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帝四经》

 ywm77 2014-11-03
     《 黄帝四经》总共约 11,000 多字,其总旨是效法天地阴阳之道而治理天下。分为四篇:《经法》是对自然和社会秩序的总体解说,《十六经》是对形名、刑德、阴阳、雌雄等关系的阐发,《称》论述如何运用最有效的治国修身的方案,《道原》是对“道”的本体和功用进行探源。《黄帝四经》站在君王的立场看待一切,与法家很相似,所讲的是帝王治国之道,它体现出来的治国目的是要达到国家的“安”、“强”、“霸”、“王”。“王”是其最高政治目标,就是要建成统一的王朝。
        《经法》是《黄帝四经》中理论性最强的一篇,以“道”为基本的论述依据,认为“道”是判断万事万物的准绳
       《经法·道法》中多次谈到“执道者”,是指“圣人”而言。“执道者”不但能够体悟自然运行的规律,还能了解“君道”和“臣道”所应存在的分界,又能详察万物发生及终结的内在原因,然而却从不以天地万物的主宰自居。这样,就能做到认识精纯,思维开阔,成为天下是非的准绳。
        帛书“系统提出了执道、循理、审时、守度的思想”,这可以说是抓住了帛书的内在理路。
        所谓“执道”,即认识和掌握事物的内在规律。所谓“循理”,就是遵循客观规律处理好各种具体事物。所谓“审时”,就是在处理各种事物的过程中,要善于掌握时机,并及时捕捉事物发展变化的转折点,做好事物的转化。所谓“守度”,就是掌握事物变化中的数量关系和数量界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