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浦江清《清华园日记·西行日记》

 昵称14979747 2014-10-07



名人日记我读过不少,但要说可读性,当推浦江清先生的《清华园日记·西行日记》。该书收录浦江清先生1928-1949年间的全部日记。其中,清华园日记分上下两部分,记录了作者在清华大学任教期间的生活和工作。西行日记主要记录的是,抗日战争期间,1942年—1943年,作者千里迢迢,历尽艰险,从上海远赴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任教的经过。

我相信凡是读过此书的人都会认同,它是一本难得的好书。虽是日记,却比小说更耐读。虽非史书,却为后人研究中国现代教育史、学术史提供了极其宝贵的史料。特别是其中的西行日记,说它是“一个人的长征史”并不为过。虽没有闻一多先生带着学生团千里徒步去昆明那么悲壮,但在种种艰险、磨难背后,作为一名中国知识分子,浦江清先生所具有的坚毅、执着、大义,同样让人掩卷之余感动不己,热泪盈眶。

日记,无须技巧,态度的率真最为重要。但凡名人,特别是在出了名以后所作的日记,总会想到今后会被人阅读之可能,难免不会有所掩饰,什么东西该记录,什么东西不该记录,怎么记录,都会有意无意地讲究起来。且不说所记之事皆为真实与否,但至少有失客观。《清华园日记·西行日记》之好就在于,作者浦江清先生并非什么大名人,特别是在日记之初,尚是一名刚入社会的青年学子,笔触之间多见真性情。诸如抱怨工作太辛苦,大胆批评徐志摩为人为文太肉麻等,煞是可爱。可爱之处还有,作者还在日记里比较详细地记录了自己的初恋,用今人的目光看,那纯洁,象傻瓜一样的傻傻。

在日记里,浦江清先生也谈到了自己对于日记的看法,“记日记丝毫无自尊的意思,也无有预备做自传的虚荣心。我的目的,大约有四:练习有恒的笔墨,一也;作日后追忆过去生活之张本,二也;记银钱出入,信札往来,备一月或一年内查考,三也;记零星的感思及所见所闻有趣味的事,备以后谈话或作文的材料,四也。”这样的认识想必很多人都有,但真正能做的却很少,古人是如此,今人更是如此。看看现在博客的风气就可以知道了,特别是那些所谓的名人博客,别看现在热热闹闹,日后必将是一堆垃圾,遗笑于子孙。

因为特殊的身份,浦江清的日记里涉及到了大量的现代文化名人,大概有百余位。其中笔墨较多的有吴宓、陈寅恪、冯友兰、朱自清、闻一多、赵万里、施蛰存、吕淑湘、叶公超、林庚等人,因此,如果对现代学术史不太熟悉的朋友,在阅读时可能会有些难度,也会减低阅读的乐趣。而日记所记录的时代,恰恰又是中华民族最为艰辛的那段岁月,这同样需要一些历史知识。

《清华园日记·西行日记》由三联书店1987年初版,1999年作为《三联精选》丛书再版时,添加了浦江清先生赴欧洲游学时的全部日记,由其在东南大学读书时的同学,著名学者王季思和吕淑湘两位老先生分别作跋。我将用几天的时间,来慢慢记录我对浦江清日记的阅读,也算是学习吧。遗憾的是,图书馆太远,手边的资料实在有限,网络上能查到的一些东西又太浅表,而且可信度并不高。尽力而为吧。



附,浦江清先生生平

浦江清(1904.12.26-1957.8.31),江苏松江县人(现属上海)。7岁入私塾,8岁进小学。1918年入松江中学。1922年考入东南大学,主修西洋文学。1926年毕业,经吴宓推荐到清华国学研究院任陈寅恪助教。1929年转入清华大学文学院中国文学系,任助教、讲师,讲授中国文学史,课余潜心研究中国古籍。1933年与冯友兰同赴意大利、法国、英国游学,在伦敦博物馆抄录敦煌手卷。1934年回清华大学任教。抗日战争爆发后,1937年10月任长沙临时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1938年任西南联合大学中文系教授,与朱自清等创办《国文月刊》。1940年休假回沪,闭门著述,期间曾应郑振铎之邀到暨南大学任教,不久仍回西南联合大学任教。抗战胜利后,1946年回清华大学,任中文系教授,主任。1952年院系调整,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1957年因胃病去世。

浦江清主要从事中国古典文学研究,讲授中国文学史课程近30年。在清华国学研究院期间受王国维、陈寅恪等的影响,致力于文史考证,主张在一般学者忽略之处深入钻研,发前人所未发。后受闻一多、朱自清的影响,主张精读原著,结合前人的成就,融会贯通。     

主要著作有《浦江清文录》、《浦江清文史杂文集》、《清华园日记·西行日记》、《杜甫诗选》(与人合编)等,主编有《朱自清全集》。主要论文有:《八仙考》、《花蕊夫人宫词考证》、《词的讲解》、《词曲探源》、《论小说》、《屈原生年月日的推算问题》等。

分享到:
  最后修改于 2006-07-10    阅读(505)评论(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