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创新疗法治肛肠病 事半功倍

 网海寻宝 2014-10-01

  痔疮  不再注射令手术简化

  目前对于痔疮的治疗,多采用痔上黏膜环切术、传统外剥内扎加注射术,虽然有一定疗效,但也暴露了很多问题。痔上黏膜环切术是在痔的上区一定范围内将黏膜环切并以钛钉吻合黏膜断端,通过缩短直肠黏膜,起到将痔核向上悬吊的作用。由于没有创面,患者术后能很快恢复正常生活。同时对于直肠黏膜松弛引起的便秘,也有较好的疗效,但费用昂贵,对于环状混合痔仍需结合肛周局部手术治疗。其并发症包括术后大出血、感染、术后肛门持续疼痛、直肠狭窄等。

  传统的外剥内扎加注射术主要是将外痔剥离至直肠黏膜与肛管皮肤交界处(齿线处),然后将内痔进行结扎,结扎的目的是使痔核发生坏死脱落,再在结扎黏膜周围注射硬化剂。该法疗效肯定,但肛门刺激症状明显,如果注射药物吸收不良或注射后局部感染还会加重病情,造成黏膜下硬结或脓肿。

  基于上述问题,我们将痔的手术方法进行了改进。采用小切口,将外痔切口尽量向外延长,肛管内切口切除至肛管黏膜交界(齿线)以上,将外痔创面彻底暴露,适当止血,然后将相对应的内痔进行单独结扎固定(即先剪除外痔,再结扎相应内痔),既解除了内痔出血又消除了内痔脱出的问题。不再进行注射,手术过程简化,同时也避免了注射术引起的肛门坠胀、局部硬结、感染等问题。结扎与注射相比,更安全可靠,副作用更少,复发率低。需要注意的是,结扎内痔时应注意掌握结扎的分寸,因为结扎的目的是通过结扎痔核产生缺血坏死和痔核脱落后的瘢痕固定,所以没有必要将痔核全部拽出结扎,只需结扎1/2或1/3痔体即可。相反,如果结扎面积过大,术后局部张力及创面过大容易出血,即使不出血,也会因瘢痕较重导致直肠狭窄。

  直肠脱垂  恢复力学平衡是重点

  传统治疗II~III°直肠脱垂的经肛外术式是采用远、近心端黏膜结扎加黏膜下硬化剂注射进行治疗,效果较好。但缺点是由于注射药物的刺激,病人容易出现肛门坠胀、直肠狭窄等并发症,而且注射药物进入结扎点基底部,容易出血。

  经过近一年的临床研究,我们发现,由于长久的脱垂影响,肛门括约肌群松弛无力,肛门周围的向心力、紧缩力明显下降,向心力不能对抗直肠的垂直压力,造成了直肠脱垂的习惯性发作。所以治疗直肠脱垂,既要解决直肠黏膜及肌层下脱的问题,又要解决肛门松弛无力的问题,只有通过两者力量平衡再建,才能最终治愈直肠脱垂。

  基于上述理论,我们提出了直肠脱垂内袖缩短假说,即在麻醉状态下,嘱患者屏气用力将直肠脱出肛门外,然后间断、点状、环形结扎直肠黏膜,令直肠黏膜纵行缩短。由于黏膜下广泛瘢痕固定,黏膜与肌层发生粘连,缩短的黏膜张力增加,给直肠肌层以向外支撑力,在缩短的黏膜与直肠固有筋膜之间固定了直肠肌层,达到直肠全层不再脱出。针对直肠反复脱出而致肛门松弛的患者,在以上手术基础上,再在肛门周围做多个与肛门呈放射状梭形切口,同时将相应部位直肠黏膜进行结扎,以缩紧肛管,使肛周向心力增加以对抗直肠的垂直压力。黏膜下结扎与肛周紧缩术相结合,可恢复肛周与直肠的力学平衡,疗效肯定,安全可靠。

  肛瘘  影像定位避免遗漏病灶

  高位复杂性肛瘘因瘘管超过肛管直肠环或肛提肌,瘘管走行没有规律因而成为肛肠界的一大难题。如果术前诊断不明确,内口所在部位及瘘管走行不清楚或手术遗漏病灶极易引起复发。以往多根据经验进行瘘管定位和手术,有一定盲目性。对此,我们开展了术前、术后盆腔MRI三维定位检查,手术定位精准。借助这一检查手段,我们还用盆底耻骨直肠肌部分保留术加肛提肌分离扩创术治疗盆底以上高位复杂性肛瘘,获得了满意效果。

  耻骨直肠肌在解剖位置上与上部的肛提肌和下部的外括约肌深部紧密相连,过去曾被混为一谈,但后来许多学者认为,耻骨直肠肌既不是肛提肌的组成部分也不是外括约肌的组成部分,而是一块独立的肌肉,该肌肉在肛门自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我们在保证耻骨直肠肌功能的基础上,将该肌肉以上(甚至肛提肌以上)瘘管进行扩创、引流,并不会损伤肛门功能,且疗效可靠。

  如今,我科已独创了一整套快捷、灵验的独特肛肠疾病诊疗技术,并逐步形成了无痛、微创、中西医结合的诊疗思路。技术的改进令患者的痛苦大大减轻,同时缩短了住院时间,总平均住院日由原来的8.5天缩短至现在的4.5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