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寐失眠多梦常用法+治疗失眠的十五种秘方+不寐的中医辨证施治 +拒绝失眠

 老刘tdrhg 2014-11-06

  不寐失眠多梦常用法 敛魂静神法是指运用敛肝魂、养肝血的方法加之养心健脾之策,来达到肝魂舍、肝血充而使肝魂得归、心神得静的治疗方法。治疗不寐常用此法,效果满意。

  病因病机

  不寐,尤其以噩梦纷纭症状明显者,多为久虚之人,复受七情所累,血不舍魂,则寐难安稳。《丹溪心法·卷三六郁五十二》指出:“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故人身诸病,多生于郁。”七情所伤,肝气郁滞,郁而化火,火灼阴血,致血虚不荣,魂宅空虚,肝魂飞散。相火妄动,炼液为痰,痰火交阻,上扰清窍,则噩梦纷纭,意乱心烦,心神不安。正如尤怡在《金匮要略心典》卷上中所说:“人寤则魂寓于目,寐则魂藏于肝。虚劳之人,肝气不荣,则魂不得藏,魂不得藏故不得眠。……而魂既不归,容必有浊痰燥火乘间而袭其舍者,烦之所由作也。”

  神魂不安证,临床症状多见失眠多梦,噩梦易惊,烦躁易怒,心悸气短,自汗盗汗,头目眩晕,多愁善感,咽干口燥,甚则疑虑妄想,惊悸夜游,哭笑喜怒无常等,舌质红,苔薄黄,脉弦细。

  遣方用药

  临床运用“敛魂静神法”治疗神魂不安证之不寐的常用方剂为:生龙骨、白芍、菖蒲、远志、灵芝、合欢皮、枣仁、郁金、沉香、女贞子、旱莲草、甘草。其中生龙骨,能收敛浮越之正气,涩肠益肾,安魂镇惊,辟邪解毒,治多梦纷纭(《本草从新》)。白芍,养血柔肝,敛阴收汗。成无己言:“芍药之酸收,敛津液而益荣(《注解伤寒论》)。”上二味敛魂养血为君。菖蒲和远志化痰宁心;灵芝、合欢皮、枣仁养心敛汗、解郁安神;郁金、沉香行气活血;女贞子和旱莲草滋水涵木。上八味为臣。陈皮和茯苓健脾利湿和胃为佐,甘草调和全方为使。全方共奏调肝敛魂,养心静神之功。

  本方的配伍特点在于:1.选药精准,多入心肝。本方所选药材多入心、肝二经,有的放矢,目标明确。如君药中,生龙骨入心、肝经,白芍入肝经。臣药中菖蒲、远志、灵芝、合欢皮、枣仁皆入心或肝经。肝体阴而用阳,二味君药,生龙骨敛肝魂,白芍养肝血。一敛一补,凸显出陈宝贵教授针对肝之生理功能及病理状态遣方用药之精准。2.辛酸并用,散收相宜。本方中龙骨、白芍、枣仁酸涩收敛,菖蒲、沉香、远志、郁金辛香走窜,开阖之间,养肝体以安肝魂,调肝用以复疏泄。收放自如,以重建肝之生理功能。3.敛肝静心,君臣归位。本方用生龙骨、白芍和枣仁敛肝舍魂、养血柔肝,用菖蒲、远志、灵芝、合欢皮,芳香开窍、养心静神。使将军之官归其肝位,勿上扰心君;使君主之官正其帅位,可统摄诸将。

  若心烦不眠,属肝血不足,阴虚内热较甚者,加生地黄、玄参、赤芍等,以养血滋阴清热;兼见盗汗甚者,加五味子、浮小麦以安神敛汗;心悸较重者,加龙齿、龟甲、珍珠母等以镇惊安神;如精神抑郁,心烦不眠较甚者,可合甘麦大枣汤加夜交藤以缓肝安神解郁;若肝胃不和者,加佛手、香橼、陈皮、茯苓等。

  典型验案

  姜某,女,53岁。2010年6月23日初诊。

  主因失眠1年,加重3天就诊。患者1年前因患子宫肌瘤出血量大,行子宫全切术,而后出现失眠、时有汗出、潮热、心悸、眩晕、情绪不稳,烦躁易怒。曾在门诊查心电图示:冠脉供血不足,甲状腺功能全项正常。曾服用中药调理,症状时有反复,未有明显好转。3天前因在小区中散步被狗扑倒受到惊吓,而后失眠,现心中恐惧怕人,自觉有人欲加害自己,入睡困难,噩梦频频,时有惊醒,精神恍惚,自汗盗汗,潮热,心悸,心烦易怒,胁肋胀满,大小便正常,舌质偏红苔薄黄,脉弦细。既往有高血压病史,血压时高时低,基本控制在140/90毫米汞柱左右,服用科素亚50毫克/日维持。陈宝贵教授诊断此人乃心肝两虚,魂扰神明之不寐,神魂不安证。西医诊断为失眠。治宜敛魂静神法。

