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夏季香菇大棚覆土栽培新技术

 老刻刀 2014-10-05

夏季香菇大棚覆土栽培新技术


    香菇夏季覆土栽培,主要是营造出菇的良好环境,保湿降温,从而达翅菇柄短、肉厚、菇形完整,不易开伞,优质菇比例高,便于操作管理,省工省力,产量质量稳定,经济效益比1日模式高弱%以上,平均每袋可收鲜菇075公斤,其中优质菇达80%,98年每公斤平均价达8元。每袋成本(含搭棚费用)13元,每袋创利4元,该栽培方法不但效益高,而且弥补了夏季无菇出口的空白,对发展外向型经济有重大的意义。
      
一、栽培区与季节的安排
      1
、糊a适宜区:海拔550--1500米地区
      2
、季节安排:适宜栽培季节在农历十一月至翌年三月海拔高的地区可适当提前。
      
二、品种选择
      
目前适合·栽培的菌株主要有品种覆土香菇直号中高温型耐高温、产量高。
      
三、曹筒生产
      1
、培养料配制
          配方一
      
木屑:100斤       过磷酸钙,06
      
麦皮:20斤        尿素:0a
      
红糖.L6斤       水;115—125
      
石膏粉‘25斤     PHS5—65
                  
配方二
      
木屑:90斤       玉米粉:2
      
棉籽壳,10斤      碳酸钙,06
      
麦皮:16斤       水:115d126
      
食糖:15斤      PHS‘5—66
      
石膏粉:3
      (2)
制作工艺流程:
      
在原料、辅料、生产设备完善的情况下,开始培养基的制作,这套工序一般在室内完成,它包括.备料,配制,装袋,灭菌,接菌,菌丝培养等主要工序,为使菌袋污染率下降,在各个环节都要环环扣紧,切不可粗心大意,造成损失。
      
①拌料:根据憎压灶的容量,按照选定配方比例称好,除食糖、尿素,过磷酸钙等溶于规定水中外,其余用于干料混合均匀,再加入水,用铁锹、锄头拌和,过筛,即可装袋。检查培养基含水量的办法是,可用于抓一把匀和配料,并握紧,以有水从指缝中析出而不滴,开则散为宜。
      
⑧装袋.把塑料袋用双复扎紧一头,以不漏气为准。培养基配制后,用装袋机装袋,每台配4人,装袋要松紧适中,上下均匀,不留空隙,一般以杂木屑为原料,每袋可装09公斤干料,装袋时袋口留S公分扎口,用棉线扎紧、扎牢、双复扎防止灭菌后松懈。
      
⑧常用灭菌。培养料袋完后,要及时上灶灭菌,以防止时间过长,培养料发酸变质,上灶时,菌袋排列要纵向竖竖垂直,横向行行平行。每排之间留有一定的空隙。使蒸气流畅,有利于灭菌。烧火要玫头保尾,控中间,用旺火猛烧,在五小时内菌袋内部上升到100℃并保持225小时,保温期间时要向锅内及时加水,防止锅内烧干.灭菌时间一到,停火,打开灶门通气30分钟,套上棉纱手套取出菌袋。同时仔细检查菌袋,发现菌袋有小孔或破裂,立即用胶布贴封,以防杂菌侵入,造成感染。菌袋要及时搬到已消毒好的接苗室,叠好,让其自然冷却。
      
④菌种和接菌室预处理。接菌前选择菌龄在36—4S.天无杂菌污染的良种,放在接菌箱内进行无菌预处理,刮去菌瓶内表面老化菌种2厘米,用75%酒精棉球毒瓶内,菌瓶口用薄膜或牛皮纸包封,再用橡皮圈或棉纱扎紧。
      
接菌室在制袋生产前一星期洗净凉干,用3%来苏尔溶液喷雾消毒害然后把门、窗密闭,按每立方米空间用、(34一奶%甲醛20毫升,高猛酸钾12克剂量)或者用气雾消毒盒每立方米可用5克计算,分装在碗或脸盆中,放在菌室四周消毒24小时,(用甲醛加热熏蒸效果相同)
      
