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禅说庄子之《知北游》第一讲智慧先生的问道之旅

 johnney908 2014-10-26

                      禅说庄子之《知北游》                                 

                第一讲   智慧先生的问道之旅

 

《知北游》是《庄子》中一篇很特别的文章。它对顶级修为的“理”和“行”两方面进行了多层次、多角度的模拟和演示,这对全面领会庄子的整体学说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其中许多寓言故事及其虚拟人物间的对话,更是烘托出道的境界和韵味,不禁使人潜移默化于其中,当然这也得是对有心于道的人才行。  

《知北游》中的这些寓言,可以看作唐宋禅宗的若干精彩公案的另一源头,许多禅师们在演禅斗机中,都自觉或不自觉地与《知北游》遥相呼应,甚至可以看作是《知北游》的禅宗版,当然,这只有熟悉禅宗,领略个中三昧的人才能心领神会。若精熟于禅宗和禅宗的公案,读《知北游》也自然会有会心的感受,若不熟悉禅宗内部演法的作略,读《知北游》则如读天书一般。尽管《知北游》的行文比《齐物论》平实得多,远没有《齐物论》那么艰深,但对道的浸淫,可以说胜出《齐物论》。因为《齐物论》是以“理”胜,重点在“论”;而《知北游》与《逍遥游》一样,是以“行”胜,重点在“游”。尽管《齐物论》、《大宗师》、《知北游》三篇都对理和行作了精采绝伦的发挥,但其中的差别还是可以看出来的。所以对《知北游》大家要用心,要留意,不要错过庄子留给我们的这篇重要的入道旨要啊!

 

知北游于玄水之上,登隐弅之丘,而适遭无为谓焉。知谓无为谓曰:“予欲有问乎若:何思何虑则知道?何处何服则安道?何从何道则得道?”三问而无为谓不答也,非不答,不知答也。知不得问,反于白水之南,登狐阕之上,而睹狂屈焉。知以之言也问乎狂屈。狂屈曰:“唉!予知之,将语若,中欲言而忘其所欲言。”知不得问,反于帝宫,见黄帝而问焉。黄帝曰:“无思无虑始知道,无处无服始安道,无从无道始得道。”

知问黄帝曰:“我与若知之,彼与彼不知也,其孰是邪?”黄帝曰:“彼无为谓真是也,狂屈似之,我与汝终不近也。夫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故圣人行不言之教。道不可致,德不可至。仁可为也,义可亏也,礼相伪也。故曰:‘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礼者,道之华而乱之首也’。故曰:‘为道者日损,损之又损之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也。’今已为物也,欲复归根,不亦难乎!其易也,其唯大人乎!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孰知其纪!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若死生为徒,吾又何患!故万物一也。是其所美者为神奇,其所恶者为臭腐。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故曰:‘通天下一气耳。’圣人故贵一。”

 

庄子到过北极吗?

 

这个故事在《庄子》中非常有名,庄子用语很妙,他运用了许多隐秘离奇的语言,来暗喻我们精神体用中的种种关系,玄之又玄,引人入胜,引人深思,乃至引人入道。

“知北游于玄水之上”,后面又“反于白水之南”。先来理解这个“玄水”,什么是“玄”?就是黑暗地带,极北之地。这个也怪,庄子没到过北极,怎么会知道极夜呢?要知道,北极有半年的黑夜啊!“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玄水”即暗喻智慧是隐于黑暗之中,隐于不知之中。“知”是拟人化的说法,就是我们的智慧。我们的精神游于玄水,实际上我们不要把它作为一个具体的人或具体的方位来理解。如果理解成具体的人或具体的方位,你就不知道他说的是什么。

