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少林十八罗汉手

 骑墙看红杏 2014-10-08
 



传形意拳法之函授讲义
少林童子功
九宫八卦五行拳
尚派形意拳入门
少林罗汉十八手


传形意拳法之函授讲义


9.06K图19.40K图29.17K图39.25K图410.73K图5

本图已被缩小,点击放大显示原图图6侧面

本图已被缩小,点击放大显示原图图6正面

第二章:五行拳

    五行拳是劈、崩、钻、炮、横五种基本拳法的总称。古代以金、木、水、火、土分别代表五拳,故称五行拳。五行拳动作简单,规矩严谨,左右式反复练习,其它各式拳法多由此演变而成,故有“形意母拳”之称。初学者要通过五行拳的练习,才能打好基础。

  <>劈拳

    古拳谱中称劈拳为“五拳之首,其形似斧,有劈物之意”。它和后面的崩、钻、炮、横拳合称五行拳、既是形意拳的基础拳套、又是形意拳的基本功。

古拳谱日:劈拳似斧性属金,生钻克崩妙绝伦,润肺通鼻气须抟,起钻落拍劲力宏。

动作说明:

<1>预备式:劈拳预备式就是三体式,做法同前。见图7  

 <2>  劈拳左起势:由三体式开始,两肘不动,两手握拳,两小臂内旋经胸前外旋至嘴前向前划弧劈出,左拳在前与嘴齐平,右拳在后与左肘齐平,同时左脚向前迈步,长约一脚左右,脚尖外撇约四十五度,膝部微屈,重心移于左腿,右脚不动,右腿后蹬,成似直非直状。

<3>  并步左蓄式:右脚上步与左脚齐,右脚踝部贴左脚腕后部,同时两手变掌,左手回收至距胸约三拳,右手同时由胸部前伸于左手上,右手食指与左手食指重叠,高与嘴平,两肘橫撐,掌部要求同三体式。见图89

 12.45K图710.86K图810.26K图9 <4>劈拳右起式:右脚向前迈一大步,右掌向前劈按击出,左脚不动,成右三体式,两肘不动,两手握拳,两小臂内旋经胸前外旋至嘴前向前划弧劈出,右拳在前与嘴齐平,左拳在后与右肘齐平,同时右脚向前迈步,长约一脚左右,脚尖外撇约四十五度,膝部微屈,重心移于右腿,左脚不动,左腿后蹬,成似直非直状,

 <5>并步右蓄式:左脚上步与右脚齐,右脚踝部贴右脚腕后部,同时两手变掌,右手回收至距胸约三拳,左手同时由胸部前伸于右手上,左手食指与右手食指重叠,高与嘴平,两肘横撑,掌部要求同三体式。见图1011

11.12K图1010.19K图11

 

 <6> 动作<1><5>可依次按要领反复多次炼习。

 <7>劈拳回身:当练拳至左三体式时即可回身,方法为:双手握拳小臂内旋下落至小腹两侧,同时身体向右后转,左脚跟进约一脚距离脚内扣,右脚不动,随即右脚向前迈步长约一脚左右。两小臂内旋经胸前外旋至嘴前向前划弧劈出,右拳在前与嘴齐平,左拳在后与右肘齐平,同时右脚向前迈步长约一脚左右,脚尖外撇约四十五度,膝部微屈,重心移于右腿,左脚不动,左腿后蹬,成似直非直状。然后作并步右蓄式,动作同<5>,如此反复来回练习即可。见图121314

10.30K图1211.77K图13
10.33K 图14

<8>劈拳收式:撤右脚约半步脚内扣,两手合拢于胸前交叉,掌心向内,左掌在外,成十字手,两手外展在下落于体侧,左脚向右脚并拢成立正姿势。见图151617(图3)

劈拳劲力指导:练习劈拳用牚击打时,前手的劲力为前扑下按之合力,后手用肘部向后下方拉按,形成前后两手对挣的发力模式,用拳击打时要形成弧形路线的撞、劈之力。

劈拳技击指导:形意拳用三体式为格斗预备式,当对方用直线形拳法,如直拳向我面部击来时,我速用后手掛劈对手拳臂,前手用拳或掌劈击对手面部或胸部,两手在步伐的催动下连续劈击,直至将对手击倒。

10.87K图158.95K图16

 

<二>崩拳

    崩拳是左右拳拳轮换向前直打旳炼习方法。崩拳似箭,有射物之意,拳势猛烈,快速劲整,出拳与步法进退合拍整齐。古拳潽日:崩拳属木似放箭,生炮克横紧相连,舒肝明目周身劲,蓄势崩炸涌向前。

  动作说明:

  <1>预备式:崩拳预备式就是三体式,做法见三体式动作说明。

  <2>进步撞掌:左脚向前迈一大步,脚尖向前,同时左手立掌前撞,高与鼻齐,右手立掌置于胸前,右脚不动,右腿后蹬,成似直非直状。见图18

  <3>炸步崩拳:左手不动,右脚上步于左脚后,右脚尖约与左脚跟齐,脚掌由前掌至脚根弧形下搓击地时,右手握拳向前涌射击出,左手握拳收于左腰部。见图19

  <4>翻拍蓄势:右肘不动,右小臂外旋向上划弧与眼同高,动作不停下拍成掌心向上,与胸平齐,左手掌心向外贴于右肘处。见图20

 <5>撒手崩拳:左脚向前迈出一大步,左拳向前涌射击出,高与鼻齐。右脚离地跟进半步,前脚掌搓点地面,右腿形成似直非直状。见图21

动作<2><5>式可依次反复练习。

12.75K图1810.04K图19
10.36K 图2010.84K图21

<6>崩拳回身:接上式,两腿不动,打右崩拳,右拳变掌下按至腰,掌心朝下。同时向右后转身一百八十度,左脚贴于右小腿处,左手上举过头,掌心朝上。接上式,左手下按至腹部握拳,右手握拳沿腹至胸钻岀高与鼻齐,同时左脚向右脚处下踏,右脚提膝与腰齐平成狸猫上树式。见图2223

 <7>左手沿右肘部上钻至两拳相接变掌心向下劈出,同时右脚向前下方踏出,膝前顶,脚横橫摆约四十五度,左腿跟进向右膝后部前顶并下压,右手下落于腹前,两肘橫撑,手部要求同三体式见图24

     

之后练习按<2><7>依次进行,反复练习。

 

10.13K图229.49K图23
12.12K 图24


()钻拳

  钻拳拳势猛烈,古拳谱比喻钻拳似电。古拳谱曰:钻拳属水似闪电,生崩克炮顺势变,起钻落砸阴阳转,周身整劲势当先。

  动作说明

  1、预备式同三体式动作。

  2、进步右钻拳:左脚向左前四十五度上半步,约一脚长,脚外摆四十五度,右手从左臂肘部向上沿左臂前伸至左手食指处重叠(29)

动作不停,右手向右侧外展,右掌与右小臂外侧有横斩之劲,左手在左肘横撑的带动下置于左胸侧,成古传之剪手势(30)

接以上动作,右脚向前迈一步,同时左手向右弧形内拢至右肘处,同时右手臂外旋向前上钻击,高与鼻齐(31)

  3、进步左钻拳:动作同进步右钻拳,将左右手、脚换位即是,左右钻拳如此可连续反复练习。

4、钻拳回身:当练至进步左钻拳时,左脚提起内扣,身体向右后转,同时右手在身体向右后转动的带动下,向后横斩(32)

10.26K图299.50K图30

10.07K图319.02K图32

左手向后划弧收至右肘处,右手贴于左肘内侧,右脚回收与左脚齐(33)

动作不停右脚向前迈出一步,右手握拳外旋向前上钻击,高与鼻齐(34)

6.46K图338.85K图34

 

 

5、钻拳收式:当完成进步左钻拳时,左脚不动,右脚提起回撤一脚距离,脚尖向前,两手胸前合拢交叉,成十宁手,左手在外,掌心向内,高与嘴齐(35)

两手下落至体侧,动作不停,两手心向上,两臂上举合拢至额前(36)

转掌心向下按至小腹前(37)

10.09K图358.20K图36
8.91K 图37

    钻拳劲力指导:当打出钻拳时,拳端部与小臂前侧一同用力向前上方钻出,两腿前髋部下撤,形成周身反弹之整劲。

  钻拳技击指导:当敌用直线型拳法向我击来时,我向敌出拳一侧迈步进身,用贴敌手臂一侧我之手臂击出钻拳,续而我另一,只手连续击出钻拳,两手连环进击不停,待敌用手招架无力时,长身纵击,一触溃敌,我撤步还原,卢忠仁先生有一偈云:户枢闭三三,九转过箭钻,搜骨干均颤,跨打走泥丸。

炮拳似火,发拳如发炮,拳式比较激烈,活泼。炮拳两拳穿架出击,左右轮换,动作沿之字形曲线前进。古拳谱曰:炮拳似炮性属火,生横克劈内外合,斜行架冲顾兼打,意拳精义在其中。

    动作说眀:

  <1>预备式同体式动作,见图6

  <2>撤步敛手:右脚后撤一步,左脚随即跟随撤步于右脚前,左前脚掌搓地定立,同时两肘回撤至腰部,小臂外旋,掌心向上与大臂成九十度直角,掌指向前,目视前方,见图38

  <3>进步右炮拳:左脚向左前方斜进一步,右脚随之跟进半步,同时左拳经胸前,面前向上,向后钻翻,由拳心向里转为拳心向外,停于头部左额角旁拳心朝前,右拳由腰部顺左脚前进方向向前打出,拳眼朝上,肘部微屈,拳高与心口齐,眼看右拳。见图39

  <4>进步截手锤:左脚向正前方上半步,右脚跟进,于左脚踝部用前脚掌搓地定步,同时右拳和右小臂外旋下砸与腰齐,左拳变掌,掌心置于右肘部。见图40

11.72K图69.83K图38

11.17K图399.01K图40

<5>进步左炮拳:

    接进步截手锤最后定式,其后动作同进步右炮拳,将进步右炮拳动作说明的右拳脚、肘等身体部位全部改右为左便是,动作说眀<3><4><5>可依序反复练习。见图41

  <6>炮拳回身:

    当练习进行至进步右炮拳时,右脚向右后侧摆步约一脚长,随即左脚过右脚迈出一步,脚内扣,同时右手下按至右腰侧,左手上托至左侧头上方,见图42

<7>右脚跟进于左踝后,左前脚掌搓地定步,右拳和小臂外旋下砸与腰齐,左掌心贴于右肘部。见图43:

 

    炮拳劲力指导:炮拳上架钻翻之力的古规密传之上手挎篮,即小臂挂物外拋之意,炮拳的出拳之力古规密诀为:腰弓似簧,重点是腰部命门处向前顶,然后还原所形成的弹射之力,两手上架钻翻要同时进行,即顾打合一。

    炮拳技击指导:当对方右直拳击向我面部或右掌向我头部劈砸,我即用左小臂挂挡对方右小臂,同时用右拳击打对方面部。

9.97K图418.23K图42
8.78K 图43





少林童子功
并非那一击 - 蒝菋 - m._﹏.蒝菋


少林武术的由来

 

少林拳源于少林寺,拳因寺而得名,故名少林拳。少林拳是少林拳术和器械的总称。少林寺位于我国河南省登封市境内,在登封市西北约1 3公里处,是公元495年北魏孝文帝为来中国传教的印度僧人跋陀所建造。由于寺建立在嵩山支脉少室山阴的密林丛中,故名嵩山少林寺。

 

关于少林武术的产生,世人有许多说法,但真正有据可信者应从隋唐讲起。

 

隋末唐初(公元620年),李渊、李世民父子为了争霸天下,与盘踞在洛阳的隋朝大将王世充交战。在战斗的紧要关头,以昙宗为首的少林寺僧,活捉了王世充的侄子王仁则,并将其捆绑送至唐营,立了大功。李世民登基之后,  “嘉其义烈,颁降玺书宣慰”(少林寺碑),对立功和尚各有赏赐,其中昙宗被封为大将军。这次战斗,给了少林武僧习武成名的机会,揭开了少林武术光辉灿烂的一页。少林寺发展很快,名声日隆。贞观以后,少林寺僧“昼习经曲,夜练武略,修文不忘武备”(西来堂志善碑),修佛习武成了少林寺世代相传的独特宗风。

 

北宋年间,福居和尚做少林住持时,曾邀请全国武术名流云集少林寺,虚心与各派切磋技艺。北宋末年,金兵南侵,少林寺武僧宗印受命率“尊胜队”和“净胜队”两军,进发潼关,与金兵对垒,报效国家。

 

元朝,崇尚释教,少林寺与皇家关系也十分密切,元世祖命福裕大和尚住持少林寺,并统领嵩岳一带所有寺院。此时的少林寺,众常两千。寺僧习武队伍中,如智庵、智聚、子安、党训等,都是当时身怀绝技的名僧。

 

明代,少林武术蓬勃发展,誉满天下。少林棍在少林武术中占有重要地位,少林僧所使用的兵器以棍最为闻名。  《武备志》作者茅元仪对少林棍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认为“诸艺宗于棍,棍宗于少林”。特别是在抗倭卫国的战争中,以棍为杀敌武器的“本寺武僧屡经调遣,奋勇杀敌”(少林寺万历二十三年七月碑)。  “俱持铁棍长七尺,重三十斤,运转便捷如竹杖,骁勇雄杰,官兵每临阵,辄用为前锋……抡棍破敌,与者即仆,顷刻毙数倭”(《上海掌故丛书·吴淞甲乙倭变志》)。少林僧为国为民的英烈壮举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可歌可泣的雄壮诗篇。

 

清代,少林寺习武之风极盛。今之少林寺毗卢阁(又名千佛殿)内青砖地面上尚存的当时寺僧练功形成的48个凹陷脚窝,就是少林寺武僧长期从事武功训练的有力佐证。

 

民国时期,少林武术曾是“国术研究馆”主要学习和研究的内容之一。然而由于当时军阀混战,给少林寺带来了灭顶之灾。1 928年,国民军冯玉祥部石友三与建国军樊钟秀战于河南,石友三攻占少林寺后,为泄私愤,便纵火焚寺,大火持续40余天,殿堂楼阁等古建筑全被夷为平地,大量珍贵文物也一同化为灰烬。

 

新中国成立后,少林寺和少林武术又获得了新生。党和政府不但拨专款修复少林寺,而且对少林武术的发展也十分重视。特别是1982年,香港中原影业公司功夫片《少林寺》的公映,使少林武术兴旺空前。

 

少林拳是中华武术中一大派系,其内容丰富多彩。目前社会上广为流传的典型拳路就有大洪拳、小洪拳、炮拳、罗汉拳、朝阳拳、梅花拳、通背拳、长拳、关东拳、长护心意门、七星拳、心意拳、柔拳、少林太极拳,以及各种器械、对练等。另外,还有与养生功、医学、气功等有关的内容,都是十分宝贵的民族传统文化。


 

 

少林拳的特点

 

少林拳朴实无华、立足实战,其运动特点也具有鲜明的技击性。

 

拳打一条线,拳打卧牛之地。

 

