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何为聚焦

 liibun 2014-10-21

何为聚焦

苏州西园寺,戒幢佛学研究所,道成法师 编辑

(共计:26页;字数:约315,000字)

20141020

 

聚焦协会(TFI)多样化声明

2014/10/15

聚焦是一种实践,注重当下鲜活的呈现,任何凝固的结构都与聚焦伦理背道而驰。因此,导师如何教授聚焦,聚焦如何应用在不同的领域不应有什么标准模式。实践的多样化应该受到保护。这是聚焦协会的一个核心价值原则。我们欢迎在聚焦导师之间,以及聚焦协会与实践或应用聚焦的个人之间的建设性批评,提倡开放和相互尊重的交流沟通。聚焦协会将留意最大限度多样化与达成目标所需效果效率之间可能形成的冲突,并在自身活动中追求“不标准化”的核心价值。(20092月由聚焦协会理事会批准)

一、什么是聚焦

聚焦,是让我们生命缓慢下来,感觉“身体”对事物的感受的过程,以生命自己特有的方式来获得存在智慧的方法。

不少文化的古代传统中,也有类似的方式产生,但作为当代哲学和心理学中出现的聚焦,她不但具有古代那些方法的特点,还将当代社会的返身意识作为核心,作为一种人类自我意识的进化发展而存在。

二、全身聚焦六面入门技术

2014/5/17

全身聚焦六面技术

全身聚焦是通过自我觉察的生命体参与生命进程的一种技术方法。全身聚焦的六个面向在执行者的意识领域(field of awareness)里是以一种非线性的、循环往复的方式进行的。每一个步骤都是通过意识在生命体里涌流的一个自然发生过程。每一个面向也与其他五个面向相互作用而进行。人具备在“临在(Grounded Presense)”状态下的全身感知(whole body awareness)就是对这种体验方法所有六个面向的一种必要的先决条件。我们将会在以下篇章里对这六个面向进行详细描述和举例说明,以及提供进行实践练习的指导要领。

全身聚焦六面技术包括:

1)“临在”状态的具体化:将全身与自我和环境相连接

2)唤醒身体智慧的内部导向运动(Inner Directed Movements):放松人体的应激反应,增强“当下的我(Me Here)”的感觉

3)保持“无知无为(Not Knowing&Non-Doing)”的动态内在空间:随需求而为

4)欢迎想要萌发的新认知

5)对两者同时保持积极关注:自我整体性和需要我关注的一切

6)通过整个生命体(Whole Living Body)让生命推进进程和丰富的事件去实现自我完结

“临在”状态的具体化:将全身与自我和环境相连接

“临在”状态是用我的整个生命体对我的事件、我的环境、我的同伴进行倾听、协调和交互感应的一个过程。这是全身聚焦的核心和灵魂。这是我自身整体性的一种身体体会,那是被脚底的地面支撑着、被永恒的时空环境包围着的一个从头到脚的全部的我。我会花时间去关注什么存在于我的内在和外在,甚至包括正在倾听着我的同伴。无论我发现什么,它都会在某种方式上影响我,所以我会尤为关注我全部生命体里的一切。这包括了能量、运动、手势、姿态、意象、知觉情感信息、呼吸、环境信息、以及我同伴存在的特质,这些也许能给我支持,也许会让我分心。

我将我的身体视为一个整体去关注它对地心引力的体验,然后我退后去观察我的身体意识是如何自然的自我调整来适应重力的吸引力和支撑力的。此刻,我的腿会感到更坚固,我的髋关节也打开来回应地面的支撑。我的肩膀、头和胸也都会相应的伸展或调整,让它们打开来感知它们自己的存在,这同样也是地心引力支撑的结果。我越来越感到存在于当下,与我的环境自然的连接在一起。

我与我临在状态的关联质量极大的决定了这个练习的结果。我让我的身体投入时间去关注它是如何被环境和我的整体意识所支持的,而我则非常中立、温和、好奇、接纳和开放的去等待涌入我意识的一切。我对于我的整个体验领域来说是一个保持分离的观察者。不论我观察到什么,不论是喜悦的还是难受的,我都只是如实的观察它和接纳它。不论是什么呈现在我的意识领域里,我都会让它去进行自我探索,甚至更多。

我会有一个清晰的全身的自我感(sense of self)分离于我的倾听者。如果我开始陷入到我意识的内容里面,并且丧失了自我感,我就会回到我对地面和环境的连接上。这会让我有安全感和空间感,会让我知道当与整个生命体相连接时哪些部分是需要关注的。当生命体感受到我全身的临在状态,生命体就会开始自然自发的放松、展开和整理。我也会开始关注我身体的觉醒和内部导向运动的发生。通过全身聚焦的完整过程,我会保持一种临在状态的感知,这样会支持和保留在我身体和大脑里面新的意识和感觉转化的涌现。

体验故事:

我坐在新斯科舍家里的厨房餐桌上。我让我的臀部、骨盆、坐骨和腿都被我脚下的椅子和地面支撑着。我的右髋关节和右脚踝感觉到一些发紧。我上面的肩膀和颈部因为数小时的打字而抬高胳膊也感到一些发紧。我让我的上半身去关注它是如何被我的下半身、椅子还有地面用这种舒服的方式支撑着的,这样我的上半身就会更加感知到我家厨房和天台之间的空间。我又被我家后院里雪后的阳光所吸引。我家的狗打着哈欠,发现我在注视它。它的眼睛里立即呈现出警惕和机敏,而在之前是不聚焦的。我听见壁炉里木头被烧的哔哩啪啦作响。我闻到它散发出来的雪松的芳香。我的坐骨、臀部、盆骨、腿和脚都感觉到重重的放置在地板上。我右髋关节和脚踝的紧绷感更象是一种厚度,在从脚踝到臀部的整个腿部间的一种厚度的感觉。

我有一种明显的感觉是我强大的身体在支持我的生命和这个写作过程。我头的顶部感到发麻,我的骨盆部伴随我脚的轻微震动嗡嗡作响。我越多的关注到我身体的存在,就会有越多的信息和能量涌入我的意识。我的身体希望站立起来、伸展并活动一下。我听从我身体的需要,享受我全身站立在我厨房中央的存在感。我随即感觉到,在我站立时我身体里更多的运动和生命的流动。我也感觉到与这个厨房和狗有了更亲密的连接。我让我的身体用它觉得舒服的方式去舒展。我跟随着它的引领,享受着更多的生命能量和轻松。当我的关注转移到今天我正在进行的写作任务上时,我选择了回到关注我脚下地面的支持上,以及厨房空间对我从头到脚整体的感觉。我颈部和肩部的紧绷感消失了。一股暖流融于我的双臂。我的双手感受到沉重和热量。我轻甩双手,那种沉重感消散成为一种温暖和厚重。我的臀部和骨盆绕圈摇摆。随着下半身的运动,我的上半身感觉更加轻盈,更加开阔。这对于我的精神和身体来说都是一个很好的恢复和休整,我又可以精神焕发的回到我的写作当中去了。

对体验故事的讨论:

在这段体验里,我描述了我是如何逐步且精确的将环境的各个方面作为一种方式来支持我将自我体验放大的呈现出来的。最开始时是在一种上半身与下半身的分离状态,以及对彼此的无意识状态,一旦环境支持我与“当下的我”的身体感知相连接,这些部分就开始意识到它们之间的分离,而且到最后还会意识到,一旦与整个生命体重建起关联,各个部分的正常功能就会自然的开始运转。通过几分钟时间来与我个人的临在状态相连接,我的身体智慧就会知道如何重组自身,并将更多的资源带入到身体的不同部分,作为一个整体去执行躯体功能,这样也同样有利于我创造性的写作工作。观察和倾听我的身体在临在状态下的自我体验就是全身聚焦的核心和灵魂。当我带着这种“当下的我”的特质去观察我自己、我的身体、我的状态时,我自我的体验、我身体的体验以及我状态的体验时,这一切就会发生巨大变化。这就是身体的智慧,也是对“当下的我”延展的感知。(程巍译)

全身聚焦二部心要

全身聚焦调身及心法,六面包括:

一、基本之法:建立临在的状态,四大空间的整合为更大的自我。

1)“临在”状态的具体化:将全身与自我和环境相连接

2)唤醒身体智慧的内部导向运动(Inner Directed Movements):放松人体的应激反应,增强“当下的我(Me Here)”的感觉

二、所用心法:无为无拒,新生即是,允许自然自生疗愈

3)保持“无知无为(Not Knowing&Non-Doing)”的动态内在空间:随需求而为

4)欢迎想要萌发的新认知

5)对两者同时保持积极关注:自我整体性和需要我关注的一切

6)通过整个生命体(Whole Living Body)让生命推进进程和丰富的事件去实现自我完结

——Karen Whalen,Ph.D

三、聚焦入门:聚焦六步

2013/11/2

编者按:聚焦的六步是聚焦最早做普及化传播时候的基本框架,但未必所有人都需要这个框架,它是作为说明聚焦过程的基础以及一般方便聚焦自我入门练习而存在的,切记!聚焦不仅仅是六步。但你可以通过六步对聚焦有入门性的理解。

——————————

聚焦的标准六步在实践中不是一定需要,它只是为了介绍聚焦的流程和训练入门级的聚焦练习者设置的。当完全熟悉聚焦之后,这六步就未必需要。

但一开始,你可以通过聚焦的六步来作为理解聚焦的一个方便参考。

聚焦疗可以分解成六个步骤,但它只是指南,而非规定,每个人可以依据自己的需要灵活运用,内心世界从来没有特定的标准。很多人发现,只要不是只停留在阅读上,而是多实际的运用,充分体验自己内在的流动和开放,就可以很快掌握聚焦疗法。这六个步骤,我只是依初学者的需要,分解开来便于掌握,它们其实是一个完整的过程,请不要将其割裂开来看待。它们通常都很容易去做,但如果你在其中一步遇到困难,不需要强硬进行,你只要简单的转移到下一步继续下去就好了,任何合适的时候你都可以回到前一步。整个过程你可能需要多做几次,才能开始掌握其中的微妙之处。

一、清理空间

我首先想要你做的就是静默,给自己充分的时间去放松下来……

好了,现在,开始将注意力放在你的身体内部,比如你的胃部或胸腔里……

然后注意当你问下面的话时,怎样的感觉会出现在你身体里面,“我现在的生活过得怎样?什么是我现在最关注的事情?”

让问题的答案从你身体的感觉中慢慢的浮现出来,并注意不要让自己陷入答案中

从那感觉退后一点,说:“是的,就在那儿,我感觉到你了,你就在那儿”

注意让自己和那答案之间保持一点距离

接下来再问自己其它的感受,并继续等待,然后再感觉,通常会有好几件事情

二、体会

从前面出现的几件事情中,选出一个自己的问题,开始聚焦在上面

注意不要陷入其中,离它稍微远一点

当然,一件事情里会有很多相关的部分,但你可以把它们放在一起去感受

集中注意力在你身体里通常去感受事情的部位,注意那里

现在你可能会对那个问题感觉起来怎样,有一个整体的感觉

允许你自己去充分的感受那个模糊的感觉

三、把手

注意那份模糊的感觉有怎样的特性?

允许从那份感觉中浮现一个词,或一个图像来描绘那份感觉,比如“紧紧的”、“有些粘”、“惊慌”、“阻塞”、“沉重”、“不安”,或者其它合适的词和图像

仔细的去感受你选择的特性一会儿,直到你确信它就是合适的特性

四、交互感应

轮流去感受那份感觉和你选择的特性,注意它们之间能否产生共鸣

仔细觉察身体,是否出现一些细微的信号让你了解它们确实是最合适的

要做到那样,你必须再去感受体内的那份感觉,然后再切换到对你所选特性的感觉

就这样做,直到你觉得那个特性确实准确的描绘了那份感觉

五、扣问答案

现在问自己,在这个整个问题里,是什么制造了这个特性?

