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做一名合格的贷款审查人?

 pgl147258 2014-11-01

【杨梦博的回答(44票)】:

信审岗核心决定给不给,给多少,最关键的是前一个。

从业务流程来看,信息采集>>分析>>风险点评估>>决策

从调查层面来看,行业>>企业>>财务

举栗子

调查层面:

每个行业有自己的特殊情况,批发零售类轻资产重库存,门槛低竞争激烈,生猪行业规律波动,水产养殖尽量少碰等等,12年之后,如果再向钢铁公司授信,那一定是找死。这是数据行业层面。

企业层面,大学附近的酒店一定好过荒郊野岭,企业控制人有没有本行业特殊的资源,值得说的是,企业层面对很大一部分是对实际控制人本人的调查。

财务层面,深入到财务的每个角落,对公私账户的每一笔进出帐分析查看,从流水中查看其他非征信提现的金融活动或者生意来往情况。

流程:

比如说,酒店类企业,信息采集,关键是详细,多渠道。想要了解营业额信息,最靠谱的数据当然是后台管理系统,当然也可以通过公账的银行流水检验,或者说,根据酒店的客单价和入住率信息大致估算。

分析,关键是合理成都。好,企业主说,借款的目的是酒店水电系统老化,需要改造。但按照常理来说,酒店是承租方,承租方有没有改造水电线路的权利,你要考虑,这个理由合理么。

风险点评估,接着上条说,致电酒店所在物业公司,发现水电线路根本没有问题,而且,了解到该酒店已经经营不善拖欠了3个月租金被拉闸限电了。

决策,所有的信息以及分析结果呈现出来后,决定say yes or no.

不外乎多跑多看多问,多看风险案例,能从别人嘴里得到的信息,尽量不要以身试法。

上面流程中举得那个例子,就是我的第一个风险用户,出险之后的感觉是,卧槽,终于出险了,卧槽,竟然栽到这种傻X手里了

【火把的回答(20票)】:

和题主情况类似,我入银行四年,两年授信审查,现在决定好好的回答题主的问题,也是对自己近期想法的一个总结吧。

首先交代一下业务背景,我在一家小型股份制银行,从事抵押项下小企业和个人经营者贷款业务审查。

如何做好审查,要从战术和战略两个角度来分析,战术指的是调查方法、手段、技巧等层面,而战略指的是总行、分行乃至支行对该类业务的风险容忍程度,只有把战术、战略都把握好了,你才能从审查岗位上生存下来,通过时间的考验,成为优秀的审查人员。

风险容忍度是个很需要个人来领悟的东西,每年的授信政策及大大小小的会议上都会有所传导,但这个东西各级行、各个不同时期的变化是很大的,同一个领导在不同心情下在对风险的容忍度变化也会很大,对于我们来说,就要总结出一个能够符合银行大方向的风险容忍度,同时根据行里的具体情况来具体把握。比如说,在冲时点数的情况下,容忍度可以调高一点,业务发展优先。在现在总体经济形势不好的情况下,自然要提高客户准入门槛。虽然说客户经理多做几笔业务对我们个人没什么好处,还增加了我们的风险,但没有业务,哪有我们的饭碗。我个人总结的想法是,对风险容忍度的判断依据为“银行利益最大化”,一心为公,听着可能假大空,但这确实是在这个岗位安身立命的法宝。

战术上涉及的内容就很多了,首先还是人,每一笔业务都要涉及上级审批领导、客户经理、客户及我们自己,首先说客户经理,能胜任这个岗位的都是人精,很多都是在银行业浸淫了多年的,不可轻视之。他们很多人对风险的判断能力要比我们强,但还要记住,屁股决定脑袋,他们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跟银行利益的最大化是不一样的。工作中处理好跟客户经理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既不能过近,也不能过远,度的把握很重要,对不同的客户经理要有不同的处理手段,因人制户,事半功倍。再说上级领导,我的处理原则是一颗公心,汇报客户情况时候,好的因素、坏的因素全盘托出,自己提前准备一个授信方案,但先听领导的想法,大的方向坚持自己的原则,尽量和领导靠拢。

下面重点说一下和客户的处理,我们行很重视效率,作为审查人员,原则上和客户接触只有一次,一般不超过一个小时,在这种条件下对客户进行判断还是要求很高。对于客户经营方面的核实方法,大体应该都差不多,客户介绍,然后多方验证,发票、银行流水、发货单等等,各个行业也有各自行业的特点,需要慢慢的积累,有了一定的行业知识,调查过程中就能抓住要点,客户也不敢随便忽悠了。外松内紧是一个很好的原则,我们面对的形形色色的人,各种各样的生意,各种各样的经济状态,但大体分来也不过那几种,根据客户的性格选择不同的沟通方式,多笑,多听,谈笑间客户就会放松警惕,不经意间,一些关键的信息就透露给了你。细心,这一点非常之重要,我们能看到的纸质资料很少,但每一页纸都很重要,我从技术层面解决的客户,很多都是细微处发现的,如银行流水摘要中一个小贷公司的名字,房产证复印件上字迹的差异等等。对于客户这,还有一句老话,“拿人手短,吃人最短”,谨记谨记!

