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中国人需要坐月子,而外国人不用?

 ntex 2014-09-19
坐月子其实是古代中国人给妇女做的一些礼仪性的限制。
  女性最大的神秘性,在于她可以孕育生命,所以在男尊女卑的古代中国,对女人生子当然也要做很多规定。所以,你最早知道坐月子,应该是在《礼记》,而不是什么医书,它甚至规定了不同等级的人生了孩子,所遵守的礼仪都是不一样的。就是说你一平民村妇生了孩子,就没资格坐王公大臣夫人们的月子。当然了,随着中医学的发展,在这些规定的基础上又延展了些和养生有关的规定,逐渐形成了现在所谓的坐月子。
  西方人到底坐不坐月子呢?如果按照中国这种礼仪性的限制要求来算的话,那西方人是肯定不坐月子的;但是,如果但从医学角度来说呢,西方人其实也要“坐月子”,这个坐月子就是指产褥期的恢复。
  我们知道,怀孕对于一个女性来说,在整个孕期9个月的时间里,全身各个系统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不单单是作为生殖系统的子宫变大了)。所谓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妊娠过程很漫长,但是分娩过程相对很短暂,那么在胎盘娩出后,就需要一个相对比较长的时间,使全身各个系统都恢复到妊娠前的状态,这个时间就是产褥期,一般认为是大约6周。所以,一般西方女性也需要产后随访6周,以观察产褥恢复情况,尤其对有产科合并症的产妇,更应加强随访。
  那西方女性产褥期注意什么呢?她们显然没有很多坐月子的禁忌,但是,还是有些生活上的注意事项。比方说注意休息,开始一段时间注意少食多餐,优质蛋白饮食,尽量母乳喂养,注意会阴清洁和恶露情况,调节心情等等。
  那么我们的坐月子有没有医学依据呢?首先,我前边说过了,因为发展过程中揉入了很多地方元素,所以坐月子习俗也千变万化,各有各的说法。在这说两个有代表性的。
  要房门紧闭,不能通风。这是错误的。因为妊娠前孕妇的血容量增高,分娩后恢复到正常过程中,身体大量排水,其中一个途径就是出汗,这就是所谓褥汗。所以有人推测可能古代人怕出汗多了受风会着凉,然后如果诱发产褥感染的话,那后果就比较严重了。其实古代人也没想那么多,他们就是一种礼仪性的限制,因为女性地位卑贱,所以生完孩子是不能见人的,自然要房门紧闭。这其实很不好,尤其在夏天,容易发生产褥期中暑,而且出汗后擦干,也不会就那么容易着凉。
  坐月子不能洗头。完全没有医学依据,我也猜不透以前的人是怎么拍脑袋想出来的。产褥期要注意清洁,洗淋浴都可以,更何况洗头了。 忌吃生冷。没有依据。妊娠期因为受到增大的子宫的影响,和孕激素对平滑肌的抑制,胃肠道蠕动是受到抑制的,所以产后一段时间最好少食多餐,吃易消化的食物,这是有依据的。至于生冷嘛,如果一个人消化系统不好的话,就算不是产褥期也不该吃生冷。
  月子病。说实话,我不知道哪些疾病属于“月子病”。妊娠对于女性来说意义重大,整个怀孕分娩产褥过程,体内各个系统完成了一次重启动,有些痛经的,生完孩子不痛了;有些月经不调的,生完孩子月经规则了,这都是有科学依据的。至于月子落下的病会带一辈子,这种说法比较奇怪。不管什么时候得的病,如果目前的医疗水平达不到不能治愈的话,都是一辈子的事儿,跟月子什么关系?像我前边说的,产褥期应该做好产褥期的保健,否则可能会有相应疾病,但是没有什么统计样本证明哪些奇怪的毛病是因为没有按照规则“坐月子”而得的。
  西方女性不坐中国式的月子,但是也要产褥恢复。有谣言说西方女性生完孩子都不用住院,直接去上班了。
  西方女性也是人,生完孩子照样也需要恢复身体。美国产妇住院的临床路径规定,自然分娩产后48小时出院,剖宫产96小时,和国内的标准也就差了一天,怎么能说西方人生完孩子直接去上班呢?
  坐月子的说法太笼统,我们与时俱进的把产褥期恢复定义为现代的坐月子也未尝不可,只要不是按照前面说的那些无理的条条杠杠,分娩结束后的休息恢复,对于产妇来说是很有必要的。
  最后总结一下:坐月子其实是古代人对女性的一种束缚,只要按照医生指导的进行好产褥期保健,没必要在乎那些拍脑袋想出来的条条杠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