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质疑大学教育可以,但不能走向反智

 C438 2014-10-10

质疑大学教育可以,但不能走向反智

胡印斌 《 中国青年报 》( 20111215  02 版)

 

    陕西农民韩培印为了供儿子韩胜利上大学,含辛茹苦进城打工,指望着儿子能有一个光明的前途。当儿子终于大学毕业,作为父亲他似乎终于可以坐下享受的时候,却吃惊地发现,大学毕业的儿子每月工资根本没办法还掉之前欠下的债——儿子的收入甚至还比不上当农民工的老韩自己。他说:“我现在觉得上大学也没什么用,是不是?”(《中国青年报》1214

    父亲出卖体力、儿子艰苦读书,辛辛苦苦好多年,到头来却发现,生活并不是想象的那样大大改观,韩家父子的沮丧遭遇让人感慨。如果单纯以经济收入来衡量的话,韩胜利读大学或许真的不如高中毕业直接打工,用乡亲们的话说,“给他买个三轮车,现在也发了!”然而,真的是这样吗?

    正如韩培印此前对于未来的想象过于美好一样,儿子现在的不如意也被大大夸张了。韩胜利的大学教育是不是成功的,或者干脆就是失败的,这些都可以讨论、可以质疑,但是并不能据此得出“上大学没什么用”的结论,更不能走向反智。

    韩胜利大学毕业之后,立马厕身浩浩荡荡的求职队伍,不仅没能顺利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以分担父亲身上大山一般的重负,甚至连养活自己都成了问题。这样的境遇,固然与大学教育有一定的关系,譬如连续多年的大扩招,盲目的学科设置,乃至大学教育与社会之间良性衔接的缺乏,等等,这些因素都可能是造成韩胜利现在困境的最后一根稻草。特别是像他这样的农家子弟,无钱可用、无爹可拼,羞怯、内向等性格特质,更是雪上加霜,使其很难在激烈的求职竞争中脱颖而出。

    即便如此,也不能断言大学白上了,“没什么用”。这是因为,其一,大学教育对于一个人的成长依然十分重要,学业的精进、人格的养成、视野的开阔、学习能力的提升等等,均有赖大学教育来完成。上大学可能没有改变韩胜利的命运,但是,至少让韩胜利能够以一个更为开阔的眼界审视这个世界。一个人如此,一个国家同样如此,高等教育普及的程度决定了国家的文明程度。

    其二,韩家现在的失落,也与此前过于简单、乐观的生活想象有关。这些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附着在大学上的“高人一等”的意味日渐淡薄,而农民韩培印对此显然缺乏任何准备,还在打工的简陋工棚里想着儿子“大学生毕业了,工作肯定会在办公室里,而且有空调……”而一旦冰冷的现实摆在了面前,自然会极度失望。由此也可见出,大学教育需要改变,而世人对于大学的理解也应该有所改变。

    韩家的遭遇只能说明,这个社会确实多元化了。一个人成才与否,接受大学教育当然很必要,某种程度上讲,大学可能是千百条道路中最为便捷的那一条,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接受大学教育的人都一定能有出息。具体到每一个个体,则要受制于诸多因素的影响。不管怎么样,个人的小小挫折,并不能成为否定大学教育必要性的理由,更不是反智的借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