确信这个特性被重新生动的、鲜明的感觉到,而不仅仅是回忆前面的

对着这个特性的感觉,轻轻拍打它,触摸它,和它一起

问一问,“是什么使得这整个问题有这样的(特性)?”或者问,“这感觉里是什么?”

如果你很快得到一个答案,而那份感觉里并没有一点变化,那就把那个答案放下,将你的注意力重新放在身体里的那份感觉里,感受它,然后重新再问前面的问题

始终保持和那份感觉在一起,直到有了细微的变化出现,那可能是一个松动或释放

六、接纳变化

带着友善的心态,接纳随之而来的所有变化

停留在那变化里一会儿,即使那只是一个轻微的释放

无论什么出现,这只是一个小小的变化,还有更多的会来

在你可以继续下去以前,多停留一会儿

四、聚焦入门(1-22

聚焦入门(1):生命自觉(聚焦)是甚么?

Ann Weiser CornellPH.D

无论你是初接触生命自觉(聚焦)Focusing),或是奉此练习多年,你可能仍会疑惑:生命自觉(聚焦)到底是甚么?

「生命自觉(聚焦)是甚么?」──为何这问题难于解答!

「生命自觉(聚焦)是单纯的事情:是开放地、不批判地专注某样东西,虽是亲身经历,却未能言喻。」──择自《生命自觉(聚焦):学生与同行者手册》(The Focusing Student's and Companion's Manual,by Ann Weiser Cornell and Barbara McGavin)

「虽是亲身经历,却未能言喻」?那是甚么意思?

那便是我们说的「意感」(体会,felt sense),是生命自觉(聚焦)的核心要点。

「意感」是当你停下来,尝试更全面去领会一个问题或情况时所出现的感觉。它有别于你惯常的情绪或想法──不会卡住或令你思绪团团乱转。相反地,「意感」突然而来,常带有新信息或新观点。

人们不习惯停下来感受「意感」。若更多人尝试这样做,我相信世界会变得不一样!

生命自觉(聚焦),由那停下来开始……

为何要练习生命自觉(聚焦)?有更多关于生命自觉(聚焦)的吗?

~~~~~~~~~~~~~~~~~~~~~~~~~~~~~~~~~~~~

我们会被惯常而重复的想法和感受卡住。我们失去与自身的联系,在面对问题时自觉渺小,忘却自身的资源。我们只看到整幅图象的一部份。我们寻找方法去推开或掩饰自己的感受,因为感受叫我们受不了。

生命自觉(聚焦)中的「停下来」(pause)让一切事物转化。我们不再被驱策,无须再匆忙行事。藉着「停下来」和「意感」,我们可到达新境地。诚然,那不是我们全然知晓的地方──-就很多方面来说,那是一个新领域,但这有它的好处。

那麽,生命自觉(聚焦)是否比「停下来」和「意感」包含更多?既是……也非。实质上,生命自觉(聚焦)还有其他步骤:与你的感觉同在──感受它──描述它──感受那描述是否真确……

令人惊奇的是,这种不带压力、不需任何行动的接触,往往比我们尝试去整理自己、企图游说自己、分析、解答或理解时,更能容许转变出现。

那是因为我们生命的本质是趋向前。我们由生命而来,只需保持与自己轻柔的接触,生命向前的下一步便会出现,无须刻意对自己做甚么。

聚焦入门(2):跟自己某些东西说“哈囉”

第二篇:「跟自己某些东西说“哈囉”(Hello),总感到怪怪的」

"I feel awkward saying Hello to something I know is me."

Ann Weiser Cornell2007/10/2生命自觉(聚焦)操练者贴士

~~~~~~~~~~~~~~~~~~~~~~~~~~~~~~~~~~~~~~~~~~~~~~~~~~~~~~~~~~~~~~~~~~~~~玛莉诺芙(Mary Love)来信问:「有时,刚接触生命自觉(聚焦)的当事人会说『跟自己某些东西(something)说哈囉,总感到怪怪的』又或是『跟那些东西对话时,我感到很不真实』或『我觉得自己像个笨蛋』。甚至连我那曾修读生命自觉(聚焦)课程的妹妹,都有同感。究竟怎样才能做到既不否定这些感觉,亦鼓励当事人运用『与之对话』这项能助人抽离(disidentification)及开放(opening)的神奇工具?」

亲爱的玛莉诺芙:

当某人抱怨你要他跟某些似乎是他「自己」的部份说哈囉时,就正正显示那部份仍未成为「与他有别」的「它」,还未成为一样「就在那里」的「东西」。「我」与「它」并存,这点至为重要,否则就谈不上「生命自觉(聚焦)」。因此,花些时间留意这点是有价值的。

说哈囉之前,要做甚么呢?首先要察觉到有「一些东西」存在,我们才可以跟它说「哈囉」。

假设有一位不熟习生命自觉(聚焦)的当事人,跟你谈到他的问题:「上司批评我的工作表现,但那实在不是我的错,那本该是约翰负责的。真不公平!我气炸了!现在我还气在上头!」

「你感到好不公平哦!此刻想起这件事你仍很气愤。」

等等……为何我不建议你说「你内里有个部份在生气?」因为人受情绪支配时,是难以做到「抽离(disidentification)」的。或许他们的情绪先要得到别人聆听。

那位当事人于是会说:「对!就是这样!」接着或许她会继续说下去。「她总是这样对我,我讨厌自己不把这事说出来。」

这时我可以稍微尝试邀请她「抽离(disidentification)」。我可以这样说:「啊!就是她经常那样做的这一点。你讨厌自己不把这一点说出来!」

若当事人接受我给她的覆述,她的语言和样貌会开始显示:她在让意识回到自己的经验,好像在放慢,去感受当中的感受。她或许会说「这令我想起我的爸爸,他也经常这样,拿哥哥做错的来指责我。」接着她也许会叹一口气。

我会指出「当中有些东西,是关于你爸爸的,他似乎总是拿哥哥做错的来指责你。」

这时当事人低下头,闭上眼睛,双手移向胸口。

「你经验着一些东西;就在你双手触摸的地方。」我是让她去留意她正在经验的。

「真难过。我还以为是气愤,但其实非常难过。」她说。

「呀!你感受到那是多么的难过。」

「就在这儿。」她说。

现在,我终于可以邀请她说「哈囉」…但是,在这宗个案,我未必会这样做。她已做到「跟自己某部份说“哈囉”可以建立的良好联系。我想我会请她继续停留在其中。

说「哈囉!」能帮得上忙的时候:

~~~~~~~~~~~~~~~~~~~~~~~~~~~~~~~~~~~~~~~~~~

陪伴别人进行生命自觉(聚焦)时,不一定要邀请他跟内里那部份说「哈囉」。有些情况并不适合说「哈囉」,包括:

*当那部份模糊不清,尚未定形时;

*当当事人还未感到那部份跟自己是分开的时;

*当当事人已经进入比说「哈囉」时能够带来的更深层接触时(如上述例子)

那么,应该在甚么时候邀请对方说「哈囉」呢?

当已经察觉到一些东西,但还需要多加关注才可以与之联系时,这时候,说句「哈囉」便特别有用。邀请对方向所感受到的东西说句「哈囉」,其实就是请他/她以中立而友善的态度面对所感受的。这样做往往比直接要求对方采取中立而友善的态度更为有效。

「我感到胸口有阵强烈的压迫感,越来越重。」

「或许你可以跟那份强烈的压迫感说声『哈囉』!」

「好。跟它打过招呼后,我感觉平静一点了。」

当对方知道有些东西存在,却感到并不实在又或难以跟它接触时,说声「哈囉」也很管用。

「我胸口那份绷紧的感觉仍在那儿。」

「或许你想跟它说句『哈囉』?」

「它不想跟我接触。」

「啊!你感觉到它……不想和你接触。」

(留意虽然那「东西」表示不想被接触,但显然它已变得更为实在。这次的生命自觉(聚焦)操练已见成效。)

聚焦入门(3):接触的力量

第三篇:接触的力量

The Power of Contact

生命自觉(聚焦)操练者Ann Weiser Cornell 2009/6/16#193

~~~~~~~~~~~~~~~~~~~~~~~~~~~~~~~~~~~~~~~~~~~~~~~~

上周末我观察了六位对生命自觉(聚焦)有经验的学生带领六位初学者首次练习生命自觉(聚焦)。这次观察令我深深感到“接触”(contact)对生命自觉(聚焦)很重要。你同意吗?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生命自觉(聚焦)过程能否产生果效,往往取决于自觉者与自己内在经验过程的“接触”(contact)有否达到某种程度的质素。

那些能够轻易与自己内在过程“接触”(contact)的人,会以为这是理所当然的。当他们协助别人进行生命自觉(聚焦)时,会奇怪别人的自觉过程为何如此艰难。其实,最值得留意、最关键之处就是“接触”(contact)──没有“接触”,便不能做好生命自觉(聚焦)

“接触”(contact)是什么意思?

当你当下意识到有样「东西」在某「处」,这就是接触(contact)。你意识到当下内里存在着某「东西」,而你又有一种内在感觉,可以指出它在那里。你也许能把手放在你身体某部位,而感受到它的存在。又或者,那「东西」并不在你身体任何位置,但你却有一种内在感觉,可以指出它在你内里的「这里」或「那里」。

当你能开始尝试描述当下「那东西」,这就是接触(contact)。「那东西」也许不易描述──事实上,不易描述是好事──但因为你能直接意识到它(这说明它在),所以就能够尝试描述它。

描述包括:你当下对它感觉如何?它像甚么?(有时,我们会听到初学者说:「它通常令我觉得……」这时就要请他们去感受他/她当下对它的感觉。)

自觉者只需描述,不作任何解释或分析。(有时,我们会听见初学者这样说:「那应该是拒绝。」这就给你机会可以这样回应:「好的,现在只需要留意当下它给你甚么感觉。」

当自觉者能够把一些描述跟当下感觉到的在里面的「那东西」互相核对时,这就是接触(contact)。若他/她没有接触到「那东西」,就不可能与之核对。

生命自觉(聚焦)就是由「接触」与「核对」构成的

上周末我和几位学生观察了六位首次进行生命自觉(聚焦)的自觉者。他们各有不同。

有一位学生问:「既然大家各有差异,我怎样知道谁在进行生命自觉(聚焦)?」

答案就是:接触!

如果有人跟当下意识到的一些东西有新鲜而直接的接触……

并且可以鲜明地加以描述……

而最重要的是,如果他们能够把这些描述跟「那东西」互相对照,凭感觉(而非思考,亦非揣测﹗)核对一下两者是否脗合……

……这就是生命自觉(聚焦),而我们也就能期待那随之而来的转化。

聚焦入门(4):「单单」要与情绪反应一起,如何带来转变?

第四篇:「单单」要与情绪反应一起,如何带来转变?

