1808-1882)字稼轩,清河(淮阴)人,道光十四年(1834)举人。受聘未久,即告病逝。志成于延第一人之手,见昆田子涑《抑抑堂札记》。延第(1823-1886)字子上,绩学不仕,晚年经学使黄漱兰奏请钦赐翰林院待诏,著有《老子正义》、《北游纪程》、《涌翠山房集》。
  (十三)清康熙《山阳县志》五十六卷清知县辽东李拱垣修,邑人张鸿烈纂。此志没刻印。乾隆初金秉祚等修县志时已缺九卷,见段
  朝端《淮著收藏记》。今唯存张鸿烈《创修山阳县志序》,刊于同治《重修山阳县志》卷首及《山阳艺文志》卷三。序云:“康熙二十四年诏修一统志,部檄各府州县,唯山阳志独缺。二十六年烈归里,本县李公特开局敦请,坚辞不获。是年草成十之二三,继因人事杂沓,书笈稀少。二十七年移局杭州湖上,就邵宫詹戒三(远平)毛太史大可(奇龄)借书,得以遍考群笈,及十五县通志。时李公以事被论去,接任者山西崔公靖。又奉催檄,寄札至烈属即予湖上开雕,意在速成也。未几,崔又挂误去。而烈于二十八年奉部檄催补,蹉跎至今又十数年。志甫成而山阳令七易其人,遂置刻事于不问,是可叹也。……烈苦心探索几二十年,字逾十万。较之他县修志,有近本可稽者不同,故难且迟也。书成,亦有好义者欲代县父母募捐付梓。而烈年已垂暮,苦于缮写无力。倘后之君子踵成盛事,恐未悉纂辑颠末,辄复牵连书之,弁于篇首。康熙四十七年岁次戊子十二月望日邑人张鸿烈识。”
  《山阳志遗》卷三:“张太史新纂《山阳县志》载:宋‘张迨淮安人,绍熙间进士以朝奉大夫官广西某州知州,见《广西通志》。’予检《广西通志》有融州张适淮安人,淳熙间以朝散大夫任。无“进士”二字,名“适”不名“迨”。官阶为“朝散”非“朝奉”。年代为“淳熙”非“绍熙”。山阳志稿本,误字极多。然太史所见通志,乃康熙以前旧本,予所见则雍正十一年吾乡张颐亭先生官广西布政使时重修本也。然考宋时改楚州为淮安军,在淳熙后数十年。适不应预称淮安人,缺疑可也。……”
  (十四)清乾隆《山阳县志》二十二卷首一卷
  清知县钟祥金秉祚修,衡阳丁一焘、邑人周龙官纂。分纂六人周振采、任瑗、王绍裘、吴玉搢、汪枚、张钊。乾隆十四年(1749)刻本,有金秉祚序。
  序云:“山阳,淮安首邑,为渡河以南第一冲要,乃旧志几无可考。即所云毁于宋元兵燹,亦属传疑。邑人张检讨毅文手辑若干卷,未付梓旋散佚,以迄于今,无起而修之者。……越丙寅秋年谷顺成,庶政渐理。爰设局偕邑人士取检讨之书而商榷之。……乾隆十四年孟夏徐州府知府前知山阳县事金秉祚撰。”
  (十五)《山阳志遗》四卷
  清邑人吴玉搢撰,计分一、遗迹。二、遗事。三、遗献。四遗文。玉搢字籍五、号山夫,岁贡。任乾隆《山阳县志》分纂,未能尽用其说,别成是书。至民国十一年(1922)淮安志局方为刊行。前有自序,后有周钧(衡甫)跋。
  自序云:“《山阳志遗》者何?志山阳之遗事也。山阳故无志曷遗?郡志首志山阳事未赅,予山阳人,心嗛之,故专志其遗也。郡志近始修又曷遗?尚简,故边幅惧溢也。有期,故捃摭不广也。任分,故甲有获乙不备闻也。不独遗,抑有误;误则辨,虽辨亦误,概以为遗也。不独旧志误,或改焉,不误者,翻致误也。辨不及私,存其旧,虽存旧亦犹之乎遗也。予之窃窃于此,始此乎?前此矣。得一事,谨识之。得一书,谨藏之,将有待也。待志之修也,待修志者来举以告也。今志已修,又身与其事,卒不获尽用其说。且目见其误之增于旧,而不能救也,则大惧。惧获罪于后世人,不我谅也。惧岁月之易逝,闻见就湮也。不得已为“志遗”,不立例,繁简勿计也。不刻期,钩稽可详也。补其缺,非务多也。正其误,非好讦也。其所不知,仍缺如也。约为四端,不敢袭志体,私撰非官书也。知之者,或以为旧志之外编;不知者亦可视为一方之说铃也。吴玉搢撰。”