最后说一下自己,这也是近些天我一直反思的,一个日本的电视剧叫《半泽直树》,把银行描绘的很冷酷,晴天发伞,雨天收伞,其实银行就是这样,商场如战场嘛,但偏偏人都有一颗善良的心,但有时就是因为你的一丝慈悲,害了银行、害了客户、也害了你自己。最近本人经手的一笔不良,当时纯理性上看,风险较高,也许是出于一种同情,同意放了贷款,结果借款人拿钱博了一把,输了,贷款换不上,我们也要起诉执行抵押物,现在想想,当时不放给他贷款才是帮他,唉,悔啊。战胜自己心灵善良的一面,性格软弱的一面,勇于并善于说不,是我个人目前最需要的。

估计题主和我的年纪应该差不多,交个朋友,共勉之!

【何小敏的回答(4票)】:

谢谢邀请!!

首先提问的是合格贷款审查人,提的只是合格,没有说优秀哈。

满足以下3点,你已经是一名合格的贷款审查人了:

1、严格按照所在单位的所有审批规章制度,包括合理与不合理的审批条件;

2、没有任何感情因素,只看数据,按制度执行;

3、不断重复以上两点。

--------------------------------

你必须清楚自己是贷款审查人,并非是贷款审查制度的制定者,你只要严格按照这些审批标准去执行,那就是一名非常合格的贷款审查人了,特别在金融机构,如此多的分支,肯定会有一套严谨及充分调研过的审批标准下达,执行就是合格的了。

【知乎用户的回答(2票)】:

我不请自来,因为我也是一名刚刚加入到授信条线的新兵,现在正在学习做审查(个人贷款),也想请教和交流一下工作经验。

我们制度规定审查岗位的主职责是审查资料的完整性和合规性。也就是按照业务管理办法和操作规程来检查提交的各类资料是否齐全(完整性);各种资料是不是按照要求是有权地方开具的,各种需要签字盖章的地方是否签了字盖了章等等(合规性)。

我觉得审查岗需要做到两个层面,一个是 表面上的流程合规;另一个是实质关注贷款用途和还款能力。这里想说说对第二个层面的理解。虽然制度要求客户经理对贷款资料的真实性负责,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为了有效把控风险,都会对资料的真实性进行验证,特别是还款能力证明和贷款用途证明。在贷款用途真实的情况下(比如买房子),主要是关注客户的还款能力。在贷款用途不确定的情况下,就要综合考虑了。关于还款能力的问题,我觉得杨梦博的回答就挺全面的,我也学习了。而说到调查这两个问题的方法,我们也多半是通过借款人及其单位,交易对手,工商、法院的网站,新闻,消息灵通人士等等处了解。

我一直认为信贷业务是解决如何覆盖风险的业务,就是说不用过多关注其贷款用途和开具的收入证明(因为容易造假),只要有抵押物就行了。后来,办公室的同事听到我这个想法,都批判我说,你以为抵押物那么好变现的啊,要打官司的啊,balabala……是我自己想的太简单了,唉~

我觉得前半句话我没想错,做审查审批就是找准关键的风险点,然后想办法覆盖掉它(缓释风险)。而现在的我正学着综合和重点结合考虑问题,向其他同事一样,又快又准地找岀每一笔业务的风险点,并有效提岀解决措施。

【nuolei的回答(1票)】:

我觉得照着你们银行的制度一步步执行就可以了,银行会对信贷审查有一系列的流程和制度要求,把这个掌握就已经很好了,当然银行制度有漏洞除外!

【赵皮特的回答(1票)】:

不请自来,也是向各位老师学习,谈谈自己的认识。一直说经营单位是轰油门,信审部是踩刹车的,我却认为真正的信审是离合,给不给,给多少,担保方式等都是信审要综合考虑的,尤其是现阶段的金融环境,合格的信审员显得很重要,我认为第一是把握原则,做一个诚实的人,看到的、了解到的和审查出来的都如实向信审会汇报,可以在会上让领导定夺方案,不管客户或者客户经理公关能力多强,信审最要有底线,这个你懂的。第二是多学习,向客户学习,因为在相关领域他们是专家,银行人了解的还是肤浅,向前辈学习,老信审是个宝,这谁都知道,对行业和市场了解多了,就可以横向对比,判断客户是在忽悠还是真正的做企业。第三条是多思考多算账,这不用说了,静下心来好好琢磨企业的经营能力,拿出可以支撑你的看法的客观事实,就能摁倒反对你的人。最后一句,看准第一还款来源,也就是借款人才是最重要的,那些只会批押资产或者担保公司担的信审真的不是一个有水平的信审员。

【知乎用户的回答(10票)】:

审查要学会做人,八面玲珑,你还真以为你一个小小的审查人能决定的了什么。

【王紫君的回答(0票)】:

刚刚上交了一笔小企业个经贷被主线否了,,实在是实际控制人征信太不好,,,,

原文地址:知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