  方用:生龙骨30克,白芍30克,赤芍15克,沉香10克,菖蒲30克,远志5克,灵芝15克,合欢皮15克,枣仁15克,郁金10克,女贞子15克,旱莲草15克,浮小麦20克,五味子5克,甘草10克。7剂,日1剂,水煎600毫升,分3次早、中、晚饭后温服。

  2010年6月30日复诊。患者经服上药7剂后睡眠时间延长,噩梦较前减少,汗出潮热减轻,仍觉心中烦躁恐惧,舌偏红苔黄,脉弦细。血压140/80毫米汞柱。前方加胆南星10克,佛手20克。继服14剂,煎服方法同前。

  2010年7月15日三诊。患者前述症状大为改善,与人交往已如常态,汗出好转,舌淡红,苔薄白微黄,遂去胆南星,浮小麦、佛手减至10克。继服14剂。经电话随访,痊愈。

  按:本病乃心肝血虚日久,心不藏神,肝不舍魂,再加之受到惊吓,神魂颠倒,不归其宅。虚者肝血不足,则魂不能守舍,肝为刚脏,内寄相火,阴血虚而生内热,虚热上扰则心神不宁,故见夜卧不安。肝、心为子母之脏,肝血不足,母令子虚,心失所养,则见心悸不安;肝阴不足,阴不敛阳,则肝阳上亢,阳升风动,清空被扰,故见头晕目眩;阴血不足,阴虚内热,迫津外泄,故自汗盗汗;舌红,脉弦细,均为心肝血虚,阴虚内热之象。本法临床可治疗多种疾病,如神经衰弱、高血压病、心脏神经官能症、阵发性心动过速、更年期综合征及精神障碍如忧郁症、焦虑性神经症、精神分裂症妄想型等证属神魂不安者,皆可用本方加减治疗。

  不寐失眠多梦常用法敛魂静神法是指运用敛肝魂、养肝血的方法加之养心健脾之策,来达到肝魂舍、肝血充而使肝魂得归、心神得静的治疗方法。治疗不寐常用此法,效果满意。

  病因病机

  不寐,尤其以噩梦纷纭症状明显者,多为久虚之人,复受七情所累,血不舍魂,则寐难安稳。《丹溪心法·卷三六郁五十二》指出:“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故人身诸病,多生于郁。”七情所伤,肝气郁滞,郁而化火,火灼阴血,致血虚不荣,魂宅空虚,肝魂飞散。相火妄动,炼液为痰,痰火交阻,上扰清窍,则噩梦纷纭,意乱心烦,心神不安。正如尤怡在《金匮要略心典》卷上中所说:“人寤则魂寓于目,寐则魂藏于肝。虚劳之人,肝气不荣,则魂不得藏,魂不得藏故不得眠。……而魂既不归,容必有浊痰燥火乘间而袭其舍者,烦之所由作也。”

  神魂不安证,临床症状多见失眠多梦,噩梦易惊,烦躁易怒,心悸气短,自汗盗汗,头目眩晕,多愁善感,咽干口燥,甚则疑虑妄想,惊悸夜游,哭笑喜怒无常等,舌质红,苔薄黄,脉弦细。

  遣方用药

  临床运用“敛魂静神法”治疗神魂不安证之不寐的常用方剂为:生龙骨、白芍、菖蒲、远志、灵芝、合欢皮、枣仁、郁金、沉香、女贞子、旱莲草、甘草。其中生龙骨,能收敛浮越之正气,涩肠益肾,安魂镇惊,辟邪解毒,治多梦纷纭(《本草从新》)。白芍,养血柔肝,敛阴收汗。成无己言:“芍药之酸收,敛津液而益荣(《注解伤寒论》)。”上二味敛魂养血为君。菖蒲和远志化痰宁心;灵芝、合欢皮、枣仁养心敛汗、解郁安神;郁金、沉香行气活血;女贞子和旱莲草滋水涵木。上八味为臣。陈皮和茯苓健脾利湿和胃为佐,甘草调和全方为使。全方共奏调肝敛魂,养心静神之功。

