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形统计图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6~107页,例题及“做一做”。 教学目的: 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能看懂并能简单地分析扇形统计图所反映的情况。 教具准备:多媒体电脑,投影。 学生准备:课前收集自己一天内的作息时间安排情况的相关数据。 收集家中一个月支出情况的相关数据。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投影出示主题图)谈话:同学们喜欢什么运动项目?我们利用以前学过的知识能不能很好地表示出这些情况呢? 2.数据收集和整理:请一名学生做主持人,统计全班最喜欢的各项运动项目的人数。(教师利用word,直接生成条形统计图) 二、对比分析,生成新知 1.观察条形统计图,你从中得到了哪些有用的信息? 2.从条形统计图中,还有哪些信息不容易表示出来? 引发学生思考,从而发现条形统计图不容易看出各部分量与总量的关系。 3.生成扇形统计图(教师利用word,直接由条形统计图生成扇形统计图。)引导学生观察从扇形统计图中,你得到了哪些有用的数学信息?(学生根据直观观察,发表见解) 4.根据统计图上表示的情况,你对我班同学有哪些建议? 5.回顾知识生成,归纳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6.做一做:(投影出示)自主看图,说一说,你从图中得到了哪些有价值的数学信息? 根据题意自主计算,全班订正。 三、知识应用,解决问题 1.练习二十五第1题:自主看图,说一说李明同学一天的作息安排是否合理,从中你能提出哪些合理化建议。 拿出课前收集到的自己一天的作息时间安排,与李明同学的进行对照。先在小组内同学交流,再在全班交流,说一说,怎样安排时间才合理,才能做到劳逸结合。 2.练习二十五第2题:自主看图,说一说,从图中得到哪些信息。自主根据给出的条件计算出各项支出金额。 根据课前每人收集到的家庭一个月支出情况,在组内交流,教师可选择几个同学的数据制成扇形统计图进行展示。使学生体会到父母的辛苦和对自己的爱,激发学生对父母、对家庭的爱。 四、总结概括,拓展应用 1.请同学总结扇形统计图产生的原因及特点作用。 2.多媒体展示收集到的扇形统计图,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创新精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