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熊继柏:读中医经典 重临床实践

 中医知识学习馆 2014-10-27
湖南中医药大学 熊继柏

同志们,朋友们,大家好!有幸来参加全国的经典临床研讨班。今天讲的题目就是“读中医经典,重临床实践”。这个题目分而言之是两个内容:第一个是要认认真真地攻读中医经典;第二个是要扎扎实实地从事临证实践。合而言之,就是一个内容:我们读中医经典的目的,就是要用以指导临证实践。

一、读中医经典
为什么要提倡读中医经典呢?我们过去讲中医经典,是《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和《神农本草经》。但是从实际作用和价值而言,应该是《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还有温病学。为什么这么讲呢?因为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是从《黄帝内经》开始的,有了《黄帝内经》,才有我们中医学完整系统的理论体系,包括阴阳五行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病机学说、诊法学说、治疗学说、病证学说、针刺学说、养生学说、运气学说等,这一整套理论体系的形成出自《黄帝内经》,这是无可非议的。《金匮要略》和《伤寒论》这两部书,一部是讲外感病的辨证论治体系;另一部是讲内伤杂病的辨证论治体系,所以我们必须熟读《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因为它构建了外感病和内伤杂病的辨证论治体系,可以指导我们去辨证。那为什么温病学也应该上升为经典呢?因为整个温病学,当然主要是吴鞠通的《温病条辨》和叶天士的《温热论》,它形成了治疗外感热病的比较完整系统的理论体系,系统地提出了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的法则,而且系统地提出了相应辨证之下的主方以及药物。所以,我们要想治外感病,治外感热病,也就是现在所讲的急性病,甚至于急性传染病,不学温病学是不可以的。所以从临床实用的价值来讲,温病学应该上升为经典理论。我们作为一个中医,应当熟读这些经典,要认认真真地攻读这些经典,才有可能有比较扎实的理论基础、理论功底,这就是“读中医经典”。

二、重临床实践
(一)中医的生命力在临床
我发表过一个观点,就是中医的生命力在于临床,中医生命力旺不旺盛取决于临床水平的高低、临床本领的大小、临床疗效的好坏。中医在中国几千年以来,受到中国人民的尊重,中医在广大人民群众中的威望,可以说是根深蒂固。中医学两千多年以来,主导着我们中国人民的健康保健事业,防病、治病,尤其是治病。老百姓为什么相信中医呢?相信的就是中医能治病,能解决问题,这就是中医的生命力。为什么几千年来中医可以长盛不衰呢?就是因为中医能治病,就是因为中医的临床,老百姓不是要我们去给他讲阴阳五行、病因病机,而是实打实地解决问题。