这里庄子借“知先生”——大智慧先生来破题,先让“大智慧先生”游于“玄水之上”,让我们的精神游荡在一个黑暗地带。什么是黑暗地带?就是看不见、听不到的地带,是无“眼、耳、鼻、舌、身、意”的地带,是“不住色生心,不住声香味触法生心”的那个地带,称之为“玄水”。另外,“玄”还有一种说法,就是玄者元也,也就是初始的意思。老子被后来的皇帝尊为“太上玄元皇帝”,简称太上老君。水即智慧,上善若水嘛,仅从“玄水”这两个字中,就感到庄子用字之巧,寓意之深,当然下面紧接着一系列相关的东西也就顺势被牵引出来了。

而“登隐弅之丘”,什么是“弅”?就是纷纷乱乱的,充满各种是非对立的花花世界。那个“隐弅之丘”,既然是“隐”,即没有是非、没有对立、没有选择、没有取舍的这么一个“隐弅”地带,一切一切都被“隐”了嘛!

在这个“隐弅”的地带里,“适遭无为谓焉”。什么是“无为谓”?就是没有话说,“谓”,说也。“无为谓”,即什么都不说,哑巴似的;不仅嘴是哑的,耳朵也听不见,聋的;心也是哑的,所以称之为“无为谓”。

那么“知先生”就问“无为谓”先生,我有一个问题想问你,什么问题呢?“何思何虑则知道”?我们怎样去用心?怎样去考虑?心放在什么地方?通过什么手段,通过什么方法,可以让我们的精神得到锻炼,使我们能够知“道”呢?

“何处何服则安道”,我们应该怎样去处理?应安居在什么地带?心应该怎样处?怎样居?才能使我们安住于“道”?

“何从何道则得道”?我们应该通过什么样的方法?经过什么样的途径?才能使我们得“道”。他就问了这么三个问题。

三问而无为谓不答也,非不答,不知答也”,这个“无为谓先生”被问了三个问题,他本身就是“无为谓先生”,嘴也是哑的,心是哑的,怎么回答?他没有回答,他也无从回答,所以三问三不答。不是他不回答,而是他不知答案,他从未想过这些问题。正如我们问一个刚生下来的婴儿,唉!你给我说一下原子弹是怎么造的?银行里的钱应该用于炒哪支股票或投资到什么地方?这个婴儿怎么回答你的问题?他无法回答。

 

智慧先生与聋哑盲先生交流之后

 

“知不得问,反于白水之南,登狐阕之上”,“白水”,大家留意啊,为什么叫“白水”呢?“玄”是黑暗,“白”当然是光明。光明之南,绝对的光明就是绝对黑暗。“白水之南”,绝对光明地带。我们知道中国人习惯的坐向是坐北朝南,南方是太阳运行的地方,光明之南,则更加光明。“登狐阕之上”,什么是“狐阕”?“狐”者狐疑,“阕”者空缺,空荡荡的,“狐阕”就是没有狐疑,没有思想冲动的地方。“而睹狂屈焉”,什么是“狂屈”?心里冲动,躁动不安谓之“狂”,不知天高地厚谓之“狂”。“屈”是屈服,如冬眠一般。“狂屈”暗喻我们的精神尚未萌动,处于“喜怒哀乐之未发”的状态,我们的心经常处于蹦蹦跳跳的,处于不安分状态,但这个不安分在这里还没有表现出来,没有被释放出来。你看庄子用词妙不妙!

“知以之言也问乎狂屈”,“知先生”他用前面的三个问题来问“狂屈先生”。“狂屈曰:“唉!予知之,将语若”,“狂屈先生”说:“这几个问题我懂,我来给你解释一下,我来告诉你”。“中欲言而忘其所欲言”,他刚要说的时候,却把自己准备说的东西忘得干干净净,不知道该说什么了。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有些事情,有些技巧,心里好像明明白白的,就是把它表达不出来。

