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腔起搏器----CRT左室有效起搏

 比上不足 2014-10-22
CRT左室有效起搏-心电图快速判断
 作者:王冬梅
一、判定CRT心电图的临床意义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是作为治疗心衰的有力手段,主要是通过左、右双室发放不同间期的电刺激改善心脏的电不同步,最终达到纠正心脏的机械失同步、恢复心脏协调收缩功能的目的。为了保证CRT的疗效,双心室起搏必须在90%或95%以上。目前由于CRT起搏器对有效双室起搏的自动诊断、分类、计数还不完善,临床上左室起搏失夺获的几率也较高,因此,在没有程控仪的情况下,通过起搏心电图分析,了解双心室起搏情况显得尤为重要。 
二、CRT心电图起搏位点的识别 
1、上部导联:aVR和aVL导联位于心脏上方,心尖部起搏时两个导联都为正向R波,基底部起搏时均为负向S波。两者相比,aVR导联靠右,aVL导联靠左,因此,S波振幅能提示实际的起搏位点更靠左还是更靠右。当aVR导联的S波>aVL导联的S波时,提示起搏位点更靠右上方,否则相反。 
2、下部导联:Ⅱ、Ⅲ、aVF导联的正极靠近足端,是心脏的下方导联。当三个导联均为正向R波时,提示心室除极自上而下指向足部,相反时为负向S波。又因Ⅲ导联和Ⅱ导联分别更靠近右侧和左侧,故Ⅲ导联的S波>Ⅱ导联S波时,提示起搏位点位于心脏下部而偏右,相反时偏左。 
3、左侧导联:I、aVL、V5和V6导联均位于心脏左侧,负向波时提示心室的除极从左向右,正向波时提示心室除极从右向左。四个导联中,aVL导联最靠上,I导联其次,V5和V6导联更靠下。右室心尖部起搏时,V5、V6导联将呈负向波,而I、aVL导联却是正向波。左室侧静脉起搏时I导联为负向波,靠近左侧基底部起搏时,aVL导联为负向波,靠近左下部起搏时,V5和V6导联为负向波。 
4、右侧导联:V1、aVR和Ⅲ导联位于心脏右侧,均为负向波时,提示心室除极从右向左,正向波时除极从左向右。三个导联中,V1导联除靠右侧外,还位于前壁,因右室与左室呈前后关系,故右室起搏时V1导联为负向波,左室起搏时为正向波。aVR导联比V1导联更靠上,基底部起搏时应为负向波。 
5、前后侧导联:胸前V4~V6导联的QRS波都为负向波时,提示起搏位点在左室心尖部,正向波时起搏位点靠近基底部。 
三、CRT心电图的基本形态 
1、右室起搏:常为右室心尖部起搏:①V1导联为负向波,呈类左束支阻滞图形;②下壁Ⅱ、Ⅲ、aVF导联呈负向波,S波较深;③I和aVL导联呈正向波;④电轴左偏。 
2、左室起搏:常于冠状静脉后、侧支起搏:①V1导联为正向波,呈类右束支阻滞图形;②下壁Ⅱ、Ⅲ、aVF导联呈负向S波;③侧壁I导联呈负向S波;④电轴显著左偏。 
3、双室起搏:左室起搏和右室起搏两者的融合。根据两者所占比例不同,心电图表现多样。(1)当双室为左室侧壁和右室心尖部联合起搏时,V1导联常常主波正向,额面电轴右偏(右上)。(2)当双室为左室侧壁和右室间隔部/流出道联合起搏时,V1导联常常主波负向,额面电轴右偏。 
四、快速判断双室起搏有效性的方法
 在临床中,大多数为左室侧壁和右室心尖部联合起搏这种双室起搏方法,因此,在术后心电图中,若出现V1导联主波正向,说明左室有效夺获;若出现V1导联主波负向或R=S,则需进行鉴别。CRT术后导致心电图V1导联出现主波负向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种:(1)导联放置位置过高;(2)右室间隔/流出道起搏;(3)含有自身下传融合波;(4)左室激动显著延迟(左室刺激部位附近电激动延迟或激动传导缓慢);(5)左室电极置于心中静脉或心大静脉(心前侧);(6)右室阳极夺获;(7)左室失夺获;(8)其他:右室两根电极;左右室转位等。 
在V1导联出现负向波不能确定是否有左室夺获时,I导联可做补充性诊断,若I导联R/S<=1,可确定有左室起搏,反之,为单纯右室起搏。 
快速判断双室起搏有效性的心电图V1-I导联诊断分析方法见附图。 

附图:心电图V1-I导联快速判断双室起搏有效性的步骤    CRT术后可通过心电图快速判断左室是否有效夺获,但是请大家切记:双室电图多变化,摸索规律需筹划,电极位置要弄清,综合除极需量化,快速判定选V1,I导补充作用大,影响因素必排除,仔细斟酌误诊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