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书次第和字外功

 醉吟墨斋 2014-10-21

  书法学习在前期要专精一门,不专则不精,后来的一切都谈不上。但专精深入到一定程度,欲求变化时,又需博采众美。这里学书者必须明确,不同阶段,学书的重点是不一样的。明末清初书家倪后瞻,把学书次第分为“三段”,每段各有其任务和特征。虽然由于时代变迁,其所述与我们今人未必尽合,但有关论述不乏精辟处,对我们今人学习书法应仍有借鉴意义。


张即之《行书待漏院记》


  倪氏说:凡欲学书之人,功夫分作三段。初段要专一,次段要广大,三段要脱化,每段要三五年火候方足。


  所谓初段,必须取古之大家一人为宗主,门庭一定,脚跟牢把,朝夕沉酣其中,务使笔笔肖似,使人望之即知是此种法嫡;纵有谏我谤我,我只不为之动。此段功夫最难,常有一笔一画,数十日不能合辙者。此处如触墙壁,全无入路。他人到此,每每退步灰心,我到此心愈坚,志愈猛,功愈勤,无休无歇,一往直前,久之则自心手相应。


  初段之难如此,此后方许做中段功夫。取晋、魏、唐、宋、元、明数十种大家,逐家临摹数十日,当其临摹之时,则诸家形模时或引吾而去,此时要步步回头,时时顾祖,将诸家之长点滴归源,庶几不为所诱。然此时终不能自作主张也。功夫到此,倏忽又五七年矣;此时是次段功夫。


  盖终段则无他法,只是守定一家,又时时出入各家,无古无今,无人无我,写个不休。写到熟极之处,忽然悟门大启,层层透入,洞见古人精微奥妙,我之笔底迸出天机来,变动挥洒。回头视初时宗主,不缚不脱之境,方可以自成一家矣,到此又是五七年或十余年,终段工夫止此矣。书虽小道,果能上与羲、献齐驱,为千古风雅不朽之士,亦非易易也,学书者不可不知。[(清)倪后瞻《倪氏杂述笔法》]


  倪氏所谈“三阶段”论,第一为临摹专精阶段,要紧守一家,持之以恒;第二阶段在临摹博采阶段,务期广收博取;第三阶段为融会脱化,也就是从临摹走向创作阶段,须要既守家法,又渔猎百家,如蜜蜂酿蜜,博采众芳,最后酿成自家芳蜜,在书法艺术上别开生面,自成一家。古代书家,凡有成就者,大率不出此途。


清 黄士陵《篆书四言联》


  传统书学理论还认为,书法学习,临帖是一方面功夫,开拓胸襟也是一段不可缺少的功夫。晚清书家杨守敬指出:


  梁山舟答张芑堂书,谓学书有三要:天分第一,多见次之,多写又次之,此定论也。而余又增以二要,一要品高,品高则下笔妍雅,不落尘俗;一要学富,胸罗万有,书卷之气自然溢于行间;古之大家莫不备此,断未有胸无点墨而能超轶等伦者也。尝见博通金石,终日临池,而笔迹钝稚,则天分限之也;又尝见下笔敏捷,而墨守一家,终少变化,则少见之蔽也;又尝见临摹古人,动合规矩,而不能自名一家,则学力之疏也。[(清)杨守敬《学书迩言·绪论》]


  书法境界的提升有赖于三个方面条件的齐头并进。—— 天分、功夫、学问。有灵性,学古人“动合规矩”,临池之功不够不能自成一家;学问不足,固守一法,不知变通,不能成家;反过来,具备学问、功夫,如果没有灵性(敏锐的理解力和创造力),那书法也难臻上境。书法是智慧、性灵之花,也是勤奋、汗水之果。宋人说得好:“有功无性,神采不生;有性无功,神采不实,兼此二者,然后得齐古人。”(关于“功”与“性”,唐人杨巨也有一段很精辟的论述。他说:“习而无性者其失也俗;性而无习者其失也狂。”“习”者谙熟绳墨规矩也;至于欲超轶绝尘,非性不可。(《翰林萃言》)因此学书者不但需要以勤奋汗水培植功力,还需要以知识、历游开拓胸襟培育灵性,从字外求字,这就是传统书学理论中所谓的“字外功”。


  关于书法家的“字外功”,明代董其昌曾提出一个很有影响的口号,曰“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指走出书斋,壮游南北,感受世界,开阔胸襟,借此提高人生境界与气度,变化气质。宋代文学家、苏轼弟苏辙在谈到游历与人生境界的开拓问题时曾指出:


  辙生十有九年矣,其居家所与游者,不过其邻里乡党之人,所见不过数百里之间,无高山大野可登览以自广。百氏之书,虽无所不读,然皆古人之陈迹,不足以激发其志气。恐遂汩没,故决然舍去,求天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大。过秦汉之故都,恣观终南、嵩、华之高,北顾黄河之奔流,慨然想见古之豪杰。至京师,仰观天子宫阙之壮与仓廪府库城池苑囿之富且大也,而后知天下之巨丽。(苏辙《上枢密韩太尉书》)


  关于读书,明代学者李日华也指出:


  绘事必须多读书。读书多,见古今事变多,不狃狭劣见闻,自然胸次廓彻,山川灵奇,透入性地,时一洒落,何患不臻妙境? (李日华《墨君题语》)


  那么在现代学科分类越来越细,新学科层出不穷的时代,哪一些学问是作为一个书法爱好者的“字外功”当涉猎的呢?


  笔者认为首先是传统美学、艺术理论,它们是我们古代艺术发展、变化的思想动力之源。它向上与我国深奥博大的古代哲学相连,向下与我国各种艺术的具体创作之法相通。熟悉或了解它,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祖国艺术的民族特色、精髓及其发展变化规律,使我们在创作上能更好地把握方向,获得好思路,找到正确的突破口,实现艺术学习和创作的层层飞跃。


  其次是本学科和相关学科的历史(如书法史、绘画史),它能给我们提供古代艺术家的成功与失败的全部参照,使我们能拥有开阔的眼界,按照民族艺术的理想,采撷最优秀的形式,编织我们艺术家个人艺术的风格蓝图。


  第三是文学、历史、哲学,这是我们国学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书法学科的传统文化基础。哲学本与美学相通,了解它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民族美学的传统;历史是一切过去的记录,了解过去有助于把握现在和观测未来;而书法艺术的一切发展,都发生在历史发展的大构架中,了解历史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书法艺术过去的发展、理解书法艺术未来的走向。至于文学,书法的佳词丽句,本来都是文学;一个书法家具有良好的文学修养,这本身也是书法家应有的职业要求。而且,书法和文学,都是人生激情的吐露,两种艺术虽属不同艺术类别,但在精神与表现上,却息息相通。书情的畅达,可以推动文思的妙响;文思的高逸,也可带动书意的高翔。因而文学的修养,理所当然也是书法“字外功”所必不可少的。先贤有诗云“人伴贤良智转高”,又云“腹有诗书气自华”,总之广泛学习、博取兼收,即有助于提高艺术家思想境界,也有助于提高艺术家创造智慧,这已是为古今中外无数艺术家成才的经历所证明了的。

  选自《书法》2005年第11期 郑晓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