少林拳套路繁多,结构紧凑,短小精悍。演练时,起落进退多在一条线上运动。众多少林拳家认为,从实战角度出发,真正交手相无非几步之距,直线运动最为有效,方寸之间便有胜败之分。这充分体现了少林拳不受场地大小限制,随时随地均可施展解数和发挥威力的特征。

 

动作迅猛,快速有力。

 

少林拳要求刚健有力、迅速激烈,即所谓“起手连珠炮,拳打一气连”,  “使势千着,以快为先”。在套路演练过程中,要求几个或十几个动作连贯快速,一气呵成。少林拳虽以刚为主,但同时也要求刚柔相济。  “刚在他力前,柔在他力后”,动如风,站如钉;重如山,轻如毛;守之如处女,犯之若猛虎;静则以逸待劳,动则使其无喘息之机;如此等等。

 

曲而不曲,直而不直,滚出滚入,富有弹性。

 

就手法而言,少林拳要求两臂保持一定曲度,冲拳推掌,须蹬腿转腰、抖肩发力。  “身以滚而动,手以滚而出”,反对僵直拙力。在完成动作的一瞬间,依手臂的自然反弹力,使手臂形成曲非曲、直非直的态势,为继续攻防创造便利条件。滚出滚入,更是攻防技术的科学反映,旋动可增强攻击力,滚动也有利于化解对方之力。

 

眼法以目注目。

 

少林拳对眼的要求是必须头随势转,手到眼到,以目注目,  “以审敌势”。演练少林拳,眼要明亮有神,眼明方能手快。  “虎视眈眈,气息沉沉,目光炯炯,含有神威”,显示咄咄逼人之势。交手,不是注意对方手和身躯,而是观察对方眼神,以目注目,算计对方。

 

进低退高,起横落顺。

 

少林拳要求进攻时力求重心稳固,身正发力,以加强进攻力度。防守动作则要求动作灵活,灵敏快速。凡退凡落多要求侧面对敌,以缩小受击面,便于防守与进攻。

 

注重内外三合的协调配合,以气催力。

 

内外合一、形神兼备是少林拳整体动作的特点。每个招式都必须做到手到、眼到、身到、步到,周身各部位密切配合,协调一致。由于少林拳动作紧凑,不易大开大合,所以对身体也有相应的具体要求,  “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即所谓“外三合”。少林拳把思想比作心,  “心动勇气生”,  “心一颤,四梢皆至,内劲即出”,  “心动必形随”,  “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即所谓“内三合”。少林拳谱中称:  “法是拳,力是气,练气行动,送去必用呼,接来必用吸,运气贵乎缓,用气贵乎急,气在先行,力在后随。”实际上是讲技击格斗和套路演练中意识与行动的高度统一。以声助威。

 

少林拳的演练过程中还有一个发声特点,这就是以声助威。通常演练者除了在套路结尾时随最后的动作发声“威”外,演练过程中也常有“呀”  “呜”  “哈”等不同发声。这些发声源自腹腔,短促有力,吼声如雷,富有震撼感。


少林拳基本动作与方法

 

一、手型

 

1.拳

 

五指攥紧,拳面要平,拇指压于食指、中指第二指节上。(序图1)

 

2.掌

 

(1)柳叶掌:拇指内屈,其余四指伸直并拢向后伸张。(序图2)

 

(2)八字掌:拇指伸直,虎口张开,其余四指伸直并拢向后伸张。(序图3)

 

(3)分指掌(透风掌):五指用力分开,掌心微凹。  (序图4)


3.勾

 

(1)屈腕,五指撮拢。(序图5)

 

(2)屈腕,拇指与食指、中指撮拢,无名指、小指依次内屈。(序图6)


4.爪

 

五指有力分开,第二、三节指骨弯曲,第一节指骨尽量向手背的一面伸张,掌心凸出。  (序图7)


 

 

5.指

 

中指与食指伸直自然分开,其余三指屈于手心,拇指压在无名指第一指节上。(序图8)


二、步型


1.弓步

 

前脚微内扣,全脚掌着地,屈膝,大腿水平,膝部与脚尖垂直:另一腿挺膝伸直,脚尖里扣斜向前方,全脚掌着地(两脚间距三脚半左右)。(序图9)


 

 

2.马步

 

两脚左右开立,脚尖微内扣,屈膝半蹲,大腿接近水平。(序图10)


3.仆步

 

一腿屈膝全蹲,大腿和小腿靠紧,全脚掌着地,膝与脚尖稍外展;另一腿平铺接近地面,全脚掌着地,脚尖内扣。  (序图1 1)


4.虚步

 

后脚尖斜向前,屈膝半蹲,大腿接近水平,全脚掌着地;前腿微屈,脚面绷紧,脚尖虚点地面。(序图12)


 

 

5.歇步

 

两腿交叉屈膝全蹲,前脚全脚掌着地,脚尖外展;后脚脚后跟离地,臀部外侧紧贴小腿。(序图13)


6.坐盘

 

两腿交叉叠拢下坐,臀部和后腿的大小腿外侧及脚面均着地;前腿的大腿靠近胸部。(序图14)


7.丁字步

 

两腿并拢半蹲,一脚全脚掌着地,另一脚脚尖点地,靠在支撑脚内侧,支撑腿大腿咸水平。(序图15)


8.蹲桩步

 

(1)椅子桩:两脚并拢,两腿屈膝半蹲,大腿接近水平,全脚掌着地。(序图16)

 

( 2) 一字桩:两脚全脚掌着地,前后并拢,一脚脚尖靠在另一脚内侧脚弓处,两腿屈膝下蹲,大腿接近水平。(序图17)


 

 

9.并步

 

两腿伸直并拢,全脚掌着地。


 

 

10.蹲歇步

 

一腿屈膝下蹲,全脚掌着地,大腿与小腿靠紧;另一脚向后相距30厘米屈膝下蹲,小腿与地面平行,后脚跟离地。(序图18)


11.后点步

 

两腿直立交叉,后脚以脚尖点地。(序图19)


12.跪步

 

一腿屈膝半蹲,全脚掌着地,大腿成水平;后腿屈膝跪地,脚后跟离地,前脚掌着地。(序图20)


13.横裆步

 

两脚左右开立,约同弓步宽,全脚掌着地,脚尖正向前方。  (序图21)


三、手法


1.拳法

 

(1)抱拳:两臂垂直上提,同时两手变拳抱于腰间,拳心向上。

(2)冲拳(前冲、侧冲、上冲):拳从腰间旋臂向前快速击出,同时自然弹回使手臂微屈,力达拳面。侧冲、上冲要求同此,唯方向不同。

(3)抄拳:臂微屈,拳自下向前上方抄起击打,高不过胸,拳背向前,力达拳面。

(4)撑拳:拳肘相并,屈臂从胸前向前向后侧击出,双臂成弧形,拳心向下,拳眼相对,力达拳轮。

(5)栽拳:臂由屈到伸,自上向下或由前向下栽。速度要快,前臂内旋,拳眼向内,臂伸直或微屈,力达拳面。

(6)架拳(左架、后架):一拳架于额前上方,肘微屈成弧形,臂与前额相距约15厘米,拳眼向下。

(7)劈拳:拳自上向下快速劈击,臂伸直力达拳轮。抡臂劈击时臂要抡圆。

(8)裹拳:双拳从腰间屈臂成弧,侧向内击,拳面八字形相对,力达拳楞(指第二关节楞)。

(9)格拳:上格拳:拳从腰间由腹前屈臂向上,然后外格,拳心向内拳面向上,力达前臂,拳高不过眼。下格拳:小臂向里向外格击,力达小臂。

(10)挤手抱拳:一手为掌,一手为拳,两手相击,即拳面与掌心抱击。

(11)截把拳:右臂屈900于胸前,手心向上,左臂屈臂于右手前方,手心向上,两手同时变拳,右拳从下左拳从上盘截击出,右拳在前左拳在后,双拳拳心向下。

(12)夹裆拳:拳由胸前直臂向下挂于裆前,拳背向外。

(13)反背拳:拳于胸前,拳背向前,拳心向内,以肘为轴向前弹击。


2.掌法


(1)推掌:掌由腰间旋臂向前立掌推击,臂微屈,速度快,力达掌根或掌外沿。

(2)插掌:臂由屈到伸,直腕向下(向前)插掌,力达指尖。

(3)砍掌:臂由屈到伸,仰掌向左,俯掌向右击打,力达掌外沿。

(4)按掌:自上向下按,手心向下,力达掌心。

(5)撒掌:屈臂向地面抓屈五指,变拳屈臂于胸前,快速伸臂,拳变掌向前抖腕撒出。

(6)架掌:掌心向上,屈臂架于额前上方约15厘米处。

(7)扳掌:屈臂内收,掌经胸前,以肘关节为轴向前弹击。五指自然分开,掌心向内,力达掌背。

(8)枪手:双掌手心向上,从腰间向前上方插出,力达指尖。

(9)搂手:双手侧立,手背均向外,右手高,左手低,双臂呈弧形向同侧方向搂出。

(10)云手:两手相对于胸前,左手在上,两手依次在头顶上方盘旋一周后变拳抱于腰间。

(11)舞花手:两掌根相对交叉,逆时针或顺时针绞花。

(12)插指:两手由拳变指,手臂由屈到伸,两手由腰间快速插出,力达指尖。

( 13)按爪:爪由上向下按击,力达掌心。

( 14)十字手:两掌手腕胸前交叉,掌指朝上,向前推击。

( 15)撩掌:由下向前屈臂外旋,小指、无名指、中指、食指随屈腕直指向掌心卷收。


3.肘法


( 1)顶肘:屈肘握拳,手心向下,肘尖前顶或侧顶,力达肘尖。

(2)盘肘:手臂平举,拳心向下,前臂由外向内盘肘。

(3)架肘:屈臂外旋上举,拳心向前上方或正下方,屈臂90°置于额前,高不过头。

(4)格肘(里格、外格):前臂上屈,手心向里,力在前臂,向内横拔为里格,向外横拨为外格。

(5)横击肘:肘关节屈,弧形向前,屈臂平击,力达肘尖和前臂外侧。


四、腿法


 

1.曲伸性腿法


(1)弹腿:支撑腿直立或稍屈,另一腿由屈到伸向前弹击,高不过腰,脚面绷平稍内扣,力达脚尖,腿弹击到位后自然弹回。

(2)勾弹腿:支撑腿直立或稍屈,另一腿由屈向外后方向缠勾后接弹腿,支撑脚掌用力,旋转时要保持平衡,力达脚尖。

(3)蹬腿(前蹬、后蹬):支撑腿直立或稍屈,另一腿由屈到伸,脚尖勾起用脚跟猛力蹬出,高不过胸,低不过腰。前蹬时上体正直,后蹬时上体前俯。

(4)踹腿(高踹、低踹、侧踹):支撑腿直立或稍屈,另一腿由屈到伸,腿尖勾起内扣成外摆用脚底猛力踹出。高踹与腰平;低踹与膝平;侧踹时上身斜倾,脚高与腰平。

(5)铲腿:要求同踹腿,唯脚掌朝下,脚尖里扣,脚外侧用力。


2.直摆性腿法


(1)正踢腿:支撑腿伸直,全脚掌着地。另一腿膝部挺直,脚尖勾起前踢,接近前额,动作要轻快有力,上体保持正直。

(2)里合腿:支撑腿自然伸直,全脚掌着地,另一腿从体侧踢起经面前向里作扇面摆动落下。其他同正踢腿。

(3)外摆腿:同里合腿,唯摆动方向相反。


3.击响性腿法


(1)单拍脚:支撑腿伸直,另一腿脚面绷平向上弹踢;同侧手从腰间由拳变旋臂向前插出迎拍脚面,击拍要准确响亮。

(2)斜拍脚(十字拍脚):同单拍脚,唯用异侧手迎拍脚面。

(3)里合拍脚:一腿做里合脚动作,脚掌内扣;异侧手在额前击拍脚掌,要准确响亮。

(4)摆莲拍脚:一腿做外摆腿动作,两手在额前依次迎拍脚面,击拍两-向,要准确响亮。


五、平衡


1.提膝平衡

支撑脚直立站稳,上体正直。另一腿在体前屈膝高提近胸,小腿斜垂,脚面绷平内收。

2.盘腿平衡

支撑腿屈膝半蹲,另一腿屈膝,脚尖勾起并紧扣于支撑腿膝后。

3.仰身平衡

支撑腿伸直或稍屈站稳,上体后仰接近水平;另一腿伸直平衡举于体前,高于水平,脚面绷平。


六、跳跃


1.直体跳跃

( 1)腾空飞脚:摆动腿高提,起跳腿提膝弹出,脚面绷平,脚高过肩;起跳腿同侧手从腰间内旋臂击手和拍脚连续快速、准确响亮。

(2)腾空蹬腿:身体腾空,起跳腿由屈到伸向前蹬出,脚尖勾起,力达脚跟,腿高不过肩,低不过腰。


2.转体跳跃:腾空后摆腿,两脚同时跳起离地,摆动腿伸直,脚面绷平,成扇面向后摆击;另一腿或直或屈,力达脚掌,同时落地。


3.旋转跳跃:摆动腿直摆或屈膝,起跳腿伸直,腾空转体约180°,接做腾空飞脚。


七、头法

含胸低头,下颌贴近胸部,然后突然向侧撞击,顶头竖颈,力达头顶。


第一节 少林童子功简介

 

中华武术博大精深、内容丰富。有拳术、器械、气功、轻功、硬气功等多种功法。人们常见的多是一些拳术或刀剑之类的套路表演,而那些神秘的传奇功法多鲜为人知。少林童子功就是中国功夫当中最为传神的功法之一。

 

对于少林寺的武功来说,由于传统宗法的影响,历代恪守  “秘笈不外传”的宗旨,致使许多神功绝技只在寺内武僧中流传,很少进入社会,世人对此了解甚少。

 

少林寺的神功绝技有:气功、轻功、点穴功、童子功,以及金钟罩、铁布衫、铁头功等等。其中童子功是少林寺最为古老的一种功法,也是少林寺功夫当中的精华部分,被视为镇寺之宝。其功法难度很大,练习这种功法是从童子开始,练成之后身体各部位会软如棉,轻如燕,硬如'铁。直至老年也可收到鹤发童颜,精神矍铄之功效。此功练习要根据身体条件循序渐进,切不可急于求成。

 

少林童子功动作名称:双拔筋、金龟探路、金鸡食米、单拔筋、一苇渡江、卧鱼、罗汉睡觉、佛童指路、迎佛升天、懒僧拜佛、倒拜佛、罗汉观阵、青龙盘窝、二龙戏珠、跪肘悬身、朝天蹬。

 

少林童子功动作说明与图解

 

一、双拔筋

 

