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做人要学道家 做事要学儒家

 昵称19967894 2014-10-21

做人要学道家 做事要学儒家 


道家讲做人要无为、自然.人们要摒弃自己过度的私心私欲,


将自己的心调整到光明、清静、淳德的状态,


这样,就自然会遵从道德的意志来行事了。


儒家告诫我们为人处世要少说空话,多干实事;与人为善,


乐于助人;胸怀坦荡,光明磊落;言而有信,相互信任。


如此,便无事不可成,无事不能成了。



参今酌古发掘文化精髓

古为今用铸就卓越人生

道家之道:清静无为歌盛世;自然有道享太平

儒家之理:居家当思,清内外、别尊卑、重勤俭、择朋友,

有益于己
处世尤宜,善言语、守礼法、远小人、亲君子,无愧于心

儒道合一:道家儒家,庄周孔丘,出世入世各有说道
无为有为,参今酌古,做人做事殊途同归

做人要学道家,因为道家大气;做事要学儒家,因为儒家实在。
——易中天

学道家做人之大气,活得洒脱一点,不要斤斤计较,胸怀宽广远大

学儒家做事之实在,办事脚踏实地,切忌夸夸其谈,时刻步步为营



上篇 做人之道 道家之道
祸莫大于不知足
切莫贪婪,学会取舍
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学会示弱,才能更好地保全自己
大成若缺,不必强求完美
朴素是一种自然本真的美
道法自然,从大自然中学习
大丈夫处其厚,处其实
唯施是畏,笑看名利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谦虚谨慎,低调做人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
临大难而不惧
上善若水,宽以待人
承担的责任越大,价值就越大
快乐来源于简单生活
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挣脱心灵的枷锁
学会快乐,不要享乐

中篇 做事之理 儒家之理
开拓创新,与时俱进
进退有道,把握分寸
后生可畏,甘当人梯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实事求是,完善自我
登上崖顶后,扔一根绳子下去
不要居功自傲
三思而后行
迅速消除不利因素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成功喜欢全心全意的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说到做到,不放空炮
成大事要有雄心斗志
在其位,谋其政
患得患失难成事
不可贪得无厌,不可自私
说到,想到,不如做到
放长线,钓大鱼
找对方法,办对事
小不忍则乱大谋
临事善谋者方能成事
专心做自己喜爱的事,成功也就不远了
变则通,通则达
是真金自会发光

下篇 儒道合一 阴阳协调
道家养心,儒家做事
顺应规律,求得发展
给予才能有收获,有舍才能有得到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道家之三心
儒家之四看
道家出世之六然
儒家人世之五道
附:《道德经》
道经
德经




有的人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因此,必须从他的行动中加以认识。关于这一点,诸葛亮提出了七条方法。


一是问之以是否而观其志;二是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三是资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四是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


五是醉之以酒而观其性;六是临之以利而观其廉;七是期之以事而观其信。


这七条都是考察一个人在特定的环境下的表现,这是最直观也是最可靠的观察方法。
“明其视,则举不失德;广其听,则野无遗贤。”这段话的意思,同样说明言行最能反映一个人的思想、品德、才学和见识。


同样,日常生活中,与人交往听其言而观其行,要作为观察人的一个重要准则。


千万不要被滔滔不绝的美丽言辞所蒙蔽,被人利用,吃亏上当。

西汉时期的汉文帝,是一代明君,历史上著名的“文景之治”,就是从他开始的。汉文帝作为一个明君,他如何观察人和任用人,也给我们做出了典范。有一次,汉文帝带着一班儿大臣到上林苑打猎游玩,见珍禽异兽,应有尽有,心里非常高兴。来到老虎园的时候,上林苑的主管官员前来拜见,文帝就向他询问上林苑的面积以及动物种类。没想到这随口一问,那主管官员竟然支支吾吾,回答不上来,文帝很生气。旁边的一个老虎管理人员对各种禽兽的情况非常熟悉,自告奋勇地跑了出来,回答了文帝的问题,并且口齿伶俐,侃侃而谈。文帝听了非常高兴,就打算撤掉原先的那个主管官员,改用这个老虎管理人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