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根据中医特点 开展中药的临床研究

 百草园丁馆 2014-11-02

根据中医特点  开展中药的临床研究

 在现代药学中,临床药学尚属一门新兴学科,近年来虽有很大进展,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有待深入研究。而且它的推广也还不太普遍。然而,在中药学中,临床药学的研究,已有悠久的历史。本草学的创立与发展,都与中药的临床药学内容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结合临床用药实践,开展中药的临床研究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知识,总结了许多宝贵经验。今天,总结历代医家研究中药临床药学的经验与方法,对于我们开展中药临床药学的现代研究,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拟就当前开展中药临床药学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何突出中医的特点,保持中药的特色,深入开展中药临床药学的现代研究,谈一些不成熟的看法,供大家参考。

    一、重视理论指导:中药的治疗作用,是在中医防治疾病的实践中被认识的。中药的各种效用,也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被概括和总结出来的。因此,它的临床应用,也离不开中医基本理论的指导。中医的理论体系,重视理、法、方、药的整体性,在中医临床上,强调辨证论治的基本法则。同时与中药的基本理论也是密及相关的,它们与中药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补泻、归经等药性理论,共同构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中药的临床应用,如果离开了这些基本理论,不仅中药的性能与功效无从认识和总结,而且中药的应用也失去了理论依据,也就失去了中药的根本特点。近年来,忽视中医药理论指导来应用中药的倾向有所滋长,以致影响了中药的临床疗效。如有的以现代药理作用指导中药的应用。诚然,近年来应用药理学的方法对中药地行了不少的研究,获得了比较丰富的资料,也阐明了一些中药的作用机制,这无疑对中药的应用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是,中药的效用甚为复杂,有它固有的规律性。脱离了这些规律,就不能获得应有的疗效。如细菌感染性疾病,单用苦寒的抗菌、消炎之品;或遇病毒感染性疾病,单用抗病毒作用的中药,既不辨寒热虚实,也不讲君臣佐使,这样用药谓之“有药无方”,何能望其取效。又如有人认为中医治病,全凭经验,企赖中药单方、验方取效,忽视中医药理论与辨证论治,实属舍本逐末之法。还有是滥用中成药,以图省事,如遇感冒,不辨风寒、风热,概以“银翘解毒丸”之类治之;若见咳嗽一证,不问新久,投以“川贝枇杷露”之类。有些处方,两种以上的中成药同开,或补益药与发散药同用,或补气药与理气药(指两种成药)共施,乱投滥用,岂不“劳民伤财”。因此,要开展中药的临床研究,提高中药疗效,最根本的一条,必须重视中医药理论的指导。

    二、精研复方配伍:复方配伍是中药应用的普遍形式,也是中药在应用中的一大特点与优势。中药配伍应用,不仅有丰富的经验,而且也总结了一些规律,形成了系统的理论。早在《本经》中就已有了“七情和合”的论述,高度概括了中药配伍的各种关系。后世医家更结合中医药临床,发展了中药配伍的理论。诸如气血同调、寒热并用、补散兼施、升降相伍等,这些都是根据药物性质进行配伍的一些特殊方式,还有根据病因、病证、病位、病势进行配伍用药的,如标本兼顾、上下结合、表里双解、脏腑同治等配伍形式,都属此类。由于历代医家灵活地运用了这些配伍法则,充分地调动了各种药效,从而提高了中药的临床疗效。又中医处方用药,各药组合有君臣佐使之别,通过各种药物的有机配伍,使之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方可谓之“有药有方”。这样才能使众多药物互相协调,发挥其最大效用。当前有些医生处方用药,忽视中医理法,不究配伍理论,喜用大方、杂方、偏方。一张处方多达20味以上者有之,以致配伍杂乱,互相矛盾;一方多剂者更属常事,大剂量用药亦复不少,药物用量往往超出药典规定的几倍。不究君臣佐使者,更属普遍,多种药物用量划一,主次不分,君臣无别。又有不辨证组方,按症索药者亦不少见,如一遇出血病症,全方皆为止血之品,见到气滞病证,一派理气之药,他如咳嗽、呕吐、泻利等证,都照此办理。这种“对证选药”,实属“按图索骥”。对证暂用尚可,若作治病之常剂,则必有以偏伤正之弊。还有中西药共用,或共同组方以制成成药者,若组方得当,确能提高临床疗效。但也有一些新药。组方杂乱,主治不分,甚至相互抵牾者,值得临床用药注意。可见研究药物的配伍。也是中药临床药学的重要内容。

