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少年王安石的故事

 寒友589 2014-11-01
 
少年王安石的故事
1、"害"爹挨雨淋
    王安石从小聪明伶俐,邻居们都夸他心眼多,脑瓜灵。他爹听了,自然喜上眉梢,甜进心里。
    有一年秋天,正下着毛毛细雨,他爹穿着单衣,坐在屋里,于是把王安石叫到跟前说:“安石啊,大家都说你聪明,我不信。如果我坐在屋里,你能叫得我站到院子里去挨雨淋,才算你真聪明。”王安石知道父亲在考自己,就笑着说:“爹,落雨天当然是坐在屋里,我怎么能叫你站到院子里去淋雨呢?”他爹说:“哪你不算聪明。”王安石接着说:“爹,你要是站到院子里,我就能把你请到屋里来,你信不信?”他爹连声说着“不信”,就走到院子里去了。 
    王安石在屋里来回走着,就是不喊爹进屋来,让他爹挨淋雨。他爹等了好久好久,实在不耐烦了,催问他为什么还不开始?王安石说:“爹,这不是‘叫你站到院子里挨雨淋’了吗?”他爹这才恍然大悟,笑着说:“还真有两下子。”王安石说:“爹,快回屋里来,要不淋雨受凉会生病的。”他爹立即回来了,王安石又说:“爹,又‘把你请到屋里来’了。”说完,两人都哈哈大笑。(晓林整理)
 
2、对联成婿
    王安石年轻时赴京赶考,半路上遇见一富户人家在对诗选婿,难住了许多人。他细一打听,这上联是小姐出的:天连碧树春滋雨,雨滋春树碧连天。”求对下联。王安石略一思索,对出“地满红香花连风,风连花香红满地。”众人齐声称好。于是,王安石约定科考后完婚。
    巧的是,考场上收毕试卷,主考官又另出一题:“地满红香花连风,风连花香红满地。”求对上联。王安石灵机一动,对道:“天连碧树春滋雨,雨滋春树碧连天。”主考官闻言大喜,十分赞赏。
    不久,王安石与小姐举行婚礼,正进行时,传来王安石高中状元的消息。正是喜上加喜,王安石非常兴奋,亲自下厨房烹饪菜肴,招待贺喜的四亲八邻。其中的一道“喜喜字肉”的菜别具特色,不但味道好,而且每块肉上都刻着个喜喜字。众人越吃越爱吃,边吃边夸新郎精湛的烹饪技艺。
 
3、智胜厨师
    王安石小时候,住在临川城内的盐埠岭,离他家不远的街口有一家面馆。王安石每天上学都要从这家面馆门前经过,并经常在这里吃早点,久而久之,和面馆的老板伙计都相识了。 
    有一天,王安石又到这家面馆吃面。进门后,拣了个座位坐下,老板、伙计有心考考他,故意不给他端面。王安石等了好久,看见后进门的人都吃上了面,便问跑堂的伙计:“师傅,我的面做好了么?”伙计答道:“就来。”不大一会儿,只见跑堂的伙计手中拿着一双筷子交给王安石道:“伢仔,你的那碗面做好了,大师傅说要自己去端。”王安石也不计效,径直来到厨房,只见灶墩上放着一碗热气腾腾的肉丝面,滚烫的面汤快要溢流碗外,大师傅笑眯眯地对王安石说:“伢仔,这碗面是我特意为你做的,味道格外好,肉也特别多,你能把它端到堂前去,不泼了一滴汤,算你白吃,不要钱。”王安石问:“此话当真?”大师傅说:“偌大的一个面馆,还出不起一碗面么?”好一个王安石,主意还真不少,只见他用筷子轻轻地往碗里一伸,把面条挑了起来,碗内自然只剩一半碗汤了。就这样,王安石左手端起汤碗,右手拿着筷子挑起面,顺顺当当地把一碗满满的热面条端到店堂前,便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面馆里的人都翘起大拇指称赞道:王安石真神童啊!
4、寻求生花笔
    江西抚州的王安石少有大志,负籍远游,曾挑着书箱行李,从家乡临川,来到宜黄鹿岗芗林书院求学。在名师杜子野先生指导下,他勤奋苦读,每至深夜。
     一日,王安石翻阅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得知李白梦见自己所用的笔头上长了一朵美丽的花,因此,才思横溢,后来名闻天下。于是他拿着书问杜子野先生:
    “先生,人世间难道真会有生花笔吗?”
    杜子野正色道:“当然有啊!事实上有的笔头会长花,有的笔头不会长,只是我们的肉眼难以分辨罢了。” 
    王安石见杜子野先生如此认真,便道:“那么先生能给我一支生花笔吗?” 
    于是,杜子野拿来一大捆毛笔,对王安石说:“这里九百九十九枝毛笔,其中有一枝是生花笔,究竟是哪一枝,连我也辨不清楚,还是你自己寻找吧。” 
    王安石躬身俯首道:“学生眼浅,请先生指教。” 
    杜子野摸着胡须,沉思片刻,严肃地说:“你只有用每枝笔去写文章,写秃一支再换一支,如此一直写下去,定能从中寻得生花笔。除此,没有别的办法了。”
    从此,王安石按照杜子野先生的教导,每日苦读诗书,勤练文章,足足写秃了五百枝毛笔。可是这些笔写出来的文章仍然一般,也就是说还没有从中找到“生花笔”。他有些泄气,于是又去问杜子野先生: 
    “先生,我怎么还没有找到那枝生花的笔呢?” 
    杜子野没有说什么,饱蘸墨汁,挥笔写了“锲而不舍”四个大字送给他。
    又过了好久,王安石把先生送给他的九百九十八枝毛笔都写秃了,仅剩一枝。一天深夜,他提起第九百九十九枝毛笔写了一篇《策论》,突然,他觉得文思潮涌,行笔如云,一篇颇有见地的《策论》一挥而就。他高兴得直跳了起来,大声喊:“找到了,我找到了生花笔了!”
    从此,王安石用这枝“生花笔”学习写字,接着乡试、会试连连及第。以后又用这枝笔写了许多改革时弊、安邦治国的好文章,被后人称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王安石一门多才女
 