“知不得问,反于帝宫,见黄帝而问焉”,“黄帝”是中央地带,“玄水”在北,“白水”在南。前面《应帝王》篇讲的“儵忽”和“混沌”,在这里倒了过来,北方的“玄水”成了“混沌”,南方的白水近似于“混沌”,在这里“黄帝”反而成了“儵忽”。在中国的五行学说中,东方甲乙木,南方丙丁火,西方庚申金,北方壬癸水,中央戊己土。木青,火赤,金白,水黑,土黄,青黄赤白黑分别代表五行颜色。黄色的戊己土居中,黄帝居中原,当然恰如其分,理所当然地被称为“黄帝”。“反于帝宫,见黄帝而问焉”,这位黄帝就懂。

黄帝曰,无思无虑始知道”,你不要去思,也不要去想,把你意识的阀门一关闭,你就知道了。“无处无服始安道”,哪个地方也别去安住,哪里也别去留恋,把一切都放下,这样你就安于“道”了。“无从无道始得道”,你也不要找什么方法,也不要去找什么途径,就这样你就得道了。黄帝的回答了不起啊,许多学道的人,参禅的人,面对这样的开示,绝对会佩服得五体投地,赞叹不已。因为黄帝的回答,可以说是参透了玄机的祖师才说得出来的。

道不是商品,不可以放在市场上自由买卖

 

回答完了以后,知先生就继续问黄帝,说:“我与若知之,彼与彼不知也”,“知先生”说:“嗨呀!好舒服啊!这么高妙的‘道’现在只有我们两人知道,你知道,且给我说了,这下我也知道了。而“无为谓先生”、“狂屈先生”他们俩位却不知道。”

“其孰是邪”?谁是对的呢?在这里,智慧先生虽然高兴,但仍有点不自信,所以才会这样问。黄帝曰,“彼无为谓真是也,狂屈似之;我与汝终不近也”。黄帝说,“无为谓先生”才真正是体道而行,“狂屈先生”有点接近于道,而我们俩完全在大道之外,是大道的弃儿,不可靠呀!

为什么呢?黄帝接着又把道理摆出来,“夫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啊!真正知道大道的人,他不会说的,他也无话可说,而天天在说道的人是不知“道”的,比如我天天在这里说,实际上是什么也不知,根本不懂“道”,在这里说大话。唉!的确是这个样,我们在这里说,我们不知“道”;我们在这里学,我们也不知“道”。大概只有刚出世的婴儿最知“道”,他们才最懂“道”。因为我们七窍一开,道心已死,就没有搞头了。所以“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故圣人行不言之教”,真正的圣人是体道而行的,“行不言之教” 的!

道不可致,德不可至”。“道”,不像商品,我们可以购买。它也不能被说成是一个目标,一个我们可以达到的目标,这是不可能的事情。“仁可为也,义可亏也”,“仁”是什么呢?“仁”是人类社会中的产物,你可为,也可不为。“义”,可以有,也可以无,所以“可为也,可亏也”,可以损或者可以益。我们做得好,大家赞你是个仁人,做得不好,大家就说你连个义气都没有。“仁义”是社会性的,“道德”是大道的自然性体现。大道的自然性非人力所能为,但社会性的这种“仁义”是人可为,可加损益的。

“礼相伪也”,这里就点明了道家的社会观念,并与儒家唱对台戏。对“仁义”而言,还可以商量,可以有所增损。但是对“礼”而言,道家就毫不客气,直斥为纯粹是个假东西了。大家平常拱手作揖,你好!我好!大家好!存有上下尊卑,那就多余了,虚伪了。因为在大道中万物平等,万法平等。如果有了尊卑贵贱,对大道来说是一种亵渎,对万物来说,就是不公平。对大道而言,对大道的自然性而言,人的社会性,特别是社会中衍生出的“礼”是多余的,画蛇添足而已,甚至是虚伪不实的东西,

 

一说礼义庄子就有气

 