双拔筋俗称“抱佛脚”,是少林寺众僧用来训练的一种传统方法。它的作用是拉开人体后侧韧带和经络,如胯、膝、踝关节韧带,背部、腿部后侧肌肉,以及背后督脉都会被充分地拉长伸展,长期坚持此功训练可使人步履矫健、精神饱满、身手灵活、动作快捷。练功前要求平心静气,先做深呼吸,然后徐徐伸展,使腹部、胸部、面部完全贴在腿上,自然呼吸九次,随后收功。此功法分站姿和坐姿两种,练功时间和呼吸方法相同。需要注意的是此功练习要根据自身条件循序渐进,量力而行,切不可急于求成,猛拉硬搬,以免造成肌肉拉伤。

 

1.身体立直,双手合什,心静入空,默颂“阿弥陀佛”。(图1)


2.十指交叉,双掌上撑,收腹提气,两脚站稳。(图2)


3.身体前倾,双手合什,引颈收颌,展腰拔筋。(图3)


4.双手抱腿,脸贴小腿,两脚站稳,膝盖绷直。(图4)


5.两手松开,向外伸展,抬头看手,呼吸深长。(图5)


6.盘腿坐地,双手合什,调整呼吸,排除杂念。(图6)


7.左脚蹬伸,脚掌内扣,左手切掌,转腰送肩。(图7)


8.右脚蹬伸,与左并齐,右手插掌,用意运气。(图8)


9.上体坐直,两手贴腹,心静入空,呼吸调整。(图9)


10.两臂伸展,上体前倾,引颈收颌,展腰拔筋。(图10)


11.两手抱脚,脸贴小腿,呼吸深长,少林童子,双抱佛脚。(图11)


12.两腿盘坐,两臂伸展,呼气配合,松骨松筋。(图12)

 


13.盘腿坐直,双手合什,心静入空,默颂“阿弥陀佛”。(图13)


二、金龟探路

 

金龟探路是练习踝关节、腕关节、颈椎等一种柔韧的静态练习方法。要求两脚尖外撇,一字形站立,屈膝下蹲,两手十指交叉,掌心按地,两臂用力撑直,两肩尽量下沉,然后转动头部,上下左右,缓缓而行,呼吸要求深长匀缓,气沉丹田。此功不但能够练习关节柔韧,而且还有清脑、降压、预防和治疗颈椎或腰椎疾病的功效。

 

1.身体直立,双手合什,心静入空,默颂“阿弥陀佛”。(图14)

 

2.两腿绷直,上体前倾,双手合什,伏地拜佛。(图15)

 

3.两脚外撇,脚跟相对,两脚一线,屈膝下蹲。(图16、图17)

    

4.十指交叉,掌心按地,抬头引颈,眼珠上翻。(图18)

 

5.收颌低头,呼吸调整。(图19)

 

6.两手撑地,挺胸塌腰,左顾右盼,多次往返。(图20、图21)

    

7.低头问地,抬头望天,一上一下,多次往返。(图22、图23)

   

8.身体站起,两臂伸展。(图24)

 

9.两手贴腹,呼吸调整。(图25)

 

10.身体立直,双手合什,心静入空,默颂“阿弥陀佛”。(图26)

 

三、金鸡食米

 

两手合什,放在两脚之后,两腿全蹲,上体前俯,尽力远探。此功法对柔韧素质要求极高,难度较大。呼吸要求深长均匀,三呼、三吸、三调整。九节呼吸为一练功过程。此功的主要目的在于采地气以壮腰肾。

 

1.身体立直,双手合什,心静入空,默颂“阿弥陀佛”。(图27)

 

2.两脚开立,两臂伸展,呼吸深长,运气到手。(图28)

 

3.左脚收回,并步站立,两臂屈肘,收掌于肋。(图29)

 

4.上体前倾,两手插掌,掌心向上,目视掌尖。(图30)

 

5.两臂外展,收腹挺胸。(图31)

 

6.两脚分开,两腿挺直,上体前俯,双手合什,贴地拜佛。(图32)

 

7.屈膝下蹲,上体前俯,引颈下探,唇欲触地,金鸡食米。(图33)

 

8.身体站起,两臂伸展,向上托掌,挺胸收腹。(图34)

 

9.身体立直,双手合什,心静入空,默颂“阿弥陀佛”。(图35)

 

四、单拔筋

 

单拔筋与双拔筋相同,是一种简便的腿部柔韧训练方法,但它对腿部柔韧要求更高,脚尖触及鼻尖,甚至到下颌。长期坚持此功训练,可以使人步履矫健、精神饱满、身手灵活、动作快捷。

 

1.身体立直,双手合什,心静入空,默颂“阿弥陀佛”。(图36)

 

2.两脚开立,两臂外展。(图37)

 

3.身体右转,上体前俯,左腿屈膝,右脚勾起,两手抱脚,伸颌吻靴。(图38)

 

4.身体左转,上体前俯,右腿屈膝,左脚勾起,两手抱脚,伸颌吻靴。(图39)

 

5.身体站起,两臂外展。(图40)

 

6.身体立直,双手合什,心静入空,默颂“阿弥陀佛”。(图41)

 

五、一苇渡江

 

一苇渡江寓意少林开山始祖达摩,踏苇渡江传法之艰难。此功法对踝关节、膝关节的柔韧素质要求较高,分左式和右式,左式叫做抱印远眺,右式叫做带鞋西归。

 

1.身体立直,双手合什,心静入空,默颂“阿弥陀佛”。(图42)
 

 

 

2.身体左转,左腿伸直,脚尖勾起,右腿屈膝,两臂展开,上体前倾。(图43)

3.屈膝全蹲,手抓脚跟,集中意念,运气活筋。(图44)

 

4.全神贯注,松骨松筋,运用巧力,翻转脚跟。(图45)

 

5.抬头起身,右手前伸,左臂屈肘,两脚站稳。(图46)

 

6.两脚不动,上体右转,两手抱球,目视左方。(图47)

 

 

7.右腿插步,左手架掌,右手回拉,拧腰转头,目视前方。(图48)

 

 

8.身体左转,两手握拳,抱于胸前,右脚外撇。(图49)

 

9.两脚不动,左手藏腰,右手按掌,目视右方。(图50)

 

 

10.身体立直,双手合什,心静入空,默颂“阿弥陀佛”。(图51)

 

 
六、卧鱼

 

卧鱼是一种用来练习腿部力量和平衡能力的传统方法。练习者在单脚支撑的情况下能保持身体的平衡,并且起落自如。要求支撑腿要稳健,平衡腿要伸直,脚尖向上勾起使整个身体形成弧线,如鱼戏水,故名卧鱼。

 

1.身体立直,双手合什,心静入空,默颂“阿弥陀佛”。(图52)

 

2.两手分掌,左右拉开,凝神运气,目视右掌。(图53)

 

3.左脚站稳,屈膝下蹲,右腿后插,悬空离地,脚尖勾起,双手合什,目视脚尖。(图54)

 

4.身体站起,右脚收回,左腿后插,上体右转,左手亮掌,目视右方。(图55)

 

5.右脚站稳,屈膝下蹲,左脚勾起,悬空离地,左手架掌,右手前推,目视脚尖。(图56)

 

6.身体站起,左脚收回,两臂外展,调整呼吸。(图57)

 

7.身体立直,双手合什,心静入空,默颂“阿弥陀佛”。(图58)

 

七、罗汉睡觉

 

罗汉睡觉是用单肘和单脚支撑使躯干悬空,并保持身体平衡的静态练功方法。此功形同睡觉,但却暗练神功,是内气壮肘之功法。功成之后,肘骨坚硬可碎石断木,肘的攻击力大增。

 

1.双腿盘坐,双手合什, 心静入空,默颂“阿弥陀佛”。(图59)

2.身体侧卧,左臂伸直,右手扶地,右腿屈膝,脚掌踏地,左腿伸直。(图60)

3.右脚左肘,两点撑地,身体悬空,两手握拳,置于身侧,身平心静,意念贯通。(图61)

4.双腿盘坐,两臂外展,呼吸调整,身体放松。(图62)

5.双腿盘坐,双手合什,心静入空,默颂“阿弥陀佛”。(图63)

6.身体侧卧,右臂伸直,左手扶地,左腿屈膝,脚掌踏地。(图64)

7.左脚右肘,两点撑地,身体悬空,两手握拳,置于耳侧,身平心静,意念贯通。(图65)

8.双腿盘坐,两臂外展,呼吸调整,身体放松。(图66)

9.双腿盘坐,双手合什,心静入空,默颂“阿弥陀佛”。(图67)

 

八、佛童指路

 

佛童指路是训练坐禅能力的基础功法,要求正襟危坐,两腿交叉双盘,上体前倾,头部触地,然后反臂上指,以增加膝、胯等关节的柔韧度。此功需要从小练起,为日后坐禅修炼静功打下牢固基础。

 

1.双腿盘坐,双手合什,心静入空,默颂“阿弥陀佛”。(图68)

 

2.两手分掌,左右拉开,凝神运气,目视右掌。(图69)

 

3.左脚前蹬,右手抓脚。(图70)

 

4.左脚收回,压住右腿,两腿交叉,屈膝盘紧。(图71)

 

5.上体坐直,右手前指,意念集中,气贯手指。(图72)

 

6.上体前俯,头部贴地,右手屈肘,手贴后背,左手指天,目视左手。(图73)

 

7.左手贴背,右手指天,左右轮换,动作柔缓。(图74)

 

8.上体抬起,两臂外展,呼吸调整,身体放松。(图75)

 

9.双腿盘坐,双手合什,心静入空,默颂“阿弥陀佛”。(图76)

 

九、迎佛升天

 

迎佛升天是一种内外兼修的功法,呼吸要求合中气,提丹田,深吸慢呼,腹肋收紧,坚固如铁,外练肩、臂、腕以及腹肌的支撑力量。功成之后能抗击强力击打不出内伤,如同金钟罩体、铁衣裹身。

 

1.双腿盘坐,双手合什,心静入空,默颂“阿弥陀佛”。(图77)

 

2.两掌相叠,翻掌上撑,抬头望天,腰背拉伸。(图78)

 

3.两掌外推,左右撑开。(图79)

 

4.两手前推,运气于手。(图80)

 

5.两手握拳,两拳撑地,身体悬空,收腹屏气,两腿盘紧。(图81)

 

6.身体落地,两臂外展,呼吸调整,身体放松。(图82)

 

7.双腿盘坐,双手合什, 心静入空,默颂“阿弥陀佛”。(图83)

 

十、懒僧拜佛

 

懒僧拜佛是锻炼腿部柔韧和肩部柔韧的一种练习方法,要求两腿盘紧,身体俯卧,两手在背部合什,并且抬头挺胸,背部呈弧形。常练此功能提高人体的可塑性。

 

1.双腿盘坐,双手合什,心静入空,默颂“阿弥陀佛”。(图84)

 

2.身体前伏,全身伏地,双手合什,两腿盘紧。(图85)

 

3.两手划弧,向后屈臂,双手合什,背向拜佛,头向右转。(图86)

 

4.两手划弧,向前合什,身体不动,头向左转。(图87)

 

5.身体上起,盘腿坐直,两手上提,配合呼吸。(图88)

 

6.双腿盘坐,双手合什,心静入空,默颂“阿弥陀佛”。(图89)

 

 

十一、倒拜佛

 

两腿盘紧向上举直,头手倒立,坚持2~5分钟。要求牙齿合紧,二目圆睁,舌抵上腭,呼吸均匀。经常练习此功可以提高头部的抗击打能力,并且可以有效地加强脑血管的弹性,增加脑部的血流量,有预防老年痴呆和脑血管疾病的功效。

 

1.双腿盘坐,双手合什,心静入空,默颂“阿弥陀佛”。(图90)

 

2.重心前移,上体前俯,头手两膝,五点撑地。(图91)

 

3.头手撑地,盘腿倒立。(图92)

 

4.两腿落地,盘腿坐稳,呼吸调整,身体放松。(图93)

 

5.双腿盘坐,双手合什,心静入空,默颂“阿弥陀佛”。(图94)

 

十二、罗汉观阵

 

罗汉观阵是一种专门练习指力的功法。要求两腿盘紧,以两膝和二指撑地,身体前倾,重心压在手指上,坚持九呼、九吸为一次练习。随着指力的增长,不断增加练功时间,功成之后,指硬如铁,可钻木碎石,点穴入骨。

 

1.双腿盘坐,双手合什, 心静入空,默颂“阿弥陀佛”。(图95)

 

2.左手前伸,成“二指掌”,用意运气,气贯二指。(图96)

 

3.二指触地,手腕立直。(图97)

 

4.重心前移,手膝撑地,力贯二指,右手立掌,目视右方。(图98)

 

5.两手交换,二指撑地,眼向左看,反复多次。(图99)

 

6.两腿落地,盘腿坐稳,呼吸调整,身体放松。(图100)

 

7.双腿盘坐,双手合什, 心静入空,默颂“阿弥陀佛”。(图101)

 

十三、青龙盘窝

 

青龙盘窝是一种静功柔术,也是少林寺中特有的修禅姿势。先将两腿盘在脑后,双手合什,深若雀巢,仰面俯卧,要求舌抵上腭,意识放松,力求入静。练功时间以30~40分钟为宜,随着功力的不断增长可以适当延长练功时间,但不能入睡,否则会使功力涣散,出现偏差。

 

1.双腿盘坐,双手合什,心静入空,默颂“阿弥陀佛”。(图102)

 

2.左手推掌,气贯掌心。(图103)

 

3.右脚前蹬,左手抱脚,挺胸收腹,腿臂伸直。(图104、图104附)

   

4.手搬右脚,置于脑后,身体仰卧,枕腿而眠。(图105)

 

5.手搬左脚,置于脑后,两腿交叉,两臂外展。 (图106)

 

6.两手合什,仰卧拜佛。(图107)

 

7.两脚放开,上体坐起,两臂外展,呼吸调整。 (图108)

 

8.双腿盘坐,双手合什,心静入空,默颂“阿弥陀佛”。(图109)

 

十四、二龙戏珠

 

二龙戏珠是一种柔功和顶功的复合功法,有内外兼修之功效,外练柔韧,内固丹田,同时臂力也可以达到快速增长。呼吸要求细平匀缓,不得憋气。此功从儿童练起,能护精化气,练气生神,从而使精、气、神、意、念、力达到高度统一。

 

1.双腿盘坐,双手合什,心静入空,默颂“阿弥陀佛”。(图110)

 

2.两手分掌,左右拉开,凝神运气,目视右掌。(图1 11)

 

3.右脚前蹬,左手抱脚,左脚上举,盘于颈后,两腿交叉,如同双龙。(图112~图113—图114)

     

4.两手撑地,提气上撑,身体悬空,十指抓地,保持平衡。(图115)

 

5.两腿落地,盘腿坐稳,呼吸调整,身体放松。(图116)

 

6.双腿盘坐,双手合什,心静入空,默颂“阿弥陀佛”。(图117)

 

十五、跪肘悬身

 

跪肘悬身是一种顶功练习方法,这种练习对指力、腕力以及臂力有迅速增长的功效,同时又能提高神经系统的支配能力。练功时头部尽量上抬,脚尖勾起,两肘向外张开,支撑要稳。呼吸要求深长而均匀。

 

1.双腿盘坐,双手合什,心静入空,默颂“阿弥陀佛”。(图118)