    三、核实药名同异:药品的真伪优劣,是临床药效有无的根本,也必然影响临床药学的研究,因此,核实古今药名同异的情况,也是中药临床药学的重要内容。当前中药名实不符和情况较为严重,主要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品种来源混淆;二是近缘品种滥代;三是以假乱真;四是不按期采收;五是中成药处方杂乱。品种来源不清,自古有之。当前我省还有不少品种,如以萎陵菜充白头翁,以元宝草当刘寄奴,以金果榄当山慈菇,以木蝴蝶代补骨脂等都属此类。以近缘品种代替正品者,亦时有发现,如以麦斛之类代石斛,以干桃、李充乌梅,以山姜子代益智、砂仁等,这些都未经临床验证,不符用药要求的。以假乱真的现象,也常发生于药肆,如前几年发现的大宗假黄芪、假阿胶等,在药材黑市上出现的假人参、假天麻、假冬虫夏草、假虎骨等,即是有力的说明。药物的采收,必须遵照时节,选择部位,非其时而采者,“则物是而时非”,采集部位不明,则功效有异。如青皮、陈皮,枳实、枳壳,因时而异效;苏叶、苏子,桑皮、桑椹,因部位不同而殊功。现在以柴胡苗代柴胡,以忍冬藤代金银花,以茜草全草代茜草根,亦属部位不确。有些多年生药物,常须到一定年数才能采收,如黄芩生年越久越好,故有枯芩、腐肠之名;人参、三七,须五年七年者隹,故支数、头数越少者,气力越大。然而现在的药物采收,既不讲究时节,也不选择老嫩,故虽有药物之名,实无治病之效。成药的混乱,更为普遍,同名异物者甚多,如同一“银翘解毒丸”,不同处方尽达4个以上,而“羚翘解毒丸”则多达9个,其它如人参再造丸、地黄丸、跌打丸等都是如此。因此开展中药的临床药学研究,必须弄清药物的品种,保证药物的质量,才能确保临床疗效。

    四、熟悉炮制变化:中药的炮制,是减毒增效的重要措施。药物是治疗疾病的物质基础,它的毒性与效能如何,直接关系到药物的临床疗效。有些药物不经炮制,不仅不能收到应有的疗效,反而带来不良反应。药物的炮制,还得依法而行,如不得法,亦难以收到预期效果。故陈嘉谟说:“凡制法贵在适中,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气味反失。”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当前忽视中药炮制或不懂炮制的现象普遍存在。应炒者不炒,应制者不制,生熟不分,以生代制,把药材当饮片等现象,甚为严重。由此而来的是杂质不除、用量难保;以生代熟,药性不全;毒性不去,安全难保。药物质量不能保证,又何能望其增强疗效。中药炮制还与中医临床辨证论治关系密切。同样一种药物炮制方法不同,其功效则不大一样。如以姜为例:生用则发散风寒,主治风寒表证;干姜则偏于温中回阳,主治虚寒肢厥;煨用则和中止呕,主治胃寒呕吐;炮姜则温经止血,主治虚寒血证。实践证明,中药依法炮制,是保证药物疗效的重要一环,开展中药临床药学研究,不能不涉及中药的炮制内容。

    五、选择合理剂型:根据病情需要,结合药物的性质和药物作用,选择适当的剂型,并制定合理的制备工艺和质量标准,制成一定规格的药剂,对于保证药物质量,充分发挥药物效用,具有重要意义。同一种药物,剂型不同。给药的方式不同,出现的药效就显然不同。这说明药物的剂型与药物的疗效关系非常密切。古代医家对此也早有认识。如在《本经》中就有“药性有宣丸者,宜散者,宜水煮者,宜酒渍者,宜膏煎者,亦有一物兼宜者,亦有不可入酒者,并随药性,不可违越”的记载,这已认识到药物剂型必须根据药物性能而定。又陶弘景说:“按病有宜服丸、服散、服汤、服酒、服膏煎者,亦兼参用所病之源,以为其剂耳。”这进一步认识到剂型的选择还须结合病情而定。然而,现代中医用药,大多不注意剂型的选择。在病情方面,不论重证、轻证、急证、缓证;在药物方面,不论是发散、攻下,补益、清泻,往往只用单一的汤剂,以致有些药物,用而无效,造成浪费;甚则延误病机,危及病人生命。据近人研究,瓜蒂散的催吐,必须用散剂,如煎成汤剂则不灵验。又如近年研制的生脉液针剂,用于抢救心源性休克待证,其效甚速,若改成生脉散原剂,则作用缓慢而难以凑效。还有近年研究治疗急证的参麦针、养阴针、增液针等,通过临床实践证明,静脉给药的效果,约等于肌肉注射的八倍,口服给药的二十倍,这些充分说明,根据病情选择剂型是非常必要的,开展中药的现代临床药学研究,岂能忽视中药的剂型。