生命自觉(聚焦)操练者贴士Ann Weiser Cornell 2010/9/21#247

~~~~~~~~~~~~~~~~~~~~~~~~~~~~~~~~~~~~~~~~~~~~~~~

Goncalo这样写:「早前你提及的事,我一直想问你。你说情绪转变,不是来自心灵的净化或洞察力,而是从陪伴当下一刻的内心──即当下的我(Self-in-Presence)──而来。我对这问题一直感兴趣,却仍未能清楚了解你的想法。请你再加阐述?谢谢。」

亲爱的Goncalo:

当然可以!很高兴能多谈我这喜爱的课题。

先容我问以下看似不相干的问题。我们是甚么?是物件、还是过程?是机器、还是其他?

既为人,我们便不是物件、也不是机器,对吗?然而,在我们的文化和语言里,却充满着「人为物」、「人为机械」的隐喻。比方说,当我们谈及情绪时,便视它如物件,可被支配、可复原、可避开……,却不明白情绪本身拥有内在生命,此生命便带来变化。

若我在桌上放上一盏枱灯和一个盆栽。我能在两者下功夫,使它们出现变化。我可开按亮枱灯或把它关掉,或给它换上其他灯罩。我亦可修剪盆栽的叶,甚或为植物更换花盆。

然而,当我甚么也不作时,只有一件物件会出现转变。它按内里的蓝图转变,朝向更丰盛的生命发展。两者中,只有其一活着。

谈到这里,你或会明白此主要区别,如何关键地影响我们体察自已内里的转化过程。

当我要为下决定而感到绷紧和恐惧时,我可选择视这感觉如物件、或是一过程……是枱灯、或是盆栽。若我视这感觉如物件,我会去思索它、了解它。我可透过呼吸来尝试释放它。我亦可告诉自己要放松。这些全都是「为求一个目标而做出来的」(DOING-TO),都是基于不信任变化会在合适的条件下自然发生。

但当我视感到绷紧而恐惧乃一过程时,我会伴随它。我会接触着这真实而当下的感觉,好让我能描述它、感受它,这感受远比我能描述的丰富。我不推却

它、不会对它有任何要求。我有信心它「知道」自己的转化方向。

它转变,转变是其本质。

留下空间,与它一起。

~~~~~~~~~~~~~~~~~~~~~~~~~~~~~~~~~~~~~~~~~~~~~~~

我喜欢引述Gene Gendlin的话,他其中一句这样说:「每一股坏感觉都是走向正途(rightness)的潜能,只要你腾出空间,让它自已朝那方向走。」

这优美的话一如我所说的。走向「正途」(rightness)的力量早已存在,以「潜能」的形式出现(Gendlin在别处称之为「暗示」﹝Implying﹞)。我们无需把坏感觉大喊出来、呼喊它、找它出来、谈论它。

我们只需留出空间。陪伴它。因为它清楚自己的转变。

很棒,是吗?

聚焦入门(5):既是显而易见,确认它,有作用吗?

第五篇:既是显而易见,确认它,有作用吗?

The Power of Acknowledging the Obvious

生命自觉(聚焦)操练者贴士Ann Weiser Cornell June 22 2010-#234

~~~~~~~~~~~~~~~~~~~~~~~~~~~~~~~~~~~~~~~~~~~~~~~~

假如你已经知道自己的感觉从何而来,仍有需要去确认这感觉吗?

当你花时间留意内心的感觉,并且清楚知道那感觉从何而来时,为何还要确认那感觉?譬如,当你在老师面前报告习作时感到紧张,为何还要确认那感觉?为何要拿这感觉来进行生命自觉(聚焦)?「难道我不知道那感觉为何出现吗?」有学生问。

对呀,可是这当中有两个假设,是值得质疑的。

首先,不要过于肯定自己知道感觉的成因。「我知我为甚么有这感觉」这类说话可以比甚么都快地结束和封闭一个过程。也许你确实知道为甚么你有这感觉,但也许不然;又或许你知道导致那感觉的其中一个原因,但内里必定有很多微细的差异有待发掘。

第二,.知道自己感觉的成因,远不及跟自己建立关系重要。这点或许比第一点更重要。你六岁的孩子或孙儿讲的笑话,你可能早已听过,但你还不是听得津津有味,就像头一次听到那样?关系比信息重要,对吗?进行生命自觉(聚焦)时也是这样。.

内在关系(Inner Relationship)的生命自觉(聚焦)主要不是一个领悟的过程,而是一个发展关系的过程。关系能带来转变,让生命走向圆满.

所以,当你意识到某种感受或情绪,并觉得自己知道为何会有那种感受或情绪时,确认它吧,让那感觉、那情绪知道你体察到它的存在。保持开放心态,接纳事实本身的多面和多层次可能比你以为知道的还要多。当你如实地确认了那事实本身的感觉时,大门才会打开。

“我让它知道,我真的听到它有多疲倦”

~~~~~~~~~~~~~~~~~~~~~~~~~~~~~~~~

我最爱提起友人LARRY告诉我的故事。LARRY大女儿JOY两岁那年,LARRY一家三口出外渡假。一天,JOY大清早便醒来,虽然LARRY还未睡够,但为了让太太多睡一会,他便带女儿到外面走走.

LARRY找到一间已经开门营业的餐厅,JOY一起进去吃早餐。女儿享用食物时,LARRY有点时间做一点生命自觉(聚焦)练习。因为要照看女儿,所以LARRY一面盯着JOY,一面留意自己的内心世界。

但他找到的就只有「疲倦」。

虽然LARRY很多时都能从一种既有的感觉中体察出其复杂性,但当时他从身上感觉到的,就只有疲倦。于是LARRY确认那种感觉,并再次体察那感觉。这次依然是:「疲倦」。他又再确认那感觉。

足足十分钟内,LARRY就只是确认「疲倦」的感觉……这时JOY已经耐不住了,LARRY便准备离开餐厅,一心以为刚才做的生命自觉(聚焦)毫无成果。可是,他随即意识到自己的感觉好多了,人觉得更整合、精神焕然一新。虽然LARRY仍然疲倦,但却更有力量面对那一天.

我喜欢这故事,因为它提醒我们要信任过程。身体所经验到的,需要得到聆听的和确认。当我们愿意聆听和确认身体的经验时,转变便会出现……只是未必如我们所预期般出现吧了!

聚焦入门(6):温柔就是力量

第六篇:温柔就是力量

Gentleness is Powerful

生命自觉操练者贴士Ann Weiser Cornell 2008/1/1

~~~~~~~~~~~~~~~~~~~~~~~~~~~~~~~~~~~~~~~~~~

你是温柔对待自己吗?

传统上,新年是立志的好时候,是为自己设定目标、订立新一年方向的时候。

但这也往往成为自我批评、甚至厌恶自己的时候。「我决心要改掉所有过错」常是新年立志时所听到的。

假如你也有上述经验,我请你尝试对自己温柔一点。首要的,是温柔对待你内里那可悲、以为责备你,便可令你变好的性格。我们一般称这为「内在判官」(the inner critic)。但我有一个更好的名字来形容它:「内在担忧者」。它总有一些事情是让它担忧至极的。只要你愿意听,一般来说,它是愿意告诉你它担忧的是甚么。

当你这「内在担忧者」变成一个严厉暴君,使用诸如「肥」、「懒惰」、「一无是处」等羞辱的字句来抨击你的时候,你会很难想象它的感受是「担忧」;这时候,很可能你会不自觉地认同了另一种内在性格、一种不爱听指示而行的「反叛」性格。

这两种内在性格、一种出于忧虑和恐惧而控制,另一种抗拒抗衡而又感到不安,两者常痛苦地纠缠着,互相攻撃,严厉程度有时俨如战争。

除了其中一方可能短暂取胜之外,这是一场任何一方都不能最终取得胜利的战争。而这是好消息!

当我们陷入争扎中的时候,我们会以为某一方必定得胜。「我要找方法令自己每天运动,以免变得丑怪、不健康。」随着年月过去,而这场「争战」仍未分胜负,失望、沮丧的感觉便加入了争扎当中。

艰辛!不言而喻。温柔就是力量

~~~~~~~~~~~~~~~~~~~~~~~~~~~~~~~~~~~~~~~~~~

这场「战争」难分胜负,却能够停下来……只要你不再认同「出于忧虑和恐惧而控制」的一方或「抗拒抗衡而又感到不安」的一方,不在两个阵营之间选择站到其中一边,而是回到自己临在的空间,温柔地聆听两者。

对着内里那诅咒你、说你「肥」、「没用」、「无知」、「幼稚」的那部份,向它说:「你好,你是否在担心一些事情呢?」

「你好,你是否在担心一些事情呢?」

这是多么神奇的句子!你也可以转向那不安、叛逆、拒绝变好的部份,也请它告诉你它在担心的一些事情。

当然你可以透过生命自觉、透过身体体会直接而来的意感的帮助,肯定所得的回答是有根据和可供核对的。最重要的是,你是聆听者。你不参与战斗。因此,当内心不同部份告诉你它们的感受和担忧时,只管说:「我在听,请告诉我多一些。」

原来争扎背后另有玄机!原来它是要保护一些东西!多么奇妙!战争结束,那良好的感觉,真奇妙!

聚焦入门(7):改变只能发生于此时此地

2013/10/24

第七篇:改变只能发生于此时此地

Here and Now

Dr.Ann Weiser 2009/9/1-无障碍计算机杂志助你悠然活在当下#30

~~~~~~~~~~~~~~~~~~~~~~~~~~~~~~~~~~~~~~~~~~~~~~~~~~~~~~~~~~~~~~~~~~~~~

今晨醒来犹记得自己在梦中演说,主题是「定位」。究意这是甚么意思?

「定位」实在十分重要,因为「改变」只会发生在:此时此地。换了其他地方就不会奏效!

因为我们的注意力可以跨越时空,甚至游走于幻想世界,但真正的改变只会发生在此时此地。

所以当你在生活中觉得有所阻塞,首先就要回到此时此地,这样你可能立时就已感到好了一点!

我建议你跟着以下步骤去做:

留意自己坐着(或站立)的姿势,更多地专注于自己的身体。也许最简单的方法,是找出身体与其他东西接触的那一点,然后感受那接触的感觉。

例如,此刻我正坐着,我感到双脚与地面接触,大腿、臀部和后背挨着椅子,双手放在计算机键盘上。我花时间细味这些感觉。

另一个有效的方法是感觉自己的呼吸(留意呼吸时的感觉)

然后集中观察自己身体内在各部份:包括喉咙、胸腔、胃部和腹腔。

身体能感知有何不对劲

很多方法都指出注视当下的好处,但却很少提到如何才能注视当下,

而且往往没有谈及下一步要怎样做。

以下是我的建议:当你专注于身体的感觉时,可以让困扰着你的问题化为一种身体上的感觉。

例如,你有一项工作尚未完成,你要留意的是:「这尚未完成的工作整件事此刻带给我的感觉。」描述事件时要用不带判断的语言(不要说成「工作尚未完成是因为我不中用和我懒散所致」),以中立的角度,单纯道出事件而不加以诠释。

然后留意身体的感觉,等待某些东西(something)浮现。那些东西对你也许并不陌生,但却可能模糊不清,难以描述。这是整个过程一个很重要和可能会迷失的地方。可能迷失,是为我们会以为一切模糊不清,没有作用,又或以为那些浮现出来的东西并不重要。很重要,是因为你的身体会就那个困扰着你的问题表达一个整体的「感觉」,如果那感觉模糊不清,你便要花时间耐心聆听身体想要表达的。

过程还有其他步骤,但一切都从定位、回到此时此地的身体感觉开始。

聚焦入门(8):一字万金

第八篇:一字万金

The Power of Something

Dr.Ann Weiser 2009/6/9助你悠然活在当下#25

~~~~~~~~~~~~~~~~~~~~~~~~~~~~~~~~~~~~~~~~~~~~

你是否感到被困住,无法改变?

有一个很特别的词语:“一些东西(something)(广东话,我们说「一啲嘢」)。我要告诉你它有何力量。

我那值万金的一字

My$100,000 word

你在烦恼甚么?有甚么被困住了?

