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庄子.儒家心斋法

 章意率 2014-10-22

儒家之心斋与坐忘修法

一、儒家心斋法
心斋就是心的斋戒。颜回是孔子的学生,仲尼是孔子的外号,颜回问:“心斋”两字是什么意思?孔子说,你应该把心里的念头集中在一起,不要胡思乱想,等到念头归一之后,就用“听”字诀,但不是用耳听而是用心听。再深入的讲,也不是用心听而是用气听,到了这样的境界,耳听早已停止了,神和气两者合而为一,心不起作用了。气的本体是虚的,它要等待一件东西来和它相结合,只有“道”这东西和太虚之气才能结合在一起,功夫如果做到心像太虚一样,就算是心斋。
颜回又问:“我过去静坐,未曾知道使用心的斋戒的时候,心里觉得只有我自己,自从学习使用心的斋戒以后,就忘记了有我自己,这样可以算得是心地空虚了么?”孔子说:“心的斋戒的妙虚已尽于此了。”
以上是孔子告颜回所问心斋功夫的做法,这种功夫是一连串做下去的,中间无所谓阶段,但为方便修习,特区分几个步骤,加以说明:第一步,“若一志”。“若”字作“你”字解,“志”就是思想,也就是释家所说的“念头”。当开始做功夫时,心中思想要专一,不要有许多杂念在里面打扰。杂念如不扫除干净,功夫很难做得好。其诀窍在求全身放松已、意识放松,如此久之行之,自可达到“止念定静”的要求。
第二步,“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可作“勿”字解,念头归一了就开始做功夫而用“听”字诀,此处所讲的听,念头归一了就开始做功夫而用“听”字诀,此处所讲的听,念头归一了就开始做功夫而用“听”字诀,此处所讲的听,不是用两耳听声音。既然是听,必有对象,此一问题,在各家注解上都找不到明确的答案。其实就是在下手时听鼻中气息都没有声音。虽气没有声音,但自己都能够知道鼻中气息一出一入。或快或慢,或粗或细,纵然死聋子,也会有这个感觉,所以所“听之以心”。
第三步,“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此处又引起问题了,喜事有知觉的,还可以说得上一个“听”字,其实无知觉的,如何也能够用来听?心听的对象是气,这句话在理论上讲不通,究竟怎样解释才好?
其实,听息的功夫做的时间长久,新和气已经打成一片分不开了。气不能作为心的对象了,气不能作为心的对象了,不能再说这个心听那个气,所以说“无听之以心“,此时身中的神和气虽然团结在一起,尚未达到混沌境界,还稍为有点知觉,继续做下去,并不需要许多时间,就完全无知觉了。从有知觉到无知觉这一阶段过程中,与其说以心听息,使心与气相对立,不如说以气听气,使心和气二者之间减去裂痕,所以说“听之以气”不是说以气听气,此处虽仍说“听”,实际上就是不要着意于“听”。成语所谓“听其自然”“听之而已”“听它去罢”这几个“听”字,是此处最好的解释。
第四步,“听止于耳,心止于符”初下手做功夫注重“一”字诀,等到念头归一之后,就注意“听”字诀。假如长久地抱住一个“听”字不肯放松,也嫌过于执着。再后就要用“止”字诀了。所谓“听止于耳”就是教人不要着意听,此时功夫渐渐地入于混沌境界,身中的神气合一,心的知觉已不起作用。所以说“心止于符”(符即与气符合之义)。这种神气合一的状态是无知觉的,外表上看来和睡觉一样,但内部情况是不同的。
第五步,“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以前由浅入深,的境界一步一步都经过了,最后到了“虚”的境界,这个虚是从无知无觉以后自然得到的,不是用意识制造出来的。如果做功夫的时候,心里常常想著要虚,反而不能虚了。全部功夫原是由后天返回先天,所以第五步功夫应该就先天境界去体会。普通用静功疗病,只要做到神气合一的境界(即心止于符)已足够了。这心斋坐忘的方法,是完全无为纯任自然的。
今将以上所列三种法门作一个总结。
“心斋”是儒家修养静功的最高境界,颜回以坐忘而达之,苏东坡是先数息后不数,他所谓“随息出入”就死随其自然,不要再去数它,这是他静坐的方法。朱晦庵是先观息,后不观了,他所谓“不宰之动”,就是顺其自然,不要再去观它,这是朱子静坐法。孔子静坐法,是先听息,后不听了,他所谓“听止于耳”就是任其自然,不要再去听它。颜子“坐忘”,容后再言其法,至于孔子朱子苏子三人下手功夫,虽然不同,但后来都归到一条路上,就是顺其自然而达到心同太虚的“心斋”境界。
儒家孔子所说“心斋”亦即心同太虚与大道相合,就是天人合一境界。
达到“心斋坐忘”之方法颇多,如数息、守窍、持咒,念佛、礼拜、止观、居敬,等等,可选一行之。其契于己者,即是最适合个人之方法了。
 
选自《生命的顿悟·第四章》p3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