“故曰,‘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庄子在这里引用《道德经》的原文作为立论依据。的确,我们离“道”一步才谈“德”,离“德”一步才谈“仁”,在纯粹的大道中,它原无所谓“德不德”。你退后一步,有了感觉以后,人的精神念头一起,噢!就看到有道了、有德了、有仁了、有义了、有礼了。实际上宇宙之中,到哪里去找这个“道德仁义”?“道德仁义”都是人心的产物,都是社会化的一种产物。 “道德”也是人心对宇宙的妄加揣测,对大道的妄加揣测。比较而言,对“道”而言,对“德”而言,这种揣测,都还有点不完全出自于人情,道家看来,“道德”是与社会无关的,一涉及“仁、义、礼”就与社会有关了。这个人“仁”,那个人不“仁”,这个人“义”,那个人“不义”,于是乎,就有了评判的标准。就像自然界的马一样,套上缰绳,安上马鞍,掌上马蹄钉,然后被使唤着拉车子、抬轿子,就被驯化了。同样,在“仁义礼”等缰绳、马鞍类的框框内,人也失去自然性,变成了一个社会人。

道家学说对“礼法”历来持鄙弃的态度,因为道家学说强调自然性,强调“体道而行”、“体道而生”,已看到“礼法”、“仁义”的弊病。为什么人类智慧之门一打开后,就给地球、给万物带来了麻烦?在今我们是很清楚了,生态学、环保主义者已告诉我们不少的道理。我们站在人类的立场上、站在社会的立场上,社会要发展,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不得了、了不得。但是你站在狮子、老虎的立场来看,它们要完蛋了呀!你站在山川、草原、湖泊的立场来看,它们也全部都完蛋了嘛!人类社会的不断扩张加剧了地球的萎缩,人类是在慢性自杀。所以从整个地球的生命史、文明史来看,从整个人类社会史来看,在上溯一万年乃至十万年的背景下,庄子的说法、道家的说法没有错。现在的老板们,为老板服务的那些经济学家、科学家、政治家只图眼前,他们要政绩、要效益、要赚钱、要社会繁荣等等,对社会而言也说得过去。而实际上社会发展越快,对生态环境的摧残破坏也越严重,这样离人类社会乃至地球生态环境的毁灭、死亡就越近。有人认为道家学说消极,这要看我们从什么样的角度去理解。若以人类社会的长治久安,可持续发展来看,道家学说不失为一清醒剂,表现出超常的智慧和高明。

礼者,道之华而乱之首也”,“华”就是花,花哨、表面的东西,是造成社会动乱的根本原因,而且是主要矛盾、罪魁祸首。

“故曰,‘为道者日损,损之又损之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也’”,这里又引用了《道德经》的话,《道德经》原文是“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学”,对于文化的修为、对知识的摄取要多多益善。但“为道”呢?则是反其道而行之,就要减、减、减到零才行。这里实际上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生也有涯,知也无涯”,这个“知”,是无穷无尽的。我们也可以说这个无穷无尽的“知”等于是“无”,是“无知”。生命是有限的,有限的生命就决定了已知半径是有限的。“已知半径”有限而我们需要认识的空间和内容则是无限的,所以在你还没有认识到之前,这个未认识的领域对你而言就是一种“无知”。

现在的大学图书馆里充满了各类书籍,文化知识和信息的数量爆炸增长,一千年以前到哪里去找这些呢?并没有这些文化、知识内容呀,像物理、化学、生物学等等,一千年前都是没有的。但“没有”并不是“不存在”,它本身是“知也无涯”的一个组成部分,通过我们认识半径的扩展,逐渐把“未知”变成“已知”,我们不断地把“未知”变成“已知”,但是这个“知”永远处于无限小的状态,而“未知”永远处于无限大的状态,这就是人类面临的一个困境。康德二律背反的一个主要命题也描述了这个困境,这个命题在两千多年以前,老庄早已说得入木三分了,只不过在表述方式上,康德的表述是很理性化的,而老庄的表述是很感性化的。

