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第二章学习笔记

 ywm77 2014-10-11
老子道经第一章是全书的总纲,阐述了老子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奇妙的智慧。余下的八十章,无非是第一章思想的延伸,和针对某一具体事物,某一方面的阐述,本质上是统一的。
第二章就是老子首次对第一章中的思维原则,作了一个具体的呈现和详细的解释。更准确地说:第二章是对第一章中“名,可名也,非恒名也”这句话的具体说明和进一步的阐述。
名相只是人为附加的概念,不是恒定不变的事实,更不代表事物本身。一切名相,只是我们对于宇宙万物关系认知的一个角度,而且是极为有限的角度而已;当认知的角度改变,原有的名相也随之消失;同时又产生新的名相,需要建立新的关系认知。
如执著于固有的名相不变,是常人的思维惯性。如此将无法真正了解变化的万物和变化的关系,也脱离了对事物真实关系的把握,停留在固有的思维中,就无法根据变化了的角度空间,做出相应的行动。因此人就容易做出错误的判断和认识,并得到与自己愿望相违的结果。
道家把对世间万物的认识,都分成了“阴阳”;即两个互相对立的方面,这就是“一动分阴阳”。同时,这种阴阳分出来后,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依据各种条件和观察者角度不停地改变其内涵。所谓“阴阳之变,万物之统摄也”。
老子认为任何一个事物,都可以从无数的角度来理解。而任何一个角度,都有两个互相对立的方面。所以看一个事物,就有无数个观察角度产生的无数个“一分为二”的判断,这也就是道家所说的“不绝如阴阳”。道家平等地认为:每一个角度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每一个角度都不是唯一的,永恒的。都是相对的,暂时的。这就是“名可名,非恒名也”的真正含义。
老子在本章中,就是了解到我们常人的这个思维特点,并用几个大家熟悉的典型例子,把坚持简单化思维角度的结果,引申到最后很荒谬的地步,让人们反过来清晰地觉察自己到思维的盲区,反省自己执著名相的愚痴!
主要分为三个层次:
1 先从美恶,善与不善的概念,来破除人们固定的判断习惯;
老子明明就用“恶”来与“美”对应,而不是“丑”;这里的“恶”并非善恶的恶,而是指人的主观和感情情绪不接受的意思,也就是“讨厌”和“不喜欢”的意思;读音也不是“厄”,而是“务”,与现代“厌恶”的说法含义相同;
于此相对应,“美”自然就是“喜欢”“爱好”的意思了,而不能解释为“漂亮”“美丽”含义。都是指我们人类情感上“喜欢”和“爱好”的意思。
 至于相对应的“恶”字,仅仅是情感上的“讨厌,不喜欢”而已;正好与“美”对应。
“善”的含义,是指“擅长”“特长”“优胜”“高明”的含义。
美就是人心中所喜欢并追求的感觉;恶就是人心中不喜欢并逃避的感觉,美恶就好像“喜欢”和“不喜欢”的情绪,善不善就如同说“好”还是“不好”的评价一样;
这里“美,恶”等概念,就是老子所说的“名”。它们并不是真实恒定的存在,而是只存在于人们的思维和情感判断中,并依据人们思维和情感情绪的角度不同,而有不同的判断结果。不可执著为真实恒定的客观存在。
美恶之名,因相而有。就是说:“美”和“恶”这种“名”,并不是理所当然地存在于天地自然的客观存在,也不是互相以对方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它们只是存在于“观察者角度”中,存在于人们的思维和语言和情绪中,是人对于某个事物加以“判断”的名词;它们不是事实,非关存在和真实本质,只是人类对存在的表达方式,而且同一件事物,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这种表达的方式和出发的角度就是“相”,即感受者的某个思维和情感认知角度,也就是哲学和心理学所说的“观察者角度”。
老子警告我们:当人们试图对事实本身加以判断和作出定义的时候,同时也意味着我们离开了事实本身,产生了认识上的偏差。
因此,老子并不鼓励我们执著这些名相,而要求我们放弃认为它们是“真实存在”的执着,回到事实本身来看问题;同时也不要根据自己的一己成见而妄加作为,局限于自己一时的思维和情感认知层次的行为和努力,只会给自己带来不好的结果,同时给社会造成破坏。所以老子要求要“无言”和“无为”。
