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吃茄子

1、选紫色或黑色茄子
茄子有很多品种,如有黑色、紫色、绿色、白色等。由于生物类黄酮存在最多的部位是有色表皮和果肉结合的地方,所以紫色或黑色的茄子才是保健的上品。
2、烹调茄子的方法
茄子的吃法有很多种,既炒、烧、蒸、煮,凉拌、做汤,都能烹调出美味可口的菜肴。茄子切忌生吃,以免中毒。茄子里面的保健物质怕热,所以烹调茄子最好不要油炸,如果一定要油炸,提倡挂糊后在油炸,减少生物类黄酮的损失。
3、吃茄子不要削皮
烹调茄子的时候一定不能去掉茄皮,这样才能达到保健的效果。把茄子切成块或切成丝之后在水中长时间浸泡,也会让宝贵的营养物质和生物类黄酮溶解在水中,被白白地扔掉。所以茄子要在下锅之前切开,避免浸泡,尽快烹调。
4、根据体质吃茄子
茄子虽然营养丰富,能防病保健,但它也不是所有人吃了都觉得舒服,如果吃了之后感觉有胃痛或腹泻等感觉,就应少吃或不吃。茄子之中含有丰富的生物类黄酮物质,所以高血压、高血脂等有心脑血管疾病危险的人可以适当多吃。
生物类黄酮即维生素P,属于水溶性维生素,其功效如下:
1降低血管通透性,保护血管,防止出血或淤伤,有助于预防和治疗牙龈出血。
2增强维生素C的活性,防止维生素C被氧化而遭破坏。
3预防高血压、糖尿病、视网膜出血、脑溢血等疾病。
其实并非“高大上”的食品才是健康营养的!日常饮食选择多样化、平凡化的,既能满足我们的食欲,又能维护我们健康。何乐而不为呢?
秋意渐浓话紫“茄”
每到秋季丰收时,老百姓的餐桌上总是姹紫嫣红,各式佳肴。茄子算是其中一道比较常见的食材,煎、炒、蒸、煮、油炸、凉拌、入汤,各式各样。
一、维P小冠军
茄子可清热止血,消肿止痛,散血瘀,治寒热,对内痔、大便出血、雀斑等均有治疗作用。同时茄子还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脂肪、蛋白质、维生素以及矿物质,其中维生素P的含量更属蔬菜水果中的佼佼者,每100g紫茄中含维生素P达720mg以上,对于工作繁忙的现代人尤其需要。更可缓解更年期女性的热潮红等症状。多吃紫茄,还可缓解牙龈出血等症状,更是易瘀伤人群的良药。

二、健康吃法多
茄子常见且几乎食材百搭,烹饪方式即众多,如春天的茄条炒苦瓜,夏天的凉拌茄泥,秋天的番茄茄子卤,冬天的肉沫烧茄子,均属营养又美味的常见佳肴。

食用方法无需赘述,仅此介绍一则食疗偏方,可有效降低高血脂、高血压。选用深色长条紫茄,切成段或丝,用麻酱和酱油调拌而成,于晚餐时分服用,长期坚持即可见效。
不过,茄子虽适用于各种烹饪方法,但却不宜油炸,否则不但会造成维生素P和钾的大量流失,还会使怕热的维生素C和类黄酮发生“协同作用",使高温作用过的茄子维生素C降解,维生素B1、维生素B2消耗殆尽。不过如果实在想吃油炸茄子的话,挂上一层面糊则可降低部分损失,所以“炸茄盒”是一种比较聪明的油炸茄子的吃法。

三、挑选有窍门
茄子以果形均匀周正,老嫩适度,无裂口、腐烂、锈皮、斑点。皮薄、子少、肉厚、细嫩的为佳品。
嫩茄子颜色发乌暗,皮薄肉松,重量少,子嫩味甜,子肉不易分离,花萼下部有一片绿白色的皮。
老茄子颜色光亮发光滑,皮厚而紧,肉坚子实,肉子容易分离,子黄硬,重量大,有的带苦味。
茄子以果形均匀周正,老嫩适度,无裂口、腐烂、锈皮、斑点。皮薄、子少、肉厚、细嫩的为佳品。

四、储存要得当
茄子的表皮覆盖一层蜡质,不仅可以使茄子发出光泽,还具有保护茄子的作用。一旦蜡质层被冲刷掉或受机械损害,就容易受微生物侵害而腐烂变质。因此,要保存的茄子绝对不能用水冲洗,还要防雨淋,防磕碰,防受热,并存放在阴凉通风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