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镇大面竞技“面食之都”
“面痴”肖伟民:北面“一面百做”种类多 南面以汤卤料见长 2014中国(太原)面食文化节上,苏州枫镇大面展示“好味道”。
□苏报记者 尤 薇
同得兴枫镇白汤大肉面,登上了“面食之都”太原展示舞台。昨天,同得兴老板肖伟民兴奋地告诉记者,在日前举办的2014中国(太原)面食文化节上,他应组委会邀请,现场制作展示的枫镇大面大受青睐。 在此次文化节上,枫镇大面继5月底亮相《舌尖上的中国》后再获殊荣,获得中国最佳大众好味道面食汤料。 原味汤料空运到山西 “世界面食在中国,中国面食在山西”,山西自古便有中国面食之都的美誉。肖伟民说,他们8月底接到山西组委会邀请,到面食文化节展示苏州枫镇大面。此次面食文化节,吸引全国20个城市300余家面食餐饮企业参加。自从在《舌尖上的中国》看到苏州枫镇大面的制作技艺后,不少业内权威人士、高手都想“眼见为实”,为此,组委会特地邀请肖伟民在文化节上,现场制作原汁原味的苏州枫镇大面。 为了保证“拷贝不走样”,肖伟民在苏州同得兴制作好10块枫镇大肉、高汤,再装在保鲜冰袋中,重达15斤的枫镇大面原料保鲜冰袋,千里迢迢飞机托运到太原。 评委破例“吃光”枫镇大肉 8月28日中午,在面食文化节比赛展示现场,中国面食行业权威评委会聚一堂。有着“姑苏面痴”之称的肖伟民亲自披挂上阵,从下面、拷汤,到放面浇,在比赛展示厨房内忙得不亦乐乎。 “苏州一碗面”到底能不能征服各路高手?随着10碗枫镇大面热气腾腾端出厨房,肖伟民心中忐忑。 “枫镇白汤大肉面怎么全变成阳春面了”,相隔不到10分钟,肖伟民看到,给评委品鉴的10碗枫镇大面,枫镇大肉“不翼而飞”,已经变成了10碗光面。“评委变成品味了”,据裁判长说,没想到枫镇白汤大肉面的面浇这么好吃,让久经沙场的评委们,打破浅尝辄止的“评定”惯例,把枫镇大肉全部“一扫而光”。 南方面如何取北方面之长 “苏州一碗面”要博采众长,才能不断发展。据肖伟民介绍,此次枫镇大面和全国各地特色面食同台展示竞技,既展示“所长”,也暴露出“所短”。北方面、南方面各有特点,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如何适应时代需求,探索北面、南面融会贯通“嫁接”模式,是“苏州一碗面”的迫切课题。 肖伟民说,北方面以“一面百做”为特长,可以做出320多种面品。像山西面食就有面中有菜、菜中有面、面菜合一等特点,除了用面粉制作外,北方面还有苞谷面、玉米面、荞麦面等各种原料制做的面条,迎合时尚的健康饮食理念。而南方面一般只有汤面、拌面等品种,但以汤卤料鲜洁细腻见长,精巧细雅,枫镇大面就是其中的代表。吸收北方面制作特长,结合“苏州一碗面”汤卤料优势的“嫁接”,大有可为。 “苏州一碗面”服务上也要有创新意识。据肖伟民介绍,山西知名特色餐馆推出的特色服务,在让顾客品尝传统特色面时,现场讲解山西特色面历史、原料、做法,并有师傅当场操作,把美食、文化、历史结合起来,让顾客眼福、耳福、口福一起饱。历史悠久的“苏州一碗面”,在服务上不断出新,形成多样化的个性服务模式,是做强做精的探索新途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