美恶之名,只有当你在判断上产生“喜欢与否”的情感时才存在,否则这两个名词没有任何意义。
例如拥有一颗价值连城的钻石,对于猴子来说,不会产生“美”和“恶”(喜欢不喜欢)的情绪。对它来说,价值连城的钻石与一颗不值钱的漂亮石头没有什么区别,还比不上一个香蕉对它的吸引力大;在猴子的观念里,“香蕉”比“钻石”更“美”,更令人“喜欢”和“需要”。这就是老子所说的“自然”和“朴”的状态。
对于人来说,一旦拥有和失去钻石,甚至不是“拥有”只是“想拥有”,没有“失去”只是“怕失去”,都会引起强烈的情绪反应,也就是“美”和“恶”的强烈感情。而且,这种情绪和执着,还会非常现实地影响人们的生活工作甚至生命。
当人们对某种东西“喜欢”的程度越高的时候,因此带来的“烦恼”的程度也同时相应越高。老子有意地让我们想象一下:假如天下的人都拥有和你一样的爱好,你如果还继续坚持你的爱好,就会给自己带来巨大的烦恼(天下皆知美,为美恶矣);
进一步把“美”极端化,让你有机会看清一味追求“美”的荒谬之处,也就是了解到人们在情感上不断追求“喜欢”的满足感时,最终结果会如何的令人沮丧和失落:这就是“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的含义。
其实都是人类的自我认知,自我陶醉,自我打击;与天道和自然毫无关系,甚至与钻石本身都没有本质上的联系。
天下所有的事物,都可以用相同的观点来分析。高低贵贱,各种人为的概念区分,在老子看来,其实都是不值得认真推敲的。任何权位名相,都是不值得留恋的幻影泡沫。可能这就是道家人物何以能超然物外的根本原因吧?所谓的超然物外,其实根本上来说,是要人们别为自己贪执的“心念”所发生错误的情感判断错误,进而影响到自己的身“形”,这就是道家所说的要“不以物累形”,不自己给自己的心灵和生活添加额外的负担。
对于“善”与“不善”的评价,也是相对性的,不能固定。如果你拥有一项天下人都不具备的技能,你就是天下之“至善”,当然很了不起;
可是有一天,当天下人都拥有与你相同的技能时(天下皆知善),虽然你拥有的技能依然如故,并没有退步,但是外界对你的评价,就从原来的“善”变成了“不善”(斯不善矣)。
善与不善,并不是相对而言的概念,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存在,只是看你从什么角度来看而已。也就是说:老子认为美与恶,善与不善,只是一种人类对于关系和情感认知的存在,而非事实本身的存在。
老子把事实本身,与对事实的认知和情感反应,这两者是严格区分开来的。事实本身就是“自然”,就是“天道”;而对自然的认知和反应,就是“人为”;是不稳定也不可靠的,经常是自欺欺人的。
2 接下来用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的概念,来说明人们使用的名词和概念,在意义上具有非常的局限性和相对性;
相”的原始含义,是用眼睛来观察树木的外形,是一个从“目”“木”的会意字;因此作为动词来说,原始含义就是“查看,鉴别”,作为相应的名词,自然就是“相貌,外形”的意思。
不同的观察角度,这几个概念都是人心生出来的判断。
道家的数列是“1,2,4,8,16,32,64,-----无限”,每一次变化都同时产生成对的对立双方(阴阳),而且这个数列会无限地排下去,所谓的“阴阳之变无穷也”。 而这个数列也可以反过来排,这就是道家回到本质的追求过程。
有和无这两个名词概念,并不具备客观的永恒意义;之所以用这两个名词来描述事物,是基于“生”的这个观察角度来看事物,而得出相对“有”和“无”的结论,离开了“生灭”这个观察角度,谈“有无”就没有意义了。离开了“产生”和“消亡”这个角度,我们研究其他问题时,再使用“有”和“无”这样的词汇就显得毫无意义。
“成”就是“实现”和“完成”的意思。难和易这两个概念(名),也并不真正地存在,它们只是根据事物如何“完成和实现”这个角度来看,才有其意义。同样的事,同样的方法,换不同的人去做(完成),可能难度也是很不一样的。所以不能够离开关系角度,离开参照系来判断“难易”; 也就是说:难和易,只存在于某种参照体系之下,也就是“成”这个观察者角度。离开了“成”这个评判的角度,说“难”还是“易”都是毫无意义的空话!