不管你怎样描述你的问题,我敢打赌,如果你能与陷在挣扎中那属于你的部分抽离,情况必定大为扭转。

抽身而出,就好像袖手旁观但却仍保持联系。我最爱使用的词语“一些东西(something)”,就有助你抽身而出。

我常说“一些东西(something)”这个词语一字万金,因为我着实喜爱它并需要它帮我助人跳出困局。即使给我千万金圆,我也不会把它卖掉。就让我向你示范如何使用这个词语。

阿森这样形容他的情况:“我真是自找麻烦。论文必须在限期前完成,但我却诸多借口不去碰它。我必定是不想及格了。”

阿森被困于自己的内在挣扎中,极其痛苦,但我却看到出路,关键就在这个词语:“一些东西(something)”。

“一些东西(something)”的力量

The Power of"Something"

我请阿森换个说法:“我必须完成论文,但我里面有一些东西却诸多借口不想完成它。”

他尝试这样说了出来,面上立时出现一个由内显露出来的奇特表情。他的手自然地移到胸膛上。

他说:“就在这里”。我说:“啊”。

当阿森意识到有些东西正在他里面,用各种理由不去完成那篇论文时,我便可以向他解释如何怀着怜悯却又好奇地与那些东西共处。他将会有能力停止对自己这部分作出种种令人沮丧的猜测(“我真是自找麻烦”、“我必定是不想及格了”)。取而代之,他可以聆听那个内在部份的声音,了解当中的感觉及渴求。

人们往往发现阻碍他们前行的一些东西,其实正以某种方式协助他们。当你看到这点时,挣扎便渐渐平息。

整个过程需要时间和耐性,并要学习一些新技巧。然而,当我留意到“我”其实是“我内里的一些东西”时,改变就从这刻开始。

我着实喜爱“一些东西”(「一啲嘢」)这个词语!

聚焦入门(9):我陪着我

第九篇:「我陪着我」

Self-in-Presence

Ann Weiser Cornell 2009/1/20 Getting Unblocked e-Zine#15

~~~~~~~~~~~~~~~~~~~~~~~~~~~~~~~~~~~~~~~~~~~~~~~~

Michelle要面对观众讲话或表演时,她便感到焦虑不安。

可以怎么办呢?

「每当我要向观众讲话,我便整整几天感到焦虑不安」

~~~~~~~~~~~~~~~~~~~~~~~~~~~~~~~~~~~~~~~~~~~~~~~~

Michelle写︰「每当我要向观众讲话之前的几天,我便会感到焦虑不安。半夜醒来,我感到心中充满着担忧,也感到自己一部分在说:「你为什么这样对自己?你知道每次演说前都会感到担心,但你每次仍要这么做。」

「每当我为此进行『自觉』时,我便有『我陪着我』的感觉。我感到一部分的『我』是渴望及喜爱表演的;而另一部分的『我』则蜷作一团,瑟缩于洞穴之中,甚么也不想理会。我已经确认了这两部分的『我』。

「几个月前、以至最近,我要在观众面前讲话,我都能处于『我在,我陪着我』的状态。我彷彿感到一分成功感和喜悦。但在昨天,我正要在一班人面前演唱时,便感受到部分的『我』非常紧张,但过了不久,我又能处于『在』的状态。我向想要唱歌的『一部分』打个招呼,因为『她』真的享受唱歌。我也对那不愿显露于人前的那一部分打个招呼。但在我正要上台的一刻,我整个人彷彿被焦虑骑劫了!而事前全无警示。在我整个表演过程中,那份焦虑从没离开过。当我离开舞台时,我的身体感到很不舒服。

「我思量着:自己究竟做少了些甚么?心里头,一部份的『我』要那焦虑远离,好让我好好演出,而另一部份的『我』则对自己说:『只要不再安排自己表演,便再没有问题了』。我感觉到这后一部分的『我』是要保护自己、令我不必再经历这种焦虑,但是我这个『歌舞女郎』却实在又想去表演啊!

==============

亲爱的Michelle,

这挫折多么令人失望!但是,经过多次「自觉」之后,你能够体会到在观众面前讲话的美好经验,并且能够保持「我陪着我」的状态。(译者按:这是指当自己焦虑不安时,不指责自己,而是友善地陪伴自己。这时,对自己说「我陪着我」,是营造友善和接纳的空间,陪伴自己焦虑不安的部份。)当然,你希望问题能够解决!但焦虑很快会在你下次表演时回来。

我想说说几项你可以做的事情,或许可以为你带来不同的效果。但首先,让我们庆祝──庆祝你克服过焦虑,亦感受过那随之而来的喜悦!

既然你有过那次成功的经验,你就可以从那种「有感觉的记忆」(felt memory)中支取力量。

「有感觉的记忆」是什么意思?那是:邀请自己的身体此刻去感受当时的感觉。记得当时站在那里,你陪着你自己,包括陪着感觉到紧张的那个部分。现在就让你的身体告诉你、你当时所感受到的喜悦,感受一下「胜利」灌注全身的感觉,并花点时间去拥有和享受那份喜悦。

这种感觉可以变得越来越强大,并可以经常重复出现……尤其当你邀请它出现的时候。

~~~~~~~~~~~~~~~~~~~~~~~~~~~~~~~~~~~~~~~~~~~~~~~~

「我陪着我」,最终能改变一切……

~~~~~~~~~~~~~~~~~~~~~~~~~~~~~~~~~~

当你置身紧张的境况时,能够向你内在不同部分打招呼或与它们相认,这都是非常正确及重要的做法。但还是不足够。

在深入的「自觉」过程中,当你有时间而又能与一位你信任的同伴或导师一起时,你真的可以扭转乾坤。

关键在于,你能否做到「我陪着我」(Self-in-Presence)?这强壮、冷静而又具同情心的你,能否创造一个安全的内在空间,容纳你那瑟缩一角的部分?

你知道施予如何使我们感到慷慨吗?关怀别人如何使我们感到有爱心吗?当你为你内在那份焦虑及受惊的一部份,制造一个保护空间时,你就会成长为一个强大的「你」──一个具同情心及懂得关怀别人的人。

Michelle,我感到整个的「你」是希望能够歌唱的,那不只是单单一部分的「你」。

当你能够做到「我陪着我」时,你便有能力以无限的忍耐、用你能够用的时间,去唱出你那不愿你歌唱的部分,让它发声,让它告诉你究竟麻烦在哪里,和告诉你它害怕将会发生的事情。

我以为这会让你见到某些过去出现过的一些坏东西,而它的作用就是保护你,以防那些坏东西再次发生在你身上。当你「陪着自己」时,你就会见到那些经验,并听到它是多么不愿意让那些坏东西再次发生在你身上。现在你听到它了,你可以问它有何感觉。

允许你的身体再次感觉一下整个情况。这过程,可以为你带来真正的改变。你刚才已否品尝了一点?

聚焦入门(10):主导的自觉者,从容自在的同行者

第十篇:主导的自觉者,从容自在的同行者

Empowered Focuser,Relaxed Companion

生命自觉操练者贴士Ann Weiser Cornell 2009/2/24

~~~~~~~~~~~~~~~~~~~~~~~~~~~~~~~~~~~~~~~~~~

伙伴自觉,怎样做才感到“安全”?

有一次,我在教导初学者如何在工作坊之后能够有信心地继续伙伴练习,一个重点突显了出来,就是:进行伙伴自觉练习,要愈做愈有信心和感到安全,是要遵守一些指引的。偏离这些指引,你会感到不安全,并影响《生命自觉》的效能

最重要的一点指引是:生命自觉时段是由自觉者主导。当你是自觉者的时候,你主导你做的一切,和你对伙伴(同行者)提出的陪伴你的要求。你可以说话,你亦可以不说话。你可以专心留意你身体感受的过程;你亦可以分享你当中的发现。你可以用图像,亦可以用手势或各种身体姿态形容你所感受的。即使你所做的可能有些从同行者角度看不象是自觉的东西,那也是可以的,因为这是你的过程,不是同行者的过程。

至于同行者,你只管放松。你不必理会自觉者是否“做得对”。你的角色是支持,不是评审。

另一重要指引是:“绝不评论内容”。在自觉时段过后,不讨论自觉的主题和内容。即使表面听来好像毫无恶意、更无杀伤力的评语,譬如:「你所经验的,我能够明白」也已经越过了应守的界限。伙伴自觉过后,两人只能交换有关过程的意见,譬如:「我发现我并没有覆述你描述的全部图像,对于我这样的回应,你觉得可以吗?」

你可能会觉得这是非常严苛的指引,我想告诉你,如果你不切实遵守这些指引,尤其在初学时期,你的伙伴自觉将会受到影响。(有经验的老手知道如何弹性处理这指引,但对新手来说,请严格遵行。)

「作为同行者,我有担心会被自觉者的问题“吸了进去”」

有一位参加者问:作为同行者,我可以如何保证我不被自觉者的问题“吸了进去”?

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我相信如果你能遵守以上的指引,你已经有办法保护自己,不“过度付出”,也不被自觉者的问题“吸了进去”。

如果你记得,作为同行者,你没有责任去帮助自觉者达到良好的感觉;因为这是他/她的时段,由他/她主导。又如果你们能够在自觉练习过后都不谈论当中的任何内容,你已经得到很好的保护,不会跌入一般“过度付出”的角色之中。

我喜欢这样描述:主导的自觉者,从容自在的同行者"Empowered Focuser,Relaxed Companion."这样安排是为让你享受生命自觉,并从中得到丰盛的收获。

聚焦入门(11):「我经常狂怒,并感到羞愧」

第十一篇:「我经常狂怒,并感到羞愧」

11."I am often furious,and very ashamed of it"

Ann Weiser Cornell 2011/3/22 Weekly Tips and Support for Focusers#272

~~~~~~~~~~~~~~~~~~~~~~~~~~~~~~~~~~~~~~~~~~~~~~~~

狂怒,羞愧、不被尊重…,像在互相冲击,纠缠,难分难解;但却需要分、需要解。

以下是作者对一读者提问的回应,请继续读下去…

多莉(Torie)写道:「我时常狂怒,为此我感到羞愧,更不想告诉别人。我虽有练习生命自觉,但这只带来短暂的帮助;内里偶尔会浮现一点友善的声音,但很快便消失。我知道这种情况会重覆出现;而我需要耐性。

「愤怒,表面上是因为我的丈夫做许多事都会留下未完的功夫,令我感到像一个不被尊重的苦役。另一方面,他时常感到焦虑,而我又觉得我必须照顾他,替他打点一切。这是可以追溯到我的母亲对我身体的残疾有焦虑,而我又相信母亲焦虑,错在于我。这事从未向人提及。」

亲爱的多莉,我为您身处困境、未能找到有效帮助或与困境共存的方法而感到难过。

您的情况像芭芭拉(Barbara McGavin)和我在「心灵宝藏地图工作坊」(Treasure Maps to the Soul)中描述的「纠结」(Tangle)。这种清况可以影响您一生,而这内里包

含多种强烈的情感和您不同部份之间的相互冲击,难以看到明显出路。事实上,您已多番尝试,包括操练生命自觉,但仍未能摆脱它的缠扰。

因此,让我们先「停一停」(pause)。

给自己一个独处、安静和不受干扰的空间和时间。这是您给自己安排的,自在的时间。享受这时间。愿意的话,也可以带一本笔记簿。就是这样,让自己「停一停」。

当您来到这地方、停下来,您便可以与您内心交战的不同部分相认,就像这样:

「我留意内里有些东西(有物在心头)....」

「我留意内里有些东西,对丈夫感到愤怒。」

「我留意内里有些东西,对因为有这愤怒而感到羞愧。」

然后将这描述交回内里,让它核对感觉是否如此。

也许您得到的回应是:「不,羞愧不是由对丈夫愤怒而起,羞愧是因为拖着这问题太久,而没有任何变化。」容许字眼改变,直到你找到准确描述为止。您只需

要聆听,细心聆听自己内里的感觉,找寻最贴切这感觉的描述。

当字眼准确描述内里的感觉时,即使可能字眼难听,您也会感到呼吸进深一层。

「我陪着我」;你就是承载一切的宽容空间。

You are Self-in-Presence;you are the space that holds it all

当您能确认您内在的每一个部分时,您会变得更宽更大。您会变成宽大的空间,有能力承载一切。

您说您有时会发现内里有一点友善的声音,但它很快便消失。就让自己成为那把内在的友善声音吧!若您暂时未能做到友善,没有甚么大不了;您可以透过练习变得友善的,作为开始,就先跟它打个招呼吧!