⑤接种,菌辙进菌室、待袋温降到28℃以下,选择晴天或阴天的早晚进行接苗。接菌前先把接种用工具和菌种及苗袋一起进行第二次消毒,按上述甲醛和高猛酸钾用量,消毒1—2小时,操作人员,定要身手消毒,按传袋一打穴——接茁——贴封胶布一排放等过程进行接种。接种要注意以下五点。1、传袋人发现袋面有杂物,要用干布擦净,2、打穴人右手拿76%酒精棉球消毒袋面,接着右手拿工具制穴,3、接菌时,菌种要经过火焰有效区,并凸接种口2毫米,4、胶布要粘牢菌袋,封密菌种,6、菌袋叠成井宇型,要求叠放整齐有序,留有间隔,按种口朝侧向,叠得太紧太高,不利于通气.
      
⑥接种后菌丝体的管理;接菌后,室温保持在23℃一28℃之间,不得超过30℃,头3天由于袋内水份影响,袋温比室温低1—2℃,温度以2528℃为适,5天后,菌已萌发定植,袋内开始升温。以24℃为适,每天早晚各通风一次,每次3060分钟。每星期翻堆一次,把原放在上面的菌袋翻到下面或中间,把原放在在下面的菌袋翻到上面或中间。菌袋要叠疏些,以利散热通风换气,从接种到脱袋一般要翻堆4—5次。翻堆时边检查杂菌,在感染处月注射针注入75%酒粗或35—40%甲醛以抑制、杀死杂菌。感染严重的,应将菌袋取出,挖出感染部分,重新制袋生产。当菌袋在接菌室培养2925天两穴菌丝相距2厘米左右时,袋内氧气基本耗尽,这时要刺孔增氧l2次第一次在菌丝走透后用重寸半铁钉在接种面两侧刺孔8—15个,孔深1—15厘米,原基大量形成后,在背面再打一次,以满足对香菇菌丝生长对氧气的需求,同时注意通风换气,菌筒尽量排疏,以防高温,死菌,菌筒变软,发菌前无须光照,当菌丝长满菌袋时,需大量散射光,促进原基形成。
      (3)
菇场选择及要求
      
夏季气温高,菇场应选在通风背阳日夜温差大,地势平坦,环境卫生、交通方便,靠近地下水零易于排涝的地方,多蚂蚁的地方不宜使用鹰外棚高为26米,搭盖材料以毛竹、木棍、竹尾为骨架,以松木枝莽草、芦苇和竹枝为遮阳物,四周围上篱笆。
      
内棚畦田床一般按南北走向,畦床宽11—13米,深30厘米。长不定,畦床之间留宽50厘米的长道,产竹高L8米。先对菇坯泥土进行杀虫杀菌,用仪2%乐果乳剂防治,再亩洒18公斤石灰粉。
      
四、野外出菇管理 
      l
、排场转色
      
当菌袋四周有60%以上原基并变软,自然转色达30%后,即可将菌筒搬进棚内,排放在畦面上8—12天后,用刀片沿接种口边纵向划破塑料袋,划口朝下排放,促进转色。
      2
 脱袋覆土
      
接种面基本转色即可脱袋,接种穴朝上,袋与袋之间留1厘米左右的空隙,然后盖上塑料膜,促进转色,8一重2天后,选土质疏松,不易板结保湿性好,用消毒过的沙质土或火烧土填入菌袋间的空隙,但接种穴而应留整袋面积的四分之一不必覆土,作为出菇面。
      3
、出菇管理
      
覆土后,喷一次重水,使土层湿润,现蕾后,掀开荫边塑料膜,加强通风,并保持土层湿润,气温高于28度时,白天走道灌清凉水,夜间排水,下雨天盖上塑料膜防雨.头潮菇采收完后停止喷水4天,盖严薄膜保湿,以利菌丝恢复生长,一星期后,再进行温差刺激(掀、盖薄膜),进行干湿交潜管理(适时灌喷水),结合光照,通风等因素进行常规调控,促进子实体发育生长。

      古田县科兴食用茁研究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