  本方的配伍特点在于:1.选药精准,多入心肝。本方所选药材多入心、肝二经,有的放矢,目标明确。如君药中,生龙骨入心、肝经,白芍入肝经。臣药中菖蒲、远志、灵芝、合欢皮、枣仁皆入心或肝经。肝体阴而用阳,二味君药,生龙骨敛肝魂,白芍养肝血。一敛一补,凸显出陈宝贵教授针对肝之生理功能及病理状态遣方用药之精准。2.辛酸并用,散收相宜。本方中龙骨、白芍、枣仁酸涩收敛,菖蒲、沉香、远志、郁金辛香走窜,开阖之间,养肝体以安肝魂,调肝用以复疏泄。收放自如,以重建肝之生理功能。3.敛肝静心,君臣归位。本方用生龙骨、白芍和枣仁敛肝舍魂、养血柔肝,用菖蒲、远志、灵芝、合欢皮,芳香开窍、养心静神。使将军之官归其肝位,勿上扰心君;使君主之官正其帅位,可统摄诸将。

  若心烦不眠,属肝血不足,阴虚内热较甚者,加生地黄、玄参、赤芍等,以养血滋阴清热;兼见盗汗甚者,加五味子、浮小麦以安神敛汗;心悸较重者,加龙齿、龟甲、珍珠母等以镇惊安神;如精神抑郁,心烦不眠较甚者,可合甘麦大枣汤加夜交藤以缓肝安神解郁;若肝胃不和者,加佛手、香橼、陈皮、茯苓等。

  典型验案

  姜某,女,53岁。2010年6月23日初诊。

  主因失眠1年,加重3天就诊。患者1年前因患子宫肌瘤出血量大,行子宫全切术,而后出现失眠、时有汗出、潮热、心悸、眩晕、情绪不稳,烦躁易怒。曾在门诊查心电图示:冠脉供血不足,甲状腺功能全项正常。曾服用中药调理,症状时有反复,未有明显好转。3天前因在小区中散步被狗扑倒受到惊吓,而后失眠,现心中恐惧怕人,自觉有人欲加害自己,入睡困难,噩梦频频,时有惊醒,精神恍惚,自汗盗汗,潮热,心悸,心烦易怒,胁肋胀满,大小便正常,舌质偏红苔薄黄,脉弦细。既往有高血压病史,血压时高时低,基本控制在140/90毫米汞柱左右,服用科素亚50毫克/日维持。陈宝贵教授诊断此人乃心肝两虚,魂扰神明之不寐,神魂不安证。西医诊断为失眠。治宜敛魂静神法。

  方用:生龙骨30克,白芍30克,赤芍15克,沉香10克,菖蒲30克,远志5克,灵芝15克,合欢皮15克,枣仁15克,郁金10克,女贞子15克,旱莲草15克,浮小麦20克,五味子5克,甘草10克。7剂,日1剂,水煎600毫升,分3次早、中、晚饭后温服。

  2010年6月30日复诊。患者经服上药7剂后睡眠时间延长,噩梦较前减少,汗出潮热减轻,仍觉心中烦躁恐惧,舌偏红苔黄,脉弦细。血压140/80毫米汞柱。前方加胆南星10克,佛手20克。继服14剂,煎服方法同前。

  2010年7月15日三诊。患者前述症状大为改善,与人交往已如常态,汗出好转,舌淡红,苔薄白微黄,遂去胆南星,浮小麦、佛手减至10克。继服14剂。经电话随访,痊愈。

  按:本病乃心肝血虚日久,心不藏神,肝不舍魂,再加之受到惊吓,神魂颠倒,不归其宅。虚者肝血不足,则魂不能守舍,肝为刚脏,内寄相火,阴血虚而生内热,虚热上扰则心神不宁,故见夜卧不安。肝、心为子母之脏,肝血不足,母令子虚,心失所养,则见心悸不安;肝阴不足,阴不敛阳,则肝阳上亢,阳升风动,清空被扰,故见头晕目眩;阴血不足,阴虚内热,迫津外泄,故自汗盗汗;舌红,脉弦细,均为心肝血虚,阴虚内热之象。本法临床可治疗多种疾病,如神经衰弱、高血压病、心脏神经官能症、阵发性心动过速、更年期综合征及精神障碍如忧郁症、焦虑性神经症、精神分裂症妄想型等证属神魂不安者,皆可用本方加减治疗。