  按此序所说,乃古今修志者之通病。鲁先生一同咸丰间编《邳州志》、《清河县志》于淮阴慈云寺。一手为之,学者称善。“得一事,谨识之。得一书,谨藏之。”段先生朝端亦曾如此,其续纂《山阳县志》时,即立刊误一门,又有“原志补遗”附各类之后,然犹限于其所见之书,不免遗憾。余生也晚,自弱冠后,亦尝如此。三、四十间积稿盈尺,自己既无力刊刻,又无老辈有力者支持。十年浩劫中付之一炬,每一追忆,柔肠寸断。深羡《志遗》得以刊存也。
  (十六)《信今录》十卷
  清邑人曹镳撰。镳(1744-?)字琢文,号砺庵。此书专记乾隆十四年《山阳县志》刊板以后之事,有嘉庆十六年自序。后又增益至道光元年,以活字板印行。闻仅二百部,致流传日稀。
  自序有云:“《山阳县志》成于乾隆丁卯,有张检讨创稿于前,东涧、白民、山夫诸公分纂于后。梁溪(今无锡)顾震沧先生(栋高)职东里之润色,以统其成。一邑之书,经鸿儒钜公,群策群力,始终其事,洵足为典要者也。顾自戊辰迄今十日十二子(指天干地支)相配,数周而嬴。人文代兴,改革不少。今尚在吾人记忆间,过此以往,未之或知。山夫先生著《山阳志遗》一编,间有传本,止用以补正旧书,非有所接续于其后,外此则无闻焉。……余自壬子(1792)癸丑(1793)间,即有事是书。搜藏往之怀,竭访问之力,矢秉直之志。首尾二载,始得脱稿。挂漏不免,差无妄作。题其端曰:《淮城信今录》。自后人事纷纭,姑从慭置。荏苒于今十有八载,马齿益加长矣。……时嘉庆十六年辛未秋八月朔。”
  又道光元年识云:“前稿竣于辛未,时余六十有八,转盼之间,又阅十稔。尚未甚龙钟愦眊,食粟而已,如何则可?爰重整笔墨,将十年来目击之故绪,而述之以踵其后。因前序颇经结构,未肯改造。续书此,以著足成之岁月。时道光元年辛己季春朔。”
  (十七)《淮壖小记》四卷
  清山阳范以煦撰。以煦字咏春,号息影居士。道光癸卯优贡,咸丰九年顺天副榜举人。此书杂记淮安之事,补乾隆府、县志所未备。有咸丰五年(1855)自刻巾箱本。其小序云:“小记之作,将以补郡邑志之脱误。而藏书不备,闻见多疏。愚夫一得,识其小者。创始于道光乙己排比辑录。朱墨纠纷,旁行斜上。寒暑频易,稿如笋束。咸丰癸丑春僦匿湖滨,至冬又往。念篝灯之况瘁,叙再次之,编成四卷。时郡志已重刻,更删其已见郡志者。然且详略不齐,先后倒置,不可枚举,荒村复璧,虑一旦无以就正君子。亟于成书,未遑是正。及门郝君少溪等十数人,既为余集资刊《淮流一勺》二卷。复与钱君芷秋(允沅)校抄此书。余因节啬十年束修所余,付之手民以徇其请云。息影晷士记。”目录后乏自记云:“是书成于癸丑寄正上元杨朴庵外翰(长年)。因付白下手民,久而未就。父执鲁通甫先生(一同)偶见底稿,极蒙奖许,有所诲正,期以修谒。余谨记所诲正者于补遗中,可修谒则匆匆未暇也。其时先生正修《清河县志》,蒙采卷首所补“郡志职宫”条中之属清河者,并详所出之书入清河志补遗,而云未详何年。余考各官之见于各书者,皆有年月事实可记。亟致书先生期存“职官”治迹,书未及达,而县志已印行矣。……”