   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王安石,不仅自己才学过人,就是他家中的女性,几乎全是才女,颇享声誉,洋溢着浓郁的知识氛围。
    王安石的妻子吴夫人,出生于金溪的一个书香之家,能诗善文,曾作小词《约诸亲游西池》,其中有句云:“待到明年重把酒,携手。那知无雨又无风。” 写得 “脱洒可喜”,为人传诵。
    王安石的大妹王文淑,嫁工部侍郎张奎为妻,诰封“长安县君”,王安石的名诗《示长安君》就是写给她的。她工诗善文,强记博闻,明辨敏达。曾见亲族妇女用白罗带子系头,因戏为诗,云:“香罗如雪缕新裁,惹住乌云不放回。还似远山秋水际,夜来吹散一枝梅。” 风格轻松活泼,比喻贴切,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王安石二女儿嫁给宰相吴充之子吴安持为妻,诰封“蓬莱县君”(王安石诗集中称“吴氏女子”),也善写诗词,多有佳句。其《寄父》诗云:“西风吹入小窗纱,秋气应怜我忆家;极目江山千里恨,依然和泪看黄花。” 诗句前后照应周全,写得哀婉悱恻,凄楚深沉。有人说这首诗是在诉说婚后生活的不幸。从王安石送她《楞严经新释》,并劝她 “能了诸缘如梦幻”,似确有此意。
    王安石三女儿嫁给宰相蔡卞(元度)为妻(王安石诗集中称“蔡氏”),也能诗。她读洪觉范《上元宿岳麓寺》诗,读至“十分春瘦缘何事,一掬乡心未到家”,笑道:“真是个浪子和尚。”
    王安石大弟王安国的女儿、刘天保之妻,诗也写得很好,佳句有“不缘燕子穿帘幕,春去春来可得知”,传达了深闺幽居之怨。
 
民间传说,贴红双喜的习惯与王安石双喜临门的故事有关。那一年,王安石正23岁,值大考之年,他赴京赶考,到汴梁(今河南开封)城东舅父家去住宿,刚来到东门,忽然看见马员外门前熙熙攘攘。他抬头一望,只见门楼上悬挂着一只大彩灯,上书一上联求对:“玉帝行兵,风枪雨箭,雷旗伞鼓,天作证。”他摇头吟毕,不禁拍手称好:“好对呀好对!”这时旁边站着一位老人连连向他作揖:“哈哈,这上联已贴了好几个月,至今尚无人对出,相公既说好对,请你略等片刻,让我进去禀报员外,一定求教。”王安石刚才是赞赏上联出得好,没想到老人家要他对下联,他因明日要去赴考,无时间思考下联,不等老人出来,便到舅舅家去了。