  拒绝失眠 睡得好有诀窍 拒绝失眠先要保养五脏

  睡不着觉,睡不踏实容易醒,醒了以后就再也睡不着,睡完了不解乏,每天只能睡几个小时……想必现在很多人都遇到过上述情况中的一种或几种,并为此困扰不已。事实上,若能通过不同表现,将失眠正确归因于五脏,就能有效缓解。1、太烦躁而时睡时醒是因肝若您的症状为时睡时醒,精神欠佳,乏力面白,眼干,舌淡等,就属于肝血亏虚,虚烦失眠,可选用酸枣仁汤缓解。滋养之道:通过食疗也可以有效预防失眠。比如自觉压力大时,可多吃点绿色及口感带酸的水果,如柠檬、猕猴桃、梅子等。肝火旺时容易口渴,需要喝充足的水。玫瑰花茶、熏衣草茶,再加入些有安神作用的酸枣仁一起喝,效果很好。2、睡着易做梦,睡醒不解乏是因为心经常熬夜加班,会一点一滴耗损体内的“阴气”,变成“阴虚”体质,就算精疲力竭,上了床也睡不着,要不就是脑袋里连番上演各种梦境,觉得没法好好休息。时间长了更会发现,记忆力在不断下降,同时伴有心慌、面白、头晕等表现。此种情况必须“滋心阴、养心神”。滋养之道:建议选择桂圆和适量的红枣、莲子及糯米一同煮成粥,早上食用;或用6颗桂圆肉、10克莲子及芡实,加500毫升水煮成茶,每天早晚温热喝一次,能养心安神。但感冒时或有口干舌燥等上火症状的人,不宜吃桂圆。3、体弱者失眠多因肾年老体弱、久病不愈、劳累过度,或先天体质不足都容易导致人出现睡不安、时睡时醒、腰酸腿软、潮热盗汗等表现,这多是肾阴虚、心火旺所致,应滋阴补肾。滋养之道:食疗可选用山药、枸杞、粳米一同煮粥,安神助眠。4、腹胀胸闷而难眠是因脾胃中医有一句话,“胃不和,则卧不安”,指的是肠胃没顾好,造成胃气失和、消化不良、腹胀不适,就很难一夜好眠。此时需要消食导滞,佐以安神。滋养之道:此类失眠主要以预防为主。晚餐掌握“77”原则,即尽量晚上7点以前(或睡前3小时)进食,7分饱,菜品清淡。要少吃豆类、青椒等胀气食物,以及辣椒、大蒜及生洋葱等会让人感觉烧胃的辛辣食物。用餐之后稍微走一走再睡觉。5、病中或病刚好时不能安睡,需清肺火感受外邪后,人体正气虚弱,易心烦,夜间辗转反侧不能安睡。这多因肺热所致,还会伴有口干身热、小便短赤等表现。滋养之道:可多吃胡萝卜、木耳、蜂蜜、梨、枇杷等,尤其是枇杷效果较好。当然,不管对于哪种失眠,下午适当运动,晚上用温水泡脚,并按摩脚底“涌泉穴”都会有预防之效。

  治疗失眠的十五种秘方

  1、取杞子20克,红枣七枚,鸡蛋两个共煮,蛋熟去壳再煮一刻钟,吃蛋喝汤,每日一次;

  2、取桂圆肉、酸枣仁各10克,芡实15克,煮汤,睡前服之;3、取芝麻油50克,面粉100克,加水半碗调和,入锅内煮熟,每晨空腹服之;4、取小麦片30克,黑小豆15克,桂圆肉15克,红枣七枚同煮,当晚餐吃;5、取炒熟葵瓜子30克,每晚睡前嗑服;6、取猪心1只,柏子仁15克。猪心剖开洗净,塞入柏子仁,隔水蒸至烂熟,当点心吃;7、取桂圆肉120克,60度白酒一斤浸之,封口摇匀,半月后服用,日服3次,每次两匙;8、取250克乌龟一只,去甲及内脏,洗净切块,加水煮沸,添进百合30克,大枣30克,再煮至红枣酥软,龟肉烂熟,酌加冰糖调味,吃肉喝汤,一天吃完,经常食用,效果良好;9 、 枣仁和灯心草泡茶可以治失眠;10、 花生叶250克放到锅里,水要没过它,上火煎,水开后微火再煎十分钟,然后将煎得的水倒入六个小茶杯中,每天早晚各服一杯,连服三日,失眠症状就治愈了。11、 选方六: 半夏50克、枳实50克、黄连30克、栀子30克 共研细末,每服10克,每日2次。 此方适于兼胸闷、痰多、恶心症状之失眠者。12 、 大蒜有治疗失眠的作用。患者可于每天晚饭后或临睡前,生吃两瓣大蒜。如果不习惯生吃大蒜,可把蒜切成小碎块,用水冲服。13、 选方五:白术10克、远志10克、枣仁10克、柏子仁10克、合欢花10克 水煎服。 此方适于兼见多梦易醒、心悸健忘症状之失眠者。14、夜交藤(何首乌的藤茎)60克、粳米50克、大枣2枚、白糖适量。

