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无车日 让“私家无车胜有车”

 行走花间 2014-09-29
 发表于 5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原创时评:无车日 让“私家无车胜有车”
作者:朱永华
   9月22日是中国城市无车日,为鼓励更多市民低碳绿色出行,市区城市公交将在当天7时30分至18时30分时段推出免费乘车服务,同时将增加44趟车辆对23条公交线路进行临时加密,以更好地宣传绿色、环保、低碳的公共交通出行理念。市区公共自行车当天还将推行全天24小时营运,并增加调度频率,提供更多的公共自行车供市民使用(据9月20日《嘉兴日报》)。

   今年是中国第8个“城市无车日”,公开报道显示,目前我国已有154个城市承诺开展中国城市无车日活动,涉及超过2亿的城区人口。今年不少城市还大胆提出在“城市无车日”这天,将日常“限行”的一些措施有限放开,一次来衡量市民群众对中国城市无车日的响应和参与度,尽管这种尝试很有些“冒险”,但显而易见的是,有着绿色、环保、低碳的公共交通出行理念倡导,再加上公交“加密”,公共自行车配置服务合理,这样的尝试即使出现某些拥堵也很有积极意义。

   显然,无论如何倡导“城市无车日”,也无论有多少城市积极响应,城市也不可能实现“无车”,也不能“没有车”,城市汽车拥有量本来就是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和文明进步的一杆标尺,但在保护环境和城市道路无法满足所有车辆畅行的现实面前,作为绿色、环保、低碳和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出行的一种理念倡导,不仅很有必要,也很健康。尽管不少城市的公共交通在线路、密度和服务等方面尚有不足,某些时段的某些公共交通工具还“人满为患”,尤其是“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还有待“打通”,也造成很多市民群众更愿意选择自驾出行。而另一方面,有媒体记者实地调查显示,在城市出行高峰道路拥堵的背后,私家车所占的比例超过70%,而这70%的私家车中,仅有驾驶员一人驾车的“空载”车又占到60%以上。道路拥堵并不是因为出行的人员太多,而是“空载”车辆密集所形成的结果。

   我们可以测算一下,如果城市公共交通设置科学完善,能够将这超过60%的私家车吸引选择公共交通,即使在“首堵”北京,恐怕也是畅行无阻,如果再有部分群众选择绿色、环保、低碳的自行车出行,城市交通状况可能就会出现巨大改观。而实际上即便我们这种“想象”成为现实,对人们工作、学习、生活、出行等方面也不会带来多大影响,较之现在一些城市的“逢峰必堵”、“逢节必堵”,市民群众出行的效率甚至还会提高。

   其实,我们设置“城市无车日”,倡导绿色、环保、低碳的公共交通出行理念,说白了就是希望通过这种活动,让私家车主和政府公务出行尽可能多选择公共交通或是“拼车”出行,再就是选择骑自行车既可出行又健康环保,但这三项出行除了某些“心理因素”所形成的障碍之外,现实公共交通的欠缺科学完善无法满足群众需求,对私家车主缺乏吸引力问题最为突出,其次是“拼车”还有不少制度上的障碍,尤其是“拼车”和“非法营运”之间的界线不清常常会成为某些道路执法部门的“猎物”,再就是公共自行车作为最绿色环保的出行工具在很多城市还发展迟缓,如果这“三项”出行工具在规划、设置以及制度上均无障碍,对于缓解城市拥堵,提升人们绿色环保出行意识、注定大有裨益。

   很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大部分私家车主以及很多政府公职人员市内短距离出行,驾私家车或使用公车并非完全必要,事实上也提高不了任何效率,心里有车的“面子因素”往往决定其宁愿挤在马路上,也不愿意选择便捷的出行方式,我们设置“城市无车日”,倡导绿色、环保、低碳出行,必须通过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克服僵化思维打通某些制度障碍,为城市市民群众创造出家中“无车胜有车”的出行环境,通过举办和响应“城市无车日”这一活动,发现城市公共交通所存在和需要改进的一些问题,让公共交通成为市民群众出行的“当家菜”,再配以“拼车”、“自行车”这样的辅助“菜肴”,组成城市公共交通的一道“大餐”,让每一位出行市民切实感受到家中“无车胜有车”,这不仅是城市环保的现实需要,更是节能减排与可持续发展的大势所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