 

2.左掌前伸,五指分开,运气握拳,气贯拳面。(图119、图120)

   

3.右掌前伸,五指分开, 运气握拳,气贯拳面。(图121、图122)

    

4.两手抱拳,呼吸调整。(图123)

 

5.两手撑地,两臂内合,重心前移,两膝撑起。(图124)

 

6.两臂屈肘,肘顶腹部,上体前探,身体悬空,收腹屏气,保持平衡。(图125)

 

7.两膝撑地,上体抬起。(图126)

 

8.两腿落地,盘腿坐稳,呼吸调整,身体放松。(图127)

 

9.双腿盘坐,双手合什,心静入空,默颂“阿弥陀佛”。(图128)

 

十六、朝天蹬

 

朝天蹬接跌又是传统的柔韧练习方法,它可以使腿部柔韧,得到快速增长。功成之后腿法灵活,用腿如拳,轻而易举,威力无比。手是少林两扇门,全凭腿法来打人。此功练习时不可急于求成,要循序渐进,量力而行,以免拉伤韧带。

 

1.身体立直,双手合什,心静入空,默颂“阿弥陀佛”。(图129)

 

2.两手分掌,左右伸展,配合吸气,目视左方。(图130)

 

3.两掌下按,胸前合什,左脚独立,扣腿平衡。(图131)

 

4.左手抱脚,右手扶膝,站立要稳,气宜下沉。(图132)

 

5.左腿站直,右脚上蹬,上下垂直,力达脚跟。(图133)

 

6.右脚落地,两臂外展,呼吸调整,目视左方。(图134)

 

7.两掌下按,胸前合什,右脚独立,扣腿平衡。(图135)

 

8.右腿站直,左脚上蹬,上下垂直,力达脚跟。(图136)

 

9.向左劈腿,侧身跌叉,两腿一线,纵叉落稳。(图137)

 

10.身体右转,勾右脚尖,两臂平举,两腿贴地。(图138)

 

11.身体跃起,两手上举,调整呼气,意守丹田。(图139)

 

12.身体立直,双手合什,心静入空,默颂“阿弥陀佛”。(图140)
 
 

 







九宫八卦五行拳

前言   

据本门拳谱记载,“九宫八卦五行图”又名“龙虎展”,其功法是道教全真武当龙门派功法。先祖师承全真教紫霄真人嫡传,一脉相承延续至今。历来门规森严,在仇氏一脉中,也是只传长,不传幼。又有同门师长年过六旬方可向仇氏后人秘授绝技之戒律。故使此功法长期鲜为他人知。

九宫八卦五行图,参透九宫、八卦、五行之真谛,经过长期不断的演练和总结,始独创合三为一的武当龙门功法图。其功法共分为三乘九转,每乘三转。三转一乘为下乘;三转二乘为中乘;三转三乘为上乘。此功法根据九宫八卦五行循环往复不断变化及相生相克之理,演绎而成。

所谓九宫,是指根据《洛书》继承伏羲八卦和文王八卦,按一定方位排列而成的四正宫、四维宫及中宫。九宫中的四正宫为:正南离宫,正东震宫,正北坎宫,正西兑宫。四维宫是:东南巽宫,东北艮宫,西北乾宫,西南坤宫。中宫即指中心地带(暗喻中原)。

所谓八卦,《周易·系辞》曰:“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象征八节与八方。

太极生两仪,是指天地由混沌未开,阴阳未分时的“元气”状态,经逐渐分化,气之轻清,上浮者为天,气之重浊,下沉者为地。盘古氏开天辟地,奠定乾坤。形成天在上,地在下,天尊地卑之势。两仪乃指乾坤。乾者,天也。坤者,地也。符号“—”表示天,代表阳,又叫阳爻。符号“”表示地,代表阴,又叫阴爻。这两种符号乃是八卦中最基本的符号。两仪生四象是指阴与阳继续演化,相重和相交,产生出老阳“=”,老阴“==”,少阳“”,少阴“”。四象乃象征四时和四方之意。四象生八卦,是指四象再继续演化,阴与阳再度相重或相交,就产生了八卦。

所谓五行,即“金木水火土”也。古人认为,水能滋润树木;树木能燃烧产生火;火能使燃烧后的东西变成土;土壤里能找到金属;而冰冷的金属表面易潮润,又能产生露水。故有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之说。古人又认为,水能熄灭火;火能熔化金属;金属制成利器能砍伐树木;树木的根茎能穿透土壤;而土壤又能吸收水份,使之消失。故又有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之说。

九宫八卦五行图,就是根据五行相生相克之理而演绎的。它形成了一整套促进性的循环往复,使习练此功者的身体机能保持较好稳固的协调与平衡,以促进其肌体的新陈代谢。具有强身健体、静心养性之功效。该图按照南、东、北、西、东南、东北、西北、西南及中央的方位排列,进行攻防和演变。整个套路可用三十二字概括。即:进退、诱惑、诛隐、杜阻、防守、残损、存获、发展、养练、等待、通远、畅顺、攻击、险情、绝丧、凶难。通过演练,能有效地提高攻防转换技能和实战技击水平,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有九宫八卦五行图秘诀为证:

  先祖留下图一卷,龙子龙孙仔细看。

  研透图中真奥秘,成龙成虎任方便。

  景门进退到中原,先拜真武始成仙。

  杜门诛隐杀间办,不留后手免为难。

  伤门防守彼此间,网开一面称英男。

  生门存获保中原,不怕鬼怪和神仙。

  休门养炼要持恒,方是君来君亦汉。

  开门通远去征战,敏捷机智凯歌还。

  惊门攻击似闪电,开弓没有回头箭。

  死门绝丧赴黄泉,奈何桥上阴间判。

  又有歌云:

  离九宫,在南天;勤下苦功方成仙。

  巽四宫,不为难;阴阳令把世道变。

  震三宫,行方便;护住中门把家看。

  艮八宫,话阳间;练得功夫日月圆。

  坎一宫,守丹田;修身养性静心闲。

  乾六宫,龙虎展;闪展腾挪轻似燕。

  兑七宫,雷打闪;手脚快似一挂鞭。

  坤二宫,去阴间;九重天上成方圆。

  源出于土归于土,发扬光大万世传。

习练此功,须先熟炼掌握呼吸二法,方可采四时阴阳之灵气与日月天地之精华。习练此功时,要以百会吸乾天之精华,以涌泉收坤地之灵气。在每乘及每转的起式和收式中,都要舌抵上腭,提气收肛。尤为重要的是,要上丹田观中丹田,中丹田观下丹田。致口内生津饱满后,再用意导至下丹田。还需外练手、眼、身、腰、步,内炼识、胆、气、劲、神。以求达到神形合一的境界。练习手法、眼法、身法、腰法、步法时,要做到“腰似龙身步似铅,眼似流星手似电”。还应注意动作圆转柔和,自然连贯。该快时,快似长拳;该慢时,慢如太极。

  有歌云:

  任督两脉要贯通,奇经八脉两周行;

  气息流通天和地,龙虎功法任君用。

  只要坚持刻苦不断地习练和认真细致的钻研,定能收到武能技击防身,文能修性养生之功效。

套路图解

  

预备式:身体面南而直立,两脚并拢,两臂自然松垂,沉肩落肘,含胸拔背,全身放松,目视前方(如图1)。

 

一乘三转之第一转

  

一式:舌抵上腭,静观内丹,身体重心移至右腿,左脚跟离地,足尖点地向左划半圆弧,弧顶朝前,右膝弯曲,呈左虚步(如图2)。

二式:将身体重心移至左腿,右脚跟提起,足尖点地,向右划半圆弧,弧顶朝后,左膝弯曲,呈右虚步(如图3)。

九宫八卦五行拳----车星辰、杨树藩

三式:身体重心移至两脚间,双膝微曲,两足尖稍向内扣,呈站桩步;两臂向上缓缓抬起(此时吸气),止于肩同高,手心向下(如图4、5)。尔后,双手向胸前微收,缓缓下按。下按时,以意导气至丹田,而后徐徐吐气(如图6)。

四式:右脚向左脚靠拢,足跟提起,足尖点地,呈丁字步。左手变立掌向右推出,右手变插掌护于腹前。同时,扭头目视右方(如图7)。继之,右脚向右迈出大半步,呈虚步。右手掌心朝上,向右击出,止于肩同高处,腰向右拧。同时,左手呈按掌顺势抽回,护于左肋,目视右手(如图8)。

五式:左脚向右脚所指方向上一步,呈高虚步。同时,身体右转,左手从右臂下方穿过,掌心朝上,向左击出,止于肩同高处,目视左手;右手变按掌顺势抽回,护于右肋(如图9)。

六式:右脚向左脚所指方向上一步,呈高虚步。同时,身体左转,右手从左臂下方穿过,掌心朝上,向右击出,止于肩同高处,目视右手;左手变按掌顺势抽回,护于左肋(如图10)。

七式:动作同五式(如图11)。

八式:右脚向左脚所指方向上一步,呈高弓步。同时,身体左转,右手掌心朝上,由后向前劈掌,止于肩同高处,目视右手;左手变按掌顺势抽回,护于左肋(如图12)。

九宫八卦五行拳----车星辰、杨树藩

九式:左脚尖点地,向前滑出半步,呈高丁步;左手反掌,掌心朝上,从右臂下方穿过,右手变按掌,收至左臂上方,两臂交叉护于胸前,目视左脚所指方向(如图13)。继之,身体左转,左脚尖点地,向左后方划出一步,呈高虚步;左手随身体转动之势向左击出,止于肩同高处,目视左手,右手下按,护于右肋(如图14)。

十式:动作同八式(如图15)。

十一式:右手逆时针方向绕一圈,尔后右手握拳,拳眼向前,回护胸前,向前顶肘,目视右肘尖,呈高马步(如图16)。

十二式:右手变掌,反掌向右肘尖所指方向拍击,掌心朝上,与肩同高,目视右手(如图17)。

十三式:右脚尖右拧,左脚跟左拧,身体右转,左手变插掌从右臂下方穿过。右手掌心向下,收至左臂上方,两臂交叉护于胸前,目视前方(如图18)。继之左脚向左侧上一步,呈高虚步,同时,左手掌心朝上,向左击出,与肩同高,目视左手;右手下按,护于右肋(如图19)。

十四式:动作同八式(如图20)。

九宫八卦五行拳----车星辰、杨树藩

收式:左手变托掌向左托起,右手同时亦变托掌,两臂左右分开端平,目视右手(如图21)。继之两臂缓缓向上托起至头顶上方,两掌指尖向上,掌心相对,距约肩宽,目视前方;同时,左脚尖点地,靠于右足弓内侧(如图22)。尔后双手呈按掌,虎口相对,沿面、胸、腹部前方缓缓下按至丹田。同时,左脚与右脚并拢,两腿直立(如图23);双手掌心朝上,中指指尖相对,缓缓上捧至胸前,然后翻掌缓缓下按至丹田;稍顷,双手缓慢落于身体两侧,指尖向下,目视前方(如图24)。

 

一乘三转之第二转

  

预备式:同第一转预备式(如图24)。

一式:双手掌心朝上,指尖相对,缓缓上捧至胸前,尔后双手翻掌缓缓向下按至丹田(如图25);左脚向左跨一步,右手变托掌向前上方抬起,约与肩高,左手抬起,掌心向外,拇指向下,护于胸前;左臂屈肘呈左挂肘,向左转体,双手随身体转动之势向下左揽,目光随右手移动(如图26)。以上动作要连贯进行。

二式:左手变穿掌,顺右臂所指方向前插,右手回撤至胸前,掌心朝外,拇指向下,右臂屈肘呈右挂肘,目视左手,身体右拧呈拗步(如图27);右脚向左脚所指方向踢出,与裆部同高,尔后落于左脚前半步远,身体右拧,呈叉步(如图28)。

九宫八卦五行拳----车星辰、杨树藩

三式:右手变穿掌,顺左臂所指方向前插,左手回撤至胸前,掌心朝外,拇指向下,左臂屈肘呈左挂肘,目视右手,身体左拧,右脚跟向右拧,左脚向右手所指方向踢出,与裆部同高(如图29)。

四式:左脚落于右脚前半步远,呈登山步,右手上挑至头顶上方,呈立掌,掌心向左;左手亦呈立掌,掌心向右,护于胸前,目视前方(如图30)。

五式:右手下按至腹前,右手四指逆时针转动,指尖朝前,掌心向上,同时右腿屈膝向上提起,足尖向下,呈独立步,目视前方(如图31);右脚用力下跺至左脚前一步远,呈马步。同时,双手变劈掌,借右脚下跺之力由上至下劈向右侧,目视右手(如图32)。

六式:左手提起,掌心朝外,拇指向下,护于胸前,左臂屈肘呈左挂肘,右手变劈掌为托掌,左脚跟右拧,右脚尖左拧,向左转体180度,转体的同时,双手向左揽,目光随右手移动(如图33)。

七式:左手变穿掌,沿右臂所指方向前插,右手回撤至胸前,掌心朝外,拇指向下,右臂屈肘呈右挂肘,两脚尖右拧,向右转体180度,转体的同时,双手向右揽,目光随左手移动(如图34)。

八式:向左转体90度,变虚步为马步。右手经左臂上方穿过,两臂交叉护于胸前,双手呈钩手形,指尖向后,目视前方(如图35);双钩手向左右拉开,右手与眼同高,左手与肩同高(如图36)。

九宫八卦五行拳----车星辰、杨树藩

九式:右脚顺时针方向摆踢,当摆踢至头顶前上方时,双手变掌逆时针方向摆动,拍击右脚面(如图37);右脚落于左脚右侧半步远,呈马步,右手翻掌,指尖向左,掌心朝上,呈托天掌护于头顶上方;左手顺势变按掌,护于小腹前,目视前方(如图38)。

十式:右手握拳沿头、面、胸、腹部前方向下砸,左手变阳掌,于小腹前接住右拳(以右拳击左掌心),同时,右脚抬起,随右拳下砸之势用力下跺,靠于左脚,双腿屈膝,目视前方(如图39)。

十一式:左脚向左侧跨出一步,呈左弓步,向左转体,右手变迎风掌随身体转动之势向左推出,目视右手,左手变按掌护于左肋(如图40)。

十二式:两脚尖右拧,向左转体180度,呈右弓步,同时,右手回撤变按掌,护于右肋,左手变迎风掌,随身体转动之势向右推出,目视左手(如图41)。

十三式:右脚后撤半步,改右弓步为虚步,左手回撤变按掌护于左肋,右手变阳掌向前出手,目视右手(如图42)。

十四式:右脚向内划弧,向右后方撤一步,向左转体90度,呈高虚步,右手回撤变按掌护于右肋,左手变阳掌向前云手,目视左手(如图43)。

收式:左脚向内划弧,向左后方撤半步,与右脚平行,距约肩宽,双膝微曲,呈高马步;同时,右手变阳掌经左臂下穿过,尔后两臂向左右分开,呈双托掌,目视前方(如图44);两掌上托至头顶上方,掌心相对,指尖朝上,与肩同宽,尔后双手沿头、面、胸、腹部前方,缓缓下按至丹田,双手再变阳掌,缓缓上捧至胸前,再翻掌缓缓下按至丹田(如图45),稍顷,两手缓慢垂放于身体两侧,右脚向左脚靠拢,目视前方(如图46)。