  15、 莲子20粒、桂圆肉10颗。 水炖吃,于临睡前服食为好。

  枸杞养生

  枸杞为中医常用的滋补药物,性平和,味甘甜,入肝肾二经,有滋补肝肾、强壮筋骨、养血明目、润肺止咳之功效。可用于肝肾阴虚所致的头昏目眩、腰膝酸软、遗精、咳嗽、视力减退等症,尤其适宜于老年人服用,有延年益寿的效果。《神农本草经》记载:久服枸杞能强筋骨。《别录》和《药性赋》中指出:枸杞擅长补益精气。我国历代的医学家、养生家都很重视枸杞。《本草纲目》载有枸杞治病强身药方多达33条。葛洪、陶弘景、孙思邈等历代医学界的老寿星都很喜欢喝枸杞酒。我国民间也有泡制枸杞酒的习俗,并把它叫做“却老子”,意思是远距衰老。枸杞,自古就被用于明目,“要想眼睛亮,常喝枸杞汤”,所以老百姓又把它叫做“明眼草子”。

  科学研究表明,枸杞含蛋白质、脂肪、糖、微量元素、胡萝卜素、核黄素以及钙、磷、铁等多种矿物质和18种氨基酸,因而具有增强免疫功能、抗肿瘤、降血脂等药理作用。动物实验也证明:枸杞有降低血糖的作用,有利于糖尿病人的治疗和康复;有抑制脂肪在肝细胞内沉积和促进肝细胞新生的作用,能保护肝脏;有降低血中胆固醇的作用,能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此外,枸杞还能促进造血功能,预防贫血。总之,枸杞是滋补强身药品中的佳品。

  现介绍几则民间以枸杞益身健体的方子,以飨读者:

  补肾。枸杞的补虚作用重点在补肾,治肾虚腰痛疗效显著,肾虚腰痛患者可选用枸杞羊肾汤,即枸杞30克,羊肾1对,加水熬炖,饮汤食肾。

  补血。可用枸杞血藤饮,枸杞20克,鸡血藤15克,水煎服。

  补脑。枸杞50克,羊脑1具,放入容器,加食盐、葱、姜、料酒,隔水蒸熟,食用时加味精少许即可。

  安神。食用枸杞龙眼粥对血虚失眠效果较好。取枸杞10克,龙眼肉15克,红枣4个,粳米100克,洗净加水熬粥食用。

  明目。常喝枸杞菊花茶能起到养肝明目的功效。取枸杞15克,菊花10克,用沸水冲泡,作茶饮。

  乌发。将枸杞60克,核桃仁12个,小黑豆100克,加水熬煮取浓汁,置于冰箱内,每日早晚各服30毫升。

  美容。将枸杞500克,生地黄150克,共研细末。每次15克,以开水冲服,每日3次

  不寐的中医辨证施治不寐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疾病,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者彻夜不寐,常影响人们的正常工作、学习、生活和健康。它主要的表现为睡眠时间、睡眠深度的不足以及睡眠之后不能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与精力。西医学的神经官能症、围绝经期综合征、慢性消化不良、贫血、动脉粥样硬化症等以不寐为主要临床表现时,可以参考本节内容进行辨证论治。本节主要通过讲解不寐的病因病机及分型症治等,指导临床的诊断与治疗。一、概念

  不寐是指患者因心神失养,心神不安而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疾病。特征表现为睡眠时间的不足,睡眠深度的不足,睡眠后不能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与精力。主要表现为轻者入睡困难,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者彻夜不寐。

  二、病因病机

  1、病因

  (1)情志失调

  情志不调,往往是由于情志不遂造成了肝失疏泄,肝郁化火,扰动心神,出现了不寐。或者是五志过极,造成心火内盛,火邪扰动心神,导致不寐。由于情志失调,包括思虑过度,劳伤心脾,造成心脾气血亏虚,心血暗耗,心神失养,导致不寐。

  (2)饮食不洁

  饮食不节主要是导致宿食停滞,酿生湿热,或湿邪蕴而化痰,痰邪蕴而化热,痰热上扰心神,胃气失和,导致不寐。

  (3)病后年迈

  病后年迈,主要是指久病血虚,或是产后失血,或是年老体弱、气血亏虚,以致心血不足,心神失养,产生不寐。

  (4)禀赋不足,心虚胆怯

  禀赋不足、心虚胆怯主要由于素体阴虚。由于阴虚火旺,火邪扰动心神,出现心神失养。或由于房劳过度,肾阴耗伤,水火不济,肾水不能够上济心火,而出现心火独亢,也可以导致不寐。或是由于肝阴不足,年老体衰,禀赋不足,肝阴亏虚,阴不敛阳,肝阳偏亢,火盛神动,也可以扰动心神,出现失眠。

