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用人所长,则天下无不可用之人;用人所短,则天下无可用之人

 笑-对-人-生 2014-09-26
用人所长,则天下无不可用之人;用人所短,则天下无可用之人。
                                           作者:   发布于:2012-11-04 11:40:05            摘要:人才之行,自昔罕全,苟有所长,必有所短。若录长补短,则天下无不用之人;责短舍长,则天下无不弃之士。

     机会永远只留给有准备的人,你准备好了吗?————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上,尊重人才、重用人才、求贤若渴的典型事例比比皆是,不计其数。从朱熹的“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到龚自珍的“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从刘邦重用“初汉三杰”打天下到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还有李世民依靠房玄龄、杜如晦、魏征等营造大唐盛世,以及被后人广为传颂的“得人才者得天下”的千古名言,都充分说明了想成就事业的人对人才的渴求是多么的强烈!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什么样的人才能算作是人才?怎样选人和用人?如何才能做到人尽其才、充分发挥好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呢?要会知人善任这并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情。尤其是作为一个企业领导,要在实际工作中真正做到“知人善任、任人唯贤”,关键是要有识才之举、爱才之心和用才之道。
  一是要在用才的艺术上下功夫。唐太宋有过一句名言,叫“用人如器,各取所长。用得其宜,则才著;用其非宜,则才晦”。现在用科学发展观的视角来看,组工干部就是要做到以下三点:其一,要用人所长。“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牛能载重,渡河不如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要真正做到“智者用其谋,愚者用其力,勇者用其威,怯者用其慎”,使人才的专长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其二,要用人互补。组工干部除了要用好每个人才个体,还要善于配备班子。只有把那些经验互补、性格相容、年龄结构相对拉开的人组合到一起,才有可能产生“1+1>;2”的效果,使班子的整体效能发挥到最大化,形成同舟共济、齐心协力干事业的和谐局面。其三,用人不疑。就是信任人才、支持人才,大胆放手使用人才,对人才多鼓励、少埋怨,多理解、少责备,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谋者尽其智、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
  二是要在用才的气魄上下功夫。要敢于和善于打破常规用好人才。具体来说,就是要在以下三方面寻求突破。第一,在年轻人才的选拔上要有突破。班子调整时,优先选配年轻人才;职位空缺时,优先充实年轻人才;选学送学时,优先推荐年轻人才;职务晋升时,优先考虑年轻人才,切实做到不拘一格选人才。第二,在后备人才培养上要有突破。要把后备干部放在合适的岗位上,压担子、交任务、加责任,使其快速成长。不能满足于选拔了、使用了、进班子了就完事,而要让他们“唱主角”、“挑大梁”。第三,在领导干部“下”上要有突破。这些年来,组织部门在干部“下”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取得了一些成绩和经验,但领导干部“下” 的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因此,必须在领导干部“下”的问题上有新的举措,真正营造“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良好氛围。
  三是要在优化用人的环境上下功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激发各行各业人们的创造活力,破除一切有碍人才成长的观念和制度束缚,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从而在全社会形成有利于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良好氛围。要达到这个目标,组工干部应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努力营造以下三种环境。即营造促进人才合理流动、资源有效配置的人才市场环境;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人文环境;营造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服务环境。

        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汉末,黄巾事起,天下大乱,曹操坐据朝廷,孙权拥兵东吴,汉宗室豫州牧刘备听徐庶司马徽说诸葛亮很有学识,又有才能,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隆中(现今湖北襄樊市.一说为今河南南阳城西)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刘备只得失望地转回去。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风雪第二次去请。不料诸葛亮又出外闲游去了。张飞本不愿意再来,见诸葛亮不在家,就催着要回去。刘备只得留下一封信,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佩和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挽救国家危险局面的意思。过了一些时候,刘备吃了三天素,准备再去请诸葛亮。关羽说诸葛亮也许是徒有一个虚名,未必有真此才实学,不用去了。张飞却主张由他一个人去叫,如他不来,就用绳子把他捆来。刘备把张飞责备了一顿,又和他俩第三次访诸葛亮。到时,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不敢惊动他,一直站到诸葛亮自己醒来,才彼此坐下谈话。

       诸葛亮见到刘备有志替国家做事,而且诚恳地请他帮助,就出来全力帮助刘备建立蜀汉皇朝。《三国演义》把刘备三次亲自请诸葛亮的这件事情,叫做“三顾茅庐”。诸葛亮在著名的《出师表》中,也有“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之句。于是后世人见有人为请他所敬仰的人出来帮助自己做事,而一连几次亲自到那人的家里去的时候,就引用这句话来形容请人的渴望和诚恳的心情。也就是不耻下问,虚心求才的意思。建安十二年(207年),诸葛亮27岁时,刘备“三顾茅庐”于襄阳隆中,会见诸葛亮,问以统一天下大计,诸葛亮精辟地分析了当时的形势,提出了首先夺取荆、益作为根据地,对内改革政治,对外联合孙权,南抚夷越,西和诸戎,等待时机,两路出兵北伐,从而统一全国的战略思想,这次谈话即是著名的《隆中对》。