九宫八卦五行拳----车星辰、杨树藩

一乘三转之第三转

  

预备式:动作要领同第二转之预备式(如图46)。

一式:两腿屈膝,右脚尖点地于左脚弓内侧,呈丁字步。左手立掌护于右臂前,右手变插掌,掌心向左,指尖朝下,护于裆部,目视右方(如图47);右脚向右跨出一步,向右转体,呈右弓步,右手向右脚所指方向前挑,左手回撤变按掌护于左肋,目视右手(如图48)。

二式:左脚向前跨一步,呈左弓步,左手变插掌,掌心向右,指尖向下,回护裆部,尔后向左脚所指方向前挑,右手变立掌先护于左臂前,尔后顺势变按掌护于右肋,目视左手(如图49)。

三式:两脚尖向右拧,身体向右转体180度,呈右弓步,左手随身体转动之势变迎风掌向前推出,右手沿腹胸头面部前方上撩,至头顶上方变托天掌,掌心朝上,指尖向左,护于头顶,目视左手(如图50)。

四式:左脚向前跨一步,呈左弓步,右手下格护胸腹,随后变迎风掌向前推出,左手亦同时下格,尔后随右手向前推掌之势沿腹胸头面部前方上撩,至头顶上方后变托天掌,掌心朝上,指尖向右,护住头顶,目视右手(如图51)。

五式:两脚不动,身体后转,下伏,呈右仆步,右手变穿掌插向右脚面,左手亦变穿掌插向左上方,目视右手(如图52)。

九宫八卦五行拳----车星辰、杨树藩

六式:以右脚为支撑点,提起左脚,起身向右转体180度,左腿提膝绷足,呈金鸡独立步,同时,右手上撩至头顶上方变托天掌护住头顶;左手变下插掌,掌心朝右,指尖向下,护于裆部,目视前方(如图53);左脚向左下方侧踹,落于距右脚一步远之地,身体下伏,呈左仆步,左手变穿掌插向左脚面,右手亦变穿掌插向右上方,目视左手(如图54)。

七式:双手顺时针方向出手,起身向左转体90度,右脚向前弹踢后呈金鸡独立步。同时,右手变穿掌,掌心朝上,向前撩出与肩同高;左手变立掌,掌心朝右,护于右臂内侧,目视右手(如图55);右脚用力下跺,双腿屈膝,右手握拳,借跺脚之势沿胸腹前下砸,同时,左手于小腹前接住右拳,右拳背击左掌心,目视前方(如图56)。

八式:向前弹踢左腿的同时,右手变穿掌顺左大腿外侧向前撩,左手变按掌护于左肋(如图57);待左脚落于右脚前半步时,右脚向前弹踢,左手变穿掌顺右大腿外侧向前撩,右手变按掌护于右肋,目视前方(如图58)。

九式:右脚落于左脚前半步远,向右侧身,呈叉步,两臂交叉护于胸前,左臂在上,右臂在下,右手为阳掌,掌心朝上,左手为阴掌,掌心朝下,目视左方(如图59);随即起左脚向左侧踹,双手亦同时变掌向左右分推,目视左脚(如图60)。

九宫八卦五行拳----车星辰、杨树藩

十式:左脚落于右脚左侧半步远,向左转身呈叉步,两臂交叉护于胸前,右臂在上,左臂在下,两手呈分水掌,右手为阴,左手为阳,目视右方(如图61);随即起右脚向右侧踹,同时,双手亦变双分掌向左右分推,目视右脚(如图62)。

十一式:右脚落于左脚右侧一步远,向左转体90度,呈左弓步,右手抬至面前尺余远,握拳下抓带至右肋,左手变按掌护于左肋,目视前方(如图63)。随后,左脚后撤一步,呈右弓步,左手抬至面前尺余远,握拳下抓带向左肋,右手变按掌护于右肋,仍目视前方(如图64)。

十二式:右手变迎风掌向前击出,与眼同高,左手变立掌护于右肋,顺时针方向走八卦淌泥步,目视右手,行走一圈(如图65)。

十三式:左手变迎风掌向前击出,与眼同高,右手变立掌护于左肋,逆时针方向走八卦淌泥步,目视左手,行走一圈(如图66)。

十四式:起右腿向前弹踢,右手变穿掌,掌心朝上,向前插至与肩同高,左手变立掌护于右大臂内侧,目视右手(如图67)。

收式:右脚落于左脚右侧,距约肩宽,呈高马步,两手变双托掌,向左右展开端平,目视前方(如图68)。余之动作同第二转收势(如图69、图70)。

九宫八卦五行拳----车星辰、杨树藩





尚派形意拳入门

套路拳(包括对练套路)
通过站桩、练鹰捉和五行拳打好基础,就可以开始学练套路拳。尚先生所传的套路别具特色,计有:进退连环拳、六合拳、八式拳、十二洪锤和杂式锤。学练时要充分理解和掌握它的特色,抓住它的神与威、气与力和动作、技法的独到之处。
(1)预备式(即原地左鹰捉) 动作和要求与前述各预备式同(图8-1)。
(2)上左步右崩拳(即拗步崩拳)
双手同时握拳,左拳虎口向上,右拳拳心向上,小臂紧靠右腹,随上体微左拧贴肋腹向上、向外拧转钻至左臂肘窝里上侧,虎口向前(图8一2),接着右脚后侧,膝抵于左膝窝里侧,重心在右脚,同时,右拳贴左小臂上向前、向里拧转崩出,虎口向上,高与心齐;左拳向外拧转回拉至脐之左侧,拳心向上,目视右拳前方(图8一3)。
要领 a.右拳向上、向外拧转要在轻松、自然中,做到钻、翻、拧、裹、坠的内涵要求。b.右拳欲发之劲,根在脚,劲发于腰。借右脚后蹬,左脚前趟而发,但必须在“打法须要先上身”的技法要求下,上体先微左拧,做到“身似弩弓,,以蓄力,再求“拳似药箭”以发劲;还要充分利用腰的作用,以求得“打要远、气要催”的威力。c.右拳打出时,里拧要打出螺旋的爆发劲来;与左拳向外拧转回拉相辅相撑的增力;右拳打出要做到“三催",打出“三星”来。d.左脚虽进半步,也要尽量练出“脚打七分”的趟劲来,并要手脚齐到,打出整劲来。
 
(3)退步左崩拳(青龙出水)
两拳与左脚不动,右脚后撤成左弓步(图8一4),继而左脚提起后撤,当撤至贴于右脚里踝上时,脚尖要翘起成左提步;同时,左拳向上、向外拧转,钻至右肘窝里侧,虎口向前(图8一5);上动不停,左胸继续后撤,距右脚一脚处,踩实落脚,脚尖向前,重心在两腿间,稍偏后,左膝抵于右膝窝,两腿夹紧;右脚不动(与左脚夹角约45度);同时,左拳贴右小肩上侧向前、向里拧转崩出,虎口向上,高与心齐;右拳边外拧、边回拉收于脐之右侧,拳心向上,目视左拳前方(图8一6)。
要领 a.右脚后撤步要放开,以求退而能远;并借后撤惯性提撤成左提步。其所以用磨胫提步,就是为了步出径直,蓄力以发,进而能实,迅疾有力。因而能充分发挥其前趟反蹬的特殊威力。b、左拳拧裹抱于右臂肘窝里和左脚的磨胫相贴,正是上下相随,蓄力待发。左拳前崩与左脚后踩都要借腰力以发。c、拗步出拳必须两腿弯屈,相靠夹紧,以求步稳桩实,周身完整一气,乃使出拳迅猛刚实。
(4)顺步右崩拳(黑虎出洞)
左拳不动。右拳贴身向上,向外拧转至左肘窝里上侧,虎口向前(图8-7);接着右脚拧脚尖朝前,向正前方趟进一步,随之左脚屈膝后蹬跟进一步,成崩拳步;同时,右拳贴左小臂上向前、向里拧转崩出,虎口向上,高与心齐;左拳向外拧转回拉收于脐之左侧,拳心向上;目视右拳前方(图8-8)。
要领 a、顺步崩拳,腰劲易散,故左膝必须紧靠于右膝窝里侧,两腿夹紧。 b、右脚前趟和左脚后蹬,要与右拳前崩做到上下相随,手脚齐到。C、连环拳练到此式,共打了三个崩拳。但其步法各自不同,有进,有退、有拗、有顺。这是本趟拳最显功力的三拳,也是命名“进退”及练进退发劲的核心所在。故练时既要活而顺,又要刚而实,打每一拳都要充分体现“拳似炮、龙折身”的威力和技法。
(5)退步白鹤亮翅
右臂向下,向里拧转回收,左臂向下,向里拧转下插,使两腕部交*于腹前,右臂在外,两臂微屈,虎口向里(图8-9和背面);动作不停,借长身、抖腰之劲,使两臂向上至头上向身之左右展;同时后撤左脚成右弓步;目视右拳(图8-10);上动不停,两臂分左右向下弧形下落,抱于脐之两侧,小臂贴腹,拳心向上;同时右脚撤至左脚里踝前;目视右前方(图8-11和背面)。
要领 a、右臂下摆回收,其小臂向里拧转时要有封、挂之意;两臂交*于腹前时,要有蓄力待向上抖发之劲。 b、两臂往上要着意于拳和腕有向上、向外抖发之劲。这是“亮翅”之劲的涵意所在;双臂从上展开向下呈鸭蛋圆形,上宽下窄,着力在上。但双臂在头上展开时,幅度不要过大,以免散劲。 c、两臂并于腹前,不要震脚、砸腕。因“亮翅”,不是“并翅”或“拍翅”。但必须做到收臂、沉腰、束身,以使秘上发抖劲后,身劲不散,且为下一动作蓄力待发作准备。

(6)上步左炮拳
右拳经胸向上、向前、向外拧转至嘴前,虎口向前;左拳也向上、向外拧转至右肘窝里侧,虎口向前,拳心向上(图8-12)。上动不停,右臂内旋小臂,借拧拨之劲使腕关节贴于头之右额上;同时腰向右拧,左拳向前、向内拧转,边拧转,边打出,高于心平,虎口向上,同时右脚向前趟步,左脚跟步,距右脚有一脚之隔,重心在左腿;目视左拳前方(图8一13)。
要领 a.两拳向上、向外拧转,要做到“肘不离肋,手不离心",裹以蓄力,但不得用拙力。b.右小臂向内、向上拧拨,必须沉肩、坠肘,不得用小臂上架;右腕贴右额,既不能过高,也不能因低而挡眼。 c.腰之右拧,要做到“似斜非斜",以求抻腰拔背,使左拳劲顺打远。 d.右小臂拧转拨化与左拳拧转打出以及右脚前趟踩落,都要借拧腰而发劲。且三者,必须左右相撑,上下相随,手脚齐到,以达发劲完整。 e.左脚眼进后,左膝必须靠紧右膝窝,两腿夹紧,以求桩实根圆。
(7)退步左鹰捉
身体微左转,左脚撤步,成右弓步;同时左拳向外拧转下掩,拳心向上,力达右小臂里侧;目视右拳前方(图8一14)。
动作不停。右脚借左脚后撤惯性后撤,成右提步;同时,左拳贴肋,拳心向上、向外拧转钻于右肘窝里上侧(图8一15〉。
动作不停。借左脚后蹬之劲,撤右脚;左脚亦随之微撤,成左腿在前的三体式;同时,左拳贴右小臂上向前,边向里拧转边变掌下翻,成鹰捉式右拳贴身回拉,收于脐之右侧,拳心向上;目视左掌前方(图8-16)。
要领 a.撤左脚时,要撤得活、撤得远。成右弓步时.不要停,右脚借力后撤并要做到“磨胫”,随向后踩落。要落得快,落得实,带动左脚微撤,两脚要同时抓地落实。且右脚落地尚须有反蹬之力,以助左掌向前翻落发劲。 b.左拳上钻于右肘窝而欲退步出手时,切不可勾腰、耸肩,亦不可用拙力或憋气。 c.左手翻掌与两脚后撤踩地,要上下相随;同时借向右拧腰之力以发劲,要练出“退也打"的威力来。
(8)撤步掩手
左脚撒半步至右脚里踝骨前,脚尖向前;同时腰向右拧转,左手变tuo形掌(图8一17)向外拧转小臂,向里划弧回拉至胸前,掌心向上,虎口向前,目视左掌(图8一18)。
要领 a.回拉左手要做到边拧转边回拉,要借腰力,充分发挥拧、裹、坠的技法涵意,还要借翻腕之力,着力于手背的腕指间。 b.蛇形掌的翻掩与左脚的撤落,要上下相随、完整一气。

(9)一马三箭(在脚为一马三践)
①上步tuo形撑掌
腰向左微拧,借抖腰和右脚后蹬之力,左脚向前趟进一大步,右脚跟步落于左脚后;同时,左掌向前边拧边变成立掌撑出,掌心向前,高不过眉,力达于掌;目视前掌(图8-19)。
要领 a.左脚前趟要迅猛;右脚跟进要轻灵。b.左脚踩落与左掌的撑出要手脚齐到;要肩沉、肘坠,上体似斜非斜,以求力贯前臂。
②拗步右钻拳
右拳贴肋,向前、向外拧转钻至左肘窝里上侧(图8-20)。继而腰向左拧,借抖腰和右脚后蹬之力,左脚向前趟进一大步,右脚跟步落于左脚后侧;同时左,tuo形掌五指撑开;右拳贴左小臂上侧前钻,当两手上下相遇时,左掌边下捋、边握拳、边向外拧转回拉,收于脐之左侧,拳心向上;右拳向正前方钻出,拳心向上,高不过眉;目视右拳前方(图8~21)。
要领 a.右拳钻靠左肘,要沉肩、坠肘,以蓄力待发。b.左脚前趟,右脚后跟仍要迅猛、轻灵,与前式撑掌动作连环一气。c.右拳钻发,左脚踩落和左拳收腰,必须上下相随,左右相称,手脚齐到,劲力完整。

