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言即咒,文即符,万物真名

 昵称7614349 2014-09-15

原作者:哪吒

 

万物皆有真名,被唤真名,或者被书真名,就有相应控制对方的力量,可行禁制驱策之道,当然也有招过来自己不济反被驱策的。
若无真名,假名亦可,真假皆与事物本体有多少的联系。
语言就是咒文,音义皆具咒力。文字也是,汉语仿万物之形,梵文仿云气之纹,皆可直接成符。

 

中国的汉字,大部分可以归属为象形文字,还有一部分来源于抽象的物象,所以是拟万物而成形,这种拟像,就具有符图的特征。古籍载,仓颉造字,也有鬼哭。为什么造字时候鬼会哭,不知道汉字的符图拘禁作用,你就不知道鬼为啥哭。所以古人讲敬惜字纸,就是说写了汉字的纸,不能随意丢弃,那里面有力量在,对于鬼神有影响,就会影响常人的生活。汉代以前,中国的妖异是很多的,就像日本的平安时代之前。到了祖天师给鬼神人划分地域界限后,鬼神才安顿下来,字纸慢慢被随意丢弃而无顾忌。

除了仓颉,道教还有一位叫天真皇人的重要人物。是早于三皇之前就已成至道的一位上古仙人。曾授灵宝度人经于五帝。天真皇人仰观天象,自云气变化中观察到了纹路,并记载下来,成为云篆。(《三皇经》云:皇文帝书,皆出自然虚无空中,结气成字。《玄蕴咒》云:云篆太虚,浩劫之初;乍遐乍迩,或沉或浮;五方徘徊,一丈之馀;天真皇人,按笔乃书;以演洞章,次书灵符。)史上传下的上古文字,除了云篆,还有蝌蚪文,鸟篆,龙章凤篆等等。很多道士入山精思,得到所谓的天书,大多使用的是这类上古文字,古奥难解,最后还得找精通此类上古文字的学士解读,而此类学士,通常都被描述为上界的谪仙。有实修的道友,可能也会有类似经历,在静定中有一些古奥难解的文字出现,历历在目,下坐后描绘出来,有部分文字和已知的字形是基本相似的。在道教,云篆、鸟篆、蝌蚪文等,通常被用来刻成符、令、印绶,具有劾召鬼神的力量,有些符文意义至今未能全部解读。 

三皇文》,一名《三皇经》,亦称《三皇内文》,为《天皇文》、《地皇文》、《人皇文》的合称。是唐代以前道士的必读书。内容记载鬼神谱系、修道要诀、驱除凶危的一些具体操作和符图与存思法等。古本《三皇经》今已佚失。据葛洪记载,鲍靓于晋惠帝永康年中,入嵩山石室得《三皇文》。鲍靓又师事左元放(左慈),受《三皇》、《五岳》劾召之要,后又传《三皇经》给葛洪。《三皇经》主要内容是“劾召鬼神”的符图之类,以及存思神仙真形之术。 大禹铸鼎象物。
左传》宣公三年载:
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故民入川泽山林,不逢不若,螭魅罔两,莫能逢之。用能协于上下,以承天休。
大禹在治水过程中登山涉水,据说遇见种种奇怪之物,随时让人记下来。《列子·汤问篇》云:“有鸟焉,其名为鹏,翼若垂天之云,其体称焉,世岂知有此物哉! 大禹行而见之,伯益知而名之,夷坚闻而志之。”伯益是秦族先祖,佐禹治水。《汉书·地理志下》称“伯益知禽兽”。伯夷认出禽兽物怪,再由随行的夷坚一一记下。这里的记,不仅是文字记录,应当还有图像描绘。
大禹铸九鼎,上画百物之象,目的是使人们能够认识分辨出神鬼精怪,当人们进入川泽山林后不会受到魑魅魍魉的伤害,即所谓““禁御不若,螭魅罔两,莫能逢之”。
但认识魑魅魍魉何以就可以禁御之?这里涉及到一个巫术观念。葛洪《抱朴子内篇·登涉篇》云:“其次则论《百鬼录》,知天下鬼之名字,及《白泽图》、《九鼎记》,则众鬼自却。”又云:“及按鬼录,召州社及山卿宅尉问之,则木石之怪,山川之精,不敢来试人。”“鬼录”大概也是指《百鬼录》。另外《抱朴子·遐览篇》中还著录有《见鬼记》。干宝《搜神记》引有《夏鼎志》两条,殆即《九鼎记》。《百鬼录》、《见鬼记》、《白泽图》、《九鼎记》都是记录鬼怪的名号性状,从敦煌遗书中的《白泽精怪图》残卷看,这些书还绘有图像。
另外,《抱朴子·登涉篇》“山中有大树,有能语者”至“丑日称书生者,牛也”一段文字,实取自《白泽精怪图》。敦煌残卷所角精怪绝大多数不见于类书等征引。。《抱朴子·登涉篇》有一大段取自《白泽图》,如说山中大树能语,“其精名曰云阳,呼之则吉”,“山中寅日有自称虞吏者,虎也”,如此甚多,最后说 “但知其物名,则不能为害也”。
巫术和道教相信只要呼鬼怪名字,鬼怪便会避走,前文所引《抱朴子》“知天下鬼之名字……则众鬼自却”,“木石之怪,山川之精,不敢来试人”云云讲的都是这个道理。《白泽精怪图》亦云:“……此皆是其鬼名,故先呼其名,即使人不畏之,鬼亦不伤人者也。”《道藏》所收《无上玄元三天玉堂大法》卷五也有类似说法:“其鬼众多,其名不一,游行天下,杀害良民,故立杀鬼制魔之法,有以治之。有知鬼名,终身不敢加害,三呼其名,其鬼自灭。”呼鬼怪名字而制之是一种名字巫术,在原始思维中,人或物的名字与其本身有密切联系,是自身极重要的部分,因此人对自己的名字有诸多禁忌,而巫术可以通过名字来加害于人。这一点,弗洛伊德《图腾与禁忌》都有明确的说明。而从巫术原理上说,名字巫术显然属于弗雷泽说的交感巫术中的接触巫术——它是基于巫术思维中的接触律或曰触染律而产生,就是通过名字对与其密切相关的主体施加影响。
禹铸鼎象物使民禁御百物反映的正是这种巫术观念,后世的《九鼎记》、《白泽图》等巫书道书也是基于这种观念而制作。而《九鼎记》或《夏鼎志》恰正是取铸鼎象物之意,分明是借助于禹的神力。《白泽图》之得名来源于一个关于黄帝白泽神兽的传说:白泽神兽能言,达万物之情,知天下鬼神,黄帝令人图写白泽之辞, “以戒于民,为时除害”。实际上这和禹铸鼎象物属于相同的巫术观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