(二)中医要提高自身的威望关键在临床
我们中医要提高自身的威望,关键在于临床。当前不是有一股歪风邪气吗?什么张功耀、李功耀、王功耀,这样的人不少。网上发表的攻击、诽谤中医的文章在我桌上就摆了五、六篇。当然,对这样的人我们可以不去理他,因为他无知,他不了解中医。但是,通过这个事情我们也应当反思一下我们中医本身有没有问题,《内经》有句话“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人家为什么讲你的短处,为什么讲你如何不行?所以就要反思自己有没有短处,是不是有正气虚的地方。现在我们中医界,不要看表面上人员特别多,职位特别高,博导特别多,教授如林,每年我们中医界的科研经费拿了国家多少万我不知道,这个也不关我的事。我觉得我们中医界现在存在着两个突出的问题。
第一,虚多实少,就是务虚的太多,务实的太少。简单的讲有三多,而这三多恰恰是三少,第一是职称多,现在的教授有多少?名医有多少?主任医师有多少?但是在这里面搞专业的是不是百分之百?有多少水分?没有人去统计,这是职称多专业少。第二是名医多,名医特别多,有国家评的,政府封的,也有自己封的,这里面是不是个个都是名医呢?标准不一样啊,昨天我听广东省的金秘书长告诉我,广东省评名医要看临床,这个标准是过硬的,但是不是全国都是这样呢?不一定,可能也有的是因为官职高,也有的是因为资格老,也有的是因为天线粗,也有的因为关系特别好,各种复杂因素都是有的。名医多是好事,职称多也是好事,问题在于职称多,搞专业的不是那么多,名医多,搞业务的不是那么多,有的名医根本就看不了病。影艺界有一句很好的话,“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什么是名医?老百姓公认的才是名医,一天门诊看三、五个病人,看十个病人,这是名医吗?人家来一次没效,看第二次还没效,第三次还来不来?不敢来了,这是名医吗?所以是名医多,业务少。第三,科研多,效益少。我当然不能讲我们所有的科研项目都是假的,但是可以肯定相当一部分都是假的,一个科研课题搞下来,结论总是疗效97%、95%、98%,与西医比较超过好多好多,西药的疗效只有60%、70%,中医科研项目一出来就是90%,有那么高疗效吗?这不是自己哄自己吗?发挥效益了吗?没有,效益只有一个,科研经费捞到手了,教授上去一批了,就这个效益。这不是损害中医自身的威望吗?这不是我们中医队伍里自身存在的问题吗?如果我们大家都还没认识到这个问题,不认真加以解决的话,长此以往发展下去,只能有损我们中医自身的形象,影响我们的生命力。如何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就是一个字,“实”,实实在在搞临床。
第二个问题就是全面西化。广东这边的情况挺好的,我今天上午到病房里看了两个科室的病人,接触到他们的主任,接触到院长,接触了大批的主治医生,他们开的处方还是不错的,他们运用中医的辨证还是比较有章法的。我熊某人从不反对中西医结合,在哪里都没有讲过西医的坏话。我说西医不错,全面西化并不是坏事,因为随着时代的潮流,随着社会的需求,随着与西医的竞争,我们不得不西化,尤其是从经济利益出发,没有西化就赚不来钱。检验、手术,这都是特别赚钱的,所以我不反对西化。而且,能够真正的搞中西医结合,西医可以帮我们很大的忙。比如肿瘤科就是,肿瘤就是靠西医检查发现的,我们只能在它肯定的结论后面,再加以辨证论治,对不对?西化不是坏事,但是西化以后有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我们一些中医的同志,在搞西化以后,把中医自身的本钱给丢掉了,把辨证施治给忘了,开方开不出汤头来,都是乱七八糟的大杂烩,这恐怕是当前的一个时病。我讲过一句话,当然这个话说得太厉害一点,我说,看一个中医的水平,不看他的牌子,更不看他是否能夸夸其谈,也不看他的文章,看什么?看处方,这个处方我一看,看是不是有汤方的,要求不高,不看他的处方跟辨证能否对号入座,就看这个处方本身是否是有汤方的,如果是有汤方的,那这个医生是个已经入门的医生,如果这个处方开出来是杂乱无章,根本没有汤方,那这是个没有入门的医生。为什么这样讲呢?方剂学是中医最基本的一门功课,如果连方剂都背不上几十个、上百个,那是什么样的医生啊,那就根本没有入中医这个门槛。所以我经常讲,要当一个好的临床医生,最少要背五百个汤方,当然要是能背更多一点更好。不仅要背,而且要用,如果不使用,甚至没有用熟,那这个汤方就是根本没有掌握,说不定三五天又忘了。这是我们中医界突出存在的几个问题,要解决这几个问题,要提高我们自身的威望,应该怎么办?就只有从临床入手,解决临床的技能和水平问题,临床技能强了,水平高了,我们自身这个威望也就上来了、问题也得以解决了。