③进步狸猫上树
借屈双膝、拥上体、右脚后蹬之力,左脚向前趟进一大步,右脚经左腿里侧,脚尖边外摆、边向前截踢,高不过胯;同时,左拳贴肋,拳心向上、向外拧转钻至右肘窝里上侧,虎口向前(图8~22)。
腰向右拧,重心前移,右脚向前截踩而落,脚尖外摆;左脚随即跟进半步,脚尖向前,两脚间约一脚之隔;左膝抵于右膝窝,两腿夹紧,重心在左脚;同时左拳贴右小臂上侧,向前钻出;当两手上下相遇时,两拳同时变成三圆掌,左掌继续向前、向下、向里拧转翻落,掌心向下,高与心齐;右掌贴左臂向下、向里拧转翻落,收于脐之右侧,掌心亦向下,小臂紧贴于右腹;日视左掌前方(图8~23)。
要领 a.从撑掌、钻拳到狸猫上树,都是左脚在前,且要迅疾地大步向前趟进,并要接连做三个,故在脚称为“一马三践”。经云:“践拳似马奔,连环一气演",因之这脚下的“三践”和手上的“三箭”,两拳一脚,必须练得迅疾连贯,势如奔马,一气呵成。这正是它命名“连环"的关键所在,故应练出它应有的气势来;但疾不能乱,步步要疾而稳,手手要快而实。b.左掌前翻、右掌回收与右脚的截踩,必须借左脚后蹬和腰向右拧转,以纵腰发劲,但要左右兼顾,手脚并重,手落脚落,上下完整一力。c.狸猫上树之右脚,去有截踢之劲,落有截踩之劲,两劲相连,意有不同:左腿微屈是重心所在,又是右腿发劲之根,必须站得平稳、沉实,但不得耸肩、提气。
(l0)进步右崩拳
左脚后蹬,右脚垫步向前,左脚跟步成左提步;同时两掌从小指抓起卷握成拳,左拳虎口向上,右拳拳心向上:目视左拳前方(图8~24〉。
右拳贴肋向前、向外拧转,靠于左肘窝里上侧(图8~25)。
右脚后蹬,腰向左拧,左脚向前趟进一大步,右脚跟至左脚后成崩拳步(稍大些),同时右拳沿左小臂上向前、向里拧转崩出,高与心齐,虎口向上;左拳贴右小臂、贴胁向外拧转拉回,收于脐之左侧,拳,心向上;目视右拳前方(图8~26)。
要领 a.右脚垫步要先顺腰屈膝,以免长身而散劲。b.右拳贴左肘窝以蓄力,但不要耸肩,要借腰劲出拳。c.左脚借提步的“磨胫”是为了增大前踏之劲;左脚踩落与右拳崩出,要手脚齐到。为了便于扣步回身,故右脚跟进步要大些。
(11)回身狸猫倒上树
借向右拧腰之劲,左脚以脚眼为轴,脚尖里扣,与右脚成内八字;同时右拳用肘拉手,边向外拧转,边回拉收于脐之右侧,拳心向上;重心仍在右脚;目视左前方(图8~27)。
借身体右转回身之劲,重心移至左脚,右脚屈膝贴左腿里侧抬起,脚尖勾起,边外摆、边向前截踢,高不过胯.脚心向前;同时,右拳贴肋从额下向前、向上、向外拧转钻出,拳心向上,高不过肩;目视右拳前方(图8~28)。
左脚屈膝后蹬,重心前移,借上体右拧,以右脚跟向前、向下踩落,脚横斜落地,左脚随之跟半步,脚尖向前,两脚间约一脚之隔,左脚紧抵于右膝窝,重心在左脚;同时左拳贴胁向上、向外拧转贴左肘窝上侧顺心臂向前钻,当两拳上下相遇时,同时变掌,左掌向里拧转向前、向下翻落,掌心向下,高与心平;右掌贴左臂向下、向里拧转,收落于脐之右侧;目视左掌前方(图8~29)。
要领 a.扣左脚、拉左拳要借腰力,做到上下一致。
b.截踢与前述“进步狸猫上树”的技法和劲路皆不同。前者是借直选之劲以截踢对方的膝、胯部位,并踩落以发之;本式则是借回身之际,用摆膝、摆脚、探脚跟之劲以截踢对方来脚,进而踩落以伤之。故左腿从抬起到踢出,膝有从里向外摆动和前挺之劲,脚有从抬起到勾脚外摆,有截踢踩落之劲。这是在练崩拳回头中就操之有素的唯一腿法,在练习中要进一步领会它的实用技法。
经云:“拳打遍身是法,脚踢浑身是空”正因为形意拳有“进步踩打"、“手脚齐到',和“练功发劲,,等特长,所以它不主张用脚踢。因之在形意拳的套路中,除此截踢外,仅在“八式,,拳中尚有“龙虎相交"的的一个向前截踢、发劲脚法,只此二者。c.截踢与踩落,是两个劲,但用时则常是合二而一,以一气贯之;左掌前翻、右掌回收与右落,要手脚齐到.上下合一,要借拧腰而发劲。以上是进退连环拳前半趟,练完回身。后半趟练到头,狸猫倒上树回身,接练“上步右崩拳”,再练“退步左崩拳”(图8~30),方可收式。
(12)收式
两拳和右脚不动,只把左脚向前迈出一步,即收式之①成左劈拳式(图8~31),接收式。

十二形拳(节选)
它是效仿各种动物的生活和搏斗的特长,象形取意地组成动作,用以锻炼身体,提高技击效能。
戴龙邦所传,原为十大形,即龙、虎、猴、马、鸡、鹞、燕、蛇、鹰、熊。后由李洛能会添了tuo(鱼它)形和tai(鸟台)形.使其形意技击之法更趋全面。因人们在十二形中对tuo形和tai形的误解最多,为除疑窦,兹将该两形的具体练法等详述如下:
一、tuo形:
经云“ tuo有浮水之精”近氏人著书因鼍与之同音。且会水,便误认为是它。鼍是扬子鳄,又叫猪婆龙,tuo老谱称“剪子股”,俗叫“卖油郎”,六只长腿的昆虫,灰褐色,长不过寸,雨后在水面上常见。在动物界称为“水上游客”。我们所要学就是它浮游水上,曲线游进,既轻灵又快速的特点,它的掌型是拇、食指分开,其它三指卷屈。这掌型正是学其轻灵的瓜儿,而不是学鼍的大巴掌。有人甚至特意把掌型改成八字掌,更是与传统不符。
(一)技法
tuo形动作简单,可说只是“左一拨,右一拨”。但它却弥补了形意拳没有侧旁发动的不足。也增加了动作轻灵的技巧。步法比一般的形意步还要轻快许多,这说明练它的长处。练tuo形的回身,不论是从左或从右后转回身,其撑拨动作和回身所上的一步,是练形意的难点,在技法上也是出人意外的一步。经云:“远近一丈步位疾,两头回转寸为先",“要知回转这条路,近在眼前一寸中。”寸,步也。要想练好形意tuo形回身,关键在“近在眼前"这一步。学tuo的浮水之精,精就精在它的步法上。因它难练,故在练tuo形回头的技法上,就出现了一是打完左式不打右式,只向右撑掌一拨,不上步,反而向左扣步,回身上左步、撑左掌;一是打完右式回身上左脚(不到位),以撑左掌过渡,接练撑右掌(到位)发劲。"这是值得商榷的
(二)练法
l.预备式(即原地左鹰捉)
如前(图2~8略)。见(图9)。
2.tuo形左式
(1)两手拇指和食指撑开,其它三指卷屈成tuo形掌,(图1),借向右拧身之势,使左掌由前向下、向里、再向上、向外翻转至口前,上臂里裹,使掌心斜向左外侧;右臂边后拉,边外拧至右肋旁,掌心斜向里;同时,重心移至右腿,左腿提起回拉,靠于右脚里躁上,成左提步(图10)。
要领 ①力贯拇指和食指,撑开掌的外缘。②圈收左手及臂,是借向右拧转收身之劲,要缓而柔,是为了蓄力待发。③移重心和收左手、左脚要上下相随,和谐一致。
(2)当重心移至右腿.腰、身、手、脚完成右拧蓄力时,马上又向左反拧身,左脚轻捷地向左前方跨一大步:右脚用迅猛爆发劲向右后方蹬劲,提起跟进,靠在左脚里踝上,成右提步;同时,左臂边里拧,掌经脸前边拧摆,边翻转,向左侧前方撑拨而出,肘坠、臂撑、掌立、掌心斜向前,高不过肩;右掌边外拧转,边向下、向里、向身前拧插于脐,掌心斜向上;眼看左掌前方(图11)。
要领 ①完成右拧蓄力时,马上向左反拧,周身上下一力;使左拨之掌一晃即到,如风掣电闪,既轻灵又迅疾.②由左提步蓄力,到右提步骤发,是练tuo形所求的“周身一气,劲发一方"的特色。必须由轻松、谐中做到骤发专注。左脚跨进要与右脚蹬劲相辅相成,与两掌上下一力。3.撑拨之劲既求圆柔又要韧刚,才能于“三摇两旋"的运动中,起到制敌的作用。④tuo形之步既轻灵又迅疾,是要求活而不浮,而不僵;且每步之蹬都必须有扒蹬之巧,这是学练tuo形能有浮水、曲进,而又劲疾之窍要所在。

3.tuo形右式
练法与要领与左式同,只是左右相反(图12)。如此左、右反复交替练习,现以练至右式回身为例,转身往回练。
4.回身式
打出右式后,左掌随身体左后转,由腹前向上经脸前、边拧拨,边翻转,边随身向左前方撑拨而出,肘坠、臂撑、掌立、掌心斜向前,高不过眉;同时向后外摆左膝和左脚尖,随身体向左后方跨步轻落;右脚提起靠于左踝上,成右提步;右掌于左掌向左后方撑拨的同时,边向外拧转,边向下、向里、向身前拧插于脐,掌心斜向上;眼看左掌前方(图13)。
要领要借右脚反蹬、摆左膝左脚跨步之力和两臂拨、收之力,以求上下合一,来完成180度直线转体。这就是武术中靠步法和身法技巧来完成的“指前打后"的高难技击动作。因为此法难练,故在习练中形成垫步缓冲的练法。如前述“tuo形的技法"中所介绍的两种练法较易掌握,如从先易后难入手,也可以按彼练。
5.收式
回身做tuo形左式,再接做右式,反复交替练习,练至起式处如做完右式,再做回身式练成左式(图14),即可做收式。
(1)双tuo形掌同时握拳;左拳外拧变拳,心向上,高与眉齐;同时,重心稍后移,右脚后撒一步,成桩步;目视左拳(图15)。
(2)右拳以肘做轴向外、再向上翻转,亦抬与肩高,拳,心向上;两臂成弧形,前后相对;眼看右拳(图16)。以下与三体式收式同,从略。

二、tai形
经曰:“tai有坚尾之能。"误有骀(劣马)、鸽之写法。故,说类似驼鸟,而驼鸟只善走并无竖尾之能,故不知是何物。tai,又名兔鹘,是一种尾短的小鹰,人们叫它“秃尾巴鹰"。猎户得之,幼磨其爪(因原爪过尖锐,以免捕捉时损伤野兔皮毛),喂养以捕野兔。野生的tai多站高枝,头常向下,尾向上倒立着(即竖尾),为俯窥狡兔,野鸟,以便疾下捕捉。因为一般不知,才出现多种猜测。在拳的击法上因人是用双臂在身前学其用尾,是借肋腹发劲,形成前挤上撑而发竖尾之劲,故它用的是“肋腹打”因为形意拳的技法达到记超境地时该哪沾哪打,而在它的14处打法中,惟有人的“肋腹”处不能发劲打人,故李洛能才予以增补之,使形意拳的技法更全面。
有人说练它“拳势顺,则气由尾阁上提,肝舒气固”,实为臆测。
(一〉技法
练tai形是在身前用两臂上分下合,两臂合成尾状往前、往上发竖尾之劲。既是在身前,又是借腰用肋腹发劲,为什么有人竟说它是“臀尾打或跨打”!这是因为肋腹既不是突出的关节,又不是有力的肌腱,人们不知道能用它发劲放人。从“tai有竖尾之能",必然是用臀尾打或胯打。
武术技法上,出现疏漏或误解的事很多!象拳经“手脚法”中云:“以上以下十四处打法,俱不脱丹田之气"。在形意拳周身所用的打法中,向有“头、肩、肘、手、胯、膝、足”七拳之说。因为是头一个,其它都是两个,共计是13处,再加上臀尾,共计14处,也就是人们常说的14处打法。拳经手脚法中写明:“肋腹打去意沾阴,好似还弓一力精,丹田久炼灵根本,五行合一显其能"。这里既提出打法所用的部位,又提出技击的特点和窍要,特别又经实践验证用之有效,应该把它列为形意拳的主要技击法之一;可在人们常说的14处打法中却不包括它,尝闻形意前辈们常用的借肋腹发劲的“掩手”(就是怕用tai形握拳伤人,改用掌发劲的),可把对方打得离地摔出而不伤人。可见其功效是较显著的。故多把胁腹打,计入打法之内,则形意拳的打法就是“以上以下十五处打法"。
(二)练法
l.预备式(即原地左鹰捉) 见(图8)。其它同前,略。
2.左提步分拨束身
(l)左掌不动,右掌向前探出与左掌平行,两掌拇指尖相连;同时,左脚向前趟进一大步,右脚跟进提起靠于左脚里踝上,成右提步;目视手前方(图9)。
要领右掌探出要借右脚后蹬、左脚前趟之劲同时完成,要上下相随。探掌时,要沉肩、拔背;左脚趟进要远,提步要稳;不要俯身或长身。
(2)右脚借提步蓄力,向前趟进一大步,左脚后蹬跟进提起,靠于右脚里踝上,成左提步,同时,两手握拳分别用前臂向外翻转、拧拨,向上高不过头,向外宽能护肩,向下低不过脐,贴肋回拉,束手脐之两侧,拳心向上,两拳对称,相距约一拳之隔,成束身双抱拳(图始10)。
要领 ①右脚借提步蓄力再进一步时,步要活,进要远,踏要实。②两掌变拳向上、向外、向下拧拨时要借趟进右脚和蹬左脚之力,以求上下完整一力,束身要紧。
3.tai形左式
上动不停。左脚借提步蓄力.拧腰向左前方约45度趟进一大步;同时,右脚后蹬跟进大半步,右膝抵于左膝里侧,靠紧,重心在右脚,在向左前方拧腰趟进的同时,两掌借腰力由肋腹发劲,催动两臂向左前方边向前、向上撑打而出,拳心向上,两拳间有一拳之隔,高于脐上;目视两拳前方(图11)。
要领 ①腿之后蹬与前趟,要和两臂向前、向上发劲,上下相合,周身一气。②两臂要借腰力,由肋腹发劲。这就是拳经所说“身似弩弓,拳如药箭”的技法体现。经云:“肋腹打去意沾阴,好似还弓一力精”,肋腹发劲要沾着对方下体。因为肋腹既非肢体关节,、又非肌腱有力之处,所以能发劲放人,就在于肋腹能会同腰力(或谓丹田劲),一旦接触对方,即可用肋腹前弹的“还弓”之劲把对方放出。③tai形的左式或右式,两臂前撑较长,初学时应这样练。经云“打要远,气要催",只有在学练过程中,先求开展,而后才可再求紧凑,使劲力先能放得开,才能劲长力大,再求发劲短,而得迅猛集中。但在tai形这一技法中,必须做到“身似弩弓”,肋腹发劲才行。如果只求长,只用臂力则大谬矣。
4.右提步分拨束身
借向右拧腰转身之力,左脚向右前方趟进一大步,右脚后蹬跟进提起靠于左脚里踝上,成右提步;同时,两拳分别用前臂向外翻转拧拨,向上高不过头,向外宽能护肩,向下低不过脐,贴胁回拉束于脐之两侧,拳心向上,两拳对称,相距约一拳之隔;目视前方(12)。
要领 与(图10)同,惟方向左右相反。
  尚派形意拳入门----李文彬(五)
5.tai形右式
右脚借提步蓄力,拧腰向右前方约45度趟进一大步,同时,左脚后蹬跟进大半步,左膝抵于右膝里侧,靠紧,重心在左脚;在向右前方拧腰趟进的同时,两拳借腰力由肋腹发劲,催动两臂向右前方,向前、向上撑打而出,拳心向上,两拳间有一拳之隔,高于脐上,目视两拳前方(图13).
要领 技法和道理悉与(图11)同,惟有左右方向相反。如此左右交替向前练习,现以练完右式为例,转身往回练。
6.tai形回身式
向左后拧腰转体,以左脚为轴,身体继续向左后转,右脚随转体贴地向左脚尖外侧扣步,随即落实,重心移右脚,左脚随之提起,靠于右脚里踝上,成左提步;同时,双拳先变俯拳,分别用前臂向外翻转、拧拨,向上高不过头,向外宽能护肩,向下低不过脐,贴肋回拉,束于脐之左右两侧,拳心向上,两拳对称,相距约一拳之隔,目视前方 (图14)。
要领 a、借向左后拧腰转体,摆双臂之力,向左脚尖外侧扣步右脚,以腰为轴,步随身转,动作要轻松、自然、和谐、稳准。b、在动作中要做到转身臂起,脚落臂收,上下相随,周身完整一气。c.向左后拧腰转体打出的左式和未回身前所打的右式,两者成90度夹角。
7. tai形左式
上动不停。左脚借提步蓄力,拧腰向左前方约45度趟进一大步,同时右脚后蹬随即跟进大半步,右膝抵于左膝里侧,靠紧,重心在右脚;同时,两拳借腰力,由肋腹发劲,催动两臂向左前方,向前,向上撑打而出,拳心向上,两拳约有一拳之隔,高于脐上;目视两拳前方(图15)。
要领 技法和要领与(3)(图11)同,惟有方向相反。略。
如此左右交替练至起端回身,回身式如前,必须练至左式方可收式。
8.tai形收式
练至左式(图16)
(1)身微右转,左拳边向里拧转,边向前打出,虎口朝前,高与心齐;右拳贴身回拉至脐旁,拳心仍向上;同时左脚借身右转之劲,向前迈进半步成左桩步,重心仍在右腿;眼看左拳前方(图17)。
要领 借向右转身的劲,向前拧打左拳,并前迈左脚,要手脚齐到。
(2)前拳向外翻转,抬至眉高,拳心向上,同时,后拳以肘作轴向下、向外、再向上翻转,抬至眉高,拳心向上,两臂前后成弧形相对(图18)。以下动作与前收式同,略。
 