  2、病机

  心肝脾肾的阴阳失调,气血失和,以致心神失养或心神不安。

  (1)实证:多由心火炽盛,肝郁化火,痰热内扰引起心神不安所致。

  (2)虚证:多由心脾两虚,心虚胆怯,阴虚火旺,引起心神失养所致。

  (3)久病:表现为虚实夹杂或为瘀血所致。

  整体来看,不寐病位在心,和肝郁、胆怯、脾肾亏虚、胃失和降密切相关。

  三、分型论治

  (一)心火炽盛

  1、主症:心烦不寐,躁扰不宁。

  2、兼证:口舌生疮,小便短赤,口干舌燥。

  3、舌脉:舌尖红,苔薄黄,脉数有力或细数。

  分析:从主症上来看,主要是表现为心烦不寐,躁扰不宁。这是实火的表现,兼症可以见到口舌生疮,小便短赤,是由于心火下移小肠,或者口干舌燥,热邪销铄津液而出现的。舌脉也为心火亢盛的表现,舌尖红是心肺热盛的表现,苔薄黄,脉数有力或细数。

  4、治法:清心泻火,安神宁心。

  5、主方:朱砂安神丸。

  6、加减:如果患者的心火亢盛比较明显,可以加用黄芪、山栀子、连翘,来加强朱砂安神丸的清心泻火之力。如果患者出现胸中懊恼、胸闷泛恶的湿邪化热证候,或者由于痰热内扰所出现的不寐,可以加用豆豉和竹茹来宣泄胸中的郁火,来化痰、和胃、降逆。如果患者便秘溲赤,可以加用大黄通腑泻热。加用淡竹叶和琥珀来引火下行、安心神。针对这种心火炽盛的不寐,在临床中经常用的几个药是黄连、当归、生地、朱砂、黄芩、山栀子、连翘、淡竹叶和琥珀。功效在于清心泻火,安神宁心。

  (二)肝郁化火

  1、主症:急躁易怒,不寐多梦,甚至彻夜不眠。

  2、兼症:头晕头胀,目赤耳鸣,口干而苦,不思饮食,便秘溲赤。

  3、舌脉:舌红,苔黄,脉弦而数。

  分析:这样的临床表现,由于肝火上炎,出现头晕头胀。肝经循行于头的侧部,所以肝胆火盛,还可出现耳鸣。由于肝开窍于目,肝火上炎可以出现目赤;口干苦等也是肝胆火旺表现,便秘溲赤也是火热内盛的表现,舌红、苔黄、脉弦数,说明肝火炽盛。

  4、治法:清肝泻火,镇心安神。

  5、主方:龙胆泻肝汤。

  6、加减:可以加用生龙骨、生牡蛎,以镇心安神。如果患者有肝气郁结之相,如出现胸闷、胁胀,善太息,可以加用香附、郁金疏肝解郁。如患者火热炽盛,上扰清空,出现头晕目眩,头痛如裂,不寐癫狂,甚至伴有大便秘结,可以加用当归龙荟丸。当归龙荟丸的作用主要清肝泻火,通腹泻热,重镇安神。所以对于肝火炽盛所引起的不寐、癫狂有很好的疗效。针对肝阴化火,火邪上扰心神出现的不寐,经常用的处方就是在龙胆泻肝汤的基础上变化而来的,常用的药物是龙胆草、黄芩、车前子、木通(要用白木通),当归、生地、甘草、生龙骨、生牡蛎、朱茯神。其中龙胆草、黄芩清肝泻火;当归和生地凉血、养血、柔肝;车前子和木通引火从小便而出;生龙骨、生牡蛎和朱茯神重镇安神。所以这张处方对于肝郁化火、情志内伤,火邪上扰心神所出现的不寐有比较好的疗效。