  (十八)清同治《重修山阳县志》二十一卷
  清知府满州存葆等修、道州何绍基(子贞)、邑人丁晏(柘唐)纂。
  此志修纂时,康熙志稿残存之四十七卷,及乾隆县志、《山阳志遗》稿本(时尚未刻),《信今录》、《淮壖小记》等书,均有传本。参考重编,并非赓续。自同治九年(1870)漕督张兆栋创设志局,礼聘学子编纂,至同治十二年(1873)刻成,兆栋为之序。又有漕督文彬序、丁晏跋。鉴定五人张兆栋、苏凤文、张树声、文彬均历任漕督,刘咸为淮扬道。监修二人知府存葆及知县孙云。总纂何、丁二人。分纂吴昆田、高延第、丁寿恒、王琛、杨鼎来、何其杰、鲁贲、王宾等八人。王琛并辑《淮安艺文志》十卷,刊附于后。
  邑人宋焜《静思轩藏书记甲编》自校本——附识:“是志实成于高子上征君(延第)之手,不独何蝯叟(绍基)未秉笔,即柘翁(丁晏)亦仅受成而已。征君从宦西川多年,于家乡掌故或未详悉,故义例虽絜而佚误不免。段学博(朝端)续纂邑志时,特辟刊误一门。毕生精力,成萃于斯。继往开来,功亦巨矣。然廉宣仲布宋进士,程潍东涞顺治戊子举人,辛丑进士。原志既佚,新志亦未补也。新艺文志刘谦吉海陵诗注云:‘吉子名贞吉’据余藏《阙里诗选》吉子名之干,乃顺治乙酉陈案诸生。徐贞吉乃滚熙丙午梁案诸生。绝非一人。此与原志分张毅文,张云子为二人者何以异耶?汪曾佑道光四年(1824)赐举人,新志(指续纂志)‘选举’门误作乾隆四年。,其余舛驳甚多,至有原志不误,而新志误正者。余曾以校本呈学博(段朝端),学博深恨识余之晚也。尝促余辑成一书,以存乡邦文献。人事冗杂,因循未果。今学博已归道山,知音既去,流水空惭。追念人琴,怆然雪涕。聊识数语于此,非敢暴学博之失,盖表学博之虚受也。”
  (十九)民国《续纂山阳县志》十六卷、《山阳艺文志》八卷
  民国淮安县知事邱沅、王元章修,邑人段朝端纂。民国八年(1919)创始,叙事至宣统三年(1911)。民国十年(1921)秋刻成。邑人周钧总理其事。书成时钧与朝端各撰一序。分纂六人杨杞林、周铨、田毓璠、徐钟恂、顾震福、陶钟篪。总校二人丁赐福(晏第五孙)、何福恒。分校五人何福谦、王宗筠、杨增寿、周鍷、田寿春。
  段序云:“……余以同治志简洁知要,宜依类续纂,不当更改原书。其有佚误,别为刊补。艺文志与新志相辅而行。亦只采山阳,不及旁邑。议既定,分别部居。爰以漕运、列女,属之田君鲁渔(毓璠)。疆域、杂志,属之徐君少泉(钟恂)。水利、选举,属之杨君小坪(杞林)。民赋、军政,属之陶君次埙(钟篪)。时周君次衡(铨)客沪上,则以职官学校属之。顾君竹侯(震福)客都门,则以建置、古迹属之。人物、艺文、刊误,予自削草,参互商榷。肇于己未秋,历十有五月成书二十四卷。一遵通志例,截至宣统三年为止。……”
  (二十)民国《淮安县志
  民国二十年(1931)淮安县积极着手编纂《淮安县志》,经省批准,经费由田赋代征,办公地点设在响铺街海会庵内,由魏琳(景崔)担任筹备处主任,负责各项筹备事宜。总纂一人王长庚。分纂七人秦遇赓、何述曾、丁曾藩(晏曾孙)、董应举、周伟、郝昭宸、陶钟云。总校二人毛乃庸、魏琳。分校五人秦粤生、杜维屏、宋焜、潘曾衍、刘朝宪。采访一人汪纯清。收掌一人刘士焽。缮写二人丁曾宪、韩家麟。长庚字则先,锡祺犹子,曾任民国大学教授。魏琳字景崔,清末秀才,淮安车桥人,两江师范学堂毕业,曾任县教育局长。民国二十四年(1935)书成,长庚与琳各撰一序。因循未刊,旋经倭乱。一九四六年冬余返里,曾面询魏老尚云稿仍由其保存。解放初,魏病故,稿藏淮安档案馆,仅疆域、建置、纪事、党治四卷。汪纯清抄藏有王、魏二序及纂修人员姓名。近闻淮安县委正积极筹备修纂新志,衰暮残年,尤思先睹为快也。