形意传统器械最大的特点,是拳械一体。它以拳为本,按照拳的套路、技法和劲路用之于各种器械之上。因之练形意拳再学练形意器械,较省力。在使用技法上,也别具一格。如“劈刀”,在一般多用直臂抡劈,用“起、随、追"的发劲方法。而尚先生所教形意劈刀和劈拳一样,用的是腰催肩、肩催肘、肘催腕刀的“三催劲”,这个劲比直臂抡劈难对付得多。它屈臂力大,带劈、带推、带锉,既发腰力,又手足齐到。
形意的棍和枪亦如此。一般棍法是“棍打悠势”、“棍打一大片”,借悠劲以加大力量的抡打,着力点多在棍的前端。而形意棍则以腰为轴,既是支点,又为力源,利用杠杆的作用以加大攻击力,不求大悠、大抡,只求近而易变,应机应势,快而刚实;借腰劲发震撼力,重创筋骨,不求招胜而求劲取。如“劈棍”就不是利用抡劈的劲,而是以腰为支点发劲,两臂势相反而力相撑,手脚齐到,身棍一体,则劲刚而实,距短动速;虽名曰劈,却含有推、砸、戳等劲,一棍多用,实用效果突出。
枪法亦与一般的“圈枪为母式”“拦、拿、扎”,等名称与练法不同。形意枪叫“崩、扣、扎”,讲究起落、钻翻,两把相辅,又前后相撑,其“崩、扣”就不同于“拦、拿",既是顾,又是打;既是防守,又要在接触中发劲,也就是在防守中起打击的作用。有人说形意拳是由枪变化出来的,其渊源姑且不论,仅就拳械一体来说,确是互为增益、相得益彰的。
武术器械是手、臂的引长,用以增强打击效果的。因形意拳器械的动作、技击作用力和拳基本一样,故讲“三节”,求“六合”,要求“打人如走路",“手脚齐到才为真"。就是把形意拳的技法、劲路特点运用到“手臂引长”的器械上去,故称之为“拳械一体"。
形意的传统器械套路是经过前几代既精于器械的使用,又深谙形意拳法奥秘的明家们从实践的体会中,总结提炼而创编的。故每一动作都内含有其特有劲路和实战技法。尚先生专攻形意,常说:“只有方法对,才能味道深,效果大,才会求之不尽,用之不竭。"先生所传器械,最为可贵的是,既体现拳械一体的特点,而且每趟套路都有其不同风格和技术特点,体现出老辈明家们技艺精湛而认真求实的精神。
形意连环刀动作说明
1.预备式
两脚成立正姿式;沉肩坠肘,头顶项直,舌顶上腭,气沉丹田,目视前方;左手以拇指和虎口扣住刀盘;食指和中指夹住刀柄,无名指和小指握住刀盘,使刀背紧贴左前臂;刀尖朝上,刀刃朝前,垂靠于左胯侧;右掌五指并拢,自然垂于右胯侧(图1)。
2.格刀推掌
(1)双腿微屈,身微右转,右脚向前上步,成里扣步;同时左手抱刀向左上方、向前、向里翻转,在身体左前方划半圆弧,屈肘置于胸前,刀盘扣于腕下,高与心齐;右掌臂提起靠于腰右侧,掌心向上;目视左方(图2)。
要领 左手摆臂扣刀盘与上右步必须借腰力,上下一体,完整一气。
(2)借身体左拧左脚经右脚里侧向左前方迈出成桩步;同时,左手扣刀向下、向左拨格落于左腾旁,刀尖朝上,刀刃朝前;右手变立掌向左前方推出,掌心向左,沉肩坠肘,右前臂高与胸齐;目视前手(图3)。
要领 ①整个动作,以腰带手;格刀、推掌与左脚前迈落地动作要协调,劲力要完整一致。②格刀着力于刀柄、刀盘;推掌着力于立掌的小指侧。
3.三体式藏刀
(1)腰微右转,体正对前方;左手抱刀向前抬至与右臂平,右手接刀(图4);左手向里卷腕,在右腕里侧成立掌;同时左脚前迈成左弓步;目视刀柄前方(图5).
(2)右脚屈膝前提扣于左腿后膝窝处;同时,左手捋刀成立掌前推,右手持刀向下、向后拉至右胯后,刀尖朝前;目视左手前方(图6)。
(3)右脚向后撤一步,左脚随即屈膝提起成独立式,同时,左掌由前向下、向里卷腕回收,贴身上穿至胸部;右手持刀向外、向后翻腕上举,使刀背贴于脑后、背部,刀尖朝下;自视前方(图7、图7正)。
(4)左脚向前落地成桩步,右手持刀由左裹肩,经胸前向前、向下、向后拉至身体右侧后方;同时,左掌由右臂里侧用手背捋刀背,拧成立掌向前推出成三体式藏刀式;目视前方(图8)。
要领 ①此式为形意刀法演练中的起式,它的各个分解式应连贯不停顿,一气呵成。裹脑捋刀要自然和谐,不得耸肩、低头。②重心的转移,提膝、落步与两手的配合动作要协调、完整、一致。
 
4.进步崩刀
(1)左脚向前进半步成左弓步(过渡性步型),同时,右手持刀向前直刺,刀刃朝下,刀尖高与肩平,左手握刀柄后半部;目视前方(图9)。
(2)左脚后蹬,右脚贴左脚里侧向前迈一大步,左脚随即提起跟进靠于右脚里侧成左提步,同时双手握刀搓把(左推右拉)向上挑腕立刀回拉,使刀背向回挂带落于右肩前,两肘抱肋,两手紧贴右腹;目视前方(图10、图10正)。
(3)左脚向前趟进落地,右脚随即迅速眼进,成崩拳步,同时,双手持刀搓把向前推、锉、崩出,刀刃向下.刀身平,高与胸齐;目视前方(图10)。
要领 ①图9向前刺递之刀是虚中有实;随即立刀回挂,步进刀回,要上下完整,并应随即趟进崩出;要借上身和后蹬之力,使崩出之刀迅疾刚猛,勇不可挡。②崩出之刀,要内含推、锉、刺之劲法。
5.退步反崩刀
(1)右脚向后方撒一步成左弓步(过渡性步型),同时,左手向下、向里回拉翻腕,手背贴于心口;同时右手持刀在身体右侧向下、向后、向上、向前挂一周,至胸前时,左手顺右臂捋刀背变立掌向前推出;同时右手握刀向下、向后拉回,收于右腕旁;目视左手前方(图12).
(2)重心移至右腿,左脚后撤提起靠于右脚里侧,成左提步;同时,右手向外翻腕,使刀向后、向上、向前回推至右肩后上方,刀刃朝上,刀尖朝前;左掌微下沉;目视前方(图13)。
(3)左脚沿直线向后落成退步崩拳步;同时,右手握刀向前推、锉、反刺,刀刃朝上,高与头平;左掌向下、向里回收至右前臂里侧;目视刀前方(图14)。
要领 ①退步要放开;刀借甩腕要活开,提步要活而稳。②左脚向后落,与右手握刀反崩,左掌回收,动作耍一致,劲力要完整。③反崩之刀要借左脚落反蹬和发腰劲,使力贯于刀刃。
6.斜进步劈刀
(1)左脚经右脚里侧向右前方盖步;右手刀由前下落,经身体左侧向后、向上、向前挂至左肩前上方;同时,左掌向里卷腕下穿至腹左前方;目视右前方(图15)。
(2)右脚迅速向右前方趟进一大步,左脚随即跟进半步成炮拳步;右手刀由上向前、向下劈出,刀身平,高与胸齐;同时左掌向后、向上摆成亮掌,停于头左侧方,指尖朝劈刀方向;目视刀前方(图16)。
要领 ①盖步,指左脚经右脚里侧,迈向右脚的右前方;盖步、右手挂刀和左掌下穿要协调一致。②右脚趟进踩落与右手劈刀,要身械一体,快速、完整。
7.反身三体式藏刀
(1)右脚尖里扣,重心移至右腿,身体左转,左腿屈膝提起,成独立式;同时,右手刀向外翻腕向后、向上裹脑,使刀背贴于后背,刀尖朝下;左手随转体后由前下落,继而向里接卷腕,贴身上穿至胸部,掌心向外;目视前方(图17)。
(2)动作不停,左脚前落成三体式,右手刀裹左肩,转胸前向下、向右拉刀停于右胯旁;左掌在刀行至胸前时,顺右臂里侧捋刀背向前方成立掌推出,掌心向右,高度齐胸;目视前方(图18)。
要领 ①反身提膝裹脑动作,要做得舒展、自然而又快速、灵活,不得低头或耸肩。②落脚、拉刀、推掌要完整有力。

8.进步刺刀
(1)左腿提膝抬起,右手刀向外翻腕向后、向上裹脑,裹左肩拉至胸前;同时左手向下、向里卷腕,继而贴右臂里侧捋刀背立掌推出,掌心向右,高与胸齐;右手刀自胸前向下、向右拉至右胯旁;同时,左脚向前进一大步,右脚随即跟进提起靠于左脚里侧,成右提步;目视前方(图19)。
(2)右脚向前趟进成桩步;同时,右手刀用力向前刺出,高与肩平,刀背斜向右;左掌在右手刺刀时回按,附于右前臂里侧;目视刀前方(图20)。
要领 ①提步拉刀与推掌动作,要完整一致。②右刀前剌、左手回按与右脚落地要同时完成,动作要迅猛,力贯刀尖。
9.翻身提膝劈刀
右脚尖里扣,重心移至右腿,身体由左向后转,左脚迅速屈膝提起成独立式;同时右手刀向外翻腕由后上举,刀尖朝下由右肩上向前、向下劈落,刀前部高约与胯平;左掌贴身由下向左、向上摆动停于头左上方;目视刀尖(图21)。
要领 ①向前劈刀和向上摆掌,运动方向相反,两臂相称,并要快、稳而有力。②要借提膝向左拧腰和向上摆掌之力,以加大劈刀力量和稳定重心。
10.进步炮刀
(1)左脚向前落步;右手刀向外翻腕上挂至头部左前上方;同时左掌下落附于右手里侧腕部;目视刀前方(图22)。
(2)右脚由左脚里侧向前趟进一大步,左脚迅速跟进半步成炮拳步,同时,右手刀从身左侧经后、向下、向前炮出,左手配合右手附于右前臂里侧;刀刃朝上,刀尖略低;目视刀前方(图23)。
要领 ①上挂接进步炮刀要连贯迅猛,右脚落地与出刀要借腰力同时到位。②刀身与右腿上下相对在一垂线上,力贯刀身前半部,要有推、锉、撩的劲。

11.退步提膝裹脑刀
(1)左脚向后方撤一大步成右弓步(过渡性步法),右手刀以前臂和腕力使刀在身体左侧向下、向后、向上、向前挂一周,左手不动;目视刀前方(图20)。
(2)动作不停。右脚亦向后撤一步成左弓步(过渡性步法),同时,右手刀以前臂和腕力使刀在身体右侧向下、向后、向前挂一周,接着向后拉至右胯旁;左掌于右手向后拉刀时,贴右前臂捋刀向前成立掌推出;目视前方(图25)。
(3)身体重心移至右脚,左腿屈膝提起成独立式;同时,右手刀向外翻腕裹脑从后向身体左侧向前、向右围身体裹一周后,拉至头右上方,刀尖朝前,刀刃朝上;左掌由前向下、向里卷腕,贴身上穿附于右前臂里侧;目视前方(图26)。
要领 ①左、右撤步挂刀与提膝裹刀,动作要贯、协调、迅速,一气呵成。②挂刀在身体两侧要成立圆,裹脑刀要开臂立刀绕背,不得耸肩、低头。