    第二天,王安石在考场上,见试题不难,略加思索,一挥而就。主考大人见他年纪轻轻,才华出众,就传他面试,指着厅前的飞龙旗说:“龙王设宴,月烛星灯,山食海酒,地为媒。”令他答对。王安石想起昨天看到的上联,正好作对,便随口答道:“玉帝行兵,风枪雨箭,雷旗伞鼓,天作证。”主考大人见他才思敏捷,对答如流,好不高兴。

    王安石考毕,回到舅父家去等待朝廷发榜。谁知刚进舅父家门,只见那位老人早巳在那里恭候:“哎哟,相公昨天我找你好半天,今天才打听到你住在这里,快去快去,我家员外等急啦;”一面说,一面拉着王安石就走。

    马员外一见王安石,急忙施礼让座,取出笔墨纸砚,请他写答下联。王安石将主考大人的上联挥笔写上:“龙王设宴,月烛星灯,山食海酒,地为媒。”马员外看他写得龙飞风舞,下笔如神,十分满意。便吩咐丫环拿给女儿去看。马小姐一看,字体遒劲,对仗工整,含羞应承。马员外大喜,并对王安石说明:“此上联是我独生女选婚而出,已悬挂半年,至今尚无人应对,现在为王相公对出,联句成对,姻缘成双。”马员外当即征得王安石舅父同意,就择在三日后吉日良辰,为他们两人完婚。

    到了第三天结婚喜日,忽然大门外人欢马叫,两个报子高声前来报道:“王大人官星高照,金榜题名,头名状元,明天一早,皇上亲自召见,请赴琼林宴!”

    王安石喜上加喜,顿时鼓乐喧天,鞭炮齐鸣,与马小姐拜过天地,进入洞房,新娘笑着对王安石说:“王郎才高学广,一举成名,今晚又逢洞房花烛,真是‘大登科’与‘小登科’双喜临门。”王安石听后,哈哈大笑,并将此事经过叙述了一遍,说:“全仗娘子出得好联,下官何功之有!”说罢,提笔在红纸上写了个斗大的红双喜,贴在门上,又吟诗
一首:

    巧对联成红双喜,天媒地证作丝罗;
    金榜题名洞房夜,“小登科”遇“大登科”。

    从此,结婚贴双喜,就流传下来,成为喜庆吉祥的标志。

公元1021年,北宋时期,江西临川的一户王姓农民家出生了一个男孩,取名王安石。幼时的王安石聪明伶俐,才智过人,深得父母的疼爱,看他是块好料,决心要从小培养。让他念书,将来成就功名。
小安石每天上学往返要走十几里路。,都得自己走去。有些财主家的公子少爷由马车接送,书童服侍,使家境贫寒的王安石感到心中不平,于是从小立下大志,一定要为王家光宗耀祖,为穷苦人改变世道私塾先生为了节省时间,中午不放学,要学生带饭来吃,夏天就吃冷的,冬天就由师母蒸热。王安石的父亲是种菜的能手,家中的芥菜长得又肥又壮。母亲使用来腌制菜梗。王安石每天中午带来的菜便是香味扑鼻的菜梗。看见王安石吃得津津有味,那些富家子弟虽吃的是大鱼大肉,总没有王安石吃得快吃得香,常常有同学被菜梗馋出了口水。便要讨王安石的菜梗吃。
邻村的张员外有个儿子,长得滚圆肥胖。和王安石是同窗。每天带的菜不是鸡鸭,就是鱼肉。可他每次吃饭就象吃药一样吃不下,慢吞吞地嚼。更令私塾先生操心的是,他每次去大便,总是半天不归。有一次先生叫王安石去监视他,看看是不是躲在外面玩。王安石回来报告说,他果真是便秘。
私塾先生捻着胡须想了好半天,想出个好主意。这天中饭时,他叫来王安石和张胖子,说:“以后你们两人把各自的菜换着吃。”先生的话不敢不听,两人也乐意对换着吃。王安石家贫,平日很少有荦菜上桌。现在每天中午有一餐美昧调剂一下,何乐而不为呢!一个多月以后,他那瘦弱的身体竟结实了许多,苍白的脸也红润起来了。那张胖子平日吃多了精食,现在中午换换口味,增加了许多粗纤维,居然治好便秘.同时还减了肥!
有一天,张员外携带不少礼物来到私塾先生家,亲自上门来谢先生,说治好了他儿子的病。先生听了哈哈大笑道:“要谢就谢王安石吧,是他每天带来的菜梗治好了你儿子的便秘的。”张员外又向王安石致谢。王安石说:“不要谢我,是我母亲腌制的菜梗,要谢就谢我母亲吧。”
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王安石母亲腌制的菜梗出了名。不少人慕名而来,有钱的拿银子要买菜梗,没钱的拿东西来换。王母十分厚道,来者不拒。还教会了许多农妇腌制菜梗。渐渐地临川菜梗成了家家户户都能腌制的一项绝活。    后来,王安石成就了功名。在京城里做了宰相,身居高位,而喜欢吃临川菜梗的习惯总忘不了,即便面对山珍海味,仍要放上一碟临川莱梗调凋口味,所以家乡有人进京,必捎点菜梗给王安石。
有一年王安石回临川探亲,返京时带了好几个大大小小的坛子。次日早朝皇帝宋神宗问他:“王爱卿此次回乡,有何收获?”
“有,有!带了臣家乡的特产,临川菜梗。”王安石连忙应道。“临川菜梗?”宋神宗从未见过,更没吃过,连声“哦?哦……”引起了兴趣。
散朝后,王安石立即送了两坛菜梗入宫,给神宗品尝。神宗当即命令太监开坛,夹了一根放人口中嚼起来,只觉得辣中有咸,咸中带甜,点点头说:“好,不错!”众嫔妃都听说王安石送来临川特产,争着来品尝。吃了觉得余味无穷,就不断向王安石讨要,把临川菜梗当作零食来吃。
王安石幼时的同窗张胖子,虽年长几岁,功课却不是很好,考了许久才考取秀才,靠王安石举荐。才在县衙当了个八品官。受王安石影响,他也喜欢吃菜梗,而且每年向王安石送菜梗进京便是他的义务。就这样,临川菜梗当时在京城里颇有名气。临川菜梗不仅是“才子之乡”的特产。也是江西的特产,出了国门还可算是中国的特产。
如今,临川菜梗已走向了市场。过去手工腌制的菜梗只能保存二个月,而今天依靠高新科学技术,临川菜梗采用真空包装,高温杀菌,以及保鲜、防酸等新工艺,不但提高了质量,保鲜保质期也达到了半年以上。
尤其能使王安石欣慰的是,注册为“安石牌”的临川菜梗已跻身于全省十大优胜食品系列。多次荣获省优秀产品称号和国际(天律)发明、专利及新技术新产品博览会金奖。座落在临川崇岗乡的临川菜梗公司将这一产品变成了乡镇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了广大农民共同致富。“安石牌”临川菜梗是中国腌菜市场上新的粗纤维绿色食品。其以清洁肠胃、预防癌症、高血压、动脉硬化等功能,已被广大消费者所认识,并必将风靡现代食品世界。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父王益,大中祥符八年(1015)进士,历任州、县官,天禧五年(1021)任临江军(今江西樟树西南)判官时,王安石出生于官舍。王益于宝元二年(1039)死于江宁府通判任上①,故江宁为王安石第二故乡。

  庆历二年(1042)王安石进士及第,任签书淮南节度判官厅公事。其时文坛领袖欧阳修不仅积极创导古文(散文),还与范仲淹、胡瑗、孙复、石介等人对传统的儒学“汉学”进行革新,是创导新儒学“宋学”的先行者,“自欧阳子(修)出,天下争自濯磨”②。王安石在扬州的此后数年中,致力于学术研究,蔡卞称:“自先王泽竭,士习卑陋,不知道德性命之理,(王)安石奋乎百世之下”,“著《(淮南)杂说》数万言,其言与孟轲相上下”①,开始了“宋学”三大学派中,最早形成为学派的“新学”学派的创建活动。庆历七年(1047)初,王安石调任鄞县(今浙江宁波)知县,当年即出巡视水利修建情况,“凡东西十有四乡,乡之民毕已受事,而余遂归云”②。他在任时期,“起堤堰,决陂塘,为水陆之利”;又曾“贷谷与民,以激奔竞之风,俾新陈相易,邑民便之”③。这些措施,可说是为以后进行变法改革积累了实际经验,也是新法中农田水利法与青苗法的先导。历舒州(今安徽潜山)通判,嘉祐元年(1056)归朝任群牧判官时,声名已著。欧阳修早年创导古文后,名家辈出,王安石是早期追随者之一。翰林学士欧阳修于同年七、八月间,向朝廷推荐人才时,对王安石作了全面评价:“太常博士(寄禄官称)、群牧判官王安石,学问文章,知名当世,守道不苟,自重其身,论议通明,兼有时才之用,所谓无施不可者”④。极其称许王安石的学问文章。次年欧阳修主持科举考试,以古文录取进士,“场屋之习,从是遂变”⑤。其中苏轼、苏辙即是首批以古文考取进士者之一。被后世称为“古文运动”的文学改革,终于取得胜利。王安石也被后世列入以韩愈、欧阳修为核心的“唐宋八大家”之一。

