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语文北京卷:思考生活中的“老规矩”

 论语心得.简 2014-09-16

语文北京卷:思考生活中的“老规矩”

董城 张景华 光明日报 》( 20140608   04 版)

    本报北京67电(记者董城、张景华)2014年高考北京卷语文科目作文试题分为两部分,一是分值为10分的一篇微作文,二是常规作文。

    今年北京大作文围绕“老规矩”展开。北师大二附中语文高级教师何杰认为,作文考查学生对“老规矩被重新提起并受到关注”这一现象的认识,体现了命题人对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所起作用的思考。本题的可贵之处在于体现了中国文化中“文以载道”的思想,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导向隐含在题目中。学生在思考“老规矩”时,自然会对其间涉及的核心价值观、传统文化精神有所思考,也对未来的教学起到很好的作用。

    通州区教师进修学校语文高级教师徐南南则认为,作文题目中涉及老规矩并不是要考查学生是否了解老规矩本身,题目材料介绍的老规矩体现出的文明、友善、勤俭、节约等生活准则,学生在生活中都或多或少受到这些准则的影响,也会有自己的思考或体验。因此,本题目人人有话可说,体现高考考查的基础性。同时,本题又有思考的张力,学生可以从生活小事入手,以小见大,思考文明习惯养成与传承,思考传统文化的当下意义,又使本题具有综合性和思辨性,能使有思想、有见识的学生脱颖而出,具有较好的区分度,很好地体现了语文的人文性与应用性。

    北京四中语文高级教师陈年年在评论今年高考北京卷“微写作”时表示,三个自选题目分别对应着不同的考察侧重:一是与下一届同学分享语文学习的体会,在归纳梳理自身语文学习经验的基础上,偏于交流,还有语言个性化表达的要求;二是对家长送考现象进行评论,这是对正在发生的、最鲜活的生活场景的感悟、认识,偏于说理;三是用抒情文字纪念自己的18岁,这是正值青春的高三考生对自己青春的记忆,偏于抒情。陈年年谈到,以上三个写作方向,兼顾了语文学科语言运用要求。从表达方式上来说,包括记叙、描写、议论、抒情,从内容来说,令考生亲切可感、有话可说是其共同特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