这也不是一件容易做得到的事。

在「纠结」中,内里有很多不同部份在相互冲击,要保持中立真的很难。愤怒部分的另一面是羞愧;渴望改变部分的另一面是厌倦和疲累。确认这一切也可能需要花些时间。

您的身体可以帮助您。当您确认每一部分时,留意身体给您的回应。让您的手温柔地去接触那有感觉的部位。

然后,让自己做个聆听者。您说愤怒「表面上」是因为您的丈夫。这显示您已感应到底下有更多。亦即是说:您能够确认表面和底下两者的存在。这确认是来自你内里的一个地方。这地方需要被尊重。让这地方知道您听到它......并愿意继续聆听它将给您知道「更多的」(more),尤其是更多它不愿意你做的事情。

狂怒是来自一种深层的认识。它知道现存状态不对。您也许需要营造一个「我陪着我」的空间,去确认您这已经存在的深层认识。也许就在这有距离地、友善地临在于己的空间内,这确认更有可能出现。

聚焦入门(12):第二天你就能动笔…真的变得这么轻松?

12.「第二天你就能动笔…真的变得这么轻松?」

"The next day you were able to write...Was it really that easy?"

Ann Weiser Cornell 2011/3/8生命自觉操练者贴士#270

~~~~~~~~~~~~~~~~~~~~~~~~~~~~~~~~~~~~~~~~~~~~~~~~

有什么方法能够给一些持续的纠结(tangle)带来转变?是否一次生命自觉就能奏效?

克里斯写道:「阅读您在网站中所记载的个人经历再次感动和启发了我。不过,您提及的其中一件事令我疑惑。」

「您说你曾运用生命自觉来探索对写作的障碍。您与内里『不想写』的部份沟通,不知怎的,呈现了一幅「被枪击」(being shot at)的清晰画面。这让您想起儿时被父亲讥讽的感觉,有如被枪击。接下来的第二天,您已经可以重新动笔,并完成了那本畅销的著作。」

「这听起来令人鼓舞;但我不禁想:真的那么简单轻松吗?只操练一次生命自觉便能驱走源自幼时压在心头之物?其实,这也是我面对的难题。一些有关「父亲」的东西已经成为了我的一种「障碍」(block)。虽然,跟你一样,我也有操练生命自觉并从中得到一些帮助,但这种困扰仍然不断重覆出现,且要把它推开着实不容易!」「它似乎深深地介入了我的内心世界,即使我觉得在生命某些方面有进步,我仍未可以完全摆脱它的缠扰」。

「您能讲解多一点我的下一步可以如何吗?」

亲爱的克里斯,

您说得对,这并非那麽容易做得到。「第二天,写作变得轻松了。」这是事实。但也不是之后的每一天都是如此,亦未如我预期中那么容易做得到。

所以,我一遍又一遍地跟我的伙伴操练生命自觉。我经常回到写作障碍的问题。每一次,都为我带来一些纾缓及某种转化,而每一次写作都变得从容自在了一点。

几个月后,我还记得,我经历了一次带来巨大转化的生命自觉。...我敢肯定,我之能够真正做得到,是归功于过往多番的操练。

「如果要我必须做,我就不想做。」

那次带来巨大转化的生命自觉犹如发生于昨天。起初,我邀请了「我不想写」的那部份呈现,与它沟通。我从没假设过它会与我的父亲有关。

(这一点很重要:不作任何假设!持续不衰的模式是由许多相互关连的环节建构而成。这就是芭芭拉(Barbara McGavin)和我在「心灵宝藏地图工作坊」(Treasure Maps to the Soul work)中以「纠结」(Tangle)来描述它的原因。)

即使我尝试尽量不作任何假设,但在这节生命自觉操练中呈现的叫我大吃一惊,因为那是我完全意想不到的。我感觉到身体内里有股强烈及顽强的能量涌现,像有一位争强好胜的青少年,她双手义着腰,说:「我不想做任何要我必须做的事情!」

她这种表达,我很明白!有谁愿意做一些自觉没有选择的事情呢?在生命自觉操练余下的时间内,我只是不停地让她知道:我听到。她说了很多话!结束时,我没有感觉到有什么不同,我甚至假设没有出现甚么改变。

真是大错特错特错的一个假设!第二天早晨,我开启计算机,尝试写作,估计又再要经历一番挣扎-─像一部份的我要把另一部份的我强行拖到椅上。

相反,我感到身体内有股强大、年轻的能量。青少年的能量!它彷彿在说:「好!来吧!让我们写吧!」

我想她终于相信,她不是必须要这样做。

聚焦入门(13):当内里毫无感觉时,你能跟妨碍感觉的部份进行生命自觉吗?

13.当内里毫无感觉时,你能跟妨碍感觉的部份进行生命自觉吗?

Can you do Focusing with a block to feeling even though what you find inside is the absence of feeling?

Ann Weiser Cornell 2011/3/1生命自觉操练者贴士#269

~~~~~~~~~~~~~~~~~~~~~~~~~~~~~~~~~~~~~~~~~~~~~~~~

「可以有『妨碍行动的部份』又有『妨碍感觉的部份』吗?」

"Can there be a'feeling block'as well as an action block?"

保罗问:「妨碍我采取某种行动的部份』,跟妨碍我有某种感觉的部份』,两者有分别吗?让我谈谈那妨碍我感觉的部份:

「我留意到自己有悲伤和不快乐的迹象,但实在感受不到那悲伤和不快乐。我察觉到自己的感觉比前少了,内里好像麻木了;而我的身体也变得更紧张(我最近经常感到下腹不适)。」

「近日检视自己个人成长经历,发现父母面对别人悲伤时都会表现很不自在。父亲会分散孩子的注意,尝试驱走孩子的悲伤;而每当母亲发现孩子悲伤时,总会介入----当中带出一个很清晰的讯息:悲伤的感觉会把人压倒,而且她的孩子们是没有能力靠自己处理这种感觉的。我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我不能与悲伤的感觉共处。我总想把它驱走、避开、否定或让别人去处理。」

「我尝试跟悲伤和不开心的感觉建立一种开放、包容和自我承担的关系,却有心无力。昨晚,我对那可能阻碍我去接触悲伤感觉的东西进行生命自觉。我发觉我真的很难以同情和聆听的态度跟『这东西』共处。『这东西』使我不能自由地去感觉自己的感觉和回复自我,真令我心烦意乱。哎!我实在受不了。」

亲爱的保罗:

妨碍感觉的部份当然有可能出现!事实上,妨碍行动的部份往往也会妨碍感觉。

很高兴你能觉察到自己内里的是悲伤。那些身体反应,是你已感觉得到的。

在感觉遇到障碍(Block)时进行生命自觉,我建议就从当下既有的感觉开始。按你描述,这感觉是『内里好像麻木了』;而你的『身体也变得更紧张』。

或许在那『麻木』里还有更多感受,在那『紧张』中还有更多感觉。我建议你可以轻柔地、带着好奇心,与这些感觉、或身体意识到的任何感受共处。

例如,你可能留意到在那麻木的感觉里面渐渐浮现『一个人』、一个害怕去感觉,或尝试逃避感觉的『一个人』。她可能有一种『肩膀缩作一团』的感觉,或逃避不好感受的感觉。她也可能担心会令某些人高兴或不高兴。以上的推测,是给你描述一些在你的情况下你可能会发现的一些感觉。

你所发现的将会是独特而新鲜的感觉。你不用做甚么,只须与它共处,这已是治疗和转化的关键。

难怪你那部份对感觉悲伤有困难

你既说『受不了!』,看来除了妨碍感觉的部份之外,还有第二部份。这第二部份在渴望撇开那妨碍感觉的部份,而你似乎已经认同了这第二部份。你渴望撇开那妨碍感觉的部份,这点完全可以理解;但要知道,那第一部份──妨碍感觉的部份,要得到关怀和明白,才有望得到化解,让你继续前行。

你能够在个人成长经验里,明白到为何很难容许自己有悲伤的感觉,其实已经踏出了一大步。你现在只需多走一步,体恤那个正在经历这一切的小伙子。

如果你能够把那妨碍感觉的部份视作为年少时的你,看到他在家庭中要不是被人分散注意,就是被人诸多纠正,这或许会对你有帮助。这样你便能感受到,他那从来没有得到任何人支持与伤感共处的那种难受。

难怪他对感觉悲伤有困难:每当他有这种感觉时,这感觉总会被人拿走。

或许你可以感觉一下此刻他希望跟你有怎样的接触。可能他想你支持他与伤感共处;亦可能父母从没有给他的,他想你给他。你的身体知道,当年甚么才是对,也知道当年欠缺的,此刻它有能力给予。

聚焦入门(14):同行者不必在自己身体内经验探索者的感受

14.同行者不必在自己身体内经验探索者的感受

Companion does not have to bodily experience the Focusers feelings.

Ann Weiser Cornell 2011/6/14生命自觉操练者贴士#284

~~~~~~~~~~~~~~~~~~~~~~~~~~~~~~~~~~~~~~~~~~~~~~~~

「我栽进了自觉者的感受里」

芳娜写道:「我的生命自觉操练得不错,但我想向你请教一下有关自觉伙伴关系的问题。当自觉者有一些强烈的感受时,我感觉自己身体亦有着同样的感受。昨天陪伴别人进行生命自觉。当她描述胸口那绷紧和挤压的感觉时,作为同行者的我,胸口亦感受到同样的感觉。」

「这种情况是会发生的吗?我觉得有点令人惊讶。」

亲爱的芳娜:

你看来是一个非常敏感、又具有共情心empathy的人。但是,当作为同行者,感受到对方的感受,并不是一种理应出现的情况。

那些感受,有一个人去感受已经足够了:那个人就是探索者自己。

同行者的首要工作是「临在」(present)。即使在你说话之前,你已经给予自觉者安全空间,因为当你坐在那里时,你宽心临在,在自己内。感受你自己的身体,意识自己有甚么正在触动,以及留意自己的呼吸…同时对自觉者保持开放、好奇及专注。

在那个空间内,自觉者可以停下来,让「意感」(felt sense)成形form,然后开始去描述它。那是自觉者的工作。作为同行者的你,不需说话,除非得到自觉者邀请。你的「临在」有助营造空间,让自觉者去感觉和探索他们的「内在关系」(inner relationship)

若果你开始感受到自觉者所描述的感受时,那该如何?有一种方法可以帮助你去处理的,就是用《有距离的临在》presence language语言覆述自觉者的说话:「你感受到…」,就如以下例子:

自觉者:「我胸口处有一种绷紧和挤压的感觉。」

同行者:「你留意到在你的胸口处有一份绷紧和挤压的感觉。」

当你说「你留意到」时,把注意力集中到你所说的字面意义上。是另一个人留意到那种感觉,不是你。「你的胸口」--------不是「我的胸口」。高声说出对方所说的──同时注意你所用的字眼──有助于把那些感受放回它们所属的地方:对方身上。

栽进别人的感受

我们当中,有些人的家庭背景做成了我们「必要」为他人缘故去感受他人的感受。以我母亲为例,她不容许自己去感觉一些诸如愤怒的感受,及后我发现,为了她的缘故,我已把那些感受放置在自己身体里。当我做到宽心陪伴自己(Self-in-Presence),并释放那些不属于我自己的感受时,我有一种很轻松的感觉。

或者,我们会以为跟别人有着相同的感受是表达关心的方法。若你所爱的人感到悲伤,你也要感到悲伤。我的看法是,这是互相依存(co-dependent)的一种。实在没有理由「健康的爱」是要跟你所爱的人有着相同感受的。

所以,如果你发现你正把对方的感受放进你自己的生命里,不论对方是你生命自觉的伙伴,还是你的朋友或家人,请把这问题带到你下一节的生命自觉中。当轮到你成为自觉者时,向你内在「栽进别人的感受」那一部份发出邀请,你就能够探索「它」于你有甚么意义…同时能发现那部份正在尝试为你做甚么。

当你温柔地聆听「栽进别人的感受」这一个部份时,你会发现改变自然地发生…而这就是我喜爱的平凡魔法。

聚焦入门(15):感自觉者所感()

15.感自觉者所感()

More on feeling the feelings of the person you're Focusing with

Ann Weiser Cornell 2011/6/21-#285