“长”和“短”这两个判断概念,也不是真实和永恒的客观存在物,它们只是根据事物的“形”来加以判断的时候,才产生出来的概念名词。这里,“形”的含义是“比较”“对照”,
天下不存在绝对的“高”或者“下”,这两个名相概念的产生,是只有当你想要去“充满”(盈,引申为要比对象还高)对象的时候,才会对此加以判断,得出结论来说:太“高”了(够不上);或者比较“低下”,能够到达它的上面。
音”的本义指人的口发出的言语声,“声”的本义指非人口发出来的,各种各样丰富的声音。
从“应和”这一点入手,去听它们的互相应和吧!先发的就是“音”,跟随而来相应和的就是“声”。除此之外,要辨别它们这两个概念,就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了。
“声”和“音”,都是我们人耳能够听到的某种声波,一般来说我们根本不需要去分辨它们到底是什么,自然界也没有“音”和“声”这样的概念,只是人们为了区分不同的声波,从“和”的角度来做的一种概念判定。所以不必执着。
“先”和“后”,老子觉得光用“随”字,从“跟随”的角度来解释,还不够全面;所以必须加上“恒”这个角度,才能贴切地把“先”“后”解释清楚!
“先”和“后”也不是真实的客观存在,我们对“先”“后”的概念判定,是依据“跟随”这样的一个角度得出的判断。另外,还可以根据“恒定”的这个角度,来判断某个事实发生的“先”“后”的关系。否则只孤立地说“先后”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道家思维的特点:两个完全对立的概念是同时产生的,甚至本质含义都基本相同。这也是第一章中所说“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的含义。
3:最后把这种多角度的认知方法,破除了固定僵化思维的高度智慧,转用于“圣人”对于国家治理原则的方法论演绎:也就是老子著名的“无为”和“无言”的道家至高无上,高度灵活和多角度多思维层次的管理境界。
有无,阴阳等词汇,用道家思维的第三个层次的理解,就是认为这些名词和概念,都不是真实恒定的存在,而是取决于“观察者角度”的主观判断,都只具有非常相对和有限的含义,是不断生灭的,因此必须在现实生活中小心翼翼地应用,不要超过其适应的范围而导致自己的思维和事实判断的错误
道家认为人类的一切概念和思想,都只具有相对的和有限的意义。在这里,老子把事实本身,和我们对事实的认识和看法,两者区分得很清楚。老子说“名可名也,非恒名也”就是指这个意思。
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无言”和“无为”的真正含义
评判一个事物可以有无穷的角度,会产生无穷个“一分为二”的结论,因此也会产生无数种应对方案和行为,就很容易得出结论:做事情千万不要自以为是,不要轻易地下结论和乱做事。所以必须要“无言”“无为”。
 对于一个真正智慧和英明的领导者来说(有道之人,圣人),如果了解到表达一个事物,可以有无穷种语言方式和概念,甚至是完全对立的概念,自然会很小心地使用自己的语言,不随便地乱说话,乱判断,乱下结论。并认真地把握自己的语言和判断,不要偏执一端。这就是“无言”。这里的“无言”其实不是当哑巴,而是保留了所有可能的表达。
解决同一个问题和同一件事情,可以有无穷种可能的手段;甚至完全对立的手段,却可以实现相同的目的
“无为”。“无为”也不是不做任何事情,而是保留了所有可能的手段。道家只在最需要的时候才“为”一下,随后马上又回到“无为”中。
事物的发展本来就有无限种可能性,就不要固执地只走一个方向,而要根据事物的变化发展,选择最有利的时间出手,拨乱反正。因此老子教导我们:要“无为而治”,
无为,就是保留行动的所有方向和可能性,只有在真正需要的时候和最合适的时机才行动,达到目的后又收回;也就是“物来则应,过去不留!”这是做事情一种最高的境界。
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恃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道法自然:天地万物运作的原则
万物作而弗始;解读为:天地万物自我运作而没有开端,这是很正常的逻辑。万物就是没有开端的,因此也是没有结尾的。“有”“无”既然不是理所当然的存在,“始”和“终”自然也不是当然的存在。它们的存在,也要依靠“关系定义”,依赖“观察者角度”。这本来是很正常的,是老子思维方式必然推导出来的结论。
“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可解读为:万物自然成就而不居于成就,(因为成就的概念是从“人”的喜好角度来看的,所以不能够把它看成是“成就”),正因为自然本身不会把得到的某种结果看成是“功成名就”而死死地加以执守,所以也不能说它“没有成就”,万一没有了,也不会有“失落”的想法和情绪。(这与后面“天地不仁”等的说法应和得很好,是一脉相承的,这是多让人深思的真正的“道法自然”的绝妙思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