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初中语文小说阅读理解主观题解题思路与技巧

 昵称18693913 2014-10-18

初中语文小说阅读理解主观题解题思路与技巧

有些地方初中升高中语文考试改成了一二卷,第一卷为选择题,第二卷为非选择题,阅读理解中客观性题目大大增加,而主观性题目只有一篇,设题四—五个。在选文上也有精心的选择,看近几年选文趋势,以文章构思精巧,语言优美精炼,哲理深蕴的散文和跌宕起伏,形象生动,最能反映生活的小说成为最大热点。今天我就小说的阅读命题和解题技巧谈几点粗浅的看法与广大同仁探讨。

知识链接

1.小说概念及三要素

2.小说的情节结构

3.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

正面描写: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

侧面描写(间接描写) (环境描写衬托对比等)

4.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及其作用

社会环境作用:它揭示了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如人物的身份、地位、人物活动及其成长的历史背景等等。

自然环境作用:表现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心情;渲染气氛等。

一.命题角度(一):故事情节的把握

把握好故事情节,是读懂小说的关键,是欣赏小说艺术特点的基础,也是整体感知文章的起点。命题者在为小说命题时,也必定以此为出发点,先从整体上设置理解文章内容的试题。

如:2011年福州中考语文第18题:认真阅读小说,将峰子的主要活动补充完整。(6分)

 告别同学→          →回到家里→          →答乡亲疑问→          →获得嘉奖

(回县报到    面见校长    动员流失生)

1.常见的题型有:

①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

②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

③概括小说的部分内容(包括指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中的某一方面)。

④文中写了xx情景在小说中起到什么作用?

⑤某事物、人物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

2.做题技巧:分析小说的故事情节,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①抓住场面;

②寻找线索;

③理清小说的结构。

回答④⑤题型可以遵循“内容作用+结构作用”的模式来组织答案:xx情节(事物)在文中有……作用(结构),突出了……,表现了…… (内容)。

如:2011年兰州中考语文《银行里的男孩》第20题:文中“我”的“插一杠”对故事情节的发展起到什么作用?

答:文中“我”的揷一杠在文中有欲扬先抑使故事情节更加曲折的作用;从侧面烘托出“黑人”保护孩子利益的执着。

 情节的一般作用有:

(1)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

(2)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

(3)为后面的情节发展作铺垫。

(4)照应前文。

(5)推动情节发展。

(6)刻画人物性格。

(7)表现主旨或深化主题。

(8)起线索作用。

(9)埋下伏笔。

3. 注意事项:

①情节的发展变化是矛盾冲突发展的体现,分析小说的情节时必须抓住主要的矛盾冲突;

②分析情节不是鉴赏小说的目的,而是手段,是为理解人物性格、把握小说主题服务的。所以,在分析情节的过程中,要随时注意体会它对人物性格的形成及对揭示小说主题的作用。  

二.命题角度(二):人物形象的揣摩:

文学即人学,以叙事为主的小说更是以写人为中心。因而在阅读小说时,命题者自然会从分析人物形象这一角度设置试题。

1.常见题型:

①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人物形象。

②xx是一个怎样的人物?

③xx有哪些优秀的品质?

④分析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及其作用。

2.解题思路:通过人物的描写(语言、行动、心理、肖像、细节)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然后根据题目要求作答。

根据要求组织语言表达:

xx是一个……的人物形象。作为什么人,他怎么样,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思想品质)。

如:2011年广东中考语文《旧餐桌上的美好时光》第15题.你是怎样看待安东尼这个形象的?

答:安东尼是一个处于青春叛逆期的青少年,他自立、热情、冲动。 他的自立和热情值得肯定。然而,他追星狂热,过于冲动、固执,不可取。

面对这些题型,我们该如何解答呢?一般可从四方面揣摩:

第一,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因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

第二,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描写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第三,小说里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活动的,所以分析人物就应把他们放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去理解。

第四,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

三.命题角度(三):环境

环境是小说中一个不可缺少的要素,对推动情发展,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都有重要的作用,因而也语文考试一个的重点。

1.常见题型:

①在文中准确地找出描写环境的句子;

②就指定的环境描写说出其作用;

③依据文章内容发挥想像续写一段环境描写。

2.环境的作用:

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②暗示社会环境(背景、习俗、思想观念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

③揭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身份、地位、性格;

④渲染气氛、奠定基调;

⑤推动情节的发展或作为情节线索;

⑥揭示或深化主旨。

如: 2011年荆州中考语文《汤姆的午餐》第26题:读划线句子“教室里寂静得只能听到木板发出的‘叭、叭’声”,说说这是什么描写方式?有什么作用?

答:环境描写;起烘托作用,烘托出当时紧张的氛围、感动的内心。

四.命题角度(四):主题

小说的主题是小说的灵魂,是作者的写作目的之所在,也是作品的价值意义之所在。主题的深浅往往决定着作品价值的高低,因此,欣赏小说必须欣赏小说的主题。

解题模式:

(1)梳理文章结构。

(2)概括内容主旨。

(3)联系思想感情,多角度思考。

如:2011年南充市中考语文《与一只蝶不期而遇》第14题:品味全文,谈谈你得到的人生启示或感悟。

答:用心去感受生活,感受生活中的美,把生活中的美融入生命,去感受生命的美好,追求幸福的美好人生,追求永恒的美。

五.命题角度(五):品味语言 

小说属于记叙文的范畴,感染人的方式也是用真情打动人,因而,小说家都非常注意语言的生动形象性。也成为小说的考点之一。

如:

2011年丽水中考语文《弱种子也要发芽》第10题:阅读下面句子,联系上下文,探究括号中的问题。

⑴他把那些瘪种子一一挑了出来,只拣饱满的种子种到地里。

(“一一”、“只”可以看出农民对瘪种子怎样的态度?)

⑵这双灵性飞舞的眼睛,触动了农民的心事,他抹了一把眼角的泪水,以既夸张又慈爱的姿势,抓起了那些瘪种子。

(农民为什么要做出“既夸张又慈爱的姿势”?)

2011年宁波中考语文《应聘》第8题:.结合上下文,体味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⑴儿子好半天才挤到前面,边挤边抱怨说……

                                                                

⑵母亲嗔怪地看了儿子一眼,连忙接过他的话头……

                                                                

小说阅读中对重点词语的考查也是一个重要的考点。主要是结合具体的语境说说一个词语在文中的作用或意义。做这一类题目时,可以从下面几个角度考虑:

①    分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若没有,则不写这一点。

②    表面意义(表面上的意思)和表达效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特点)

③    深层含义(联系上下文、主题、作者意图,蕴涵有什么道理、思想、感情等) 

 《弱种子也要发芽》第十题的答案概括为:

⑴冷落(“漠视”或“抛弃”)

⑵让城里人的儿子看到他对瘪种子有着很高期望,也是农民被触动后的行为表现。

《应聘》第8题的答案概括为:

(1)“抱怨”一词形象地写出了儿子对当时拥挤在人群中、母亲大声叫他感到不满的心理。  

(2) “嗔怪”一词形象地写出了母亲觉得儿子回答不恰当,想提醒儿子在工作人员面前不要乱说,以免给人留下不好印象的心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