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音乐只不过是大脑的幻觉

 mavis2016 2014-10-09

/周静嫣


做个游戏吧。把枕头套紧绷在一个空桶的口上,周围的人从不同的距离把乒乓球往桶口扔。每个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决定扔球的次数和速度。你的任务就是观察枕头套的起伏情况,判断共有多少人,他们分别是谁,他们正在走近还是走远,或者是原地不动。


是不是觉得很难?如果有人告诉你,这个游戏模拟了大脑听觉系统的部分工作方式,你是不是难以置信?可事实的确如此。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空气分子按照一定频率振动,敲击着耳膜,使耳膜起伏。大脑必须通过耳膜的起伏情况来判断外面的世界究竟发生了什么。


大多数人认为,世界就是我们所看到的、所听到的那样。然而,许多科学家指出,我们所看到的、所听到的客观世界实际上是一系列脑部活动的结果。从这个角度来看,音乐只不过是大脑制造的一种幻觉而已。


自动填充

首先,大脑通过专门的神经网络将声音分解为音调、音色、空间位置、响度、回声环境、旋律重复等信息;接着,再将这些基本信息整合成一个可以被感知的整体。在这种分解和整合的过程中,大脑面临许多困难,例如,不同的声音可能使耳膜产生类似或相同的起伏;部分声音可能会被其他声音所覆盖,甚至可能丢失。因此,外面的世界究竟发生了什么,大脑必须进行猜想。如果感官输入的是音乐,情况就更加复杂了,这种猜想还要考虑许多声音之外的要素:聆听熟悉的乐曲时,我们对于后面的旋律的期待,演员演奏时的突发情况,等等。

就这样,大脑根据我们实际上听到的声音和我们认为自己应该听到的声音,构建出听觉的“真实”。这种思维方式是人类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在遭到威胁的情况下,认知系统将缺失的信息自动补足,从而帮助我们快速做出决定,提高生存机会。

美国认知心理学家沃伦的一个实验证实了大脑的这种思维方式。他录下了一句话,然后从磁带上剪去一段,用相同时间的噪声代替丢失的部分。沃伦将经过剪辑的磁带放给其他人听,几乎所有受试者说,他们完整地听到了那句话和噪声。然而,大多数人却说不出噪声是何时发生的。这是因为听觉系统补足了丢失的语言信息,使那句话听上去就像没有剪切过一样。

这种自动填充功能可以帮助作曲家营造出奇妙的听觉效果。例如,在一段旋律中插入其他乐器声,而听众却不会觉得旋律被打断了。我们在聆听钢琴或是低音提琴的最低音时,听觉效果也差不多。实际上,那些乐器无法产生频率那么低的声音。然而,我们的耳朵自动填充了相关信息,使我们产生了幻觉,认为听到的声音频率真的那么低。


多种幻觉

人类可以根据声音的频率和回声等信息感知自己所处的空间。例如,大脑可以根据回声的效果来估计一个封闭空间的大小,判断它是一间狭小的浴室,中型的音乐厅,还是有着穹顶的大教堂。录音工程师擅长利用这些信息来模拟现实世界,获得逼真的效果。例如,当我们戴着耳机欣赏音乐时,经过处理的回声能让我们感觉自己在音乐厅里欣赏现场表演。录音技术还可以利用我们对空间的认知创造出超现实的特殊效果。

除了构建空间幻觉,音乐还能创造另一类幻觉。声音到达两个耳朵会有几毫秒的时间差,人类正是以此来确定物体的方位的。许多著名的乐队和音乐家正是利用了大脑对时间的敏感,通过信号的多重延迟营造出神秘而又充满诱惑的未知世界。

然而,音乐的最终幻觉也许是结构和形式的幻觉。一系列音符本身并不能使我们在听音乐时产生丰富的情感联想,人类欣赏音乐的能力来自于不断积累的音乐体验,以及善于学习和更新的神经网络。当我们聆听新音乐或者再次聆听熟悉的音乐时,神经网络都能感知、记忆并自我修正。就这样,大脑逐渐学会了适用于我们文化的“音乐语法”,如同我们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学习语言一样,并最终使我们理解音乐,被音乐深深打动。


五大音乐幻觉

在诸如肖邦的《升C小调幻想即兴曲》、辛丁的《春之声》之类的钢琴曲中,音符的跳跃快速而流畅,营造出梦幻般的旋律。当音符变换所用的时间足够少时,旋律随即突出,因为人的认知系统将各音符“绑”在一起,给人以曲调优美的印象。如果缓慢地弹奏这些曲子就不会有如此效果。

在一种起源于宗教音乐的无伴奏合唱中,当男歌手的和声与音色都很协调时,听众会听到一个女声。有人认为这是圣母为了感谢歌者的虔诚而降临,实际上这是一种误解。

老鹰乐队的歌曲《这些夜晚之一》开场的伴奏乐器是贝司和吉他,但听上去却像只有一件乐器在弹奏。其实,贝司只弹了一个音符,是吉他添加了滑奏,认知系统却认为是贝司在滑奏。

爵士钢琴家乔治·舍林在弹奏钢琴时恰当地配上吉他(有时是电子振荡器),创造了一种新的音质效果。听者会疑惑:“那是什么新乐器?”其实这只是两件乐器的声音完美融合在一起了。

披头士乐队在歌曲《麦当娜女士》的伴奏间隙将手捂在嘴上吟唱,听众却相信自己听到的是萨克斯管。这是因为他们带来了不同以往的音质效果,而且听众期待在这类音乐中出现萨克斯管的演奏。


——选自《科学画报》


科学画报微信科学画报期刊入选“2014年公众喜爱的科普作品”,我们需要您的支持,请点“”把我们留在榜单上吧!


请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为我们点“赞”,您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