  嘉祐三年(1058)十月,王安石历任常州知州、江南东路提点刑狱之后,归朝任财政机构三司中管理国家财政收支的主要属官度支判官,使他得以进一步了解到当时国家财政的实际情况,于是针对当时弊端,向宋仁宗上了著名的万言《言事书》,极陈当世之务。他全面阐述改革的思想,要求及早进行改革。但是,既没有被宋仁宗采纳,也没有引起执政大臣的重视。

  ① 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卷71《先大夫述》。

  ② 欧阳修:《欧阳文忠公文集》卷首,苏轼:《居士集序》。

  ① 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卷4 下,王介甫《临川集》。

  ② 王安石:《王文公文集》卷35《鄞县经游记》,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 年版。③ 《宋史》卷327《王安石传》。

  ④ 《欧阳文忠公文集》卷110《再议水灾状》。

  ⑤ 《宋史》卷319《欧阳修传》。

  嘉祐六年(1061),王安石任知制诰(属舍人院),参与起草一般诏制(外制)。后又兼纠察在京刑狱,纠察首都开封府及三司、三衙(殿前、马军、步军司)等机构,判处徒刑以上误判的案件,并对死刑犯进行录问。嘉祐七年(1062),发生有人饲养的斗鹑(鹌鹑),其同伴想要,在主人不给的情况下强行拿走,主人追到时踢了一脚,导致偷者死亡事件。开封府判鹑主人死刑,王安石复审后认为:“按律:公取、窃取皆为盗,此不与而乃强携以去,乃盗也;此追而殴之,乃捕盗也,(盗)虽死,当勿论。(开封)府司失入平人为死罪。”开封府不服,后经审刑院、大理寺复议,以开封府所判死刑为是。王安石即因复审失误而被认为有罪,宋仁宗下诏“放罪”,不予追究。按惯例王安石要到殿门谢恩,王安石认为自己按律复审,没有错,不肯去谢恩,“执政以其名重,释不问”①。这是王安石首次要求依法审案的事件,虽然失败,但王安石要求依法办事、依律审案的思想,贯彻了他后来整个执政时期,对推进与确立封建法治,具有重大意义。十月,王安石改兼同勾当三班院,参与考核、除授低级武官。

  嘉祐八年(1063)三月,宋仁宗去世,英宗即位。同年八月,王安石母亲去世,归葬于江宁,王安石辞官守丧,一面进行学术研究,同时聚徒讲学,传播他的学术观点。治平元年(1064),阐述了他学术观点:“先王之道德出于性命之理,而性命之理出于人心”,并且叹息道:“呜呼;道之不一久矣。”①期望他创导的道德性命之理有助于“道一”。

  治平四年(1067)正月,宋英宗去世,太子赵顼(宋神宗)即位。宋神宗在即位前为淮阳郡王、颍王时,韩维任王府记室参军;立为皇太子后,韩维又任太子庶子,每逢赵顼称许他的说法时,韩维说:“此非维之说,维之友王安石之说也”②,又推荐王安石代替他任太子庶子,赵顼对王安石留下深刻的印象。即位后,随即命王安石就近出任江宁知府。九月,即被召赴京任翰林学士,担负起草重大诏令(内制)。

  熙宁二年(1069)二月,王安石出任参知政事(副相),与知枢密事陈升之(旭)一起,兼领新创设的制置三司条例司,以之作为推行新法的指导机构,进行以经济改革为重点的变法改革。陈升之于同年十月升任次相(集贤相)后,枢密副使韩绛接替陈升之兼领制置三司条例司。七月,颁行第一个新法“均输法”,采取节省运输费用、降低购价、有计划地调运的原则,既保证了官府支出,又节省了开支。九月,又推出青苗法,是由农户自愿向官府借贷,加息二分或三分,粮食收获后纳税时归还,以免借贷地主、商人的高利贷。十一月,颁布农田水利法,用以奖励各地官府、农户开垦荒地、兴修水利。