(三)中医的优势在临床
中医和西医比较,优势只有一个,就是临床。我们跟西医比较一下,不从大的方面比较,规模、设施我们不讲,当然广东这边可以,跟西医院比较,规模、设施都不错,一流的。我们从我们专业本身来比较,西医的长处很多,仪器检验、外科手术、急救手段,这都是比我们先进的多,这是它的长项、优势,我们中医与它无以能比。那中医还有什么优势呢?中医有中医的优势,中医的优势就是四个字“辨证论治”,也可以讲“辨证施治”。这个辨证施治是奥妙无穷的,很灵活的,不管是什么病,特别是一些疑难病,西医搞不清的,诊断不明确的病,病毒性的病,退行性的病,功能系统紊乱的病,中医有办法,它可以通过辨证施治想出办法来加以解决。所以在内服药治病这个方面,中医有最大的优势,正好是西医的不足处。所以我经常讲,中西之间应该优势互补,各自发挥各自的长处,取长补短才是真正的中西医结合。这个优势是什么呢?就是临床。中医临床能够治好病,就有了优势,有了优势,中医的生命力不就旺盛了吗?所以我们要重视临床实践。

(四)中医走向世界要靠临床
我们中医开始走向世界,面向国外。广东是开发地区,沿海发达地区,广东走出国门的恐怕要比我们湖南内陆多得多。我第一次出国,到非洲给阿尔及利亚的总统看病,这个消息原来是不能公开的,因为这个总统在法国治病没治好,国内的反对派说这个总统的身体不行了,得了癌症了,要完了,这是一种政治攻击,意思就是要他下台,所以他请我去看病是保密的,现在总统医好了,已经到中国来开会了,身体好了,长胖了,没病了,所以这个消息我可以公开了。我就有一个感觉,假如去给他看病,我去给他讲一通理论,讲阴阳五行,我说你这个病是阴阳失调、营卫不和、气血紊乱、五脏元真不通畅了,请问他信不信你?你再讲得天花乱坠也不行吧,假如我不能解决问题,到头来他会怎么说?他会说中国的中医就这个水平啊?就派这么个角色来啊?所以,他请我去的时候,就有三条标准,第一,是中医,不是西医,因为他在法国治了,法国的西医不会比中国的西医差。第二,要真中医,不要冒牌中医。我们国家派去的时候也要考虑这个事,不能搞个冒牌货来。第三,要解决问题的中医,不要徒有虚名的中医。光有名气不行,他不看牌子,我是个没牌子的人,既不是院士,也不吃国务院津贴,他偏偏请到我了,为什么?因为我还能够解决一些问题。所以人家是从临床实践的角度去考虑,由此事我就想到,我们要让中医走向世界,就必须要有过硬的临床本领,你没有过硬的临床本领,在国外你怎么站得住脚?

从这四个方面来看,中医历史价值来源于临床;中医要提高自身的威望,关键在于临床;中医与西医相比较,只有一个优势,就是临床;中医要走向国外,要走向世界,完全依靠临床。所以,说来说去,要重视临床实践。我是个搞临床的,搞临床不是那么简单的,决不是一天两天、一年两年可以学得到的,也不是十年、八年就可以当名医的。第一,要吃得了苦,要埋得下头,我经常讲搞临床要埋头苦干,如果头都埋不下来,一个劲朝上面望着,临床怎么能搞得好?“孜孜汲汲,唯名利是务,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张仲景批评的很好啊?一定要扎扎实实地干,慢慢地摸索,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进步,这样临床才搞得好。第二,搞临床,必须有扎实的理论功底,要有理论来指导临床,临床水平才能不断的上升。所以搞临床不是那么简单的,我劝告青年同志,尽管你搞了十年、八年临床,不要说你有多少经验,古人大量的经验你还没有用过,中医的理论能不能准确去指导临床,恐怕距离还很远。何况我们中医学非常深奥,博大精深,做到老,要学到老,学无止境。我现在天天搞临床,还在不断的学习,不学是不行的,总有解决不了的问题。《黄帝内经》讲“上工十全九,中工十全七,下工十全六”,这个要求标准挺高的,那我们可以掂量一下我们自身的临床,你看十个病有六个好了吗?有六个有效吗?还不是讲痊愈,而是讲有没有效,这个要求挺高的,如何才能达到这个要求和标准呢?那就只能扎扎实实地从事临床,认认真真的攻读中医经典,确确实实的拿中医的理论来指导临床,这样才能真真正正成为合格的中医。这算是我的开场白,也算是闲谈,占用了大家时间,下面我们开始讲内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