~~~~~~~~~~~~~~~~~~~~~~~~~~~~~~~~~~~~~~~~~~~~~~~~

上星期云娜说:「当自觉者有强烈的情绪时,作为同行者的我,身体会有同样的感觉。昨天,我陪伴一位胸口有压迫感的人进行自觉操练时,我的胸口亦有相同感觉。这情况合理吗?这实在令我有点儿担心!」

我的回应是这或许是不应该发生的,并向云娜提供一些锦囊,以便与对方的感受保持距离。其后,我收到老朋友保林(R.D.Bolam)的电邮。他是一位结合生命自觉和哈科米(Hakomi)疗法的资深治疗师。他令我如梦初醒,深深体会自己的谬误。「感自觉者所感」是最正常不过的事。就让他告诉你背后的原因:

「镜像神经元(Mirror neurons)是潜藏在我们身体内的天赋资源。它们帮助我们在身体内「感受别人的感受」,尤其在一些包括伙伴自觉操练者之间的信任关系内,能感同身受。这种在身体内的亲身经验,让同行者的回应能基于真正的同感;而非出自抽离的、纯理性的临床判断。

看来,投函给你的读者对这种身心共鸣(Psycho-physical resonance)好像感到陌生及不自在。我明白过度接收别人的经验,又不能区分当中分别时,是会产生问题的。但请不要因噎废食,因为身心共鸣是正常、健康和带来帮助的。」

身心共鸣!多么美丽的辞句!下一次生命自觉,当你感应到自觉者的感受时,你便知道这是身心共鸣,并庆幸自己能够到达这境界而心存感激。

我完全明了保林所言。简德林(Gene Gendlin)亦认为单是覆述对方的说话是不足够的;同行者要接纳它,”消化”它,然后再由自己“消化”所得覆述出来;这似是从另一角度描述同样的事情。

感受自觉者的感受,犹如他的感受。

大致上,我仍然坚持自己上一篇文章内的大部份内容。如果你跟着对方的感受而情绪起伏不定,觉得它来得太强烈、太难受的话,可试用临在(我陪着我)的话语(presence language)跟自己对话,「你留意到…..」,并留意自己此刻的感受。(编者按:你会感觉到,当你说这话之际,你已经在你和你自己的感受之间,营造了一个距离。)

对同行者产生身心共鸣可能是很自然不过的事。但要记住这是自觉者的感受。也要记住这是属于他们的自觉时段。当作为同行者的妳遇到强烈的感受而感到烦躁不安时,为能继续有充份的空间陪伴自觉者,妳可以向自己内里确认当下的感受;无需逃避,或试图把它驱除,如实地感受它、确认它便是。

说到底,人与人之间并非彼此隔离。或许只是二人,但之间的互动只有一种,而这互动由二人共同拥有。

*对镜像神经元的简介,可参阅

http://hk./news/guest-author/201108031045

聚焦入门(16):与同行者进行生命自觉,却发觉被对方的覆述干扰

17.与同行者进行生命自觉,却发觉被对方的覆述干扰

Focusing with a partner but finding companions reflections interrupting.

Ann Weiser Cornell 2011/6/6生命自觉操练者~~~~~~~~~~~~~~~~~~~~~~~~~~~~~~~~~~~~~~~~~~~~~

“我不喜欢听到别人覆述我所说的”

罗宾写道:「我学习生命自觉已进入第一阶段第四星期。昨天晚上我发现自己作为自觉者时,并不喜欢别人覆述我说的话。我知道你曾说过,进行生命自觉时,自觉者主导着过程,亦记得你曾提及同行者的角色等等。我很欣赏同行者在生命自觉过程中的种种贡献----措词谨慎,不提问,不插手,不批评,单单陪伴,从而让自觉者能够专注于此时此地……诸如此类。」

「首先,要高声描述自己的体会,对我来说已经非常困难。当我试图专注进行生命自觉时,同行者的说话却打断我的思路,令我分心及对我造成干扰。即使同行者只是用心聆听,我仍会在意旁边有另一个人。受人注视会让我不自在,就好像在大光灯下表演,暴露于人面前,被人观察。我觉得好像把自己的事告诉别人。我知道生命自觉其实是跟自己对话----这正是我最重视的,也是让我能够更准确和进深地了解自己的途径。可是身旁的同行者让我对自己更在意,因为得为自己的事向旁人解释及辨护。就此,希望你能给我一些意见。」

“你内里有个部分,不惯于被人注视”

罗宾,你好!

你提出的很有意思,亦十分宝贵。

你内里有个部分,不惯于被人注视,也许你可以带着兴趣和好奇,对此多加探讨。那里有更多东西值得你去发掘。你里面这个部份已经让你知道,它不喜欢“在大光灯下表演,暴露于人面前,被人观察。”在这下面,还有更多。

你已经知道,当我们进行生命自觉时,我们是在“同行者的宽心陪伴”之下说话,而不是“向同行者说话”。我们不是向同行者澄清或解释,甚至不是叙述。但是,你内里的感觉并非如此。这就是你“身处的位置”,如简德林所指----是你意感所在,亦是更多生命自觉发生的地方。

如能面对面接触对方,这情况会更加明显。当我亲自教授生命自觉,而参加者聚在一起时,你所提出的问题不大会发生。你可以见到自觉者合著眼向下望,专注着个人的内在,有时会离开同行者视线少许。这当中最重要的是自觉者的内在关系。

当你作为自觉者时,我鼓励你容让你内里的感受决定你要说甚么……并且只把那些能帮你回应内里感受的话说出来。(你可能一声不响。这不要紧,真的!)高声说出来的话,会在你脑海中不同部分产生回响,让你从全新的角度去感受它,这就是把描述说出来的目的。同行者重覆这些字句,就是要产生更多回响,这就是覆述的目的。你听到的,是你自己的话,那些你想一再聆听而说出来的话。

同行者并不需要知道或明白你所说的。你亦不用解释。你任何说话都是为你自己而说。

“你想我如何作你的同行者?”

在课堂里,我们教授的伙伴关系是务求给予彼此最大的安全空间。其中一项,是同行者会于生命自觉开始之先询问自觉者:「你想我如何作你的同行者?」

如果你很容易被别人的话干扰,你可以说:「我想你保持沉默,当我要求你覆述时才覆述。」这是绝对可以的。

这样,你可以容让自己感受一下,想听到别人覆述你自己的描述时(不是所有描述,只是少数重要的),那感觉是怎样的。

生命自觉是一个聆听自我的过程。令人惊讶的是,当另一个人宽心临在,不加上甚么,只是陪伴时,我们便能够更深入地聆听自我。在这过程中,转化随之发生,生命亦按着需要前进。真好!

聚焦入门(17):感自觉者所感()

17.感自觉者所感()

Even more on feeling the feeling of the person youre focusing with.

Ann Weiser Cornell 2011/06/28生命自觉者操练贴士#286

~~~~~~~~~~~~~~~~~~~~~~~~~~~~~~~

感自觉者所感,如何有助成为更好的同行者?

更多关于感自觉者所感

上星期及先前一个星期的贴士---能否感受自觉者的感觉----相对过往任何一个题目所引起的电邮回应都来得更热烈。

你们大部份都乐于支持镜面神经元(mirror neurons)的概念,大部份的同行者都提及类近的经验。向自觉者描述你经验到的图像或感觉,是可以有帮助他们的过程的...但你也持开放态度,同意对他们来说这有时也可能并不适合。(这是重要呀!对吗?)

我特别想与你们分享Locana给我的电邮,她是英国剑桥全身生命自觉Wholebody Focusing、非暴力沟通Nonviolent Communication及意识临在(Mindfulness)的合格导师。她这样说:

「当我发现自己的感觉好像与自觉者的感觉产生身心共鸣(resonance)时,我会在聆听同伴时也用上这感觉。我发现这样有助我更全面临在于同伴的处境中。

「在开始前,我会先提醒自己,我永远不能够确实知道自己当时所感觉的是否就是自觉者那刻的感觉。我身体内的感觉可能是自己或另一个人的感觉。当然,我不会与那正在进行操练的同伴核对。我只是对自己说我“好像”在感受到对方当时的感觉。不论做自觉或同行,我都会尝试记住生命流经时那份丰富的经验,和明白生命的变化是何等微妙和多样化。当我真的连系上这种经验时,内里会不期然浮现一份愉悦的谦卑。

「还有,如果我真的清楚自己正在经验自觉者的一些感受时,那刻我会握住两件事:一是作为同行者的我所见証的对方的经验;二是我自己内里所感受到的自觉者的经验,我所欢迎并容许它在我内呈现的经验。

「例如:当我正在聆听某自觉者时,突然感到胃痛,我内心会悄悄向自己说:『胃部的痛楚可能连结着你所感受到的。它也许是透过某种方式传到我这里来。但那痛楚也有可能连结着不是现在你这刻所感受到的,而是你将来也许会感受到的。』为我而言,这就好像开了一道新的门,让我得以更全面地临在于对方的境况之内。我悄悄地说:『如果这是你这刻所感受到的(或应说是你内里某部份所感受到的),怪不得你会有当前的感觉。』

「可以说,我这「身心共鸣」'psycho-physical resonance'的同感,好像扩展了我的临在。宽松地说;我好像有一种双重的临在:我临在于此刻对方作为自觉者的感受,同时我也临在于此刻我内里感受到的自觉者的感受。」

我“好像”在感受他们所感受到的

当我陪伴一位自觉者,或当我指导生命自觉的操练时,我所经验到的,与Locana所说的吻合。我最大的指引和最强的身心共鸣就是我的身体。我需要做的是宽心地与自己临在(我陪着我)Self-in-Presence)。意思是;我所感受到的,我都能意识到和加以确认。

如果我知道我所感受到的是属于我自己的,我会默默地确认它。但如果那感受是有点神秘,我会觉得那可能是出于别人感觉的共鸣或「反映」,我也会默默地确认它。我会保持开放态度。我没法确实知道那由共鸣或反映而来的感受是否真的就是对方的感受。我只能说那“好像”是,而我是有可能错的。重要的是:正如Locana指出,我所感觉到的可以增加我对对方的共情empathy并有助我对对方的临在。

为我而言,重点是我作为同行者的临在的陪伴Self-in-Presence(我临在于他的同时也临在于我自己)。在一个更宽阔的空间里,我有足够空间去确认我所觉察到的一切;并有能力辨识我在回应你的过程中所感受到的两种感受(我自己的感受和对你的感受的共鸣)、两者之间的微妙分别,并对此保持开放。不错,我要有能力辨别和保持开放,这是同行者必需要有的。

聚焦入门(18):这人与你关系密切,但你却对他愤怒到以致想伤害他,可以怎办?