  熙宁三年(1070)五月,撤销制置三司条例司,其职权收归中书(宰相府)。十二月,王安石与韩绛同日升任宰相。此前二日,颁布《畿县保甲条例》,在首都开封府的属县试行保甲法,以十户为一保,五十户为一大保,十大保为一都保,分别设保长、大保长、都·副保正,主、客户每户二丁以上抽一人任保丁,每一大保每夜轮差五人巡警,保内实行联坐法,维护地方治安;对保丁进行训练,部分地代替军队,以达到减少军队,节省军费,以①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97,嘉祐七年十月甲午。

  ① 《王文公文集》卷34《虔州学记》。

  ② 《宋史》卷327《王安石传》。

  后推行于全国。同月,还在开封府属县试行免役法(募役法),向原服差役的农村上三等户征收免役钱,向其他户及原先不服役的官户等减半征收助役钱,免去原先按户等轮流到官府中服的差役(旧役法称差役法),改由官府出钱(以所征免役钱支付)募人服役,以使农户不为差役所困,后也推行于全国。

  熙宁四年(1071)二月,王安石提出进行科举改革,不再考诗赋、帖经、墨义等,而专考《五经》与《论语》、《孟子》,以及论、时务策,以求录取有用的人材;并废明经等诸科,改设明法科,专考律令、《刑统》大义及判案。熙宁六年(1073)三月,首次按新规定进行考试时,报考明法科的不多,为了改变士大夫多不习法的状况,又规定除进士前三名外,都要加试法律。次年三月,又进一步规定自第一名以下,都要加试明法科考试的内容后,才能出任官职。还在国子监设立律学。王安石在任执政以后,不仅自己仍坚持依法判案,此次科举及教育改革,即在于要求官员知法,并依法判案、行事。南宋著名思想家陈亮对中国古代的法律史,曾作了如下著名的论断:“汉,任人者也;唐,人、法并行也;本朝任法者也。”即是指出古代的法律由汉代的人治,经唐代的人治与法治兼行,到宋朝进入法治时期。而对于宋的法治,陈亮更具体地指出:“神宗皇帝思立法度以宰天下”,也就是说宋朝的法治时期,实际上起于宋神宗时,而这正是由王安石此次科举改革开始的。尽管封建法治仍存在许多弊端,但正如陈亮所说:“法之不足恃也久矣,然上下之间每以法为恃者,乐其有准绳也”①,说明即使弊端百出的法治,也是取决于长官意志的人治所不能企及的。中国封建社会由人治走上法治时期,是社会历史进步的体现。这正是在王安石的创导下开始的。南宋中叶,与陈亮大体同时的著名藏书家晁公武说:“皇朝王安石执政以后,士大夫颇垂意律令”②,说明这在宋代是人们的共识。

  熙宁四年十月,本着王安石在二月初进行科举改革时所说的“古之取士,皆本于学校”③,扩建太学校舍,并进行教育改革,在太学开始实行“三舍法”,从优秀太学生中直接选拔官员。熙宁五年三月,又在首都实行市易法,后推行于杭州、广州、扬州等主要城市,由官府收购滞销货物,商贩以财产抵押向官府赊购货物以贩卖,用以限制大商人垄断市场,防止物价暴跌暴涨。同年五月,又在开封府属县推行保甲养马法:次年推行于北方诸路,由民户自愿养马,每户一或二匹,由官府供马或给钱买马,每匹免除部分折变缘纳钱十四贯四百文的优惠,以解决军马缺乏问题。同年八月,又实行方田均税法,重新丈量土地,以肥瘠分为五等纳税,以农户实际拥有亩数负担赋税,以解决农户卖田后仍负担田税,以及富户隐瞒田产偷税问题。为了改革兵不知将、将不知兵,形成军队战斗力低下的状况,熙宁元年六月,曾“以京东武卫六十二指挥,分差主兵管(官)勾抽训练,此时已有置将规模”①。熙宁七年九月,王安石第一次罢相期间,颁布了“将兵法”。

  熙宁六年八月,首都开封府又实行免行法,各工商行户出免行役钱后,① 《陈亮集》卷11《人法》、卷12《铨选资格》,邓广铭编校增订本,中华书局1987 年版。前此论著没有以之论述宋代法律史,参见丙编第九章第二节、第三节。