 “损之又损之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也”,“无为”是什么意思?就是说我们要安住于这样一种“无”的状态,这个“无为”并不是让我们“不知”或者“不为”,而是说我们的心本身就是这样,我们要安住于此,这是我们的本钱。只有“无为”才装得下这个“有为”,只有“无知”,你才能把“已知”的半径无穷地发挥,发挥到极致。如果我们满足于“已知”,或者局限于“已知”,如果我们被“已知”的东西束缚住,你怎么能够扩大自己的半径呢?只有我们处于“无为”状态,你“能知”的半径才能扩展、延伸到别人难以企及的空间。所以“无为而无不为”就是这样来的,如果我们局限于“有为”,你就不可能“无为”,但是我们对“无为”要有正确的理解,很多人理解“无为”时都不准确,“无为”与道同在,与道同体,它是无限的。人心处于“无为”状态时,才能真正把自己的灵性发挥到极致。这一点,需要大家认真去领会。

 

回归到婴儿时代,那是不可能的

 

“今已为物也,欲复归根,不亦难乎”!当然,我们今天都已成为人了,有头、有脑、有四肢、有五脏、有百骸,此外我们还有种种的知识和文化,受到社会的种种教育,已经“为物”了。什么叫“为物”呢?本来是人体干细胞,什么也算不上,现已演化成各种细胞,已经在模具里铸成了生命系统。就像一团泥巴,铸成瓶子就是瓶,铸成罐子就是罐子。既已“为物”矣,你就不能当未成形前的、能万化万应的“那个”来用了。

“欲复归根,不亦难乎” !我们都是成年人了,有的已经步入老年,想回归到婴儿时代,那是不可能的。想想自己少年的时光,那时是很舒服的,我们这里最小的才十七岁,我也想回到十七岁的时候呀。当时作为红卫兵,到北京见毛主席好激动、好冲动,吃饭、坐车到处跑都不要钱,多舒服呀!现在不可能回到那个时代了,我们这个年龄也不可能回到那个时代了,但是经常做梦,很留恋青春少年时。那个时代谈恋爱都热络一些,现在觉得热络不起来了,现在做什么事情都没有年轻人的冲动和感觉,就连爬山都不行了。像以前我的腿力好的很!前些天,我的一位几十年的老朋友来看我,他说我当年腿力是很厉害的。他是个武术高手,当年到江油来看我,他的脚力都赶不上我,下火车到我生产队有三十里,走得他们一身汗,而我呢?毛毛汗都没有出,我就走回队里了。

所以“欲复归根,不亦难乎”!我们受到种种污染,酒色财气的污染,功名利禄的污染。有的很向往这些,得不到就郁闷。也有许多成功人士留恋当年,那时没有这种利欲的污染,那种纯洁的心灵多畅快,无忧无虑,多了然。但是,你现在想回到那种精神状态很困难,当然再过十年、二十年就返老还童了,就老还小了,因为脑袋就不管用了,没有用了也就回归婴儿了。但是一个老婴儿,生活需要人照料,是“老而不死谓之贼”了,也没有用,所以真正要“复归”确实很难。

“其易也,其唯大人乎” !那么怎样使人能够“归根”?只有“大人”,也就是圣人、悟道的人才能“归根”。怎样理解呢?因为“大人”——圣人、悟道的人明白 “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就是打破了生死的隔阂、打破了的生死分别,能把生死平等的来对待。

“生也死之徒”,“徒”,就是哥们,生是死的哥们,死是生的哥们,都平等对待,因为生死是一体的。“死也生之始”,死后到哪里去?再生了吗?用佛教的话说就是“转世”,“六道轮回”里去转转也好,总之给你一个新的形态。现在科学讲“物质不灭”、“能量不灭”,佛教讲“业力不灭” 。庄子、道家里讲死了,哪怕成了灰,也可变树、变草,狗吃了变狗肉,蚂蚁吃了变蚂蚁肉。总之运化、变化无穷,死了可能被千百万亿个细菌消化,你变成了千百万亿的细菌,成了微生物,总之都属于“造化”、变化,都还在乾坤之中。

“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孰知其纪”,谁知道生死的起点在哪?终点在哪里?谁知道生死的阶段性、生死的过程是怎样的?

