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懂上海:粢饭和粢饭糕

 江苏常熟老李 2014-10-07


曾几何时,KFC也出油条、粢饭了,洋快餐做起了中国早餐,味道一样吗?哪怕是同根,永和大王做的台湾饭团也不是我们打小吃到的味道。很多人爱吃台湾饭团,料是多了,口感是丰富了,但我似乎总还更怀念小时候吃的上海粢饭团。

上海粢饭乃是实实足足一粒粒硬硬的糯米加粳米蒸成,摆在大木桶里保温。按两卖,一两起卖。原料只有三样:糯米饭、油条和白砂糖。

油条是做饭团的好材料,糖一定是用粗颗粒的白砂糖,倒不只是因为相比绵白糖,它要便宜许多。更重要的是,当它被热热的饭包裹住的时候,不会迅速地被糯米饭散发出的热气溶解、吸收,吃的时候才能咬出咯吱咯吱的颗粒感,好特别。

上海老牌早点“四大金刚”(大饼、油条、粢饭、豆浆),粢饭一种就包囊了“两大金刚”,由此可见,这样的排场可以看出,粢饭在上海人心目中举足轻重的地位。

上海早点摊有两种叫“粢饭”的食物,一是粢饭团,另一个就是金黄颜色、脆壳软心的粢饭糕。

粢饭和粢饭糕,名字听起来只差一个字,却是完全不同的两样点心,虽然它们都是能让人清晰地看见米粒。

粢饭糕比较开朗,奔放地跳进油锅,裹上一层亮闪闪的金色,里头咬开来还是规规矩矩的白色米粒。粢饭闷骚,外表是坚挺完整的白米粒,里面夹的却是金黄松脆的油条。

粢饭糕早上有卖,和油条一起在大油锅里翻滚;下午也有卖,和油墩子、臭豆腐亲亲热热地共泡鸳鸯浴。而粢饭通常只在早上供应,老老实实待在木桶里等待被捏,坚定地和油条黏在一起誓不分离,绝不朝三暮四。

但是,如此简单路边摊的粢饭糕在今日的上海,也有面目全非的时刻。最可怕的粢饭糕通常又是出现在各家高档的酒店里,很贵,一客才三块,每块只比麻将牌大一圈,合起来都不如路边一块粢饭糕大。据说加了火腿末,颜色暗沉,一口下去只有硬。这不是粢饭糕,这只能叫油炸饭糕。

上世纪末开始,上海传统的粢饭开始渐渐走样了,饭团开始不用手捏了,而是用做寿司的工具卷了。随着进一步老城区拆除,传统的早点铺子越来越少。真怕有一天,属于上海人自己的粢饭、粢饭糕,只能在画册里想象了。

现在,在哪里还能找到最正宗的上海粢饭和粢饭糕?这两样食物,来自最底层的民间,所以要走进上海人的日常生活里去找。没有太明显的高下之分,碰到了吃到了就应该满足。

粢饭:

如果你发现有家早点铺子在现烘烧饼、炸油条,恰好又有一个大木桶摆在边上,恭喜你,你找到正宗的上海粢饭了。例如太原路靠近建国西路,就有一家卖粢饭的。如果很不幸,你触目所及都是高楼林立,找不到小作坊赖以生存的矮平房,那么还可以早晨去上海的菜市场周边转转,碰到粢饭的几率最高。

粢饭糕:

好吃正宗的上海粢饭糕,只在路边摊。它可能离开你很近,就在你每天途经的某条街拐口。早上,它可能出现在卖油条和麻球的摊头油锅里。下午傍晚是它的好辰光,这时要捕捉的是油锅,路上小贩守着的油锅是最有可能出现粢饭糕的地方。

本文节选自《舌尖上的上海》,作者:指间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