  (二十一)清《山阳河下园亭记》一卷
  清邑人李元庚撰。光绪十八年(1892)印入《小方壶斋丛书》。元庚(1803-1874)字新樵,道光中诸生,尝幕游杭州。此书乃咸丰八年(1858)仿《洛阳名园记》而作。所记明末清初至乾隆嘉庆时河下园亭六十余处,郡城之内不列也。前有丁晏、殷自芳、程钟、吴兆登等序及元庚自序。丁寿昌、杨绂来、吴兆登、徐嘉、黄为恕、杨鼎来等题辞。后有光绪十八年(1892)王锡祺跋云:“距淮郡城北五里曰河下,往昔鹾运盛时甲第蝉联,市廛阗溢。土木之工,冠裳之会,烜赫宇内。吴谷人祭酒所记‘列屋裁宇则萧曼云征,连袂掎裳,则芬菲雾合。晴炊接乎花竹之巷,雨屐喧于薑菜之桥’。”引明邱琼山诗“扬州千载繁华梦,移在西湖嘴上头。”盖实录也。
  (二十二)《山阳河下园事记续编
  近代淮安李鸿年撰,油印本。鸿年字伯延,莘樵先生(元庚)孙,继承祖志,辑以续编。有自序云:“《山阳河下园亭记》编自先大父莘樵公,备志河下鼎盛之际如曲江楼、柳衣园诸名胜综数十处,各系以跋。溯其时上下二百余年至陶文毅公盐纲更章,鞠为茂草者过半。厥后咸丰庚申皖军莅河下庐舍且殆尽,更何论乎园亭。而园亭之名散见于各家著作,地以人传者多。记成则开编一览,历历在目。俾后之人想见流风余韵,诚称善矣。同治中兴复有凿池筑室,以为休息之所者。寄兴书画,逸情歌咏。行其庭如见其人。虽不若全盛时之画栋飞甍,崇林茂竹,而结构经营、一拳石、一勺水,具有可观,亦一河下之幸欤。曾几何时,而变为瓦砾场者,比比然矣。即不然杨家李家率易其主,即有不尽然者,寥寥无几。异哉无数,而变更竟如是之速也。则盛衰兴废之感,恒不能去诸胸臆间。较先大父之秉笔而书者,愈不能已,遂成续编。宣统三年岁次辛亥仲春月山阳李鸿年识于暨阳鹾馆。”
  (二十三)《山阳河下园亭记再续编
  近人汪贤撰,贤字继先,号佥庵,世业医。编成未刻,浼余作序,今有传抄本。序云:“河下为吾淮一镇,地在郡城西北隅。由文渠北支,穿水关,达萧家湖。一棹可通,三城相接。蒲葭菡萏,台榭园亭。当清代之初,人文且极盛。道光中纲盐改票,鹾商失业,致逐渐沦为丘墟。镇人李莘樵先生少时犹及见其盛。及其老也,慨陵谷之变迁,伤人文之废坠,于是辑为《山阳河下园亭记》一书,文孙伯延又成‘续编’。然其间尚有缺佚,吾友汪君继先,遂有‘再续编’之辑。编成寄示,嘱为弁言。予久客江南,思归不获,读君斯作,彷佛扁舟荡漾于芙蕖之中,二三知己,把酒论文,不禁神往者久之。”
  (二十四)近代《河下志》十卷
  邑人王觐宸编纂。觐宸(1891-?)字光伯,研荪太史(鸿翔)长子,生于淮安河下柳巷(原籍丹徒)。幼承庭训,受业于毛元征先生(乃庸)。志成未刻,稿藏扬州书店,传抄出售。有毛乃庸序。编纂之时,尝求教于段蔗叟(朝端)。蔗叟有《喜光伯见过》诗四首,其四云:“英绝清才领袖之,一方文献苦编治。他年里乘传钞遍,记取商量义例时。”即指此志。见《椿花阁诗集》八卷。