十二、进步钻刀
上体右拧,使右手刀向右、向下、向里卷小臂,经腰部向前、向上钻出;高与眼平;刀刃朝上,刀尖稍低,着力点在刀刃前半部,左掌同时经体前向下、向前、向上弧形亮掌,停于头左上方,指尖向前,当右手刀卷臂向前、向上钻出时,重心前移,左脚向前趟进一大步,右脚随即跟进半步成炮拳步;刀到步落;目视刀前方(图27)。
要领 ①提膝裹脑刀和上步钻刀,为连续动作,要身械连贯,纵腰发劲出刀。②右手刀钻出时,上身要尽量左拧,与左腿上下相对,刀尖、脚尖、鼻尖要三尖相对。
十三、蹬脚斩劈刀(狸猫上树)
1.蹬脚横斩刀
身体重心前移,左脚向前垫步,随即右腿屈膝猛力向前蹬出,脚尖外摆;同时,右手刀从右绕背裹脑,裹左肩从胸前向右横斩,至身右侧,刀刃朝右,刀尖朝前,高与肩平;左掌同时由前向下、向里卷臂贴身上穿至胸前,在右手刀向右横斩时,贴右小臂捋刀向左摆掌分出至身左侧,高与肩平,指尖向前;目视前方(图28)。
要领 右脚前蹬要借左脚上步之势,并与分掌、横斩刀同时进行,周身一体,左右相称.
2.落步斜劈刀
上动不停,右脚向前落步,脚尖外摆,左脚随即跟进半步,成退步崩拳步,同时,右手刀向外翻腕由右向身后裹脑至头上方,左掌同时由身体左侧上举,按于右手腕部,向有拧腰,双手合力将刀由左肩上向前劈落,刀尖高与肩平;目视刀前方(图29)。
要领 ①与前动横斩刀是一个连续动作,中间不得有停顿。②右脚下落与劈刀要借向右拧腰之劲,刀、脚齐到,动作要迅疾、刚实。

十四、进步崩刀
1.刀尖前探,左手握刀柄后端,右脚向前趟进一大步,左脚跟进成左提步;同时,双手持刀向上、向回挑挂至右肩前,两手贴身,两肘贴肋;目视前方(图30)。
2.动作不停。左脚向前趟进一大步,右脚跟进成崩拳步,同时,双手搓把合力将刀向前崩出;目视刀前方(图30)。
要领 ①双手持刀向上、向回挑挂与落右脚提步要上下相随,完整一力。②崩出之刀要借后蹬前趟之劲,以发腰力。③ 由进步钻刀、狸猫上树到进步崩刀练起来要一气呵成,犹如连环拳的一马三箭,以体现形意刀的迅猛、刚实的特点。
十五、撤步拧身反劈
1.腰向左转,左脚向左后方撤步成左弓步,同时,左手变掌下落,手心向上贴身向左侧摆至左肩上方;右手向里翻腕下沉使刀背朝下;目视右方(图32)。
2.动作不停。右脚经左脚里侧向左前方上步;右手刀由身前向下、向左上、向右抡挂反劈,高与胸平;同时,左掌配合右手屈臂卷腕,由右臂里侧贴身下穿,向左、向上摆至头左上方成亮掌;目视劈刀(图33)。
要领 撤步反劈,要借屈臂拧腰挂刀抡劈之劲,练出步落刀到的整劲。

十六、转身上步劈刀
1.上动不停。右脚尖里扣,左脚尖上步外摆,身体左转回身自右手刀随转体向左平扫,继而经身前翻腕上举缠头,绕左肩外侧行至右肩后方,刀尖朝下;同时,左掌屈臂卷腕在右臂里侧贴身下穿,向左摆起至肩平,指尖向前;目视前方(图34)。
2.动作不停。右脚向前趟进一大步,左脚跟进半步成桩步,同时,借上身左拧,右手刀经右肩上向前斜向劈出,刀尖高与肩平,左掌在右刀前劈的同时回收握于刀柄下端以助力;目视刀前方(图35).
要领 盖步反劈以后,借转身之力接连做进步劈刀,要活腰、摆臂,动作迅速,斜肩带背,劈刀要迅猛。
十七、退步拖刀
1.右脚向右后方撒步成左弓步;右手刀以小臂和腕力使刀在身体右侧下挂一周,继而向后拉至右膀旁,刀尖向前,左手在右手挂刀的同时,在体前下落,继而卷腕贴身上穿至胸部,贴右小臂里侧捋刀向前成立掌推出;目视前方(图36)。
2.动作不停。右脚尖外摆,借重心后移身向右转,左脚贴右脚里侧向右前方上步成左桩步(因此动是撤身拖刀扭头后看而走,是“走后留招",为了“败中取胜",故此左桩步在技法上亦称为“败步”);左掌在原处拧转变钩手,钩尖朝上;同时,持刀之右手屈臂从下向右后抢挂,翻腕上举下落,使刀背贴于左臂外上侧,刀刃斜向上;转头,目视后方(图37)。
要领 退步挂刀、转身败步拖刀,动作要协调灵活,步随身换,变换自然。
十八、转身截砍
1.上动不停。左脚尖里扣,右脚尖外摆正,身体右转,重心落于左腿成桩步,持刀之右手向外翻腕,随转身之势用刀背向后斜上截击,刀背向右;同时,左手变掌随转身下落按于左膝上,虎口朝里,目视刀身(图38)
2.动作不停。右手刀借截击之势,在头部前上方由右向后、向左云绕大半周,然后用力向下、向前斜砍,刀刃朝后,刀尖高与膝平,与右腿上下相对F目视刀尖(图39)
要领 退步拖刀与转身云截下砍为连续动作,中间不得停顿;转身上截下砍要用腰劲,动作要迅速、有力。
十九、倒步横拍掌
左脚前迈至右脚里侧,右脚随即倒回撤至左脚原来位置,成桩步;同时,右手刀借倒步右拧身,迅即回拉至身右侧后方;左掌亦借倒步拧身之势,由左向右横拍,掌高与心齐;目视手前方(图40)。
要领 倒步要快,与横拍齐到,要借腰力;左手、左脚前出和右刀回拉要左右协调。
二十、进步刺刀
1.左脚向前垫步,右脚跟进成右提步,同时左掌向下、向左、向上摆至头前成立掌,虎口向右;目视前方(图41)。
2.动作不停.右脚向前趟进踩落成桩步;右手刀借左脚蹬力进身,左拧腰向前刺出,刀背斜向右,刀高与肩平;左掌在刺刀的同时下落,按于右小臂里侧;目视刀前方(图42)。
要领 ①进步要轻快、协调;前刺与右脚踩落动作要完整一致。②刺刀要借抖腰发劲,要快猛。
 
二十一、回身蹬脚斩劈刀(狸猫倒上树刀)
1.右脚尖里扣,重心移至右腿,左转回身,左脚尖外摆,同时,右手刀从后上举裹脑,然后由左肩上向前劈落;左掌经体前向左、向上摆,按于右腕上部,以配合右手刀下劈,刀尖高与肩平;目视刀尖前方(图43)。
2.动作不停。重心移至左脚,右脚屈膝外摆,勾脚前蹬;同时,右手刀向右平斩与肩平,刀尖向前;左掌同时由前向左平摆,与肩平,掌心向左,指尖向前;目视前方(图44)
3.动作不停。右脚随即向前踩落,脚尖外摆,重心在左脚;同时,右手刀翻腕后上举,裹脑绕至左肩上方,左掌上摆按于右腕上侧,配合右手借向右拧腰将刀向前劈出,刀身与右腿上下相对;目视刀尖〈图45)。
要领 ①回身狸猫倒上树的两个劈刀是连续动作,中间不要停顿。②蹬脚与扫刀,踩落与前劈动作要上下一致;要借拧腰劈刀,快而稳;两腿夹实,势拗而劲顺。
二十二、进步崩刀
1.右脚大步向前垫步,左脚跟进成左提步,同时刀尖下沉向前探出,随即双手持刀向上、向回挑挂,停于右肩前方,两手、两小臂贴右侧腹腰,目视前方(图46)
2.动作不停。左脚向前趟进一大步,右脚随即跟进成崩拳步;同时,双手持刀借腰力向前崩出,出刀要内含推、锉、刺劲,刀身平,高与胸齐,目视刀前(图47)
要领 同第四式。
形意拳、械传统套路,往复相同,前半趟和后半趟是一样的。连环刀的传统套路不加帽,练到十四式进步崩刀就接练回身狸猫倒上树,就等于前半趟完了,回身练进步崩刀即可做后半趟。加帽则加做十五到二十的动作。现在加帽回身练完进步崩刀,即可做摆扣步转身扫刀接半趟收式。如果想接练后半趟,向原来方向往回练,则接练“五、退步反崩”、“六、斜进步劈刀”等,与上述动作完全相同,只是方向相反。练到头,回身狸猫倒上树,再接练“四、进步崩刀”(图48)

二十三、摆、扣步转身扫刀
1.重心略后移,右手持刀向外翻腕,以小臂和腕力使刀在身体右侧向下、向后、向前挂一立圆;当右手刀向下挂时,右脚随刀后撤一步;随即左掌向里卷腕由右臂里侧向上穿出,至头左上方成托掌,同时,向右转身,左脚尖回扣,重心在左腿,右手刀向里翻腕使刀背靠于左腋下;目视右方(图49)。
2.动作不停。身往右转,右脚向右前方外摆步,重心仍在左腿(图50);两手动作不变,身体继续向右转,左脚向右脚前做环行扣步,两脚成内八字;目视右方(图50)。
3.动作不停。身再往右转,右脚经左脚后侧,向左撤一大步,左脚尖随之里扣成右弓步,右脚尖朝身前与左脚平行,同时,借转身撤步之势,右手持刀右平扫,继而翻腕后上举,使刀裹脑绕背,绕左肩往前、往右侧平扫,刀刃朝后,高与平肩;左掌随转身从左侧下落,从右臂里侧向上穿向胸部,当右手刀向右平扫时随即向身体左侧摆掌分出,掌心向外,高与肩平;目视刀身(图52)。
要领 ①此式各个分解动作不应有停顿,不得有起伏,要旋转灵活,快速协调。②转身撤步,裹脑右扫穿臂分掌必须步到刀到,身械协调,发劲完整。
二十四、收式
1.右手刀向里翻腕向左抢刀,使刀由身前绕左肩缠头运行至右肩后,同时左掌上屈臂向下、向左侧穿出;目视右侧前方(图53〉。
2.动作不停。重心移至左腿,右手刀继续由右向左平扫,至身体左前方向里骤然翻腕,使刀背朝下,刀尖朝后;同时左掌在左前方上举接刀;刀背置于左小臂上,目视左方(图50)。
3.动作不停。重心移至右腿,左手抱刀落于身体左侧胯旁;右手由下向右上摆至与肩平,手心向上;眼看右手(图55).
4.左脚向右移与右脚并步,右掌由右侧上举抖腕亮掌,头随之左转,目视左方(图56)。
5.右脚后撤一步,左脚随之后撤与右脚成并步;同时,右掌向左、向下按于左臂里侧;目视左方(图57)。
左脚向前上步,右脚眼进成并步,右掌落于右腾旁;头转正,日视前方〈图58〉。
 





少林罗汉十八手

这套“少林罗汉十八手” 是少林寺古传拳法,是少林传统拳法的代表套路。

  其特点是:出手滚出滚入,先滚身再滚拳。曲而不曲,直而不直。少林拳拳打卧牛之地.以身体带动四肢,不是只练胳膊腿的那点力量,是身体的整力,以腰腹发力为主。

一、朝山拜佛(起势)

并步站立,两臂下垂,目视前方(图1)。双掌内滚提于胸前,指尖向下(图2)。双掌由内外翻,双掌心相对(图3、4)。

少林罗汉十八手----释德建

二、斩手劈心掌(左势)

右脚后退半步踏实成左虚步,双掌向两侧下方斩出(图5)。左右掌交叉护于胸前,提左膝,上身右转,然后左脚尖向前点地,左臂略上架,右掌劈出(图6、7、8)。本势为虚架,暗藏杀机,右掌虽为劈心掌,但形不外露,出掌距离很短,仅意念用力即可。

少林罗汉十八手----释德建

三、亮翅斩手劈心掌(右势)

左右脚跳起,双掌同时向两侧劈打,掌心向前,双肘紧贴两肋(图9)。左脚落地踏实,右膝提起,身左转,右脚点地,然后左掌劈出(图10、11)。要领同上势。少林罗汉十八手----释德建

四、拨拦连三掌

右脚右跳右转身成左虚步,右掌前击,左掌前击再右掌前击(图12、13、14、15)。

五、斩手穿喉下劈掌

左脚左跳左转身成右虚步,左手下斩,右手护于胸前(图16)。右掌上穿喉,右膝提起,落右脚右掌下劈(图17、18)。

少林罗汉十八手----释德建

六、托塔双推山

提右膝右转身,双掌心向上,落右脚成右弓步,双掌推出(图19、20)。

少林罗汉十八手----释德建

七、霸王鞭伏虎掌

提左掌于右肩处,下劈右掌(图21)。勾左脚提左膝,身体右转,提右掌于额前,下劈左掌(图22),震左脚,身子右转,提右膝勾右脚,左掌置于额前,下劈右掌(图23、24)。

八、扳面掌

右脚落地成右弓步,右掌背向前扳击(图25)。

少林罗汉十八手----释德建

九、力贯千斤砸

提左膝,身体左转,落左脚,跟右脚,全身下蹲,右拳从头上向体前右侧砸下(图26、27)。

十、回身顶心肘

右脚向后退步,身体右转成右弓步,右肘向后顶击(图28)。

少林罗汉十八手----释德建

十一、火龙步斩手下劈掌

提左膝面部左转(图29),落左脚上右步下劈右掌,全身半蹲,成左虚步,左掌护于右肩(图30)。

十二、撩手下插掌

左脚向左上步左转身,提右膝勾右脚,双掌心向上,由下向前插册(图31)。

十三、双摘裆

双掌由双插掌势握拳上卷臂(图32)。

少林罗汉十八手----释德建

十四、双冲锤

右脚前落成右弓步,双锤向前击出(图33)。

十五、垫步连三锤

右脚垫步,左脚上步成左弓步,先冲右拳紧冲左拳,再冲右拳,三锤连击(图34、35、36、37)。

少林罗汉十八手----释德建

十六、回顶肘

身体右转,右肘回顶,左掌置右腕上成右弓步回顶肘(图38)。

 

十七、天地拳少林罗汉十八手----释德建

右拳以拳背前击,随即以肘为轴下击,此势也叫上下翻(图39、40)。

少林罗汉十八手----释德建

十八、马步双摔掌

左脚上步右转身,右脚倒步成马步,两掌随之右旋从胸前向两侧下方摔出(图41、42、43)。

少林罗汉十八手----释德建

十九、白鹤亮翅

双掌置于胸前,身子右转,上左步推双掌成左弓步双推掌(图44、45)。提右膝左转身双掌外翻,震右脚提左膝白鹤亮翅(图46、47)。

少林罗汉十八手----释德建

二十、仙人归洞显法像

左脚左跳,左转身提右膝勾右脚右掌下盖(图48)。右脚右跳,右转身提左膝勾左脚左掌下盖(图49)。左脚左跳踏实,右脚虚点成右虚步,右掌前击(图50)。

少林罗汉十八手----释德建

二十一、罗汉打虎

右脚向右半步,左脚从右脚前迈过下蹲成歇步,右拳上举置于头顶上,左拳下砸,拳心向后(图51)。

二十二、归山拜佛(收势)

左脚向左迈步,全身直立,双掌劈于两侧(图52)。右脚向左并步,双掌合十于胸前(图53)。


少林罗汉十八手----释德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