  (三)痰热内扰

  1、主症:心烦不寐,胸闷,泛恶嗳气。

  2、兼症:头晕目眩,口苦。

  3、舌脉: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4、治法:清热化痰,和中安神。

  5、主方:温胆汤。

  6、加减:如患者有心悸、惊惕不安,可加重镇安神的药物,如珍珠母和朱砂;如患者彻夜不寐,进一步发展很可能导致大便秘结,可加用礞石滚痰丸来泻火清热、逐痰、安神;对于胸闷、噯气、脘腹胀满、大便不爽、苔腻脉滑,痰浊阻滞在中焦者,可用半夏秫米汤和胃健脾,交通阴阳,和胃降气。半夏秫米汤是《黄帝内经》中有限的几张方子之一,治疗“胃不和,则卧不安”之证,具有和中安神的功效。它所针对的症候是:脘腹胀满、大便不爽、苔腻、脉滑、胸闷、噯气,显然是痰浊阻滞在中焦的表现。如患者宿食积滞比较明显,噯腐吞酸、胃脘胀痛,这是由于饮食不节,暴饮暴食造成宿食积滞在胃,可以加用保和丸消导、和中安神。针对这种痰热内扰引起的不寐,我们常用的方剂就是温胆汤,或者称黄连温胆汤。常用的药物主要是:半夏、陈皮、淡竹茹、茯苓、枳实、黄连、山栀子。其中半夏、陈皮、茯苓是二陈汤的底子。加上枳实、竹茹,这是温胆汤的底子。加上黄连,它的清热化痰、和中安神的力量增强。加上山栀子,主要是增强清心除烦、泻火的作用。

  (四)阴虚火旺

  1、主症:心悸不宁,心烦不寐,腰酸足软。

  2、兼症:头晕耳鸣,健忘遗精,口干津少,五心烦热。

  3、舌脉:舌红少苔,脉细而数。

  4、治法:滋阴降火,清心安神。

  5、主方:黄连阿胶汤合六味地黄丸。

  6、加减:如果心悸、心烦、梦遗失精,可加用肉桂引火归元,与黄连共用来交通心肾,这就是著名的方剂交泰丸;梦遗失精,说明由于虚火扰动了精室。心悸、心烦是由于心火亢盛所致,可以用肉桂和黄连来交通心肾;朱砂安神丸和天王补心丹也可以治疗这种阴虚火旺的不寐,朱砂安神丸偏于清心泻火,所以心火炽盛往往选用朱砂安神丸。天王补心丹,偏于滋补肾阴,对于肾阴虚明显的不寐心悸,可以选用;临床常用熟地、山萸肉、茯苓、丹皮、泽泻,这主要就是六味地黄丸的底子,加用黄连、黄芩清心泻火安神。芍药、鸡子黄补肾阴,安心神;对于阴虚火旺的不寐,临床常见。辨证的要点是伴有心烦、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健忘,严重的患者由于阴虚火旺,可以出现五心烦热。另外,最重要的特点是舌红少苔,脉象虚数,治疗方法为滋阴降火,清心安神。用六味地黄丸补肾、黄连阿胶汤即可清心火、补肾阴、安心神。

  (五)心脾两虚

  1、主症:多梦易醒,心悸健忘,神疲食少,头晕目眩。

  2、兼症:四肢倦怠,面色少华。

  3、舌脉:舌淡苔薄,脉细无力。

  分析:主要是由于心血不足,心神失养,出现心悸、健忘,神疲食少,这是脾气虚的表现。头晕目眩是由于气血亏虚、清窍失养,四肢倦怠,脾主肌肉四肢,脾气虚。所以会出现四肢倦怠。面色少华,是脾虚的表现。舌淡苔薄,脉细无力,是气血不足的表现。

  4、治法:补益心脾,养心安神。

  5、主方:归脾汤。

  6、加减:如患者失眠严重,可加用五味子、夜交藤、合欢皮、柏子仁,增加养心安神功效。如果血虚明显,可以加用熟地、芍药和阿胶养心血。如果患者出现胸闷、纳呆、舌苔腻,说明脾虚不能够运化,是痰湿内盛的表现,可以加用陈皮、半夏、茯苓、厚朴,燥湿化痰,理气健脾。

  如果患者产后虚烦不寐、形体消瘦、面色晄白、疲劳、舌淡、脉细弱,一派气虚、血虚的表现,或者是老年人的患者,夜寐早醒,没有虚烦证,往往是由于气血的亏虚,应养血安神,可选归脾汤。所以如果患者有明确的病史,如产后失血过多,或者是外伤后失血过多,而出现的虚烦不寐,可以首选归脾汤。临床常用处方:人参、白术、黄芪、甘草,这些都具有健脾益气的功效。加当归、茯神、远志、枣仁、龙眼肉,当归、茯神既可以健脾气,还可养气安神。远志、枣仁的功效主要是养心安神,龙眼肉、芍药主要是养血、补血。夜交藤、合欢皮、柏子仁有养心安神之功,以治其标。此方既健脾益气养血补心,又有安神的酸枣仁、远志、夜交藤、合欢皮、柏子仁,所以标本兼顾,益气养血安心神。

