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香肠季之后,我们群又掀起了山楂季,原因无他,群主发了这图嘛! 有时候想想,我这群主也不是啥好人,带动他们吃,带动他们败,群里一个个都成了败家的胖妞儿! 这山楂糕,是懒刘同志提出来要吃的,不知道多久前,就满超市的找这个。 后来山楂上市,他买了一大兜,回来让我帮他做(虽然我没做过,但是他一向相信他媳妇的能力 上上周六买了,我一天都忙着做其他,没顾上他的山楂糕。 周末我跟俊良学习,回娘家待了一天,回来一瞅,人家自己做开了! 我虽然后来给他做了补救,但是最后效果依然不好,他自己挺满意,挖着吃了! 第二天,我又买了些,亲自给他熬了一块。 双双切片拍照后,整盒的山楂糕已经面目全非,都变得七零八落,俊良中午回家,我给他尝了一片。 他因为之前吃过他爸爸做的,所以吃惊的长大了嘴巴,连连问我是怎么做的? 用微信给懒刘发了图片,就为了馋馋他! 晚上,懒刘回来,吃起来没完,还不停问我,是不是昨晚留了一手,为嘛我指导他做的,和我的不同,我是不是加了什么他不知道的东西。 山东是山楂的主要产地,我们这里的山楂,真的非常好吃。 面嘟嘟的,不是酸倒牙的那种感觉,略带酸甜味,四块钱一斤,我每次都买20来块钱的,生吃也非常好吃! 山楂糕,我试验了两种版本,总的来说,还是过筛版比较靠谱,组织细腻,无杂质,颜色漂亮,韧性好! 料理机版我是在我妈妈家做的,搅打是挺快捷,但是熬煮的时间比较长,熬煮的过程,锅中会冒出很多的气泡,容易溅出液体,所以一定要小心,以防被烫到。 我拍完照后,也被惊的不行,原来可以这么美!原来,可以这么简单! 忍不住在群里得瑟图片,于是,没等我发博,群里的姐妹,就已经开始吃山楂糕了! 原料: (白糖可以放果肉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可根据个人喜好添加,清水最后熬干就好,所以也不用过分拘泥分量。柠檬汁可以调节山楂的酸味,个人认为最好是加) 【山楂处理】 找个小勺子或者圆形利器,将尾部挖掉。用手掰开,挖掉种子,完成! 图2:掰小块,用手捏捏就好了,没必要动刀了! 图3:将山楂块放入锅内,放入白糖,清水。(找个陶瓷、玻璃或者不锈钢等耐腐蚀的锅子来熬,不要用铁锅。不粘锅最好,熬的过程粘底是很恐怖的!) 图4:挤入柠檬汁。 图5:小火,盖盖子,煮。 图6:煮到略粘稠时候,轻轻搅拌,防止粘锅。 图7:将煮好的山楂捞出,用过滤网过滤出果肉。(这一步是唯一麻烦的一步,不过,少了它,山楂糕也是不够细腻,耐心点吧) 图8:将过滤好的山楂泥重新放回锅内,小火,炒至粘稠。(这个时候要不停搅拌,不然很容易糊锅,搅拌至山楂酱慢速冒出大泡,略难搅动关火) 图9:取保鲜盒一个,内附保鲜膜,将山楂酱放入,抹平,晾凉,放冰箱冷藏一夜即可。 双双唠叨: 2、果皮一定要用滤网过滤掉,这样出来的成品才会细腻,美观。 3、果泥滤出后,一定要转小火,慢慢熬煮,边熬边搅拌,防止粘锅。 4、果酱熬到位时,搅拌略有难度,中间不会有小气泡,而且大气泡,并且爆发的速度变得非常的缓慢。 5、熬好的果酱,放入保鲜盒,保鲜盒内铺保鲜膜,防止凝固后取不出来了,放冰箱冷藏一夜,第二天就可以取出食用了! 6、如果不幸冷藏过的果酱没有凝固成糕,没关系,放回锅内,加入少许清水,继续熬就好了! 【料理机版山楂糕】 上面的那个山楂糕发图后,很多群友根据我的做法试验了,也有的人提出,去皮很麻烦,用料理机来操作。 图1:将去核的山楂洗净,放入料理机内,加入少许清水,搅碎。倒入锅内,加入白糖,柠檬汁。 图2:开始熬煮,中火,刚开始的时候慢慢变色,会有浮沫,撇掉即可。 图3:随着熬煮,开始冒小泡,这时候一定要小心,这些小泡一爆裂,就会有热的果酱溅出,小心烫伤。 图4:再继续熬煮,开始慢慢变的粘稠起来,泡越来越大。 图5:熬煮到这个时候,变的非常粘稠,搅拌有阻力,会有大泡产生,没有液体溅出,就可以关火了! 图6:保鲜盒内铺保鲜膜,将山楂酱倒入保鲜盒内,抹平,晾凉,放冰箱冷藏即可。 双双唠叨: 2、熬煮时,一定要小心,小气泡爆裂时,会随之溅出果酱,小心烫伤。 3、熬煮到粘稠时,一定要不停翻炒,防止粘锅。 想知道两者成品的区别吗? 一眼就能分辨出了!我就不多说了
##################################################################################################
#双双家的小餐桌# 131106早餐——泰式甜辣酱煎蛋+五香香肠+香蕉+酸奶。鸡蛋还是用@九阳立式煎蛋器做的,香肠是生的,直接用煎锅来煎的,加了少许的清水,所以看起来不是特别圆润,估计是因为没喝够水分。[偷笑]酸奶是昨晚用@柏翠电器官方微博 pe8990面包机做的,方便! 2013-11-06
教你轻松自制鸡蛋糕——改良老式鸡蛋糕:这个小蛋糕是我最近最爱做的,每次送人,不是选择蜂蜜小蛋糕,就是选择这个。前几天给我哥哥寄去了一小箱,这蛋糕虽然不重,但是占地多,花了我十五元...文字版>> http:///zROqp57 (新浪长微博>> http:///zOXAaic) 2013-11-0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