    六、权衡用量轻重:药物的用量也是保证药效发挥的重要因素,常言道“中医不传之妙在配伍,而不传之秘却在用量。”清代医家王清任也说:“药味要紧,分两更要紧。”这些都说明掌握中药的用量是用药的一大关键。张仲景在《伤寒》、《金匮》中,精究药物的用量,堪为后世楷模,如《伤寒》中的桂枝汤、桂枝加桂汤、桂枝加芍药汤,三方药物组成相同,但由于用量比例改变,其功效与主治就有很大的不同。可见药物剂量必须根据病情的变化而随时调整其比例。有轻有重,才能分清主次,突出治疗重点,符合中医辨证施治。中药用量的轻重,往往涉及药物性质、患者病情,以及时令、地域等多方面,同样一个方剂,往往因人、因地、因时而异,不能千遍一律。当前,不讲究药物用量的现象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各药剂量不分主次,方无法度;二是各药用量越来越大,浪费药材;三是一方多剂,不符辨证论治。其中尤以大剂量为普遍现象。往往一付汤药,用量重达200~300。由于药量过大。煎药容器又小,加水有限而影响药性的煎出。既不符合中医理法,又造成药材的大量浪费。古人用药。多以轻剂取效。如仲景的麻黄汤,桂枝汤每剂相当现代30左右;李东垣清暑益气汤,虽然药味众多,但其总量也只不过25~30。至于古代的煮散方剂,用量更轻,多在6~15之间。须知处方用药,用量与疗效并不都是成正比的,超过有限用量,反而有害。只有辨证准确,立法得当,用量合理,才能获得比较满意的疗效,故研究中药的临床药学,用量亦须作为重要内容。

    七、讲究煎煮适度:在临床用药中,汤剂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剂型。而汤剂的制作又多赖病家,汤药的煎煮是否适度,关系到药物的临床疗效。历代医家都非常重视汤剂的煎煮方法。李时珍说:“凡服汤药,虽品物专精,修治如法,而煎煮者鲁莽造次。水火不良,火候失度,则药亦无功。”徐灵胎也强调说:“煎药之法,最宜深讲。药之效与不效,全在乎此。......方虽中病,而煎法失度,药必无效。”而当今临床,无论是医生或病家,对于煎煮之法。讲究者少,放任者多。先煎者不先煎,后下者亦不后下,“一视同仁”;该包者不包,该单煎者合煮,吃“大锅药”;泡服、冲服,烊化、兑服,全不讲究。鲁莽造次之药,何能求其有功。再者。文武火候的注意,煎煮时间的长短,对于药物质量亦有影响;如火力过猛,煎煮时间太长,则虚耗药力;而火力不足,煎煮时间太短,则药性难以煎出。由上可见。汤药的煎煮方法,至关重要,如果煎不如法,结果事倍功半,甚至全功尽弃,既浪费了药材,更贻误了病机。怎能不令人深省!因此,根据药物的不同性质,来确定药物的煎煮方法,严格汤剂的操作规程,以提高汤剂的质量,从而保证其临床疗效,这也是中药临床药学应该研究的内容。

