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颠三山人遇古仙经历及论《参同契》

 昵称7614349 2014-09-15

遇上古仙真



我并非要言奇言怪,只是将此说与众人知道,以增众人修仙证道之决心。
我自小喜欢神仙之道,八岁时父亲传我道家通督之法。自此后曾多年四处访师学道,然所学皆为小术,不能证长生久视之道。十七岁曾在平利境内女娲山得遇上古仙真容成仙翁游历于此,我拜求仙翁愿随而去,未允。只传我仙家妙术,没有图书,仅指画天道变化斗转星移,四季更替阴阳变化,天地之道合于我身即是仙道。仙翁离去时我曾问世间何等典籍可以参悟。仙翁言,一千多年前云牙子于会稽山飞升成仙之时曾与之见过,知其有《参同契》和《五相类》二卷书传世,当可参悟。其余也未说什么,也未提及《道德经》和《阴符经》两部典籍。此后几十年我用心修道,也多留意《参同契》和《五相类》两部书,但传世的皆为《周易参同契》,而未曾见过《五相类》。后看书才见葛洪《神仙传》中言:“伯阳作《参同契》、《五相类》凡二卷。”即知仙翁所言不虚。于是认真参研该书,终将《五相类》找出。就《参同契》一书,我曾读过古人多个注本,古之注本能合乎伯阳意旨者不多,但也有少数注本所解离伯阳之意不远。而近代之人注解《参同契》之书我看过两部,实在狗屁不通,不知其注解的是什么,离伯阳之意差之千里。我深感忧虑,因而不辞辛劳将《参同契》注解一遍。然而不懂易理,不知黄老,不明丹法之人看我注解依然不知所以。我无其他想法,注解《参同契》仅仅是为注解而注解,仅此而已。至于《道德经》和《阴符经》两部典籍,我也将其注解,黄老之道言大道之根宗,仙道合乎大道,修道者不以大道自然为根本,妄言仙道则失其仙道之旨要。

转载自颠三山人所发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