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存贷款对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影响

 昵称19671521 2014-10-09

存贷款对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影响

 

(一)
    大多数人都知道,客户的存款对于银行来说是负债;那么,我们现在来考虑一个最简单的情况:当客户将一笔10万元的钱存入银行时(假设以转账汇款形式存入),银行的资产负债是如何变化的?
    根据公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负债增加10万元,为了配平公式,资产方就是增加10万元,也就是说客户的存款既是银行的负债也是银行的资产,其实也可以从另一方面来理解:如果客户存款不属于银行的资产,银行怎么可以用它来放贷呢。


(二)
    客户存款记在银行资产下,到底属于资产的哪一科目?这个问题暂时搁一下,先讨论下面一种情况:银行放出一笔10万元的贷款(借款人拿到钱,汇款到另一家银行,生意对方的账户),放贷银行资产负债表是如何变化的?
    很多人会说银行的资产方增加10万元,因为贷款是银行的资产。如果是资产项下增加10万元,那么为了配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公式,右边也要增加10万元,加在负债项下还是所有者权益项下?由于没有存款进来,按推理,就记在所有者权益项下。真的是这样吗?如果这笔贷款是一年期,贷款利率是6%,当贷款到期后,客户还给银行10.6万元,难道这10.6万元全是所有者权益?当然不是,只有0.6万元作为银行的盈利成为了所有者权益。


(三)
    如此看来,增加的10万元既不属于负债,也不属于所有者权益,两者都不属于,那么也就是说,“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公式右边根本没有发生增加,说明开始认为的“贷款增加了银行资产”这种说法是不对的,正确的是:放出贷款的银行并没有扩张资产负债表,而是其资产项下的科目之间发生了变化。
    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


(四)
    刚才说过,客户存款记在银行资产下,银行用它来进行放贷,也就是说,没有存款,银行则无法放贷。我们假设一种情况,在存准率10%,贷存比100%的情况下,一家银行的放贷已经达到了饱和程度,即它的90%存款已经全部用于了放贷;这时,进来了一笔10万元的存款,立马资产负债表扩大了10万元,资产方和负债方各增加了10万元,由于10%的存准率,1万元上缴到央行(实际并没有上缴,只是记在了该银行的法定准备金账号上,不能用于放贷而已,如果真上缴,那么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只扩张了9万元),剩下的9万元可以用放贷。
    如此一分析,再结合另一篇博文中的内容《那些该死的货币数量统计》(http://blog.sina.com.cn/s/blog_6431c0d80101khid.html),就清楚了,客户存款记在银行资产项下,立即分为两种科目:1万元记在法定准备金下,9万元记在超额准备金下,9万元作为贷款放出去后,超额准备金账号为0,“收息资产”增加9万元,放贷过程中银行资产负债表没有扩张。反过来,贷款到期后,“收息资产”减少9万元,超额准备金账号增加9万元,贷款的利息收入两边记账,既归入银行资本金,又归入所有者权益,资产负债表配平。
    指出一点,贷款发生后,这家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内部发生了变化,并没有扩张,但是由于放出去的贷款形成了其他银行的存款,其他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扩张了,也等于是说,只要有银行放出贷款,整体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将会发生扩张。