~~~~~~~~~~~~~~~~~~~~~~~~~~~~~~~~~~~~~~~~~~~~~~~~~~~~~~~~~~~~~~~~~~~~~

18.这人与你关系密切,但你却对他愤怒到以致想伤害他,可以怎办?

If you are so angry at someone close that you want to hurt that person,what can you do?

Ann Weiser Cornell 2011-11-4生命自觉操练者贴士#275~~~~~~~~~~~~~~~~~~~~~~~~~~~~~~~~~~~~~~~~~~~~~~~~~~~~~~~~~~~~~~~~~~~~~

「我内里有一个部份想伤害我的儿子,它更想阻止我进行生命自觉。」

苏菲亚写道:「这星期我遇到一个问题,就是与大儿子相处出现了困难。我发现内里有一个部份真的很想伤害他。我设法与这个部份共处,这让我感到从容多了(以往遇到类似情况,我会有异常强烈的反应)。现在我相信,当时机成熟,事情自会改变;抗衡,反而令情况持续。

「今早,站在厨房时,我完全陷入了愤怒和沮丧,亦感到强烈的怨怼。我站在那儿思索:我如此深陷情绪,甚至不想进行生命自觉,我可以怎样做?我更不想陪伴那不想进行生命自觉的部份。我只想感受那份怨怼,为自己找寻怨怼的理由,并尽情去想儿子令人讨厌的地方…如果是你,会怎样处理这种情况?

「自从进行生命自觉后,我留意到自己有很多改变,尤其认识到自己内里的不同部份,更让我可以较容易处理有关情况。」

亲爱的苏菲亚:

是的,我们内里的确有某些部份不想我们进行生命自觉,因为它们不想中断感受它们正在感受的。怨怼、愤怒,沮丧等感受,往往都是如此。

或许我们内里这些部份以为,若我们自觉地陪伴它们,它们便会失去某些东西。或许它们不知道它们可以有机会述说自己的故事,向一个富有同情心,并愿意聆听的人,倾诉它们何以如此愤怒和怨怼。

或许它们恐怕若你自觉地陪伴它们,你会开始软化,而这正是它们不愿意见到的。

然而,今早当你站在厨房那一刻,其实你并未完全陷入那些情绪当中。你当时十分警觉,而且有足够空间,让你知道自己深陷其中。

我会怎样处理这种情况?

我会建议你开始(默默地)跟你那感到愤怒、怨怼及沮丧的部份对话,就像这样:「是的,我确实听到你多么愤怒。一点都不奇怪!你当然感到愤怒,感到沮丧。你当然不想进行生命自觉。我确实听到你只想感受那份怨怼。是的,我确实感受到你那感觉是多么强烈..…」

你只要宽心临在,虚心聆听,无论感受有多强烈。没有任何暗示它们的感受需要减少分毫。它们的感受强烈到甚至不想你进行生命自觉。就让它们知道:你听到!

如实地聆听

有一次,我聆听两个人在进行伙伴自觉。

自觉者说:「我胸口这个地方感到十分、十分、十分的哀伤。」

同行者覆述说:「你留意到你胸口那个地方感到十分哀伤。」

自觉者停一停,然后说:「不!是十分、十分、十分的哀伤!它需要三次『十分』!」两人跟着大笑起来。真的!只有当那哀伤的部份如实地被聆听了,它才可以享有它所需要的空间。

透过聆听,让别人如实地感受到他的感受有多强烈,并不会使他更难受。对于我们自己的感受,也是一样。当我们如实地聆听我们那些强烈的感受时,这当下我们让它感到我们「临在」,并在聆听。这本身已是一项重大转变,而感受,也会随之而变。

聚焦入门(19):「当内里一个部份告诉我们『我不好/没用/差劲/失败/只是废物』时

19.「当内里一个部份告诉我们『我不好/没用/差劲/失败/只是废物』时

"It's a part that says'I'm no good/useless/bad/a failure/crap'"

Ann Weiser Cornell 2001/4/19#276

我发觉很难与这受伤部份保持心理距离

云妮写道:「我很希望得到你的一些忠告。我内里有一个部份经常对我说:『你不好/没用/差劲、失败,你只是废物。』无论我做些甚么,它都会在我脑海里出现。它似一个核心信念,一旦被触碰就会带着周围连结着的不自在感觉动起来,让我感到羞愧、失望或无助,并令我饮泣、或大怒。遇到这种情况,不论我如何努力做到最好,我也难以在待人接物上做到一般人做得到的。我知道这是源于儿时我采用了当时以为是最好的生存方法。今天,即使我意识到这点,即使我内里有另一个部份可以与它争辩、甚至告诉我这只是一种信念(belief),我仍然发觉很难与这受伤部份保持心理距离—─因为它的感觉是多么的真实!我的猜想是:这些信念和讯息都是来自我内里的批判部份,而我,则比较认同那痛楚部份。

「我有时会探索那传递讯息给我的部份。我相信它担心我若不接纳那些信念,我便无法生存下去。另一方面,我十分理解那受伤部份那些很强烈的感受。故此,我会确认它们的存在;好像让一幅图画逐渐清晰呈现,画中是一位不停地抽泣的小孩,而我则尽力以成人的关怀去陪伴那小孩,然而,那痛楚部份好像占据了大部份的我,以致我整个身体都充斥着不舒服的感觉。」

「有时,我留意到若我把注意力太集中在自己的感受上—─确认它们的存在、感受它们的感受等──这过程可以把我推到更深层的痛苦里。但是,我也知道,忽略或者否定它们也是无济于事。我很难相信这些经验之下埋藏着甚么宝物;我根本不知道可以如何依靠这些经验让我载向前(the sense of forward movement)。这些时候,我有点像卡在绳结里(还是部份的我卡在绳结里?)。」

亲爱的云妮,

听起来你那处的伤痛仍有许多,而且是很难渡过的伤痛。我真的很欣赏妳为自己所做的一切,尤其是以成人的关怀去滋润那受伤的小孩。

我有以下几个建议,但不论妳做些甚么,也请妳保持耐性,因为这是治疗(healing)的过程,而治疗本身是需要时间的。

被卡在绳结里。

第一,我建议妳避开核心信念(core belief)这个概念。我并不是说它不真实或不正确,只是我的经验告诉我,有关信念的讨论不会带来甚么效用。它好像只是「被谈及的痛楚(referred pain)」,但不是真正事情所在。

妳有一个部份说:「我没用。」,另一部份则说:「我知道那并不正确。」;不过,即使知道那不正确,妳也不能作出任何改变...正如妳自己所说,我们可以被卡在绳结里。

这个绳结的背后存在着一个根本的挣扎:一边有痛苦部份,另一边有不想妳感受痛苦的部份。痛苦部份越大,那不想妳感受痛苦的部份更加感到绝望。是的,这全与过去有关,与儿时的妳所经历的创伤所带来的不成比例的痛苦有关。

现在需要发生的是当时未能发生的

当时缺席了一样东西,在妳和照顾妳的人身上缺席了一样东西。这东西就是:宽心临在(或我陪着我)Self-in-Presence)。小孩需要照顾他们的人具备温柔、强壮的特质,帮助他们接载contain和过渡get through难受的感觉。没有那些特质,内里受伤的部份会被冰封起来,而它随时可以被任何东西引爆,而爆发得来让人感到完全无法伸手加诸援助。

妳需要为妳自己的感受营造那强壮而温柔的「宽心临在」。妳不需要说:「会好转的。」谁会知道?妳只需要成为聆听者,足矣。「噢!这感觉十分差!」而这不只是说现在它的感觉有多差,也是说当时它的感觉有多差。它就是借助这类经验,让妳知道它当时有怎样的感觉。它需要给妳看它当时就是感觉到这么糟糕,也需要妳成为一名分享它真实感受的见証人。

我不是说妳要记住发生过甚么事情。妳需要知道的事情都会透过情绪本身呈现出来。「它现在/当时的感觉就是这么糟糕!」情绪需要多么细致,它就可以这么细致。或许那是恶心,又或许那是一份无助的感觉。妳只需留意,因为它自会给妳展示。

真的,这里埋藏了宝物,而宝物就是:在压抑某部份的过程中,妳同时也把妳和妳的一切能量一并缚紥起来;不过,当妳最后转向它并只是简单地感受它的时候,妳也寻回妳自己。

聚焦入门(20):甚么都感觉不到

20.甚么都感觉不到

Feeling nothing

Ann Weiser Cornell 2001/4/27#277

假若你现时的工作对你已不再吸引,而你感到需要做些别的事情,生命自觉可以如何帮助你?

「我已在提取退休金过活。我对工作的热情也在减退。」

"I am dipping into my retirement savings and my passion for work is waning."

约翰写道:「我原本有一份做得不错的工作,但最近表现不太如意,特别是财政方面。我的收入来源主要是靠佣金,今年,预计我的收入会有五千美元,数目不算多,但至少能支付我的医疗保险和汽车开支。(我还有另外一笔只能维持几年的收入,但我现在已经需要大幅度动用我的退休储蓄。)虽然给顾客提供的服务我是大力支持的;但我对这份工作的热情已在减退。」

「当别人遇到同类困扰时,我可以向他们提供很多新发展的可能性,而得到正面的反馈。然而,对于为我自己提出的可能性,我却不能对其中任何一个产生热情。我很想放弃我这份工作,甚至放下一大笔代通知金便离场。我尝试为此操练生命自觉,并邀请身体任何或各个部份呈现...然而,甚么也没呈现。我用直接的方法,集中探索我的犹疑、可能的恐惧或羞耻部份...等等。同样,没甚么呈现。请问你有何高见?」

你的意思是你未能从中获取一个新的、对你有帮助和有效的答案

亲爱的约翰:

当你说:「没甚么呈现」时,我先假设你的意思是你未能从中获取一个新的、对你有帮助和有效的答案。如果你的意思是你一点儿感受也没有,这是另一个问题了!所以,我假设你在做生命自觉,感受到身体的意感,并花时间陪伴它们...只是你仍看不到对你生命能够产生甚么变化。

我听到你的问题是关于热情。你说你对目前工作的热情正在减退。你觉得自己没有足够热情和冒险精神去处理任何新的任务。

对你来说,怎样才算有热情呢?对于这点,生命自觉或许可以帮到你。

这里,我可以建议一个方向。在众多新发展的可能性当中,你是否能够找到一个你感到适合的?若有,就由这个开始。(若没有,可以选择其中任何一个作开始。)

如常地坐下进行生命自觉...保持安静,让意识回到你的身体,留意你内里的感应。然后带出图像或有关新发展的问题:「或许我可以这样做」。你多数不会感到完全适合,否则你会对它产生热情。所以,当意感呈现时,你可以试试这样说:「这里面有一个部份感到适合」。然后,你能够做的就是:等。

你要留意的是:在可能的新发展当中甚么在吸引着你。首先呈现的可以是一种难以用文字描述的感觉。你内里知道它需要时间慢慢呈现,所以,你要有耐性。大约五至十分钟后,你大概对某一个部份有点感应。千万不要期望得到一个全面、完整、完美的答案。较为可能出现的是:「至少,我不是整天关在办公室内」或「这里每一天都有机会学习一点新东西。」

当你能找到你想要的质素,你已经差不多成功了

When you find the qualities of what you want,youre almost there

你可以重覆上述的做法,探索每一个可能的新发展给你的感觉,甚或探索你现时工作给你的感觉。「这里面有些东西我感到适合。」

结果,你的身体将会有一种感应,让你感受到生命来到此一阶段究竟呼唤你做甚么工作。重要的是不去作任何判断,因为你并不知道它将会带领你到那里去。即使你有「甚么都不想做」的感觉,你也要尝试陪伴它,感受一下「甚么都不想做」这感觉是否适合。

当然,如果你得到以下的反应:「这是没用的」或「即使其他人可以透过这方法找到他们希望找到的工作,但是为我这是没有可能的」,你可以用一些时间,陪伴你内里这些部份,这些像在表达担忧的部份。你可以聆听一下它们担忧甚么。

我预期你将会有身体感应,感应到一些可以令你兴奋的事情。即使你不知道「外在」世界甚么会给你这种感觉,你也不用担心。只要当它呈现时,你容许它呈现,你定会把它辨认出来。

聚焦入门(21):进行生命自觉时老想睡觉,可以怎办?