  ② 《郡斋读书志·后志》卷1《断例》。

  ③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20,熙宁四年二月丁巳。

  ①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56,熙宁七年九月癸丑注。《宋史》卷195《兵志》九。不再向官府无偿提供物品或服劳役。王安石急风暴雨般地不断推出改革的新法,遭到了大地主、大商人以及既得利益集团的广泛反抗。次年四月,适逢久旱,太皇太后(仁宗皇后)曹氏和皇太后(英宗皇后)高氏,依据他们亲属反映实行免行法的不实情况,安上门监官郑侠又绘“逃荒者图”,并称:“旱由(王)安石,去安石,天必雨”,两太后“见上,流涕言新法之不便者,且曰王安石乱天下”②,其他守旧派官员也都把久旱归罪于王安石进行变法改革,王安石受到巨大压力而不得不自请辞相,于是推荐韩绛为相、吕惠卿为参知政事,以使新法能继续施行。王安石出任江宁知府,但韩绛很快发现吕惠卿乘机打击王安石,想取代王安石,于是向宋神宗建议重新起用王安石。

  熙宁八年二月,王安石出任首相(昭文相)。熙宁六年三月,为了解决太学生的教科书问题,在国子监内设立修撰经义所。王安石自撰《周礼义》、王雱与吕惠卿参与修撰《诗义》、《书义》,并由王安石通改定稿。对“先儒传注,一切废不用”,这是最早对《五经》进行新的解释,所以当时“天下号曰‘新义’”③,合称《三经新义》,熙宁八年六月,修撰完成,颁于太学,用作统一思想的教科书。《三经新义》的撰成,标志着王安石创立的新儒学学派的完成,相对旧儒学“汉学”而言,被称为“新学”,新儒学史称“宋学”,是思想意识革新的产物,而“新学派”又是宋学中的第一个形成的学派,王安石后封荆国公,因而称“荆公新学”。熙宁八年八月,韩绛因议论不合辞相,出任许州知州。吕惠卿也与王安石貌合神离,十月,出任陈州知州。

  正当王安石变法改革受到守旧派的攻击,内部分裂之际,熙宁八年九月,交阯(今越南北部)开始进扰宋朝广南西路边境;利用因宋朝改革引起守旧派不满,到处张贴榜文,言:“中国作青苗、助役之法,穷困生民。我今出兵,欲相拯济”①。在交阯先后攻占廉州(今广西合浦)、钦州(今属广西)等地的形势下,同年十二月,王安石亲自草拟讨伐安南(交阯)的诏书。熙宁九年二月,宋军开始反击;十二月,宋军攻抵富良江(今红河)北岸,后在交阯求和的要求下退兵。

  就在宋军开始反击战争进行不久,王安石的爱子王雱于同年六月病死,本已有病的王安石,悲伤不已,精神受到巨大打击,又再请求辞相。王安石进行变法改革的过程中,一些改革派官员置新法中民户自愿原则于不顾,强制推行新法,虚报成绩,互相攻击,争权夺利,乃至贪污腐化也不断发生,给守旧派攻击王安石以种种借口;加上宋神宗对于改革也已有了自己的设想,对王安石的改革意见也不像改革之初那样言听计从,王安石辞相的意志坚决,宋神宗也想由自己直接主持改革,于是在反击交阯战争尚未结束的当年十月,王安石罢相,以领镇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的使相衔出任判江宁府。但王安石回江宁后却并不赴任,而是多次请辞使相衔及判江宁府职事,领宫观闲差以养病。熙宁十年六月,被免去判江宁府职衔,仍以使相衔,充集禧观使,在江宁府居住养病。元丰元年,在王安石坚请下罢去使相衔后,另加观文殿大学士衔。后加封舒国公,元丰三年改封荆国公。王安石自领宫观闲② 《琬琰集删存》卷3《实录·王荆公安石传》;《宋史·王安石传》。③ 《宋史》卷327《王安石传》。

  ①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71,熙宁九年十一月癸丑。

  差后,在养病的同时继续行学术研究,除撰写《字说》外,对颁行的《三经新义》进行校阅,元丰三年八月,将发现的错字及删改文字奏报朝廷改正。元丰八年(1085)三月,宋神宗去世,年仅10 岁的赵煦即位,是为哲宗,太皇太后高氏垂帘听政,政局发生急剧变化。同年五月,守旧派首领司马光出任执政,次年又升任左相,而改革派官员纷纷下台。看到守旧派不分青红皂白地废除及将要废除所有新法,改革成果被毁于一旦,本已有病的王安石忧心如焚。同年四月,终于一病不起,享年66 岁。有《王文公文集》、《临川先生文集》及后人辑《周官(礼)新义》等传世。