(五)
    应该要说明的是,上面的分析在逻辑上没有问题,但细节上还有些粗糙,比如存款进入、放出贷款、贷款收回整个环节,负债、资产、所有者权益项下具体牵涉到的会计科目,实际要比上述的分析要复杂的多,但原理不变。
    对照《那些该死的货币数量统计》(http://blog.sina.com.cn/s/blog_6431c0d80101khid.html)博文中的内容,可能会有人问一些问题:
    1、这家银行存款增加10万元,导致法定存款准备金增加1万元,是不是中央银行的基础货币也增加了?不是这样的,这家银行存款增加,意味着另一家银行的存款减少,中央银行的基础货币总额不变。
    2、上述讨论中,9万元的超额准备金成为“收息资产”后,超额准备金账号变为0,是不是中央银行基础货币减小了9万元?不是,9万元超额准备金作为贷款放出去后,在其他银行中成为了存款,有存款就能再次放出贷款,一波接一波,放出去的贷款每次成为后面一家银行的存款,就要上缴10%的法定准备金,可以做一计算,这笔9万元的超额准备金放贷出去后,形成的法定准备金共计:
        10%*9万元+10%*(1-10%)*9万元+10%*(1-10%)*(1-10%)*9万元+......
       =10%*9万元+10%*9万元*(1-10%)+10%*9万元*(1-10%)*(1-10%)+......
       =9000/(1—90%)=9万元
    从以上计算看出,中央银行的超额准备金减少了9万元,但是法定准备金增加了9万元,央行的基础货币总额不变。
    3、文章开头有一个假设,客户存款是以转账汇款方式存入银行,如果客户是以现钞形式会怎样?以现钞形式存入,分析起来要复杂些。
    (1)客户先把10万元现钞从另一家银行中取出来(这家银行此时的贷存比千万不能是100%,否则会出现超越贷存比警戒线,因此通常情况下,银行的实际贷存比都在70%以下),这时候,Ms减少10万元,M0增加10万元,Mp不变。那么央行基础货币总量有没有发生变化?也许有人会说,取出10万元,银行体系总存款减少了10万元,因此法定准备金会减少1万元,从而央行基础货币总量也随之减少1万元。其实不是这样,央行的基础货币总量并没有减少,因为基础货币是央行的债务凭证,取出10万元现金,央行的债务没有减少,因此基础货币没有减少。那法定准备金到底有没有减少?如果减少,那么超额准备金必须增加才能配平“基础货币=M0+Ms+法定准备金+超额准备金”等式,这也等于是说,银行体系总存款减少,超额准备金增加,银行放贷能力增加,这不合理;因此,现金货币在银行体系内外移动,不会引起法定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的调整,所以可以看出,法定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的提取完全取决于非现金货币存款。

    (2)客户把10万元再存入目标银行,这时央行的基础货币变化是:Ms增加10万元,M0减少10万元,Mp不变,银行体系总存款虽然增加10万元,法定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都保持不变,央行基础货币亦不变。


(六)
    在第(四)段文中,我们有一个假设,“一家银行的放贷已经达到了饱和程度,即它的90%存款已经全部用于了放贷”,之所以要做如此假设,为的是能更方便地把问题的逻辑说清楚,实际上这种假设是不存在的,在存准率10%的情况下,如果一家银行将90%的存款都用于了贷款,那么这家银行最担心的是客户来取款,哪怕是取100元,银行也支付不出。
    因为存准率是10%,占总存款10%的法定准备金是不能动的,而90%的存款资源全都用于了放贷,一旦客户取出100元现钞,银行就会超越贷存比的警戒线,出现银行支付危机,因此银行一定要将存款资源的一部分用于支付客户取现的需要,这就组成了银行的库存现金,但是客户除了取现以外,还有转账汇款的需要,这也会动用银行的存款资源,因此银行还要留一部分存款资源组成银行“支付备用存款”。


(七)
    综合前面的所有分析,客户的存款既是银行负债又是资产,在资产项下,客户的存款按需分成“法定准备金”(上缴央行)、“超额准备金”(放贷资源)、“库存现金”(满足客户取现需求)、“支付备用资金”(满足客户转账需求),共四种名目,银行的实际贷存比远不会达到100%,实际都在70%以下。
    银行放出贷款,“超额准备金”减少,“收息资产”增加,减少或增加的金额等于贷款本金的额度;放贷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不扩张,形成的贷款以存款形式存入其他银行,其他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扩张,等效于整个银行体系的资产负债表扩张。
    贷款到期,银行收回本金加利息,“收息资产”减少,“超额准备金”增加,减少或增加的金额等于贷款本金的额度,利息收入两边记账,既归入银行资本金,又归入所有者权益,资产负债表配平;收回贷款的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此时略有扩张,其他银行的资产负债表看其放贷和收贷情况而定。
    商业银行不论发放贷款、收回贷款,中央银行的基础货币总额不变。


(八)
    由于利息的进入,收回贷款的银行的资产负债表略有扩张,那么做一个假设,贷款一笔一笔收回,银行资产负债表慢慢扩张,收回贷款后,再一笔一笔放出,到期后又一笔一笔收回,银行资产负债表又一次慢慢扩张。问题是:银行的资产负债表难道真的会一直这样扩张下去?
    可以看一下以前的博文《债务货币的崩溃理由》(http://blog.sina.com.cn/s/blog_6431c0d80101ix2b.html),那里有答案。

  

 

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