    八、掌握服用方法:药物的服用方法,包括给药方式,给药途径与给药时间。给药的途径方式不同,与药物吸收的速度有直接关系。因此对治疗效果出现的快慢也有直接影响。对于药物的服用方法都非常讲究,如张仲景就从多方面加以了总结,尤其对内服方法总结更为全面。许多方剂之后都注有宜热、宜温、宜凉、宜冷、宜缓、宜急、宜早、宜晚说明。后世医家多有发展,使中药的用用方法。日益丰富多彩。然而现代临床用药方法,甚为单纯,剂型多为汤剂,给药方式则以口服为主,时间则多为早晚服用,对于剂型的选择,服用的方式,时间的间隔等,甚少讲究。须知这些内容都与药效的发挥关系密切。以服用时间为例,如果选择得好,少量药物即可收到显著的疗效。古代医家在服用时间的选择方面,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经验,诸如顺应四时的阴阳消长;应用昼夜的脏腑气机出入;以及掌握疾病发作时间与传变规律等,来选择药物的服用时间,这样就有利于提高机体的抗病机能,调整机体的机能活动,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以提高药物的治疗效用。现代创立了一门新学科。称之为“时辰药理学”,进一步说明择时服药是有科学依据的。再者,掌握服用的方法。也值得充分重视。如发散的方药宜热服;清泻的方药家冷服;发汗药服后宜以热粥,被覆助汗;祛寒壮阳之品,热服以助药势等,都有一定道理。至于新的给药方法,如离子导入、穴位注射等。亦与药效的发挥有密切关系,值得深入研究,探索其科学机理,以掌握其科学规律,提高药物的临床疗效。

    九、了解服食禁忌:药物与食物相配合,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如能切合病情,应用得当,就能促进疗效;相反如配合不当,则会增加病人痛苦。因此,了解各种药物的服用禁忌,也是临床用药的重要一环。历代医家在用药禁忌方面,也积累了许多经验,诸如配伍禁忌,病情禁忌,妊娠禁忌,服食禁忌等,都有不少记述。现代临床用药,在配伍上,除“十八反”、“十九畏”之外,其它“反畏”之品,相恶、相杀之药,全然不究,妊娠禁忌、服食禁忌等方面,更少了解。这些情况不能不是当前临床疗效下降的因素之一。中医的配伍禁忌、妊娠禁忌等内容比较简单,一般本草和中药书籍都有介绍,这里就不再赘述。但在饮食禁忌方面,中医临床是比较强调的,这也是中药临床运用中的一大特点。饮食禁忌在民间称为禁口,或叫“忌口”。大体有两类,即一般性禁口与特殊药物的忌口与前者指服所有药物必须注意饮食;后者指服用某药禁食某些食物等。药物与食物的关系处理得好,就能促进疗效。这早在《内经》中已有论述,如谓:“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即指此而言,后世医家也很注意饮食调养与药物治疗的关系。如果饮食不当,不仅影响药效;甚至可以发生中毒。本草中有关此类记述颇多。这些内容也有待我们给以科学地阐明,因而也应列为今天开展中药临床药学研究的内容。

    十、注意药后反应:凡属药物,皆有偏性,以偏救偏,是中医治病用药的根本点。张景岳说:“药以治病,因毒为能。”这里的所讲的“毒”。实际上也是偏性。既然是以偏纠偏,就难免不出现不良反应,所谓“药弗瞑眩,厥疾弗瘳”,就是指此而言。因此密切注意观察其药后反应,对于防止毒副作用的产生,是非常必要的。对于这一点,张仲景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板样。如在他的《伤寒》《金匮》各方后注释中,记述了许多宝贵经验。既注意注意服药后的药性反应现象,同时也根据不同的反应,及时作出相应的处理。在观察方面,既注意患者的神情反应,如谓“其人如冒状”;也注意到机体排泄物的情况的观察,如汗出、呕吐、泻下、下血、小便等的性状。通过这些观察,来判断药物的疗效,决定下一步采取的措施。后世医家对于药后反应也是严密注视的。然现在有些临床医生,不太注意药后反应的观察。尤其在应用毒剧药物时,往往事先不予详细交待,出现反应后又张惶失措,以致引起严重的医疗事故。注意药后反应,不仅是医生观察疗效的关键,判断病情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观察分析药物功能的可靠依据。医生根据药后的不同反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也是防止毒副反应或中毒发生的重要一环,因此开展药后观察,是开展中药临床药学研究的一项非常重要内容。

 以上就当前开展中药临床药学的现代研究谈了一些看法。涉及的面比较广,这十个方面,每一项可以作一个专题讨论。本文仅作了概要性的浅述,还不很全面,讨论也还不够深入,敬祈同道们指正。        

                  一九八五年十一月   于湖南中医学院中药系

              发表于《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86年第四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