不过话又说回来,“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当然,这是道家的学说。佛教讲“四大和合”,“四大和合”即“地、水、火、风”,另外还加上神识,如果没有神识,只有“四大”“地、水、火、风”也不可能成为一个人。像现在的实验室,给它一百个亿也造不出只苍蝇来。

但是道家认定了“人之生,气之聚也”,这个“气”,并不是空气,它是指一种“精神元气”,这种“精神元气”,如果积聚了就生,一散就死。我曾多次见过死亡的过程。我给一些老先生送终,有的是在家里边送终,有的在庙里送终,有的是在医院里送终。他们在生死一刹那间,当时是非常清醒的。就像“离欲老和尚”、“本光法师”,他们在去世之前都是非常清醒的,还在摆龙门阵,摆着摆着,就那么一线气不在,头一扬就走了。有些是在病痛之中,虽然他身体不安,但是他脑袋还处在清醒的状态下,突然一口气不来,也就走了。也有的是睡了一觉,早上没有起来就走了,所以“人活一口气”,也是真的。这个“气”就是我们的“神”,你的“神”在,命就在,你的“神”不在,命就不在,所以这个“气”我们可以把他作为“神”来理解。“神散则为死”,我们看一个人的神在不在?就看眼睛,看他的瞳孔,有精神他身体就很旺。如果医院里谁的瞳孔都散了,神就散了,就没有救了。“若死生之徒,吾又何患!”如果把生死看成一回事,与生死两个交成好朋友,你又何须好生恶死呢?

 

养生之道的根本秘诀

 

“故万物一也”,能以“万物为一”,我这个身体来是从万物中来,去了以后还是回归于万物。从大道中来,回归于大道,从万物中来又回归于万物。我们每天吃五谷杂粮,鸡鸭鱼肉,以颐养生命,使我们的生命得以延续是“万物”,没有万物来颐养,我们的生命就无法存在。用黑格尔的话来说:“生命,就是不断把外在变成内在,把内在变成外在的过程”。什么是外在变成内在?就是新陈代谢,吐故纳新。我们吃东西,呼吸新鲜空气,就是把外在的东西转化成内在的东西。我们排泄流汗,就是把内在的东西变成外在的东西,人的细胞、血液每天要生多少,要死多少,死后通过种种不同的方式排泄、转化掉,由内在转化成外在。如果一个人不排便、不出汗,那肯定是死人了。不出汗的人,也是死人。所以“故万物一也”我们要把千差万别的现象看成是一回事,都是大道流行。

“是其所美者为神奇,其所恶着为臭腐”,我们对喜好、欢喜、所欲的东西,称为“神奇”。富贵是神奇,都喜好,贫贱是臭腐,都讨厌。生命是美者,是“神奇”,我们礼赞、歌颂生命。相反,死亡是臭腐,我们要诅咒死亡、诅咒死神,为什么呢?因为那些是“臭腐”。

但是造化就是那么奇怪,经常把“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我们吃的山珍海味,在五脏六腑中变成了臭便,然后进入“五谷轮回所”之中,大家都捏着鼻子,不愿意进去,这是“神奇”化为“臭腐”。但正是这些臭腐的东西,你用在田里就是有机肥。我们现在纯绿色的农业,拒绝化肥、拒绝农药、完全是用有机肥料来种庄稼、种蔬菜水果,这个在市场上是最受欢迎的。“神奇”嘛!这就是“臭腐化为神奇”。“神奇”又怎样呢?荷花出淤泥而不染,如果泥不污哪有荷花呢?云门寺小西天的荷花就长得衰弱不堪,因为池子里面只有薄薄的一层沙,没有淤泥,没有肥,所以就长不起来。“臭腐化为神奇,神奇化为臭腐”,这是一种转化。特别是在现代经济社会之中、官场之中,也是“腐臭化为神奇”。某些人通过一些见不得人的手段,升官发财了。当然,升了官发了财就是“神奇”。但哪天案发了、双规了、一下就变成“臭腐”了。我们要把这些现象看穿、看破,大道中的确无所谓“臭腐”、无所谓“神奇”,“臭腐”是人的感觉,“神奇”也是人的感觉。我们排的大便,对人来说臭不可挡,而对苍蝇、屎壳郎来说,却是美味、天堂,各自需求不一样,所以一定要把这个看破。

