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电学一词一图讲解27—《巨型R波心电图综合征》

 比上不足 2014-10-15

1960年,Prinzmental在变异性心绞痛患者中发现并命名了“巨型R波心电图综合征”(Giant R-wave Syndrome)。此后,将巨型R波心电图综合征和巨大高耸、双支对称的T波作为心肌梗死超急性期心电图的特征性改变。

[定义]顾名思义,巨型R波心电图综合征是以心电图改变为主的病征,其短暂发生在急性大面积心肌缺血(急性心梗、运动试验、变异型心绞痛,冠状动脉球囊扩张阻塞时)数秒至数分钟的极早期,形成以R波时限增宽、振幅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一组心电图改变,在ST段抬高幅度最大的导联尤为明显。也称急性损伤性阻滞。

[心电图特点]12导联记录的该综合征的典型心电图表现为:面向心肌缺血区的导联,R波时限增宽、振幅增高,S波消失,巨型R波的下降支与抬高的ST段融合呈单向曲线(图1B)。此外,缺血面积大(如前侧壁)比缺血面积小(如下壁)时更容易出现。上述特征性心电图改变短暂出现于心肌缺血的极早期,并随缺血的改善或加重而消失。

[发生机制]本综合征的形成与大面积心肌缺血造成的心肌细胞的传导延迟有关。大面积缺血能使局部心肌细胞的传导性下降,当激动由正常细胞传导至局部缺血区细胞时,传导速度明显减慢,形成一个延迟于正常细胞除极的,指向缺血区的缓慢除极向量。缺血区心肌细胞的缓慢传导使R波时限增宽,除极的延迟造成没有与之相抵消的向量而使R波振幅增高。当缺血加重引起心肌细胞坏死时,传导能力丧失,或当缺血改善可使心肌细胞的传导性恢复正常时,上述缓慢延迟除极的向量消失,本综合征的心电图改变随之消失。

[临床意义]巨型R波心电图综合征是急性大面积心肌缺血极早期的特征性心电图改变。在急性心肌缺血的实验动物模型中常见。但临床相对少见,主要由于患者就诊的时间滞后,心电图不易被捕捉,或被误认为室内传导异常、室性心律失常而得不到正确诊断。正确识别急性心梗的超急性期、运动试验、变异型心绞痛时的巨型R波心电图综合征的心电图表现,对于大面积心肌缺血的早期诊断和“罪犯”血管的定位有重要意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