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一编珠玉存文献

 昵称14979747 2014-10-13

一编珠玉存文献

   

  江苏古籍出版社一九九四年八月第一版,一九九六年十一月第二次印刷。收涉江词稿五卷、词外集一卷,涉江诗稿四卷。程千帆编并笺注。词稿五卷八十年代初以《涉江词》《涉江诗》之名单印过。其时我正就学巴渝,曾从学校图书馆借阅《涉江词》,非常喜欢,还背过不少,至今尚记得“有斜阳处有春愁”“轻寒莫放重帷下,万一江南有雁来”“一别巴山棹更西,漫凭江水问归期,渐行渐远向天涯”几句。故日前偶过延安东路外文书店地下室的十步斋,见到架上有此书时,心中砰然而动,迫不及待地抓在手里,虽然架上不止一册。

    涉江词除写自己的悲欢离合外,还有许多纪事、讽喻之什,涉及时事、政治、社会各方面。这是有意识的以词存史,故施蛰存先生题《涉江词》的《踏莎行》中有“十年家国感兴亡,一编珠玉存文献”之句。如丙稿中《减字木兰花·成渝纪闻》四首中的第四首:“秋灯罢读,伴舞嘉宾人似玉。一曲霓裳,领队谁家窈窕娘。红楼遥指,路上行人知姓氏。细数清流,夫婿还应在上头。”一九四三年这组词与《虞美人·成都秋词》五首在重庆《大公报》刊出时,黄裳就说其中涉及美国兵的不少。程笺曰:“此首当与前虞美人成都秋词第五首合观,盖皆写当时教会大学学风之流荡也。时有北平南迁某校之校长夫人,尤工媚外,每率诸女生陪美军军官跳舞,虽为路人指目,不顾也。故讥之。陈寅恪丈詠成都华西坝诗云:‘茂草方场广陌通,小渠高柳思无穷。雷车乍过浮香雾,电笑微闻送远风。酒醉不妨胡舞乱,花羞翻讶汉妆红。谁知万国同欢地,却在山河破碎中。’”

    涉江词的表达方式是传统的美人芳草,索解为难。此本幸有程笺,读者得以知道许多外人无从得知的本事。作笺者程千帆,著名文史学者、南京大学教授,沈氏之夫也。沈祖棻有现代李清照之誉。二人不但才情相埒,风格相近,所处的时代及个人身世亦复相似。一九三七年她甫与湖南宁乡程千帆相恋成婚,即踏上流亡之路,饱尝国破家亡之苦。鼎革后相继任江苏师院、南京师院、武汉大学教授。一九五七年,程千帆沦为右派,下放牧牛,一去二十年。后又是十年“文化大革命”。沈祖棻经历了中国当代知识分子共有的磨难,又多了一份右派家属的屈辱。一九七七年,她从上海探亲回到武汉,快到家时,不幸遭遇车祸。一代才人,突然结束了她坎坷的一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