“故曰,‘通天下一气耳”,我们有没有这样的境界?有没有这样的胸襟?能够有“通天下一气”这样的感觉,能够把富贵贫贱视之为“一”,处之如“一”、把生死、是非化之为“一”。从而在遇上大麻烦时能显得气定神闲,自由自在,不至于张惶失措。

“圣人故贵一”,一方面在意识形态中,我们要把这个境界提起来,把价值观念纯化、优化。另外一方面,“贵一”就是我们的“精气神”应该收摄为“一”,不能随便释放,问题想多了耗神;话说多了耗气,每天不守“子时”,肢体不得休息就是耗命。怎样使自己能够把神、神气,乃至自己的命都规范在“一”之中?这就是养生之道了。养生之道并没有什么神秘的秘诀,你只要能够“贵一”,能够“守一”,这就是养生之道的根本秘诀,除此之外没有什么秘诀,这可是儒释道三家都宗奉的原则啊!

 

不读书而悟道最舒服
   

“知谓黄帝曰:“吾问无为谓,无为谓不我应。非不我应,不知应我也”,“知先生”终于有点明白了,对黄帝说,我向“无为谓先生”请教,“无为谓先生”不回答我,他并不是不回答我,是他不知道怎样回答我。

“吾问狂屈,狂屈中欲告我而不我告,非不我告,中欲告而忘之也”,我问“狂屈先生”,“狂屈先生”内心里正想告诉我,却没有告诉我,不是不告诉我,是心里正想告诉我时,又忘掉该如何告诉我了。

“今予问乎若,若知之,奚故不近” ?我今天来问你,你知道了,你既然知了,那么就不接近道了,你所说的、所表达的,未必就是道。

“黄帝曰:“彼其真是也,以其不知也”,黄帝说,“无为谓”先生是真正的体道而行,因为他不知道什么是道,他才是真正的“是”。

“此其似之也,以其忘之也”,作为“狂屈”先生而言,因为他接近、有点相似,有点感觉,但他确说不出来,不仅仅是说不出来,还忘记怎么说了。“予与若终不近也,以其知之也”,我们两个是永远与道不沾边,因为我们知道了这个“天机”,就永远不懂什么是道了。

   “狂屈闻之,以黄帝为知言”,“狂屈”先生听了黄帝的这番话,就赞美黄帝了不起,他居然懂这些,还说得这么好。“无为谓先生”有没有话说呢?他就没话可说。既没有表扬,也没有批评,管你们说什么,他都听不到,所以他也不说。通过这一段,让我们来感觉“知”与“不知”、“智慧”与“愚昧”的这层关系。

这里所说的愚昧就是“混沌”,如何料理这层关系?孔夫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智)也。怎样使“知”与“不知”达到一种平衡、一种和谐?有些人觉得自己什么都不懂,心里就万分焦急,就感到很羞愧、感到很无能、感到很无力。有些人有了点知识、有了点能力就沾沾自喜,觉得自己了不得,这些都是病态心理在大道面前无病呻吟,所以我们要把这些看破,通过对道家,特别是学习庄子的文章,把我们生命、精神的运行放在一个恰当的位置上,这样我们就会感到很舒服。如果我们每天都在忙,特别是有些好学之士,生怕自己不懂,每天都要翻千卷书,这样学虽令人敬仰,但很累,可能也不会持久。怎样使自己在不读书的情况下而悟道?在不累的情况下能悟道?就是不读书而悟道最舒服。有人说我听不懂,这样最舒服,你就高明。就怕听懂了,因为听懂终归不“是”,听得稀里糊涂还有点接近,一点不懂、一点不听就是最好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