  绍圣元年(1094),配享神宗庙庭,后追谥“文”。崇宁三年(1104),配享孔庙,政和三年(1113),追封为舒王。靖康元年(1126),降配享为从祀孔庙。建炎三年(1129),罢配享神宗庙廷。绍兴四年(1134),罢舒王封号。淳祐元年(1241),罢从祀孔庙。这些变化,反映了王安石身后及所创立“新学”学派的政治学术地位演变的情况。“新学”自熙宁时开始形成“宋学”中最早,也是最大的学派,元祐时虽被禁止,由于“宋学”的二程理学派、苏氏蜀学派还是相当小的学派,在学术界影响不大,王安石新学派的地位因而在实质上并没有改变。二程理学派在南宋绍兴初年,虽受到秦桧、赵鼎先后倡导,绍兴末年又为宋高宗所推崇,却仍未形成气候,新学派虽也受到打击,但仍是最大的学派。宋孝宗以后,理学派地位迅速上升,但直到理宗中叶,王安石的新学派地位虽逐渐下降,但在三大学派中,地位仍高于蜀学派而与理学派大体相当。只是在南宋危亡在即的理宗后期,理学派成为官方统治思想后,新学派在被迫处于“邪说”地位后才消沉。

  吕惠卿吕惠卿(1032—1111),字吉甫,泉州晋江(今福建泉州)人。嘉祐二年(1057)进士,历任州、军幕职官,后任三司检法官、集贤院校勘等职。熙宁二年(1069),王安石开始进行变法改革,设制置三司条例司为改革的领导机构,执政王安石、陈升之兼领(后改韩绛),吕惠卿任检详文字,参与草拟新法及有关奏章,成为王安石的得力助手。熙宁三年五月,制置三司条例司废罢,并其职权于中书,新法改由原是闲司的司农寺推行,吕惠卿改任同判司农寺。后因服父丧免职。熙宁五年十月,丧服除,任天章阁侍讲、修起居注,成为宋神宗带有顾问性的人物,又兼任管勾国子监,主管教育事务。十二月兼同检正中书五房公事,成为监察中书(政府)办事机构的长官;数日后兼知制诰,参与起草普通诏令(外制)。次年正月,兼任权同知贡举,与曾布等主持科举改革后的首次科举考试。三月,王安石主持训释太学教科书《诗》、《书》、《周礼》,吕惠卿与王雱在国子监“直讲月轮两员供本经口义二卷”①,作为重要参考资料的基础上,参与修撰《诗》、《书》二经经义(熙宁八年六月在经王安石通改定稿后颁布)。五月,已任知制诰兼侍讲的吕惠卿兼权知谏院;六月,任新设的负责制造军器的军器监长官。七年正月,临时出任河北东路察访使,视察改革的进展情况;二月,又兼任负责实施改革的司农寺长官,三月,升任翰林学士,吕惠卿当时是王安石最信任的改革派成员,所以当四月间王安石不得已而辞去宰相(独相)时,除推荐①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44,熙宁六年四月辛卯。

  支持改革的故相韩绛为宰相(独相)接替自己外,即是推荐吕惠卿任副相(参知政事),以保护已有的改革成果,继续推行新法,“时号(韩)绛为传法沙门,(吕)惠卿为护法善神”①。吕惠卿在王安石下野之初,确曾担心改革因此受到守旧派更猛烈的攻击,而尽力维护改革进程。但野心膨胀的吕惠卿已不满足于在王安石领导下作为改革派的主将,而是乘王安石下野之机,创立新法,作为取代王安石的阶梯。当年七月,认为旧五等丁产簿不实,“惟使民自供手实,许人纠告”②,重造新的五等丁产薄,以解决免役钱不均的问题,称为手实法。但因财产计算过细,不断引起邻里纠纷,“民不胜其困”。又将民户自愿请贷的青苗法,变成通过保甲系统强制发放青苗贷款,“使结甲赴官,不遗一人”,以致“上下骚动”。吕惠卿任用亲信,打击其他改革派成员,“凡可以害王氏(安石)者无不为”③。“又欲给田募役以破役法,..朝廷纲纪几于烦紊,天下之人复思荆公(王安石)”④,宰相韩绛于是建议宋神宗重新起用王安石为相。

  熙宁八年二月,王安石复相;十月,吕惠卿罢政出任陈州知州。王安石随即罢废“手实法”,青苗法也恢复自愿原则。吕惠卿后历任地方州、府长官,元祐时连遭贬降,哲宗亲政后及徽宗时再次出任地方长官。政和元年(1111),以观文殿学士领宫观致仕,同年死,终年80 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