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对《石钟山记》教学的一点认识

 王语雷悦读馆 2014-10-27

一是这篇文章的价值到底是什么?

苏轼在这篇文章里,到底说了什么?“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这应该是作品最抽象的一句话,是作者从前文推导出来的,并成为后文演绎的前提的一句话。把它作为这篇文章最有价值的一句话,应该不会有争议。但是,问题是,作者认为不该“臆断”,但自己却处处在臆断。第一,他关于石钟山得名的解释,是臆断。“目见耳闻”就不是臆断了吗?再说,他“目见耳闻”了吗?他“目见耳闻”了一个夜晚,只接触到了石钟山的一个侧面,一个季节的一个时辰,怎么可以就轻易地说“古之人不余欺也”——俨然得到了“标准答案”?其次,是对郦道元和李渤的臆断,他怎么知道“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要知道,李渤是在此隐居的,他在《辨石钟山记》中写自己“寻纶东湖,沿澜穷此。遂跻崖穿洞,访其遗踪”。无论从观察时间还是观察的范围,应该说都远远超过路过此地只做一晚之游的苏轼的。自己明明是臆断,还要说别人是臆断,还“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就有些浅薄了。实际上,他的发现“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与郦道元的“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有什么区别?“深潭”,“石穴罅”,只是观察的方位有些不同而已。他比别人更接近真理了吗?那怎么可以说别人“简”?而李渤的“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现代科学也证明是有道理的。“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箜箜焉”,也是对的。苏轼的“乱石”可能不是我们认为的乱石子,《念奴娇·赤壁怀古》里说“乱石穿空”,可见,“乱石”是指石林,“石钟乳、石柱、石笋”等,是参差不齐的石柱,人家“寺僧”的做法一点错误也没有(现代科学证明,此地确实是特殊的地质风貌)。怎么能是“陋者”呢?教材的编者也有问题,苏轼在第一段其实引用了《辨石钟山记》好几句话,应该用引号的方式标出来,否则这几句话(“《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响若洪钟”,“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抱止响腾徐歇”)的产权就不明确了。苏轼路过这里,看到山上的石刻,即《辨石钟山记》,引起了兴趣,于是夜游,于是有了这篇文章,我觉得他的好奇心很强,也很快忘记了不快(或者没有透露,或者不敢流露,不过从轻佻的语气上来看,他的心情是不错的)。相对来说,李渤对待前人(郦道元)的态度倒是理性、厚道一些(“聊刊前谬,留遗将来”)。

所以,如果说价值是“求实的精神”,李渤的文章,也体现了求实的精神,那么,为什么不去学它?

其次,这个单元是说,要学习古人的“说理”,我觉得更没有道理。我们古代有严格意义上的“说理”吗?即以本单元几篇文章而论,从他们这里可以学到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说理”本领吗?《过秦论》、《师说》最大的论证特色是对比论证,《劝学》是比喻论证,从现代意义上来说,这些都不是严格的论证。对比只会使观点更鲜明,比喻是使观点更形象,都不是严谨的逻辑推理。比如,《劝学》把人比作“水”、“木”,但是“水”、“木”与人的性质一样吗?如果不一样,那么得出的结论怎么可以放在人的身上?不是忽悠人吗?说重了一点,都是为自己服务的强词夺理,议论都是不严密,不周全的。《石钟山记》也是这样,一个夜晚的勘察,怎么可以就成为推翻前人见解、树立自己见解的依据了呢?当然,你可以说,这只是一个诗人、一位作家的一点感悟,一篇游记,没必要要求他那么严谨,那么,好的,可以!把它作为游记来学就行了,没必要用它来学什么“说理”!

《石钟山记》一文,在否定前人观点时,所用的逻辑也是相当不严密的。如“石之铿然有声音,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这句话就十分没有道理。这里的石头与别处的石头一样吗?这里的石头与别处的石头发出的声音一样吗?如果不一样,怎么可以否定人家?不是说,用了一个反问句就可以驳倒人家的(《过秦论》等更是过分,用大量的排比,排山倒海般的,“仗势欺人”,声音高就有道理吗?)。只是李渤早已长眠地下,不能起来与之争辩罢了。我这里为他说几句公道话。

第三,如果要学习这篇课文,我们学习什么?这些日子,我一直在思考,我们的文言文教学到底应该教什么?我觉得首要的任务还是要“教会学生读文言文”。苏轼作为古文大家,名列唐宋八大家,其运用古代汉语的能力还是很强的。而他那个时代口语已经与书面语拉开距离了,他能娴熟地使用一套与日常生活用语区别很大的语言系统表情达意,也是很了不起的。他对古代汉语的一套规则应该很熟悉。所以,引导学生体会他所掌握的古代汉语的表达习惯,对于学生进一步阅读古文是有帮助的。如果细说,可以有三个层次。一是了解古代汉语遣词造句的习惯,看看苏轼是如何使用一些我们今天熟悉或陌生的一些词语,在他那里,该词语的意思是什么。还有他是如何使用句子的,这些句子与我们今天有什么不同,与比他更古的人使用的方式有什么不同,能否看出苏轼的继承或创造,有哪些在今天看来很特殊的表达(倒不一定是今天的所谓“特殊句式”)。其次,是研究文章中的古代文化,如为什么称郦道元为“郦元”?“钟磬”是什么?“无射”钟的“射”是什么?还有“栖鹘、鹳鹤”等动物,为什么用“猛兽奇鬼”、“老人”作比?这反映了我国怎样的宗教系统?“元丰七年六月丁丑”的时间表述反映了我国古代怎样的历法?等等。这是一个中国古代音乐、宗教、天文地理、称谓等等的全息文化场。第三,还可以通过分析其句子的短长,用韵的偏向,去讨论其作品的风格及个人性情。

另外,如果放在文学史上来看,该文“夜探绝壁”一段,写景也很传神。我国的散文,在柳宗元之前,写景的文字是缺乏的。苏轼这里的几句话,虽然手段、手法上还很简陋,也没有较前人有更多的进步,但毕竟给人以如临其境之感。所以,还是有些讨论价值的。

在具体教学这篇文章,如果学生有兴趣,或基础比较好,我们还可以尝试着引导学生比较苏轼所做到的与郦道元所做到的,再比较他与李渤所做到的,看看郦道元到底“简”不简,李渤到底“陋”不陋,这样也许可以培养出来一些理性出来。

    我已经说了很多了。不好意思。不当之处请大家批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