  (六)心胆气虚

  1、主症:心烦不寐,多梦易醒,胆怯心悸,触事易惊。

  2、兼症:气短自汗,倦怠乏力。

  3、舌脉:舌淡,脉弦细。

  4、治法:益气镇惊,安神定志。

  5、主方:安神定志丸合酸枣仁汤。

  分析:安神定志丸组成包括人参、茯苓、远志、龙齿、菖蒲等。它一方面可以补益心脾之气。另外也有养心安神和重镇安神的药物,如龙齿重镇安神,茯苓、朱茯神养心安神。这样达到既可以养心神,也可有镇惊定志的作用。

  6、加减:心悸甚,惊惕不安者加生龙骨、生牡砺、朱砂。

  【重点内容回顾】

  1、不寐的基本概念:指患者因心神失养,心神不安而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疾病。特征表现为睡眠时间的不足,睡眠深度的不足,睡眠后不能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与精力。主要表现为轻者入睡困难,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者彻夜不寐。

  2、病因:情志失调,饮食不洁,病后年迈,禀赋不足,心虚胆怯。

  3、病机:心肝脾肾的阴阳失调导致心神失养,心神不安。

  4、病位:主要病位在心,与肝胆脾肾胃有关系。

  5、分型论治:分为虚实两个方面。实证分为心火炽盛、肝郁化火、痰热内扰;虚证分为心虚火旺、心脾两虚、心胆气虚。需要对每个证型的症状、舌脉、治法、方药进行掌握

  不寐是因心神失养,心神不安而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疾病。根据患者具体的情况,西医会采用一些抗抑郁、镇定、安神的药物来进行治疗。而中医根据患者具体的体质的不同,病因的不同来审议论治。在临床还能取得比较好的疗效。具体的可以参照本节课所讲的这些内容,对于失眠采用辨证论治的方法。

  拒绝失眠 睡得好有诀窍 拒绝失眠先要保养五脏

  睡不着觉,睡不踏实容易醒,醒了以后就再也睡不着,睡完了不解乏,每天只能睡几个小时……想必现在很多人都遇到过上述情况中的一种或几种,并为此困扰不已。事实上,若能通过不同表现,将失眠正确归因于五脏,就能有效缓解。1、太烦躁而时睡时醒是因肝若您的症状为时睡时醒,精神欠佳,乏力面白,眼干,舌淡等,就属于肝血亏虚,虚烦失眠,可选用酸枣仁汤缓解。滋养之道:通过食疗也可以有效预防失眠。比如自觉压力大时,可多吃点绿色及口感带酸的水果,如柠檬、猕猴桃、梅子等。肝火旺时容易口渴,需要喝充足的水。玫瑰花茶、熏衣草茶,再加入些有安神作用的酸枣仁一起喝,效果很好。2、睡着易做梦,睡醒不解乏是因为心经常熬夜加班,会一点一滴耗损体内的“阴气”,变成“阴虚”体质,就算精疲力竭,上了床也睡不着,要不就是脑袋里连番上演各种梦境,觉得没法好好休息。时间长了更会发现,记忆力在不断下降,同时伴有心慌、面白、头晕等表现。此种情况必须“滋心阴、养心神”。滋养之道:建议选择桂圆和适量的红枣、莲子及糯米一同煮成粥,早上食用;或用6颗桂圆肉、10克莲子及芡实,加500毫升水煮成茶,每天早晚温热喝一次,能养心安神。但感冒时或有口干舌燥等上火症状的人,不宜吃桂圆。3、体弱者失眠多因肾年老体弱、久病不愈、劳累过度,或先天体质不足都容易导致人出现睡不安、时睡时醒、腰酸腿软、潮热盗汗等表现,这多是肾阴虚、心火旺所致,应滋阴补肾。滋养之道:食疗可选用山药、枸杞、粳米一同煮粥,安神助眠。4、腹胀胸闷而难眠是因脾胃中医有一句话,“胃不和,则卧不安”,指的是肠胃没顾好,造成胃气失和、消化不良、腹胀不适,就很难一夜好眠。此时需要消食导滞,佐以安神。滋养之道:此类失眠主要以预防为主。晚餐掌握“77”原则,即尽量晚上7点以前(或睡前3小时)进食,7分饱,菜品清淡。要少吃豆类、青椒等胀气食物,以及辣椒、大蒜及生洋葱等会让人感觉烧胃的辛辣食物。用餐之后稍微走一走再睡觉。5、病中或病刚好时不能安睡,需清肺火感受外邪后,人体正气虚弱,易心烦,夜间辗转反侧不能安睡。这多因肺热所致,还会伴有口干身热、小便短赤等表现。滋养之道:可多吃胡萝卜、木耳、蜂蜜、梨、枇杷等,尤其是枇杷效果较好。当然,不管对于哪种失眠,下午适当运动,晚上用温水泡脚,并按摩脚底“涌泉穴”都会有预防之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