  (二十五)民国《钵池山志》一卷
  如皋冒广生撰。《如皋冒氏丛书》本。广生字鹤亭,号疚斋。光绪甲午举人,癸卯举经济特科。民国九年(1920)任淮安关(今板闸镇)监督,刻《楚州丛书》。此书分山水、建置、古迹、金石、人物、方外六类,又附“志余”。前有庚申八月段朝端题七律二首,以代 引。
  后淮人宋文献(焜)(1889-1955)又辑补遗并自序。1938年冬寺僧范益排印于上海,并乞田鲁渔先生(毓璠)为之序。
  (二十六)清《车桥见闻记》一卷
  清邑人潘亮彝撰,有传抄本。亮彝(1815-1883)字元钦,号廉亭,吾淮名士四农先生(德舆)次子,所记皆车桥掌故。清末周烈士实与周人菊(伟)有辑镇志之意,见人菊著《车桥乡记》。余尝拟继二周遗志,搜集车桥资料颇多,尚未编纂,遽罹浩劫,年来衰老日增,恐难实现。唯愿吾乡后起之秀弥余此憾。
  (二十七)民国《勺湖志
  近代文人毛乃庸撰,未见传本。乃庸(1875-1930)字元征,号伯时,又号诶生,别署剑客。甘泉人,流寓山阳。宣统己酉(1909)拔贡。著作甚多,见镇江柳翼谋先生(诒征)所撰《毛元徵传》。
  (二十八)民国《万柳池志
  邑人丁保恒撰。保恒字子久,世居北乡席家桥。云阁先生孙,革命烈士丁澄的伯父。
  (二十九)近代《曹甸镇志》
  近人郝澍撰。有油印本。澍(1914-?)字少洲,世居曹甸镇。镇在泾河东端,距淮安县城五十余里,西距运河三十里。解放后划归宝应县,曹砺庵先生《信今录》曰:“曹操与孙吴构兵,航海而南,屯兵其地,后人名以曹甸。”同治《重修山阳县志》曰:“曹甸地处淮东南乡。东汇巨浸,沮洳[氵弥]望,有萑苇茭蒲之属。”
  (三十)近代《广曹甸志》
  郝澍撰,油印本。补《曹甸镇志》所未录。前有小引云:“志者因志而言之也。广者因镇志而推广也。广曹甸志云者,由曹甸而上溯原始,旁搜文化,兼考据详注而为之也。书旨既明,不烦文饰,谨识数语于端。一九五八年三月郝澍少洲记于曹甸乡石桥沟东。”此外尚有《曹甸诗话》、《淮甸春影录》,皆有油印本。
  (三十一)近代《崔堡小志》
  近人王宗筠撰。有传抄本。宗筠(1866-?)字志清,光绪丙戌诸生。世居南溪河崔家堡,其地今划归宝应县。书成于民国三十三年(1944),分十二类。一、建置。二、河渠。三、物产。四、学校。五、桥梁。六、庙宇。七、园囿。八、人物。九、列女。十、艺文。十一、坟墓。十二、杂记。
  宗筠自序云:“或问余曰:‘省有志矣,县有志矣,乡有何者可志?况子之乡长不过一里,广不及一里。无奇伟之山川,无殊异之文献。无古迹,无特产,而子兢兢然为之志,不亦嫌于词费乎?’余曰:子言诚是,但吾有深意焉。县志云:吾淮自宋南渡后,始有李全之乱,继有李寿等之乱。无一民非兵,无一兵非贼。  屋材,杂文史为炊。公私记载,悉毁于火。其后褚不华又死守淮安数年,乡民供亿浩繁,田野芜废。不死于贼,则死于兵;不死于兵,则死于岁。间有存者,亦皆转徙他方,人烟殆绝。后之人欲求以前之地方掌故,而文献无存,何由知悉,张岸斋太史(鸿烈)序言之详矣。……民国三十三年甲申五月王宗筠谨识,时年七十有九。”
  按曹甸、崔堡两地今虽已划归宝应县,但二君成书之日仍属淮安,故附列于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