21.进行生命自觉时老想睡觉,可以怎办?

If you get sleepy when Focusing,what can you do?

Ann Weiser Cornell 2001/2/22生命自觉者操练贴士#268

~~~~~~~~~~~~~~~~~~~~~~~~~~~~~~~~~~~~~~~~~~~~~~~~

为甚么在有睡意时进行生命自觉是如此困难?当你进行生命自觉时老想睡觉,你可以怎样做?

「进行生命自觉时,我感到昏昏欲睡,就像被麻醉了」

爱美莉写道:「昏昏欲睡那个部份我早已见过多次,今晨它又再出现。那感觉简直就像『绿野仙』里的一幕----来自西方的邪恶女巫用罂粟令多乐菲和她的同伴沉睡了。我的感觉就像被麻醉了,很难清醒思考。我的问题是:当单独进行生命自觉而感到昏昏欲睡时,可以怎样?

亲爱的爱美莉:

依我的经验,睡意出现时实在很难进行生命自觉。所以,我们不应去尝试!

昏昏欲睡通常有两个原因,故此进行生命自觉而出现睡意时,有两件事情可以做。

你可能已经很疲倦

第一个原因是身体方面的。也许那时已是夜深,你已经很疲倦,又或许当身体处于止状态时,你便很容易入眠。(我在家看电影时,很容易会睡着,所以总得让自己做些编织之类的手作活动)

如果你意识到睡意由此而起,你可以坐起来,擦擦双手,做一些伸展运动,摆动身体,张开眼睛,甚至站起来。站着进行自觉操练可以很棒,你身体的意感可能会更丰富。

有一位女士向我诉说,她常常在进行生命自觉时睡着了。当我了解更多后,发现原来她是在晚上进行自觉操练的,而且还躺在床上进行!后来她改在其他时间坐着练习,情况便好得多了。

这意味着生命自觉隐含另一个好处,就是:如果你难以入睡,可以试试进行生命自觉!

内里有一个部份想逃避

另一个想睡的原因就是你内里有一个部份想逃避你正要进行生命自觉的一些事情。

你可能在白天为某件重要的事情进行生命自觉,本来你并没有睡意….可是,当你在过程中去到某处或碰上某一部份时,你却突然感到困倦,就像被麻醉了一样。

这情况并非巧合。当你触碰到那一部份,你内里有些甚么是你不喜欢或恐惧的,或者你害怕它来得太快.....睡意便会浮现。

跟睡意打招呼通常行不通,但跟「令你有睡意的东西」打招呼却是可行的。

总有些原因令你产生睡意。我们要尊重它,不要尝试推开它。若我们跟它打个招呼,它或许能有所转化。

当我内里有个部份「不想去到那处」时,我会尊重,不会强来。但是,我不会停止进行生命自觉。相反,我会转向那「不想去到那处」的部份,去感受那部份期待我当下怎样跟它接触。或许它想跟我说为甚么不想我走得太快,又或者再进一步的话,它会跟我说若我走得太远,它有甚么顾虑。对于这些,我都会欢迎。

当我转向令我昏昏欲睡的那部份、尊重其意愿、不再走进令它惧怕的地方时,我睡意全消。总有一天,它会信任我而让我走得更远。真是奇妙!

聚焦入门(22):我可以运用生命自觉,泰然面对针灸的强烈感觉吗?

22.我可以运用生命自觉,泰然面对针灸的强烈感觉吗?

Can I use my Focusing skills with the sensations stimulated in an acupuncture treatment?

Ann Weiser Cornell 2011/5/10生命自觉者操练贴士#279

~~~~~~~~~~~~~~~~~~~~~~~~~~~~~~~~~~~~~~~~~~~~~~~~~~~~~~~~~~~~~~~~~~~~~

对针灸、牙科保健疗程等带来的强烈身体感觉和情绪,能否藉生命自觉处之泰然?

帕米拉写道:「最近一次接受针灸时,身体的感觉和情绪强烈到有点使我受不了,让我感到意外。下次接受针灸或牙科治疗时,运用生命自觉技巧是否帮得上?」

自觉地给它一点时间,陪伴它

亲爱的帕米拉:

当然可以。生命自觉的最大助益,就是帮助我们较为从容地应付任何强烈的感觉,无论是情绪或是身体的感觉。

当你躺下接受针灸时,身体开始有强烈的感觉和感受,听来好像是出乎意料地强烈,强烈到让你内里感到好像有被压倒的感觉。

面对这种情境,《内在关系生命自觉》Inner Relationship Focusing的最初几个步骤,可以大派用场。这几个步骤包括:

停一停、留意:「我留意到有强烈的感觉出现;或许我可以自觉地给它一点时间,陪伴它。」

这时若出现「关于感受的感受」的话,你可以确认它,用临在的话语描述它,譬如:「我留意到内里有些东西对那强烈的感觉感到担心。」

有意识地留意这些感觉;不退缩回避。想象自己身在其中,细意感受箇中滋味,并好奇地问:「这究竟是甚么?」。

我假设你已从医护人员处得知,有强烈感觉是属于正常反应。它们不是在发出要你特别留神的警号。

你可以尽管信赖自己的身体和它所经历的过程。我相信,你的宽心临在,将有助这过程的进行。

牙科医疗是另一个可以这样留意自己的好场景

即使只是洗牙,身体及情绪的反应也可以很强烈或令人震惊,甚至两者同时出现。

这时候,能够有意识地、自觉地留意当下的身体感觉和情绪,棒极了!

我曾遇上一名牙医,在进行治疗时安排一名助手给我同时提供脚底按摩。我肯定他这做法曾经得到很多人的赞赏,而对我的断然拒绝感到诧异。当我的感受是来自口腔时,我希望能够把注意力集中到口腔处。按摩脚底会让我分心。

我发觉,无论对于出自意外或由于医疗所造成的疼痛或损伤,我们也可以加快痊愈的过程。办法就是:不加批判并充满好奇地去感受此刻、这处的感觉。

五、『和婴儿玩聚焦』

发布日期:2013/12/1 13:57:15浏览次数:827

(原载日本聚焦协会会刊第16卷第12013520日发行)

作者:笹田晃子中文译者:李明

这是我家女儿零岁时我给聚焦伙伴写的文章。如今女儿已经八岁。经女儿同意,我将此文作为婴儿聚焦的实例向大家介绍。

**********

孩子还有一个月就满一岁了。我年龄已不小,体力弱,有腰痛病,每天一边照顾自己的身体一边带孩子,搞得疲惫不堪。因为“我”在学习聚焦,所以与孩子的交流自然也有了聚焦的味道。今天,想分享一下如何和婴儿玩聚焦。

就两个字:选择。

我也从事过心理咨询的工作,孩子是什么样的情绪,在生活中是什么样的感觉,我从孩子生下来第一天(更确切地说,从怀胎起)就开始关心了。说到如何随顺体会来生活,刚出生的孩子远远地比大人要内外如一。(变成大人,各种各样的干扰会进来,或者为求生存而主动地变化以适应环境)我和孩子接触,都尽可能地爱惜孩子的这一点。当孩子只有两个月,还几乎不会活动,既不笑也伸不出手(不会),坐不起来,基本上只能躺着。可是,似乎总有些,啊啊,这个玩具很有趣呢!从眼睛的转动以及微妙的表情可以开始感受到孩子的喜好,感觉自己有点懂孩子了。

朋友送书给我,读书学习就是从那时候开始的。有的时候我也选购一些书。当孩子八个月大的某一天,我忽然心血来潮,想试着让孩子来选书。常读的书有三本。“好吧,哪一本呢?”我一边问一本把书在孩子面前排开,孩子碰到哪本,我就读哪本。开始我是半信半疑:真的会选吗?不管了,哪本都可以,反正碰到哪本我就读哪本。不久,孩子开始有了各种不同的反应。某一天会快速碰一下一本书,其他日子却要花时间(犹豫不决)才出手。那时候已经能够坐稳。有时候孩子一边笑眯眯的,一边在那里犹豫不决,身体左右摇晃,选哪本呢?然后飞快地碰了一本。(那个样子真是可爱呀!)我喜欢掌握选择自己喜好的东西的能力,但最令我欣喜的是孩子感受到了选择的乐趣!(由贴切地感受体会来作选择的过程=聚焦!)

孩子似乎已经会选择了,接下来就让孩子选鞋子。接着,当我拿不定主意给孩子换哪件衣服,每次都是让孩子选择。孩子真的喜欢上了选择,无论作多么细微的一点点选择总是笑眯眯的。(夸张地说,这是不是尊重主体性呀)。

我认为这并不意味着我家孩子特别聪明。不管是零岁的孩子,几岁的孩子,大人也一样,是“身体”非常聪明!关键是有没有探访“那里”(身体感觉)的氛围环境。

顺便说一下,和孩子玩聚焦的事我现在不跟老公说了。即便对老公说孩子会选择什么的,“(大人的)心理作用,心理作用,偶然碰巧”,当初老公总是这么说。现在虽然承认了孩子选择的事实,不过,(笑)。

今天的现在,我再一次感觉到,即使不使用聚焦的语言,或者不进行面询,在日常的生活中可以聚焦的事情要多少有多少呀!

这之后,我继续常常“问孩子(的身体)”而不是带带孩子。离乳食是不是要从一次两次增加到三次呀?是不是还早了一点呀?当犹豫不决的时候,我就把奶瓶(喝牛奶)和空盘子(吃离乳食)让孩子看,哪边好呀?试着问孩子。于是,当我觉得今天孩子气色不佳,似乎消化不太好的日子,孩子就会选奶瓶。而孩子选盘子的日子就会一点不剩地吃光。身体懂的啊!我真的感叹,这么小的孩子,只要给点启示就会判断了。(从事保健师、营养师的老师们。如果可能的话,请将此作为参考。这也可以减轻对育儿缺乏自信的妈妈们的烦恼)。

后来,孩子到了幼儿期,对于继续“选哪边呀?”的提问感到厌烦了,会说“妈妈选一下”。而现在,再去问的话,孩子进入了青春期前期,会回说,“随便”或者“讨厌!”(拒绝作选择、拒绝做事)。所以要在这里加一句,千篇一律终遭厌烦,老法子也有不灵的时候。育儿还得临机应变,你说是吧。

孩子的反抗期也是充满乐趣。写到这里,仿佛耳边听到女儿的声音,“不是反抗期!请别用这话来糊弄!”笑。另一方面,我也要倾听自己拖来拖去的身心“疲倦啦!累透啦!”的呼喊,同时继续把孩子好好培育下去。(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