       刘备三顾茅庐的目的

       刘备三顾茅庐是蜀汉历史上一件重要事情。刘备为何要请诸葛亮出山?可以以下两种解释。 第一种:延揽人才,诸葛亮未出山之前,刘备手中的人均属中等人才,想要定国安邦,必须要有一个像诸葛亮这样的人才,当时不是有这样一句话:“卧龙,凤雏得一可得天下。”再加上徐庶的推荐,刘备找诸葛亮是必然的,他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当然要找诸葛亮这样的人才。而且,拥有更多的人才才能够更好地复兴汉,作为刘邦的子孙后代,想重振刘家,这是必须的。这也是普遍接受的一种说法。 第二种:利用诸葛亮在荆襄地区的社会关系,刘备三次枉驾以见孔明,真正的目的是为了诸葛亮的势力和影响,诸葛亮根本不是布衣,相反,他与荆州三方面势力都有密切关系。一是,以庞德公为首的襄阳地方豪强势力;二是,通过黄言承与荆州蔡氏集团发生了潜在关系;三是,成为刘琦的入幕之宾,获得了刘表长子的信任。正是由于他的广泛、复杂的这会关系,所以刘备才找到他,刘备三顾茅庐后,结果怎么样呢?史书上说:“荆楚群士从之如云”这难道和诸葛亮的社会影响力没有关系吗?这就是刘备利用他得到的好处。

      关于三顾茅庐另一观点

        “三”古汉语中可以解释为“多”的意思, 所以刘备并不一定只请了三次,可能请了很多次,并且和诸葛亮谈了很多次,最后把他们谈话的内容概括为《隆中对》。

用人之短,天下无可用之人;用人之长,天下无可弃之人。在用人方面,我们务必做到人尽其才,才有所用。要牢固树立人人都可以成才的观念,坚持德才兼备原则,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不惟学历,不惟职称,不惟资历,不惟身份,不拘一格选人用人。

什么是人才,人才的标准怎样掌握?

首先要破除狭隘的人才观念,树立大人才观。人才标准因不同行业、不同单位的性质、需求而定,不能用一个模式去套,一把尺子去量。衡量一个人是不是人才,不能仅仅看他的文凭,更主要的是看他的水平。树立大人才观,就是要肯定凡是具有一定知识或技能,能够在某一领域、某一行业或某一单位、某一企业进行创造性劳动,都是我们需要的人才。在干部的选拔任用上建议打破条条框框,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其次要树立科学的用人导向。人才存在于社会各行业之中,具有多样性、层次性和相对性。党政部门需要领导人才,搞专业技术需要专业人才,农村的种田能手和庄稼医生一样是人才。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任何一个行业都有用武之地,都能做出优异的成绩。没有高学历、高职称不要紧,只要勤奋学习,勇于探索实践,就一定能增长知识和才干,获得发挥聪明才智的机会,就能成为对国家、对人民有用之才,获得社会的尊重和赞赏。

在选才用人时必须坚持四条原则。

一是扬长避短的原则。用人必用其长。常言到: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所以求全责备,则无可用之人,扬长避短,则无不可用之人。古人云: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舍长以求短,智者难为谋;生财适贵用,慎勿多苟求。这句至理名言精辟地论述了长与短的辨证关系。在选才用人上是再贴近不过了。所以作为领导者来讲用人要取长避短。

二是五湖四海的原则。在选才用人问题上,毛主席始终倡导和坚持要搞五湖四海的原则。也就是说,领导者要树立天下为公思想。只要做到出于公心选才用人,则国无遗贤。同时要坚决克服选才用人上的一些不良倾向。

三是职能相宜的原则。人的才能有大小,社会分工有不同,责任有大小。这就要量体裁衣,量才任职,并做到职能相宜。否则,大材小用就会浪费人才;而小才大用,则会造成工作和事业上的损失。同时要有职者有权,要把权力分给敢于负责的下属。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人尽其才,才能提高工作效能。

四是用人不疑的原则。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只有充分信任,大胆使用人才,才能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形成向心力,凝聚力,增进团结,上下一心,和衷共济,作好工作。为此务必把目标、职务、权利和责任分派给下属。这样才能使下属在其位,某其政,行其权,负其责,放开手脚,大胆工作。这样的人才才有用武之地。

时代需要人才,人才成就事业。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实力的竞争最根本的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人才,谁就拥有未来。光阴似箭,时不我待。我们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努力营造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社会环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